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FT-RI和程序温热谱技术研究了Mo/HZSM-5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结果表明Mo/HZSM-5样品在合适的温度下焙烧一定时间,Mo物种与HZSM-5分子筛的酸中心起作用,并且一部分Mo物种会迁移到分子筛道内。  相似文献   

2.
采用等量浸渍法制得一系列不同担载量的Mo/HZSM-5催化剂,运用XRD和FTIR方法考察了Mo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状态,首次采用微分吸一热技术对Mo/HzSM-5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催化剂对丙烷芳构化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对于担载Mo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Mo物种在HZSM-5分子筛表面上顺序为HZSM-5〉1%Mo/HZSM-5〉2%Mo/HZSM-5分子筛本身表面的酸  相似文献   

3.
Zn/HZSM-5分子筛上乙烯、乙烷芳构化的协同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NH_3-TPD、IR-OH、Py-IR、CO-IR及XPS等手段对Zn/HZSM-5及其浸碱催化剂的酸组分和金属组分构成的L酸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乙烯、乙烷的芳构化作用.发现Zn/HZSM-5中形成了Zn ̄(2+)-L强酸中心,使分子筛的B酸中心减少.浸碱也可使分子筛的B酸减少,芳构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均与Zn/HZSM-5的双中心Zn ̄(2+)-L酸和B酸的相互匹配密切相关,B酸和L酸存在最适合匹配,因此Zn/HZSM-5在乙烯、乙烷芳构化反应中存在最佳锌含量.  相似文献   

4.
甲烷无氧芳构化制芳烃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Mo/HZSM-5作为甲烷无氧芳构化的金属一酸双功能催化剂,研究了 HZSM-5 分子筛表面的硅酯修饰对Mo物种的分散状态、配位结构及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水汽处理调变分子筛的酸性,考察了催化剂的积炭行为同酸强度分布的关系. 并发现分子筛表面的中性端式硅羟基或酸性桥式铝羟基与Mo物种结合对Mo物种的分 散状态和配位结构有不同影响.XPS和H_2-TPD结果表明,浸渍Mo组分之前对分子筛 表面进行硅酯修饰以覆盖其外表面的部分铝羟基可以显著提高Mo物种的分散度,说明 硅羟基对Mo物种的分散有利,而与铝羟基结合则不利于Mo物种的分散.ESR结果表 明,催化剂表面大部分Mo物种与分子筛的铝物种之间无直接相互作用,这部分Mo物 种以六配位为主,容易被还原为碳化钼活性相;与分子筛的铝物种之间存在强相互作 用的那部分 Mo物种则以四配位和五配位为主,不易被还原为碳化钼活性相,对反应不 利,硅酯修饰使六配位的Mo物种增多,减少了四配位Mo物种的生成,使催化剂的活 性有所提高,但对积炭行为影响很小.反应过程中积炭主要在分子筛的酸中心上生成. NH3-TPD与 TPO结果表明,在MO/HZSM-5的酸中心上主要生成两类不同H/C比  相似文献   

5.
27Al和29Si MAS-NMR对Mo/HZSM-5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29Al固体离分辨核磁技术对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剂Mo/HZSM-5分子筛进行了研究,发现HZSM-5分子筛本体中仅含有少量非骨架Al,Mo物种与分子筛骨架Al的相互作用随Mo担载量以及焙烧的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高温焙烧下,Mo物种会使分子筛骨架严重脱铝,并且生成Al2(MoO4)3新相,最终导致分子筛骨架塌陷,催化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反应温度、空速、Mo担载量和焙烧温度对MoO3/HZSM-5催化剂上甲烷的芳构化反应的影响.HZSM-5分子筛的Bronsted酸性、孔道结构和Mo在分子筛中的分布是影响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HZSM-5上Mo担载量为2~3%时活性最佳,在1013K反应温度下甲烷转化率可达9%,芳烃选择性大于90%.空速影响的实验表明乙烯是反应的初始产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甲烷酸助异裂活化"的新概念、"金属钼类碳烯中间物"的新观点和甲烷芳构化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Mo/HZSM-5催化剂上添加助剂以及不同的反应预处理温度对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第二组分的添加,Mo/HZSM-5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预处理温度是影响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关键因素。Mo-Ru/HZSM-5催化剂经过873K空气预处理后,甲烷在973K的转化率约为10%,催化剂的稳定性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TPSR实验结果表明,Ru的加入降低了芳烃生成的温度。TPO和DTA实验结果表明,在Mo-Ru/HZSM-5催化剂上可生成较多的碳物种,结合反应结果,可以认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碳物种对甲烷的无氧脱氢芳构化反应是起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预处理条件对Mo/HZSM—5催化剂上丙烷芳构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o/HZSM-5 分子筛催化剂,考察了H2 、N2 、空气预处理对催化剂丙烷芳构化活性的影响。在相同处理条件下,空气气氛更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丙烷芳构化活性。在空气焙烧过程中,氧化钼物种向分子筛内表面分散。在H2 还原处理过程中,表面钼物种部分被还原为Mo4 + 。随还原时间延长,催化剂芳构化活性升高,同时发生少量Mo 物种向分子筛孔道内迁移  相似文献   

