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合成了新席夫碱试剂2,4 二羟基苯甲醛缩甘氨酸(DHBZGC),并测定了其结构,基于Zn(Ⅱ)与DHBZGC OP形成配合物,导致体系荧光增敏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锌的荧光方法。在pH6.5~8.0,NaH2PO4 Na2HPO4缓冲溶液和OP存在时,Zn(Ⅱ)与DHBZGC形成1∶1的配合物。在λex为330nm,λem为445nm处产生的荧光增敏最大,Zn(Ⅱ)在0~100μg·L-1范围内符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4μg·L-1。方法应用于粮食中痕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磺化四苯基卟啉作柱前衍生试剂,研究了试剂与铜(Ⅱ)、锌(Ⅱ)、铁(Ⅲ)及锰(Ⅱ)的络合反应。在ODS柱上,用乙腈-水(40:60,V/V)作流动相,溴化四丁基铵作离子对试剂,在420nm波长处进行光度检测。提出了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分离及测定痕量铜、锌、铁及锰的新方法。检测下限为(×10-3ppm):Mn 3.6、Fe 1.8 、Zn 0.93、Cu 0.70。应用于植物样品中痕量铜、锌、铁及锰的测定,分析结果与标准参考值相符。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微分分光光度同时测定痕量Cu(Ⅱ)、Zn(Ⅱ)的方法,灵敏度高,表观微分摩尔吸光系数分别达7.8×10~5和1.26×10~6。方法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水样、纯硝酸、盐酸和纯稀土试样中痕量Cu(Ⅱ)、Zn(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TPPS4催化动力学荧光测定痕量镉(Ⅱ)已有报道[1],而利用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TAPP)的荧光熄灭测定痕量镉(Ⅱ)的工作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室温下Cd(Ⅱ)-TAPP反应体系的荧光光谱特性,发现Cd(Ⅱ)-TAPP的形成使TAPP的荧光发生静态熄灭.利用咪唑(Imid)、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乙醇增敏、增稳,最低可检测3×10-4ppmCd(Ⅱ),灵敏度高于其它方法[2].测定了胶印锌片和人发中的镉,结果与标准值或方法对照值吻合.  相似文献   

5.
在碱性介质中,Zn(Ⅱ)可以与显色剂meso-四(4-氯-3-磺酸苯基)卟啉(ρ-Cl-TPPS_4)、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生成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34.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Zn(Ⅱ)含量在0.2~7u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是目前测定锌灵敏度最高的显色反应之一.方法用于人发和小麦粉中微量锌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高灵敏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 Zn(Ⅱ) 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 Zn( ) - SCN-- Rh B- PVA高灵敏度显色反应体系 ,建立了光度法测定矿泉水中痕量 Zn( )的新方法。结果表明 ,在盐酸介质锌 -罗丹明 B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58× 1 0 6L·mol-1·cm-1,Zn( )的质量浓度在0~ 2 .0 μg/ 50 m 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方法已用于测定饮用水中总 Zn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2H4在间-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铁(Ⅲ)、钴(Ⅱ)、锌(Ⅱ)和镍(Ⅱ)配合物[MTP(o-NO2)TBP,简称MTBP]修饰石墨电极上的催化电氧化反应,测得该系列金属四苯并卟啉的催化活性的顺序为Co(Ⅱ)TBP>ClFe(Ⅲ)TBP>Ni(Ⅱ)TBP>Zn(Ⅱ)TBP≈石墨,考察了Co(Ⅱ)TBP和ClFe(Ⅲ)TBP催化联氨电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OH-和N2H4在ClFe(Ⅱ)TBP修饰电极上的反应级数分别为2和1,而在Co(Ⅱ)TBP修饰电极上的均为1.根据电化学参数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锌(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浊点萃取预富集测定水样中痕量锌的新方法,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114存在下,利用5-Br-PADAP与锌(Ⅱ)产生显色反应的性能,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水样中的痕量锌。结果表明,在pH8.5的NH3-NH4Cl缓冲体系中,锌(Ⅱ)与5-Br-PADAP形成紫红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λ=555 nm,摩尔吸光系数为ε=1.284×105L.mol-1.cm-1,检测限为0.003 7μg.mL-1.锌含量在0~1.2μg.m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具有低毒、高效、安全、简便等特点,直接用于水样中痕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重复6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18%。  相似文献   

