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纤维素三苯甲酸酯作为薄层色谱固定相拆分手性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超声的方法合成了纤维素三苯甲酸酯(CTB),并将得到的产物用红外光谱与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将该种手性固定相(CSP)用于薄层色谱分离手性化合物,分别采用TEAA,乙腈∶TEAA=2∶1及乙酸乙酯∶水∶冰乙酸=6∶2∶1作为展开剂,使2-(9-蒽基)-2-甲氧基乙酸、2-(9-蒽基)-2-羟基乙酸及苯丙氨酸都获得了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2.
用超声方法合成了3种纤维素苯甲酸酯类手性固定相,三(苯甲酰基)纤维素(CTB)、三(4-甲基苯甲酰基)纤维素(CTMB)、三(4-硝基苯甲酰基)纤维素(CTPNB);该类手性固定相(CSP)用于薄层色谱分离手性药物对映体,采用合适的展开剂系统,共有6对含氮手性药物获得了安全分离;比较了3种手性固定相的拆分性能,表明CTB和CTMB对手性药物显示出良好的拆分性能,而CTPNB的拆分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3.
以键合在5 μm硅胶上的纤维素-三(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色谱柱的手性固定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外消旋的2-(9-蒽基)-2-甲氧基乙酸乙酯进行了手性拆分.对影响2-(9-蒽基)-2-甲氧基乙酸乙酯拆分的三个重要因素:流动相组成、流速、色谱柱温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流动相组成为正已烷-异丙醇(94/6,V/V),流速1.0 mL/min,柱温20℃的条件下,2-(9-蒽基)-2-甲氧基乙酸乙酯对映体得到很好的分离,分离度为3.63.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方法合成了三(对溴苯甲酰基)纤维素[CTBB],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此衍生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等量微品纤维素(MC)与三(对溴苯甲酰基)纤维素混合制成一种新型的手性薄层板。结合展开剂系统的优化,6种手性药物对映体获得了良好的分离,分离因子α≥1.30。此固定相适用于正相和反相液相色谱。  相似文献   

5.
以微晶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和3-(三乙氧基硅)丙基异氰酸酯为原料,通过区域选择法合成了6位带有三乙氧基硅基团的纤维素-二(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利用三乙氧基硅基团的分子间缩聚将纤维素衍生物高效的固定到硅胶基质上,制备了交联型纤维素手性固定相。在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4:1),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时,甲霜灵对映体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分离度(Rs)为4.36。此外,还探讨了流动相的配比,不同醇类改性剂对拆分效果的影响,优化了色谱条件。结果表明,交联型纤维素手性固定相对甲霜灵对映体具有较好的手性拆分能力,并且允许使用含有氯仿和四氢呋喃的流动相。  相似文献   

6.
尹春春  杨田田  张金明  张军 《色谱》2020,38(4):476-483
认识多糖类手性拆分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对于构建新型高效手性固定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中,以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离子液体为介质,合成了系列不同结构的纤维素苯基氨基甲酸酯,进而考察了取代度、取代基团种类和位置对产物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取代度的增加,纤维素苯基氨基甲酸酯对于绝大部分手性分子的拆分效果提高;苯环上取代基团的种类和位置对纤维素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拆分性能影响显著,弱吸电子基团氯基和给电子基团甲基在合适的位置能显著增强纤维素苯基氨基甲酸酯的手性拆分性能;纤维素3-甲基-4-氯苯基氨基甲酸酯、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和2-甲基-5-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对一些手性分子的拆分效果优于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相似文献   

7.
李国祥  艾萍  周玲玲  赵峰  丁惠  李莉  袁黎明 《化学研究》2006,17(4):71-72,75
以微晶纤维素和对甲基苯甲酰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并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的硅胶为载体,制备了涂敷型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液相色谱固定相,对该固定相进行了表征,并在正相条件下对13种对映异构体进行了拆分,其中9种得到了分离,该柱表现出良好的手性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反相以及正相争件下,利用自制的涂敷型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直接拆分了外消旋雷诺嗪,并考察了不同流动相对手性拆分的影响,特别是醇类物质对拆分影响。结果表明,醇的立体结构、极性对雷诺嗪的手性拆分均有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无论在正相条件下还是在反相条件下,涂敷型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均可以很好的拆分外消旋体雷诺嗪。  相似文献   

9.
郭丹丽  张华  胡秋云  蔡三燕  陈梓云  翁文 《应用化学》2013,30(10):1231-1236
以微晶纤维素和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原料,合成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DMPC),将其分别涂敷于小孔硅胶(SG)、氨丙基化小孔硅胶(APS-SG)和介孔SBA-15微球上,制得3种手性固定相:SG@CDMPC(CSP1)、APS-SG@CDMPC(CSP2)及SBA-15@CDMPC(CSP3),正相条件下考察了12种中性或酸性手性化合物在自制手性固定相上的拆分效果,并与商品柱Chiralcel OD-H的拆分性能进行了对比。 6个手性化合物在CSP1上获得比在商品柱上更高的柱效,其中2个手性化合物获得比在商品柱上更高的分离因子和分离度,而CSP2和CSP3的拆分效果总体较CSP1和商品柱的差。 探讨了自制手性固定相对华法令的拆分和定量测定,华法令在CSP1上的检测限为10 μg/L,在0.05~5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0.
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DMPC)涂敷于自制的球形氨丙基硅胶上,制备成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CDMPC-CSP)。利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在该固定相上对新合成的4种吲哚类衍生物对映体进行了手性拆分。通过选择不同结构和浓度的醇类改性剂,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同时探讨了醇的结构和浓度对于对映体拆分和保留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Ⅱ~Ⅳ号样品拆分的醇类改性剂分别为正丁醇、乙醇和乙醇,而适合Ⅰ号样品的醇类改性剂为乙醇和正丙醇组成的混合体系。在优化的各流动相体系下,4种吲哚类衍生物的对映体都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它们的对映体过量值(e.e.值)。实验结果令人满意,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是拆分这类化合物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