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研究稀土与染料的极谱配合吸附波中,我们对三苯甲烷类染料中的二甲酚橙、邻苯二酚紫、邻甲酚酞配合剂、百里香酚酞配合剂的配合吸附波作了研究和报道。本文又对稀土与溴邻苯三酚红和钙黄绿素的配合吸附波进行了试验并讨论了它的应用。实验部分 1.仪器:JP-1型和JP-2型示波极谱仪(成都仪器厂),PAR-370电化学系统,Tektronix5223数字示波器,802型pH计,501型恒温槽。 2.试剂:稀土氧化物(99.95%,北京大学化学系无机组)。溴邻苯三酚红(BPR)指示剂级(上海试剂三厂),按文献提纯。称取0.0112g溶于100ml水,得2.0×10~(-4)M溶  相似文献   

2.
线性扫描极谱法测定黄铁矿中微量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pH4.9),Au(Ⅲ)与溴代邻苯三酚红(BPR)产生一灵敏的络合吸附导数极谱波,其峰电位为-0.85V(uvs,SCE),Au(Ⅲ)浓度在0.05-2.0ug/m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丙二酸掩蔽过量的铁,测定黄铁矿中微量金,结果 满意。Ⅲ  相似文献   

3.
溴邻苯三酚红光度法测定矿石中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亦有新试剂光度法测定铋的报导,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仍以碘化物法与硫脲法为主。因而开展光度法测定铋的研究很有必要。为此曾提出过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以溴邻苯三酚红(BPR)  相似文献   

4.
锶的一种新的极谱吸附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锶是一个极难还原的元素,锶离子在滴汞电极上要在很负的电位(约为-2.0V)才能还原。由于其难于还原的特性,因此关于锶的极谱研究报道极为少见。我们发现,在乙二胺(En)-溴邻苯三酚红(BPR)-钛铁试剂(Tiron)-钙的溶液中,可以获得一个灵敏度很高的锶配合物的极谱吸附波,可检测3×10~(-(?))M 的锶。本文简要地报道此极谱波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H2O2—Co^2+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溴邻苯三酚红氧化法检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了Co^2 -H2O2-溴邻苯三酚红分析新体系并用于羟自由基的测定。该法用Co^2 与H2O2反应,类似Fenton试剂产生羟自由基(.OH),并加入溴邻苯三酚红显色剂,使溴邻苯三酚红的颜色发生变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A值的变化,可间接测定羟自由基的产生量。通过测定条件的研究,得出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该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可作为一种简便的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刚  徐刚  李青  凌贵知 《分析试验室》2007,26(5):109-111
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Sn(Ⅳ) 同甘露醇和邻苯三酚红在pH 0.8时形成紫红色的四元配合物,配合物的组成为: n(Sn(Ⅳ))∶n(甘露醇)∶n(邻苯三酚红)∶n(CTMAB)=1∶1∶2∶1,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5 nm,Sn(Ⅳ)在0~3.0 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3.0×105 L·mol-1·cm-1.体系不需要分离可直接用于铜合金中微量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Ti(Ⅳ)同甘露醇和邻苯三酚红在pH 3.4时形成蓝色的四元配合物,配合物的组成为n(Ti(Ⅳ))n(甘露醇)n(邻苯三酚红)n(CTMAB)=1123,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30 nm,Ti在0~1.40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3.1×105L·mol-1·cm-1.用抗坏血酸掩蔽Fe(Ⅲ),体系不需要分离可直接用于钢中微量钛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铋(Ⅲ)-溴邻苯三酚红-乙基紫体系产生的协同显色反应,在pH2.5的醋酸溶液中,形成[EV]·[Bi(BPR)]型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600nm,摩尔吸光系数为4.76×10 ̄5L·mol ̄-1·cm ̄-1,铋含量在0~8.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采用巯基棉分离干扰离子,可显著提高体系的选择性。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铜合金中的微量铋,并根据缔合物的组成,探讨了显色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BPR光度法检测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提出检测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的新方法。羟自由基与溴邻苯三酚红(BPR)发生氧化反应后,溴邻苯三酚红的颜色发生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A560值的变化,可间接测定羟自由基的产生量。试验结果表明,△A560与溴邻苯三酚红、FeSO4及H2O2呈量效关系,随反应时间延长,△A560依幂函数规律上升。同时发现甘露醇、苯甲酸清除羟自由基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方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可作为一种简便的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示波极谱法直接测定水中超痕量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钨—溴邻苯三酚红极谱催化波进行了研究,发现体系中加入四乙基碘化铵后,极谱渡高明显增加,体系的稳定性显著提高,检出限达1.8×10~(-11)mol/L。确定了最佳条件,拟定了不经分离富集直接测定水中痕量钨的方法。此外还对极谱波性质进行了探讨,证明该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催化氢波,讨论了阳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对催化氢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配合物[Cu(NTB)Cl]ClO4·2.5CH,OH(NTB为N,N,N-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并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循环伏安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表征.用UV—Vis.研究了以邻苯二酚、邻苯三酚为底物时配合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符合米氏方程曲线;在pH为8.0和30℃的条件下,配合物催化邻苯三酚和邻苯二酚反应的转化数分别为88.2h^-1和0.54h^-1.通过动力学数据比较发现,邻苯三酚比邻苯二酚更容易氧化,而且它们的催化氧化速率都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溴邻苯三酚红紫外光度法测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OP-10及CTAB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锑(Ⅲ)与溴邻苯三酚红形成的络合物在紫外区及可见区的均有很强的吸收峰,就峰高和半宽度而言,紫外区的吸收峰无论是在优化不审非优化条件下皆比同一体系在可见区的吸收峰更适合于Sb(Ⅲ)的测定,为此,本文建立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存溴邻苯三酚红在紫外区(312nm)测定Sb(Ⅲ)的分光光度方法,在优化条件下,Sb(Ⅲ)在0~40μg/10mL内符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  相似文献   