9.
以铋膜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直接测定食品样品中痕量铅、镉和锌。在富集电位-1.4V,富集时间180s,铋膜质量浓度150μg·L-1的条件下,铋膜电极对铅、镉和锌的氧化溶出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铅(Ⅱ)、镉(Ⅱ)和锌(Ⅱ)的质量浓度在5.0~40μg·L-1的范围内与其阳极溶出峰电流呈线性关系,铅(Ⅱ)、镉(Ⅱ)和锌(Ⅱ)的检出限(3S/N)分别为0.80,0.65,0.58μg·L-1。对25μg·L-1铅(Ⅱ)、镉(Ⅱ)和锌(Ⅱ)溶液用铋膜电极连续测定15次,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2%,5.1%,7.1%。方法应用于食品中痕量重金属的测定,测定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0.
氮氧杂链型配体合成与Cu(Ⅱ)和Zn(Ⅱ)配位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4种氮氧杂链型配体N,N'-二-(2-羟乙基)-乙二胺(L1)、N-(2-羟基苄基)-丙醇胺(HL2)、N-(2-羟乙基)-N'-(2-羟基苄基)-乙二胺(HL3)和N-(2-羟乙基)-二乙三胺-(L4),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用pH电位滴定法在25℃、I=0.10(KNO3)条件下,测定了L1和HL2与Cu(Ⅱ)离子以及HL3和L4与Zn(Ⅱ)离子配位平衡常数.结果表明:L1和HL2与Cu(Ⅱ)离子配位时,均可生成四配位配合物,其中第三配位点醇羟基配位较强,其质子离解常数pKa1分别为7.28和7.32;第四配位点是第2个醇羟基或1个水分子配位,其pKa2分别为9.33和9.04;HL3和L4与Zn(Ⅱ)均可生成五配位配合物,第四配位点均为醇羟基,其离解常数pKa1分别为7.76和7.96,第五配位点均为H2O,其pKa2分别为9.47和9.57.从上述热力学结果可见,配合物在中性pH值范围能生成亲核试剂Cu(Ⅱ)…-OR或Zn(Ⅱ)…-OR,而且均具备双重催化酯类底物水解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5—Br—PAN—S光度法测定微量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研究了锌与5-Br-PAN-S的显色反应.在pH8.5,Zn(Ⅱ)与5-Br-PAN-S反应生成1:2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为56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80×10~4,Zn(Ⅱ)浓度在0~30μg/25ml服从比耳定律.用本法测定了水样和头发中的微量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在催化剂7-碘-8-羟基喹啉-5-磺酸(高铁试剂)存在下,四-(4-三甲铵苯基)咔啉与锌(Ⅱ)的络合反应。在室温下,弱酸性介质中,反应在5分钟内完成,形成稳定的1:1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21nm。摩尔吸光系数ε=5.1×10~5,是目前已知测定锌(Ⅱ)灵敏度最高的显色反应。用于水样和高纯稀土中痕量锌的测定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法测定芦荟中微量元素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斌  蒋刚彪  陈六平 《分析试验室》2008,27(Z1):160-163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下,以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芦荟中微量元素锌的最佳显色条件及应用。结果表明,在pH 6.8~8.5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Zn(Ⅱ)与PAN形成红色的络合物,该络合物在常温下可稳定24 h以上。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26×104L.mol-1.cm-1,检出限为0.01μg/mL,Zn(Ⅱ)含量在0~25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适用于基层单位测定芦荟样品中微量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锌修饰铂电极,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Zn(Ⅱ)的示波双电位滴定法。在1.0 mol/L的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中(pH=5.5),用制备的修饰铂电极作为双指示电极,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Zn (Ⅱ),利用示波器屏幕上荧光点的显著最大位移指示滴定终点。Zn (Ⅱ)在3.0×10-4 ~2.0×10-3 mol/L时,回收率为99.9%~100.2%。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在含有1.0×10-3 mol/L Zn (Ⅱ)的溶液中,连续11次测定,所得终点电位值均在10.1 mV左右,其相对标准偏差(RSD)0.5%。应用该方法测定含锌样品,测定结果与指示剂法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
鲁米诺-锰(Ⅱ)-高碘酸钾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痕量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提出1种以三乙醇胺作活化剂,基于鲁米诺-锰(Ⅱ)-高碘酸钾化学发光体系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测定痕量锰的分析方法。检测限达8×10-6μg/mLMn(Ⅱ)。Mn(Ⅱ)浓度在10-5~0.1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1.0×10-3μg/mLMn(Ⅱ)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应用于井水及人发样品中锰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解庆范  陈延民 《无机化学学报》2019,35(12):2209-2216
采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3种酰腙的锌配合物[Zn(Lss)(phen)(DMF)](1)、{[Zn(HLdis)]_2·2CH_3OH}_n(2)和[Zn(Baf)_2]·CH_3OH (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并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它们晶体结构。1和3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Zn(Ⅱ)的配位数为6;2属于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Zn(Ⅱ)的配位数为5。3的前驱体是一种吡唑啉类化合物(C_(15)H_(14)N_2O_3,Pzl),它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Pzl与锌离子配位时发生分子重排,开环产物HBaf以酰腙结构与Zn(Ⅱ)配位形成3。  相似文献   

17.
金建忠 《广州化学》2003,28(3):34-36
研究了在稀硫酸介质中,Zn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铬兰黑R褪色反应,建立了测量痕量锌的新方法,Zn2+ 的检测限为1.5×10-10g/mL,线性范围为 0 ~ 3.1×10-2 mg / mL,该法用于测定头发中的痕量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高灵敏度水溶性叶啉显色剂meso-四(3-氟-4-磺酸基苯基)叶啉的合成方法。研究了该试剂与Cu(Ⅱ)、Zn(Ⅱ)的反应条件。在pH6.4的HOAc-NaOAc缓冲介质中,Hg(Ⅱ)催化下,室温反应30min即完成。采用四阶微分分光光度法可同时测定痕量Cu(Ⅱ)、Zn(Ⅱ)。表现微分摩尔吸光系数分别达8.13×10~5和1.59×10~6。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长,可不用分离直接测定茶叶、血液等样品中痕量Cu(Ⅱ)、Zn(Ⅱ),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9.
在稀氢氧化钠介质中,Zn2+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溴酚红的褪色反应,通过试验确定了测定条件,建立了一个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锌的方法。Zn2+的检出限为1.5×10-7g.L-1,线性范围为0~4.8×10-2mg.L-1,方法用于测定头发中痕量锌。  相似文献   

20.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高纯金属及高纯试剂中的痕量杂质,正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研究了以酸溶试样后,不用分离主体锌,即可在普通笔录式极谱仪上,用玻碳汞膜电极同时测定其中四种痕量杂质元素Cd、Pb、Cu、Bi的极谱行为和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大量基体Zn存在下,最佳支持电解质体系为:1MHCl~0.2 MNH_4Ac~5×10~(-4)MHgCl_2,只预电解5分钟,Bi、Pb及Cd、Cu的灵敏度分别为4×10~(-10)g/ml、6×10~(-10)g/ml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