9.
刘自力  林维明 《分子催化》1999,13(3):226-228
高温下,甲烷在Mo/HZSM-5分子筛上可直接生成苯[1].虽然低温下甲烷能被Mo/HZSM-5催化剂表面的—OH所活化[2],但对甲烷在高温下的活化过程知之甚少,然而这却是很重要的.我们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甲烷在高温下Mo/HZSM-5催化...  相似文献   

10.
Zn/HZSM—5分子筛上乙烯,乙烷芳构化的协同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NH3-TPD、IR-OH、Py-IR、CO-IR及XPS等手段对Zn/HZSM-5及其浸碱催化剂的酸组分和金属组分构成的L酸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乙烯、乙烷的芳构化作用,发现Zn/HZSM-5中形成了Zn^2+-L强酸中心,使分子筛的B酸中心减少,浸碱也可使分子筛的B酸减少,芳构化反庆的活性和选择性均与Zn/HZSM-5的双中心Zn^2+-L酸的相互匹配密切相关。B酸和L酸存在最适合  相似文献   

11.
甲烷在钼/含磷五元环沸石催化剂上的无氧芳构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玉瑛  舒兴田 《分子催化》1997,11(3):173-179
报道甲烷在无氧条件下,在一种不同于Mo/HZSM-5催化剂的钼/含磷五元环沸石催化剂上催化转化制高级烃类(苯等)的新反应,实验表明,在钼/含磷五元环沸石催化刘,当Mo浸渍的重分数为20%时,甲烷具有最佳反应活性,其转化率为9.23%,工选择怀为92.745,用BET、XRD、NH3-TPD和TPRcMo  相似文献   

12.
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催化剂Mo/HZSM-5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催化剂Mo/HZSM-5在甲烷地氧脱氢芳构化反应中表现出很高的活性,用XRD,BET经表面,NH3-TPD及TPR等手段,对不抽提前后催化剂上的活性o的种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Mo物种高度分散于筛表面,随着Mo担载量的提高,BET比表面积有所下降;但氨水抽提后,比表面积有很大程度的恢复,NH3-TPD结果表明,Mo物种优先占据分子筛中的强酸位。TPR结果显示出有MoO3晶相存在的催化剂较易被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改变合成条件与合成体系,考察了不同硅源合成的HZSM-5分子筛对Mo/HZSM-5催化剂上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水玻璃合成的HZSM-5分子筛负载Mo后,其催化性能优于用硅溶胶合成的分子筛.1HMASNMR测定结果表明,前者的Br¨onsted酸 浓度较后者大.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减小HZSM-5分子筛的粒度,可以提高催化剂在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反应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添加Ru的Mo/HZSM-5催化体系上的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Mo/HZSM5催化剂中添加过渡金属阳离子以改变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提高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在添加第二组分的催化剂中,MoRu/HZSM5具有最佳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Ru的加入使甲烷的转化率由原来的6%~7%提高到98%.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分布测定,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氨脱附和差热分析等表征方法研究了MoRu/HZSM5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Ru的加入引起Mo/HZSM5催化剂强酸酸量的下降,并促进了Mo物种的还原.  相似文献   

