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丽娜 《中学数学》2023,(23):92-93
集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工具.对于刚从初中升到高一的学生而言,面对集合这一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不透.APOS理论是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分为操作、过程、对象、图式这四个阶段.在APOS理论的指导下,以“集合”为例,进行四个阶段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对数学学习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 ,中心问题是如何切实、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 .为此 ,就要研究学习的实质、数学学习的实质 ,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考虑“某个课题如何讲”的精讲多练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一书中也明确指出 :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习 .我们通常说的“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 ,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已去学数学” ,也是这个意思 .如何改进学生的学习 ?如何达到“引导学习”“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这一目的 ,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阶段,处于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初中学生步入憧憬已久的高中大门时,往往都是豪情满怀,信心十足.然而,经过不长一段时间的学习,便普遍感到高中数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十分枯燥、乏味和抽象,有些内容甚至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入了“困难期”,数学成绩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畏惧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笔者对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统计,高一入学数学均分在135分左右,不能说基础不好,然而一学期不到,有近一半学生认为数学不好学,极少数学生还挂了“红灯”,更为严重的是,造就了“一次赶不上趟,以后次次都不行”的“失败”心态,原有的自信心开始动摇,甚至荡然无存了.因此,探讨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和教学对策,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初高中数学衔接与过渡问题是一个老话题.近年来,随着初中实施新课程标准后的初中学生陆续升入高中,高中教师更加感到这一问题的迫切和重要,因为现在的高一新生不仅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与正常进行高中阶段学习的要求相差越来越远,而且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认知水平与基本能力等方面均与高中教师的期望存在极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5.
奚定华 《上海中学数学》2005,(1):F002-F002,1-2
数学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已经提 出多年,对于其意义数学教育界已经基本上取 得了共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数学 学科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即如何用研究性 学习方式来学习数学.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要明确数学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类 型,及每一种类型的具体操作.在前一阶段实践 的基础上,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取得了不少经验, 也摸索了一些规律.根据学习时间、空间和内 容,学生自主的程度的不同,数学学科中开展研 究性学习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数学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 课堂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场所,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希望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教师提供的数学问题,更期待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质疑、发散、联系、猜想提出新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促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还能使他们扎实牢固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完善知识结构,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许多初中数学成绩佼佼者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高中后,出现了严重的两级分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相应地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使得大部分高一新生在很长时间内难以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因此如何指导高一新生顺利地越过高中数学门槛并学好数学的问题,值得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认真研究、解决.二、指导高一新生走进数学的内容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意志、信心、态度…  相似文献   

8.
图表以其简明、直观与清晰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拟将图表这个工具运用到应用问题中来解决分期付款、保险费、存款计息等问题 ,以期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 图表模型的构建高一数学新教材的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生在建模过程中也有相当大的困难 ,主要难在不明确货币的时间价值特性 ,例如现在将 1元钱存入银行 ,一年后可得到 1.0 2 2 5元 (存款年利率 2 .2 5 % ) .1元钱经过一年时间增加了 0 .0 2 2 5元 ,这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购…  相似文献   

9.
王少群 《中学数学》2012,(11):89+91
许多刚步人高中的同学学习数学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数学课听懂容易但做题难.不会做题、做不对题是许多学生面临的困惑.那么学生不会做题的症结在哪里?学生真的把数学课听懂了?本文笔者将通过几个例题,来探讨高一学生数学解题的困惑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郭丽莉 《数学之友》2020,(4):23-24,26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和重视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而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几乎每一堂数学课教师都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因此通过数学例题教学来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数学教材中的例题是编者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学需要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中往往隐含着许多可以挖掘的问题资源,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资源.在对例题的引入、分析、思考、探究以及拓展的过程中将会产生诸多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引申出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若这个过程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完成,则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正> 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这一方面是工科专业本身对数学知积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在学习数学知积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与合情推理能力以及其他各项能力的需要。从长期效果来看,后者可能更为重要。国内不少科技界的专家认为:如果数学素质高一层次,整个科技研究水平就能高一层次。许多科技成果常是专业问题与数学应用的成果。同时,也痛切感到我国科  相似文献   

12.
三角是高一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死记硬套公式例题,对公式的形成过程不理解,没有把握住三角的学习方法,有些教师也往往重结论轻过程,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及学习方法的点拨,至使一部分学生认为三角很难,因此在三角的教学时如何指导学生解决这个难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高一新生一般都很重视数学这门课,都想学好它.可无论教师做怎样的统一要求,过一段时间,这些高中数学学习起点几乎相同的一班学生,由于学法的不同,数学成绩就会出现差距.若教师不能采取相应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以后的课堂教学.怎样发现学生学法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指导,以减小差距呢?笔者认为学生的提问能给教师提供发现差距的良机.学生的提问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几乎不提问有些学生初中数学成绩较好,高一前几周的数学学习并不觉得困难,看书做作业中也会产生点疑问,但对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作义 《数学通报》2005,44(11):41-42
本文中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数学探究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5.
集合问题,看似细小,实则关系甚大.它不仅是高一新生学习的第一道门槛,同时,作为一种数学语言和数学思想方法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也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许多创新型试题以它为载体,可以编制出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创新题.如何正确地解决集合问题以及以集合为载体的数学其他问题,关键是读懂叙述该问题的集合语言.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经历问题情境—模型建立—求解、应用与拓展的数学过程.数学建模不仅是高中阶段或大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也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以下笔者以理论引领、典例学习、走进课堂、回归生活为路径,尝试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实践,以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建模的真谛,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不断累积数学经验,学会从数学的视角认识并思考身边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朱莉 《中学数学》2021,(2):66-67
初中是小学和高中的跳板阶段,对学生来说是进入高中前的过渡阶段,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尤其是数学这门对思维逻辑和知识连贯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初中数学学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中甚至未来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8.
黄险峰  昌明 《数学通报》2013,52(3):26-30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线,它像一条纽带把中学数学的各个分支紧紧地连在一起.中学生学习函数知识需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初中,第二阶段是在高一学习函数(数学1),第三阶段学习三角函数(数学4),第四阶段学习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等,其中,高一《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是学生学习函数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一、数学反例的功能数学反例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阶段 ,通过学习数学反例可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归纳、提炼 ;还养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正确运用数学语言 ,通过学习数学反例可以提高学生作图技能 .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反例 ,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内涵的理解 ,使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解决数学问题 .除此之外 ,学会举反例 ,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意识 ,这也是二期课改提出的要求 .显而易见 ,数学反例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 ,所以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解答数学命题的能力 ,又要加强数学反例的教学 .二、数学反例与…  相似文献   

20.
细节决定成败.集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是重要基础知识,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之中,并且作为一种数学语言和工具在其它数学问题中有广泛的运用,高考中属中低档题目,较为简单,但由于学生不注意细节,经常失分.现就集合中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注意细节,能引以为戒,帮助高一学生轻松入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