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直接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新的荧光光度法分析水中痕量酚.水中的酚经紫外光照射后,激发强荧光λ_(ex)=273nm,λ_(em)=302nm),能直接进行荧光光度测定.检出限0.03μg·L~(-1),相对标准偏差0.29%,回收率97.5%~102.5%.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无毒、安全.  相似文献   

2.
曹秋娥  赵建为 《分析化学》1993,21(6):682-684
用本实验室首次合成的5-(4-乙酶胺基苯偶氮)-8-氨基喹啉(AAPAQ)荧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Ⅱ)。在Tween-80存在下,试剂与铜(Ⅱ)在pH9.8~10.8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形成淡黄色络合物。在λ_(em)/λ_(ex)=414nm/334nm处产生强荧光。此体系对铜(Ⅱ)的测定的线性范围是4~36ng/ml,检测下限为1ng/ml。此外,本文还探讨了H_2O_2对体系的增敏机理。  相似文献   

3.
首次合成了5-(4-硝基苯偶氮)-8-(4-甲苯磺酰氨基)-喹啉,测量了其酸离解常数。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钴(Ⅱ)在pH9.0~11.2范围内形成配合物,ε_(645)=1.01×10~5L·mol~(-1)cm~(-1),在H_2o_2作用下,于λ_((?)m)/λ_((?)x)=420nm/345nm产生强荧光,建立了一个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线性范围2~32ppb,检测极限0.1ngCo(Ⅱ)/ml,用以测量了维生素B_(12)及生物样品中的痕量钴(Ⅱ)。探讨了H_2O_2对荧光增敏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柔性长链希夫碱N,N'-双(3-甲氧基-水杨醛)-1,7-庚二胺(H_2L~1)与N,N'-双(3-甲氧基-水杨醛)-1,9-壬二胺(H_2L~2)为配体,合成了4个具有纳米分子尺寸的双核稀土配合物[Ln_2(H_2L~1)_2(OAc)_4]·2(CF_3SO_3)(Ln=Pr(1),Eu(2))和[Ln_2(H_2L~2)_2(OAc)_4]·2(CF_3SO_3)(Ln=Pr(3),Eu(4))。晶体结构表明,在这些配合物中,长链希夫碱配体均表现出"伸展式"的配位方式,并将两个稀土离子螯合在配合物结构的中央。发光性能研究表明,配合物1~4均表现出希夫碱配体部分的可见区发光。  相似文献   

5.
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2-[(5′-羧基-2′-砷酸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5-CarAsA-1)与硼的荧光性能。硼与试剂形成1:2的强荧光配合物,其λ_(ex)/λ_(em)=240nm/381nm,B(Ⅲ)量在0~0.16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2μg·L~(-1)。建立了测定缴量硼的新方法。方法应用于土壤中微量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2个2-氨基-3-羟基-吡啶Schiff碱双核Ni(Ⅱ)和Zn(Ⅱ)配合物,[Ni(L~1)(DMF)]_2(1)(H_2L~1=4-羟基-3-((3-羟基-吡啶-2-亚氨基))-苯并吡喃-2-酮)和[Zn(L~2)(H_2O)]_2·2DMF(2)(H_2L~2=2-((3,5-二溴-2-羟基)-氨基)-吡啶-3-醇),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具有双核结构,均由2个金属离子和2个配体单元以及2个配位的溶剂分子组成,不同的是配合物2含有2个溶剂分子。配合物1和2都是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且中心金属Ni(Ⅱ)和Zn(Ⅱ)离子的空间构型均为五配位的扭曲的四方锥。此外,配合物1和2通过分子间氢键、C-H…π及π…π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此外,讨论了H_2L~1,H_2L~2及其相应的Ni(Ⅱ)和Zn(Ⅱ)配合物的荧光性质。配体H_2L~1和H_2L~2呈现蓝色发射,最大发射波长λ_(em)分别为457和473 nm,而配合物1和2显示绿色发射,λ_(em)分别为543和538 nm。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基于罗丹明衍生物的荧光探针F1,用于识别Hg~(2+)。当在乙腈(1+1)溶液中加入1倍当量(10μmol·L~(-1))的Hg~(2+)时,探针F1在波长561nm处出现明显的吸收峰,其荧光强度(λ_(ex)=550nm,λ_(em)=580nm)增加7.5倍,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这是由于Hg~(2+)和罗丹明螺内酰胺螯合引发开环所致。其他常见的金属离子对探针F1识别Hg~(2+)不产生干扰。在较宽的酸度范围内,Hg~(2+)浓度在0.2~8μmol·L~(-1)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s)为0.15μmol·L~(-1)。  相似文献   