15.
苯;甲烷芳构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Mo-M/HZSM-5在无氧条件下的催化性能和表面性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方法制备的Mo/HZSM-5催化剂上甲烷的芳构化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机械混合、机械混合后焙烧和机械混合后微波处理等方法制备Mo/HZSM-5催化剂,并对催化剂上甲烷芳构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浸渍法相比,用机械混合法、固相反应法和微波法制备的催化剂,在保持甲烷转化率不变的前提下,能明显提高芳烃选择性并减少积炭的生成;不同方法制备的Mo/HZSM-5催化剂上Mo物种的落位不同,机械混合法、固相反应法和微波法使Mo物种较多地落位于分子筛外表面.结合反应结果可以得出,落位于分子筛外表面的Mo物种对甲烷芳构化反应更为有利,而且明显减少积炭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用高 硅含磷五 员环 沸 石 分子 筛( 商 品 代号 H Z R P1) 作 为 载体 ,制 备 了 Mo/ H Z R P1 催化剂. 与 Mo/ H Z S M5 相比, Mo/ H Z R P1 对 甲烷无 氧脱氢芳 构化反 应也表现 出较好的 催化 性能 . 实验过程 中,在反 应气中添 加 N2 作 为内标 物,给出包 括甲烷 在 Mo/ H Z R P1 上 的结焦量 、转化率 及各产物选 择性在内 的总碳 物料平衡 计算结果 . 考 察了不同 Mo 担 载量对催 化剂性 能和 积炭 行为 的影响; 重点考察 了不同 温度焙烧 后20 % Mo/ H Z R P1 催化剂 的性能和 积炭行 为. 在 反应的初 始阶段 ,6 % Mo/ H Z R P1 表 现出 很 高 的 活 性: 反 应 进 行 30 min 时, 甲 烷 转 化 率 为 11 % , 芳 烃 选 择 性 达81 % , 而催化 剂的结焦 选择性 仅为12 % . B E T, N H3 T P D 和 催 化反 应等 表 征结 果表 明: Mo 物种的数量 和状态, 分子筛的 酸强度和 酸量以 及分子筛 的孔道 结构是 决定 甲烷 无氧 脱氢 芳构 化反 应性能和积 炭行为 的关键因 素.  相似文献   

18.
Re/HZSM-5体系上的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Mo/HZSM-5相比,Re/HZSM-5也是较好的甲烷无氧芳构化催\r\n化剂,其初活性较高,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失活的速率较快.通\r\n过NH3-TPD,H2-TPR和MASNM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酸性和分子筛骨架\r\n铝的变化以及铼物种的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酸性的\r\n在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同铼担载量的催化剂酸性的变化比较复\r\n杂,不同于Mo/HZSM-5体系.总的来看,并不是酸性越强或酸量越多\r\n,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就越好;催化剂的酸性和酸量都有一个最佳值.担\r\n载铼物种后,铼物种可与分子筛的骨架铝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最终导\r\n致骨架脱铝.Re/HZSM-5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在较低温度下\r\n可被还原性气氛还原,且还原后的活性物种单一.  相似文献   

19.
The acid properties of Mo/HMCM-22 catalyst, which is the precursor form of the working catalyst for methane aromatization reaction, and the synergic effect between Mo species and acid sites were studied and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It is concluded that Br?nsted and Lewis acidities of HMCM-22 are modified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molybdenum. We suggest a monomer of Mo species is formed by the exchange of Mo species with the Br?nsted acid sites. On the other hand, coordinate unsaturated sites (CUS) are suggest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newly detected Lewis acid sites. Computer modelling is established and coupling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then speculated that the effective activation of methane is properly accomplished on Mo species accommodated in the 12 MR supercages of MCM-22 zeolite whereas the Br?nsted acid sites in the same channel system play a key role for the formation of benzene. A much more pronounced volcano-typed reactivity curve of the Mo/HMCM-22 catalysts,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Mo/HZSM-5, with respect to Mo loading is found and this can be well understood due to the unique channel structure of MCM-22 zeolite and synergic effect between Mo species and acid si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