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在碱性环境下,银(Ⅲ)配合物可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醋酸泼尼松对该发光体系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据此提出了流动注射银(Ⅲ)配合物-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醋酸泼尼松含量的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鲁米诺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6mol·L-1;2鲁米诺溶液的浓度为8.0×10-7 mol·L-1;3银(Ⅲ)配合物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7mol·L-1;4银(Ⅲ)配合物溶液的浓度为5.0×10-5 mol·L-1。醋酸泼尼松的线性范围为6.0×10-8~8.0×10-5 mol·L-1,方法的检出限(3s/k)为2.9×10-9 mol·L-1。对1.0×10-6 mol·L-1醋酸泼尼松标准溶液连续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加标回收率在100%~105%之间。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应用Ag(Ⅲ)配合物-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检测泼尼松龙的方法。在碱性介质中,泼尼松龙可以改变Ag(Ⅲ)配合物-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光信号,一定范围内,其浓度与光信号的减弱程度呈线性关系。于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2.0×10-9~1.0×10-7mol·L-1和2.0×10-7~1.0×10-6mol·L-1,检出限为5.0×10-10mol·L-1。对2.0×10-8mol·L-1与6.0×10-7mol·L-1的泼尼松龙进行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与1.5%。该方法用于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的测定,回收率为98.0%~101%。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适用于泼尼松龙新剂型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也可应用于泼尼松龙其他剂型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应用Ag(Ⅲ)配合物-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检测泼尼松龙的方法。在碱性介质中,泼尼松龙可以改变Ag(Ⅲ)配合物-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光信号,一定范围内,其浓度与光信号的减弱程度呈线性关系。于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2.0×10-9~1.0×10-7 mol·L-1和2.0×10-7~1.0×10-6 mol·L-1,检出限为5.0×10-10mol·L-1。对2.0×10-8mol·L-1与6.0×10-7mol·L-1的泼尼松龙进行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与1.5%。该方法用于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的测定,回收率为98.0%~101%。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适用于泼尼松龙新剂型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也可应用于泼尼松龙其他剂型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在碱性介质中,磺胺噻唑对Ni(IV)配合物-鲁米诺化学发光新体系有显著增敏作用,且化学发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磺胺噻唑浓度呈线性关系。由此建立Ni(IV)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磺胺噻唑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方法检出限(3σ)为5×10-11mol·L-1,在1.0×10-10~1.0×10-9mol·L-1和4.0×10-9~4.0×10-8mol·L-1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取5.0×10-9mol·L-1磺胺噻唑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7%。该方法简便、准确,用于磺胺噻唑针剂中磺胺噻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儿茶酚胺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在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腺、肾脏、平滑肌等组织系统的生理活动中起着广泛的调节作用。肾上腺素为儿茶酚胺的一种,建立灵敏、高效的肾上腺素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银(Ⅲ)配合物与鲁米诺组成新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利用碱性介质中肾上腺素对三价银配合物-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有明显的增强效应来测定肾上腺素的含量,并据此建立了高效测定肾上腺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测定肾上腺素的线型范围为1.0×10-9~1.0×10-7 mol L-1,检出限为8.0×10-10 mol L-1,对1.5×10-8 mol L-1肾上腺素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偏差为2.9%。利用建立的分析方法测定了药物肾上腺素,并对三价银-鲁米诺化学发光新体系测定肾上腺素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乙酰氨基酚在碱性介质下对CdS量子点-高锰酸钾-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强烈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对乙酰氨基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测试条件为:5.0×10-3 mol·L-1 NaOH、1.0×10-5 mol·L-1 KMnO4、6.0×10-4 mol·L-1CdS量子点、5.0×10-4 mol·L-1鲁米诺、样品(标准品或水)的体积比为1∶1∶4∶2∶1;方法对对乙酰氨基酚的线性范围为1.0×10-8~1.0×10-4 mol·L-1,相关系数R为0.9991,检出限为6.0×10-10 mol·L-1;对1.0×10-6 mol·L-1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该方法可应用于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磺胺脒对Ni(Ⅳ)配合物-鲁米诺发光新体系有显著抑制作用,由此建立了Ni(Ⅳ)配合物-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磺胺脒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磺胺脒在6.0×10-7~6.0×10-6mol/L浓度范围内与体系的相对发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σ)为2.4×10-10mol/L。取2.4×10-6mol/L磺胺脒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方法用于饲料中磺胺脒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基于铁氰化钾与鲁米诺化学反应,并应用IFFM-E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ALDP)的方法。在碱性溶液中,上述化学发光反应的化学发光强度因ALDP的存在而显著增加,且其强度的增加值(△I)与ALDP的质量浓度分别在以下3个浓度区间呈线性关系:3.0×10~(-5)~8.0×10~(-5)g·L~(-1),8.0×10~(-5)~7.0×10~(-4)g·L~(-1)及7.0×10~(-4)~5.0×10~(-3)g·L~(-1)。方法的检出限(3σ)为8.5×10~(-7)g·L~(-1)。分析时取ALDP药片10片研碎为粉末状,称取其总质量的1/10溶于水中,定容至50mL,分取适量并稀释后供分析用。试样的进样体积为150μL,引入仪器的铁氰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及鲁米诺溶液的浓度依次为2.0×10~(-4),5.0×10~(-2),2.0×10~(-5)mol·L~(-1)。在已知ALDP含量的试样溶液中分别加入3个不同浓度的ALDP标准溶液,按方法测定后求得其回收率在96.0%~102.4%之间。对为5.0×10~(-4)g·L~(-1)ALDP标准溶液重复测定11次,所得相对标...  相似文献   

