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卓尚军  吉昂 《分析试验室》2006,25(5):113-122
本文评述了我国在2002年7月~2004年6月间X射线荧光光谱, 包括粒子激发的X射线光谱的发展和应用, 内容包括仪器的研制、维护和维修、样品制备技术、 X射线荧光光谱基础研究、谱处理、分析方法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尚军 《分析试验室》2007,26(12):112-122
本文评述了我国在2005年至2006年X射线荧光光谱,包括粒子激发的X射线光谱的发展和应用,内容包括仪器研制、激发源、探测器、软件、仪器改造、仪器维护和维修、样品制备技术、分析方法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卓尚军  吉昂 《分析试验室》2003,22(3):102-108
评述了我国在2000年7月-2002年6月间X射线荧光光谱,包括粒子激发的X射线光谱的发展和应用,内容包括仪器研制、激发源、探测器、软件、仪器改造、仪器维护和维修、样品制备技术、分析方法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吉昂  卓尚军 《分析试验室》2001,20(4):103-108
作为《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系列评论第八篇,本文收集国内学者在1998年7月至2000年6月期间公开发表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文集上的129篇论文,并对此期间对我国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概况、发展和国际上的地位进行了讲述,内容包括仪器及维修、基体校正、数据处理方法、谱分析方法的研究、标样及样品制备、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荧光光谱、粒子激发X射线发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花伟杰  高斌  罗毅 《化学进展》2012,(6):964-980
软X射线光谱是通过核激发或去激发以探测分子、表面及各种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化学结构的有效的测量技术。本文对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描述X射线吸收、发射的各种不同过程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际操作和具体应用。提供了K边X射线光电子能谱、吸收和发射光谱详细的模拟细节以及一些代表性体系的算例(包括分子、富勒烯、碳纳米管、单层石墨和DNA链)。  相似文献   

6.
会议交流论文共33篇, 现分述如下: (1) 墨西哥T Martinez, Teothuacan城太阳金字塔下洞穴中渗入的水的物质应用全反射X射线荧光谱与其他技术测定; (2) 墨西哥T Martinez, 应用全反射X射线荧光谱技术于烟草试样中痕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费托蜡(合成蜡、渣蜡)创新制样与装样、测试条件优化,利用仪器自带的基本参数法无标样半定量分析软件,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测定费托蜡中Fe的方法。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典型分析时间10 min/样,无需标样。与ICP-AES测定结果相比较,相对误差低于10%,同时降低了蜡样测试对仪器真空度或分光晶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昂 《分析试验室》1991,10(4):133-142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中“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课题的第三篇评述文章。它收集了国内学者在国内外刊物和专业会议上发表的268篇文章(其中在刊物上发表的153篇),时间基本上限于1988年6月至1990年6月。评述了在此期间我国X射线荧光光谱概况及进展。内容有仪器、进口仪器性能扩充、定量分析、定性和半定量分析、XRF在标准物质研制中的应用及状态分析和解谱程序等六个方面。关于应用方面放在定量分析方法的评述中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童国忠 《分析化学》2006,34(9):1302-1302
本书是集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等大型仪器分析技术和涂料分析技术相结合的实用型技术书籍。全书共分17章,分别介绍了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裂解色谱、凝胶色谱、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及衍射光谱、数码摄像光学显微镜、电子及原子力显微镜、热分析以及其他精密测试仪器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并列举了大量涂料分析方面的应用实例。本书还举例叙述了仪器分析在涂料开发研究和未知样品剖析方面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对30种不同的橡胶轮胎样本进行检验研究。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橡胶轮胎中的主要元素及其含量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使用聚类分析对样本进行分类。选择最长距离法作为类与类之间距离的定义方法,采用平方欧式距离作为度量区间描述样品间亲疏程度进行系统聚类,最终将30个样本分为12类。该方法简单易行,分类结果可靠且无损轮胎样本,为实际案件的橡胶轮胎检验提供了一种检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陈远盘 《分析化学》1994,22(4):406-414
本文综述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进展,原理,仪器和应用。参考文献67篇。  相似文献   

1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归纳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发展的进程。从现代控制技术的改善、仪器检测性能的提高、元素检测范围的扩大等8方面阐述了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的进展,还就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X射线管和探测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近10年来我国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方面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总结,对近年来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发展趋势———手持式、偏振、微束分析等进行了评述,并对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地球化学样品中钒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选用国家一级标样,分别用4种方法测定样品含量值,依次对方法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加标回收率作比较.经对比,4种方法测定值与推荐值都基本吻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出限低,线性范围更宽,准确度与精密度更好,更适用于地球化学样品中钒批量的测试.  相似文献   

14.
A review of Total Reflection X-ray Spectrometry and related methods covering literature of four decades is presented. History, theory, instrumentation, sampl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are summarized and some examples are given. New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emerging nano-technologies in all fields of sciences.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Pakistani cement brands using calibration-free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CF-LIBS) and to compare the obtained results with the other analytical techniques such as, laser ablation – time-of-flight – mass spectrometry (LA-TOF-MS),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 (EDX),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XRF) and 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 spectrometry (PIXE). Compositional results reveal that all the cement brand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calcium, silicon, iron, aluminum, magnesium, potassium, sodium, titanium, lithium and strontium with varying concentrations. The compositions obtained by LIBS and LA-TOF-M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other standard techniques and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use of LIBS for the online monitoring of industrial cement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6.
Pogue RT  Majidi V 《Talanta》1996,43(12):2143-2149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laser desorption X-ray ionization for producing ions from the previously undetected neutral species present during laser desorption mass spectrometry. Studies involving the laser desorption of simple sugars were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pectra with and without the X-ray source. Ionization was made possible by placing a 200 mCi Am X-ray source directly into the ionization chamber of a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