8.
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加替沙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λ_(ex)/λ_(em)=470/566 nm、BR缓冲溶液(pH=5.7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介质中,吖啶橙(AO)与罗丹明6G(R6G)间能发生有效的能量转移,使R6G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加替沙星的加入,使R6G的荧光发生猝灭.应用AO-R6G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加替沙星含量,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加替沙星的浓度在0.6~9.0 μmol·L~(-1)范围内与R6G荧光猝灭程度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52 μmol·L~(-1);平行6次测定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0.62%~0.84%;回收率为90.0%~105%.常见金属离子及药物敷料对测定无干扰,不经分离直接用于药物中加替沙星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高锌试样中痕量锗的吸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锌试样中痕量锗的快速光度分析方法,显色条件为8×10~(-5)mol·L~(-1)SAF 0.8g·L~(-1)OP 2.4mol·L~(-1)盐酸,λ_(max)为510nm,锗浓度在0.05~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1.3 ×10~5.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非-阴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平平加-SDS)存在下,钛(Ⅳ)和O-NPF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0.015~0.065mol/L H_2SO_4介质中络合物非常稳定,随O-NPF浓度不同络合物组成分别为1∶2和1∶4,后者的λ_(max)=542nm,ε=2.02×10~5L·mol~(-1)·cm~(-1),钛量在0~6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合金钢样和有机钛中钛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将VC等量加入Eu-PMo_(12)O_(40)溶液中,PMo_(12)O_(40)_3-被还原由浅黄色变为蓝色,同时Eu~(3+)的荧光淬灭。利用UV-Vis、PL光谱法分别测定不同VC浓度下Eu-PMo_(12)O_(40)的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以700 nm处的吸光度对VC浓度作图,得到VC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40 mmol·L~(-1)、检出限为0.025 8μmol·L~(-1);以591 nm处的荧光强度对VC浓度作图,获得VC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64 mmol·L~(-1)、检出限为0.036 1μmol·L~(-1)。最后,在VC还原和H_2O_2氧化下,研究了Eu-PMo_(12)O_(40)变色/荧光开关性质的可逆性以及对VC检测的可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以L-酪氨酸为荧光剂测定铈的方法。其荧光物质的λ_(ex)=305nm,λ_(em)=347nm。当铈的浓度在5×10~(-7)~5×10~(-5)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用本法测定了稀土样品和合成样品中铈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2个3-氨基-4-羟基香豆素类Schiff碱双核Ni(Ⅱ)和立方烷型Cu_4(μ_3-O)_4的四核Cu(Ⅱ)配合物,[Ni(L~1)(DMF)(H_2O)]_2(1)(H_2L~1=3-((5-溴-2-羟基-亚苄基)-氨基)-4-羟基-苯并吡喃-2-酮)和[Cu_4(L~2)_4]·DMF·CH_3OH·2H_2O (2)(H_2L~2=4-羟基-3-((2-羟基-3-甲氧基-亚苄基)-氨基)-苯并吡喃-2-酮),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双核结构,由2个金属离子和2个配体单元组成,配合物2具有立方烷型Cu_4(μ_3-O)_4的四核结构,由4个金属离子和4个配体单元组成。配合物1是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2是四方晶系,I4_1/a空间群,且中心金属Ni(Ⅱ)和Cu(Ⅱ)离子的空间构型均为六配位的扭曲的八面体。此外,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氢键、C-H…π及π…π作用形成1D超分子链结构,配合物2通过分子内氢键和π…π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此外,研究了H_2L~1,H_2L~2及其相应的Ni(Ⅱ)和Cu(Ⅱ)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新型Co(Ⅲ)配合物trans-[(en)_2(NO_2)Co(O_2CC_5H_5N)](ClO_4)_2,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同时分别以[Fe(CN)_6]~(4-)和[Fe(CN)_5(H_2O)]~(3-)作为还原剂,考察了该配合物被还原的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两反应体系分别按外配位界机理和内配位界机理进行电子传递.在25℃,I=0.5mol·L~(-1),trans-[(en)_2(NO_2)Co(O_2CC_5H_5N)]~(2 )/[Fe(CN)_6]~(4-)反应体系的前驱配合物离子对形成常数Q_(ip)=29mol~(-1)·L,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_(et)=2.4×10~(-4)s~(-1),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H_(et)~≠和活化熵△S_(et)~≠分别为1.2×10~2KJ·mol~(-1)和5.0×10~2J·mol~(-1)·K~(-1)在40℃,pH=8.0,I=0.1mol·L~(-1),trans-[(en)_2(NO_2)Co(O_2CC_5H_4N)]~(2 )/[Fe(CN)_5(H_2O)]~(3-)反应体系前驱双核配合物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7.0×10~(-5)s~(-1).最后讨论了分子轨道对称性,两金属中心氧化还原电势差等因素对电子转移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LiMn_2O_4,NaTi_2(PO_4)_3为正负极,1 mol·L~(-1) Li_2SO_4和0.5 mol·L~(-1) Na_2SO_4的混合水溶液为电解液组装成一种水系混合离子全电池。分别将正负极材料在3种不同水相电解液(1 mol·L~(-1) Li_2SO_4、0.5 mol·L~(-1)Na_2SO_4以及1 mol·L~(-1) Li_2SO_4+0.5 mol·L~(-1)Na_2SO_4混合电解液)中进行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发现,LiMn_2O_4在上述电解液中仅有Li~+的脱出/嵌入而Na~+由于半径较大而不参与该过程,NaTi_2(PO_4)_3在3种电解液中Li+、Na+均参与嵌入/脱嵌过程,且Li~+和Na~+的嵌入/脱出峰电位相差不大,分别为-0.82和-0.64 V,-0.95和-0.75 V;全电池在265 mA·g~(-1)电流密度下平均放电电压为1.55 V,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0.1和74.9 m Ah·g~(-1)。  相似文献   