13.
H_2O_2-Co~(2+)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溴邻苯三酚红氧化法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Co2 -H2O2-溴邻苯三酚红分析新体系并用于羟自由基的测定。该法用Co2 与H2O2 反应 ,类似Fenton试剂产生羟自由基 (·OH) ,并加入溴邻苯三酚红显色剂 ,使溴邻苯三酚红的颜色发生变化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ΔA值的变化 ,可间接测定羟自由基的产生量。通过测定条件的研究 ,得出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 ,该法稳定性好 ,操作简便 ,测定快速 ,可作为一种简便的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尹起范  吴香兰 《分析化学》1993,21(7):868-868
1 引言 铅-溴邻苯三酚红(BPR)体系的络合吸附波性质和应用未见报道。本文在pH=8.75,0.08 mol/L NH_4Ac,0.015mol/L NH_3,0.3%吡啶底液中,有一灵敏的Pb(Ⅱ)-BPR络合物吸附波,其峰电位为—0.72V(vs.Ag/AgCl),铅的浓度在7.0×10~(-8)~1.0×10~(-6)mol/L之间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pH5.6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钼(Ⅵ)与溴邻苯三酚红及磺基水杨酸形成多元配合物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食品中微量钼的新方法。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λmax=6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20=1.84×105L·mol-1·cm-1。钼(Ⅵ)浓度在0~0 80μg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应用于粮食作物中微量钼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 8%,回收率为95.2%~100.5%。  相似文献   

16.
稀土元素的共显色现象,无疑为实际工作带来许多复杂的和不利的因素。但是它也可能在光度分析中找到一定的用途。作者在前文中研究了镧—钇—溴邻苯三酚红混合多核络合物的生成机理和性质。我们认为,上述共显色现象有可能在钇的存在下,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某些铈组元素。本文报导用钕—钇—溴邻苯三酚红共显色效应光度测定钇铝石榴石中钕含量的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在乙酸钠-乙酸介质中,利用Al-EGTA-PR-CPB四元体系测定铝的新方法。试验表明乙二醇二乙醚二氨基四乙酸(EGTA),铝,邻苯三酚红(PR),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可迅速反应生成四元蓝色配合物Al·EGTA·PR3·CPB12,可用于痕量铝的测定,ε=1.1×10^5L·mol^-1·cm^-1,RSD为5.8%(n=6)。加标回收率101.7% ̄105.0%,实测水和化学试剂中痕  相似文献   

18.
矿石中银和铜的含量常要作分别测定,本文介绍一种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这两种元素的快速方法。本方法用邻菲啰啉(Ⅰ)和溴邻苯三酚红(Ⅱ)  相似文献   

19.
三峰三波长动力学测定微量溴和碘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淑琪 《分析化学》1996,24(1):24-28
本文利用“溴酸盐氧化溴代邻苯三酚红”为指示反应,根据溴或碘离子的浓度与指示反应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用分光光度法扫描,动力学多波长测定微量溴或碘的含量,并对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二-(邻-甲苯基)硫卡巴腙(简写为H2DMBDz)与Pb(Ⅱ)和Cd(Ⅱ)配合物体系的二阶导数吸附极谱波。在pH6.0的HAc-NaAc介质中,Pb(Ⅱ)-(H2DMBDz)和Cd(Ⅱ)-(H2DMBDz)2配合物分别于-0.52V(υs.SCE)和-0.65V(υs.SCE)电位处产生一良好的可逆吸附极谱波。峰电流I″p1和I″p2分别与Pb(Ⅱ)的浓度c1和Cd(Ⅱ)的浓度c2在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