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论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稳态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人元 《化学通报》2003,66(11):723-729
对单分子气相反应undemann机理提出了一个不用稳态假设的动力学新表述,并指出经典表述中的稳态假设是主观硬性加上的,缺少了一个条件。当反应气体压强变小时,经典表述中虽然应用稳态假设,但实际上是高活性中间产物的近似,并不真正存在稳态。稳态假设的适用性有两种不同的近似本质,一是平衡态近似或真稳态,另一是高活性中间产物近似,应予分辨。过去文献中往往把两者混在一起,这会导致得不到一般性结论,或所得一般性结论会有错误。文中也讨论了在复杂反应中真稳态的存在,而平衡态和真稳态的建立,都需经过一个初期瞬间过程,而高活性中间产物近似没有初期瞬间过程,因为不是一个形成稳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微电极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混合边界条件的存在,微电极稳态和暂态问题的数学处理极为复杂.过去,微电极上不可逆和准可逆过程主要采用近似方法研究.自文献利用贝塞尔级数处理微盘电极稳态行为以后,两种可用来精确处理微  相似文献   

3.
肖小明 《化学教育》2005,26(8):63-64
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中有一道试题(试题7—1问)是考查学生由拟设反应机理推导反应速率方程的能力的。在由拟设反应机理推导反应速率方程时,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稳态近似和平衡假设。该题的标准答案是用平衡假设处理得到与实验结果相符的速率方程。而在是否可以用稳态近似方法推导结果引起了争议。本文就此发表一点浅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要介绍基元反应的三种最简单的组合方式:对行、平行和连串。对两个单分子反应的这三种组合方式都作了数学处理,分别推出了速率方程并讨论了动力学特征。对于稍复杂的组合反应,尤其是包含连串步骤的组合反应,在求解速率方程时常遇到困难,甚至无法求解。为了对不太快的组合反应速率方程进行简化处理,稳态法和预平衡法是常用的两种近似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平衡态近似作了简述,表明它与稳定态近似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当平衡常数K 1时,平衡态近似是稳定态近似的一个特例。两种近似可以归纳成一个统一的反应速率方程,它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王克强 《大学化学》1991,6(2):54-55
由反应机理推导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现行物理化学教材已有论述。目前应用较广的方法是近似方法——“稳态近似法”或“速率控制步骤法”,文献[1]已明确指出了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有限且存在严重的不足,但并未给出推导的方法。为此,本文  相似文献   

7.
夏幼南 《大学化学》1988,3(6):43-46
本文介绍了两种图形约化方法,并应用于酶催化反应及链反应的稳态处理,所得结果与文献完全一致。这两种约化方法为复杂反应体系的稳态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电极表面反应物浓度均匀的近似假设下, 得到了微圆盘电极上暂态可逆反应的一般解. 然后利用该一般解得到了微圆盘电极上耦合一级均相反应的可逆电极反应CE、EC、EC′和ECE 的稳态电流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在电极袭面反应物浓度均匀的近似假设下,得到了微圆盘电极上暂态可逆反应的一般解.然后利用该一般解得到了微圆盘电极上耦合一级均相反应的可逆电极反应CE、EC、EC′和ECE 的稳态电流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动态分析方法广泛用于多相催化研究,但有关积分反应器中气固反应动态行为的报道很少.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用动态-稳态法研究多相催化的传质、吸附和表面反应,并应用于乙烯加氢的研究.动态-稳态法是综合分析动态和稳态实验数据从而得到有关速率参数的方法.催化剂体系先处于无反应的始态,通过恒定浓度的进样扰动使体系处于动态,跟踪反应物的浓度变化直至达到新的稳态.浓度跟踪一般可得到图1  相似文献   