9.
在碱性溶液中槲皮素对过氧化氢氧化鲁米诺而产生的化学发光(CL)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其CL强度的减弱程度与槲皮素浓度之间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并结合应用流动注射(FI)技术,提出了FI-CL测定槐米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反应体系中所用试剂的最佳浓度为:①cH2O2=0.2mol.L-1;②c鲁米诺=8.5×10-4mol.L-1;③cNaOH=0.01mol.L-1。对槲皮素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65×10-6~5.31×10-4mol.L-1之间,其检出限(3s/k)为9.26×10-7mol.L-1。用4×10-4mol.L-1槲皮素标准溶液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得相对标准偏差(n=11)为3.0%。分析试样时,先从槐米在pH 8~9的碱性溶液中提取芦丁,然后在微酸性(pH 5)溶液中使芦丁水解得到槲皮素粗品。将此粗品经反复重结晶得到槲皮素纯品,溶于乙醇(40+60)溶液中制成溶液,用于FI-CL分析。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河水中对苯二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碱性介质中,高碘酸钾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对苯二酚对此反应具有极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鲁米诺-高碘酸钾-对苯二酚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对苯二酚的方法。对苯二酚溶液浓度在1.0×10-8~1.5×10-7mol.L-1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5×10-9mol.L-1,用于河水中对苯二酚的测定并测得其回收率在93.4%~104.4%之间。探讨了对苯二酚的增敏机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富马酸酮替芬对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富马酸酮替芬的化学发光法。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增敏化学发光强度的比值与富马酸酮替芬的浓度在1.8×10-8~2.0×10-6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5.6×10-9 mol·L-1。加标回收率在98.6%~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1%~1.4%之间。方法用于分析市售富马酸酮替芬片剂,测定值与标示值相符。  相似文献   

1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间苯二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碱性条件下,铁氰化钾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间苯二酚对这一体系的化学发光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间苯二酚的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7~1.0×10-5mol·L-1;检出限(3σ)为2.0×10-8mol·L-1.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和皮炎宁酊中间苯二酚的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1.9%~2.1%之间,其回收率在98.8%~103.0%之间.  相似文献   

13.
在0.06 mol.L-1硫酸介质中,溴酸钾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硫离子对这一体系的化学发光具有增强作用。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一种测定硫离子的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6~1.0×10-3g.L-1(分为3个浓度区间),检出限(3s/b)为8.0×10-7g.L-1。对1.0×10-4g.L-1硫离子标准溶液进行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n=11)为3.4%。该方法用于水样中硫离子的测定,并以此样品为基体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6.5%~105.0%之间。  相似文献   

14.
以茶叶中常见的8种茶多酚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价银配合物[Ag(Ⅲ)]-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与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法、邻苯三酚-碳酸盐-鲁米诺化学发光法和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采用Ag(Ⅲ)-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评价了4种茶饮料的抗氧化活性。设置的仪器工作参数如下:载流为纯水,蠕动泵转速为25r·min~(-1),光电倍增管负高压为600V。结果发现:Ag(Ⅲ)-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所得化学发光强度差值与DPPH自由基清除法所得的IC_(50)(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对应的抗氧化剂浓度)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49 0。方法用于市售4种茶饮料抗氧化性能评价,所得结果与DPPH自由基清除法一致,相关系数为0.966 5。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鲁米诺-过硫酸铵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砷(Ⅲ)。方法基于砷(Ⅲ)还原过硫酸铵,使鲁米诺-过硫酸铵体系发光强度降低,且发光强度变化值ΔI与砷(Ⅲ)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在最优条件下,砷(Ⅲ)的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5~8.0 mg·L-1,检出限(3σ)为0.39mg·L-1。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84.0%~93.6%之间。  相似文献   

16.
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酪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性条件下,H2O2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酪氨酸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信号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酪氨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7~2.0×10-5mol/L,检出限为1.0×10-7mol/L。对8.0×10-6mol/L的酪氨酸平行测定6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9%。该方法可应用于尿液中酪氨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铜(Ⅲ)配离子(DPC)、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配离子(DPA)和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镍(Ⅳ)配离子(DPN))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氧化鲁米诺而产生化学发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该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以DPC为例研究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托普霉素对该体系的增敏作用,建立了测定血清中托普霉素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溶液酸碱度和化学发光试剂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托普霉素浓度在6.0×10-8~2.0×10-6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为1.5×10-8g/mL,对浓度为5.0×10-7g/mL的托普霉素溶液连续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7%。该方法用于血清中托普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牛血清白蛋白修饰的铜纳米簇(BSA-Cu NCs),研究发现在碱性环境中,BSA-Cu NCs对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发光信号有很好的增强作用。对铜纳米簇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发现色氨酸对鲁米诺-过氧化氢-铜纳米簇化学发光体系信号具有增强作用,基于此,建立了化学发光测定色氨酸的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对色氨酸的检测限为6×10-8mol·L-1,线性范围为2.0×10-7~10-4mol·L-1。  相似文献   

19.
邻菲罗啉存在下,银对鲁米诺-Na2S2O8体系的后化学发光具有增敏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后化学发光测定银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法测定银的线性范围为1.0×10-9~4.0×10-7 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7(n =7),检出限为3.53×10-10mol/L(n=11),对1.0×10-7 mol/...  相似文献   

20.
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Hg(Ⅱ)置换Fe(Ⅱ)-DETA配合物中的Fe(Ⅱ)和Fe(Ⅱ)-鲁米诺-溶解氧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建立了置换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痕量汞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1×10~(-7)~1×10~(-5)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3.5%(n=11,C=1×10~(-6)g·ml~(-1)),检出限为3×10~(-8)g·ml~(-1),方法用于工业废水中汞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