11.
将物理化学中的某些概念和公式的哲学原理提取出来,用哲学理念来思考绝对与相对、广度与强度、真实与近似以及稳态与非稳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MTT比色法绘制不同锌浓度下细胞生长曲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对锌内稳态调节作用机理提供实验参考 ,利用MTT比色法绘制了 5种不同锌浓度下HEK 2 93细胞的生长曲线 ,发现随着培养液锌浓度的增高 ,细胞生长趋势下降 ,尤其是培养液锌浓度 >1 0 0 μmol/L时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Lin的绝热近似基础上讨论了耦合振子绝热近似的有效性.运用两种不同的波函数,采用微扰论计算非谐和非绝热算符对能量的修正,其结果可以同SCF方法相比较。并且指出了绝热近似的好坏主要由耦合常数的大小决定。  相似文献   

14.
以芘为荧光探针、二苯甲酮为猝灭剂,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合成的4种具有支链结构的Guerbet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胶团的聚集数.结果表明,用稳态荧光探针法得到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数值与表面张力法相差不大.结合临界胶束浓度、胶束微环境的极性和胶束聚集数的变化规律,推测了这类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聚集体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5.
李松军  胡杰  刘白玲 《合成化学》2004,12(4):359-364,J003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每个聚合物分子都是经历成百上千次加成聚合形成。由于聚合次数不完全相同造成实际链长的不等性,故由稳态近似法所获得的结果只是一个平均的概念,对反应未达平衡态时不适用。本文运用统计的方法,克服了非稳态方法的限制。通过从任意时间微元扩展至反应结束,获得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相应的统计关系式,如聚合物的数量、重量分布及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等,对深入了解高分子化学反应的本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子动力学模拟中邻区列表算法的效率依赖于其参数的选择. 作者提供了一种选择最优化参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分别使用自由粒子近似和扩散近似对所需模拟的时间进行计算, 再对两种近似计算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在密度较低或者皮肤半径较小的情况下需要采用自由粒子近似, 而当密度较高或者皮肤半径较大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扩散近似. 该方法的结果与Lennard-Jones流体系统的模拟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求解单体浓度恒定条件下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得到各种不同结构的序列分布函数的表达式,从而给出一元组和二元组的概率函数。当低转化率时或单体浓度不变时,由阴离子方法和稀土催化合成的聚丁二烯的实验数据表明:上述理论是正确的,即在恒定单体浓度的双烯烃聚合反应的初期,和变浓体系一样,存在着一个非稳态阶段,这时产物的结构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然后才逐渐进入聚合反应的稳态阶段,此时产物的微观结构趋于恒定。  相似文献   

18.
应用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稳态动力学。结果表明,酶与底物具有高低两个亲和相,催化反应受底物浓度调节,具有单底物多相反应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9.
1-1型单组分盐溶液中荷电膜膜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固定电荷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研究膜体积电荷密度为定值和其大小随电解质主体溶液浓度呈指数变化的两种初始条件下, 五种纳滤膜(NTR 7450, ESNA 1, ESNA 1-LF, LES 90和UTC 60)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和氯化钾溶液中的膜电位, 获得膜体积电荷密度与电解质主体溶液浓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当体积电荷密度随浓度呈指数变化时, 拟合的膜电位与实验结果更接近, 得到的固定电荷密度更精确. 膜电位的大小与膜两侧电解质溶液浓度的比值相关. 在较高浓度时, 膜电位的值还与扩散系数相关; 其中阴阳离子的扩散系数之比大于1.0是膜电位反号的标志. 在中间浓度时, 膜电位随电解质主体溶液浓度近似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王德峥 《催化学报》2010,26(8):972-978
 使用 Langmuir-Hinshelwood (L-H) 动力学的学者大部分未注意到该动力学包含了所有吸附物种采用拟稳态假设的隐含条件, 因而他们通常忽视了确认实验条件是否允许采用拟稳态假设. 然而, 对于大部分气固催化反应, 拟稳态假设的成立需基于催化活性位浓度很小的前提. 对于催化活性位浓度高的反应体系, 其覆盖度较高的吸附物种不满足拟稳态假设.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的动力学常数没有物理意义, 而仅为该实验条件下的数学回归参数. 本文将活性位浓度小于最高反应气浓度的十分之一视为拟稳态假设成立的充分条件, 通过估算发现许多催化剂并不满足该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