16.
以Gd(NO_3)_2·6H_2O和5-磺酸基间苯二甲酸单钠盐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合成得到配位聚合物[Gd(SO_3-DCB)(H_2O)_5]_(n )(1)(NaH_2SO_3-DCB=5-磺酸基间苯二甲酸单钠盐)。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Gd离子是九配位的,呈扭曲的单冠四方反棱柱配位构型。SO_3-DCB~(3-)配体的两个羧基螯合配位Gd离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1的荧光发射峰在421 nm,是配体中苯环结构的特征发射峰。磁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中的Gd离子之间存在铁磁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铬是水源和其他环境的污染物之一,铬的分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曾研究了铈(Ⅳ)-对乙酰氨基酚体系,发现铬(Ⅵ)对于对乙酰氨基酚的荧光有猝灭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荧光熄灭法进行铬的定量分析。当铬的浓度在1.25×10~(-6)~1.5×10~(-4)mol/L的范围内与荧光强度的下降成线性关系。本文还研究了干扰离子的影响,并用此方法测定了铸铁及工业废水中铬的含量。2 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 RF-54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铬标准贮存液,0.01mol/L;对乙酰氨基酚贮存液,0.01mol/L;硫酸溶液,4mol/L。2.2 实验方法 在1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适量的铬(Ⅵ)标准溶液(5×10~(-4)mol/L),0.4ml对乙酰氨基酚溶液(5×10~(-4)mol/L),硫酸溶液2ml,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水浴加热15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在λ_(ex)=350nm,λ_(em)=400nm的条件下,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荧光强度的降低。3 结果与讨论3.1 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加入5×10~(-4)mol/L对乙酰氨基酚溶液的量为0.3~0.6ml时,荧光熄灭显著,本实验采用加入量为0.4ml。3.2 硫酸浓度的影响 当4mol/L硫酸加入量为2ml时,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最大。另外,沸水浴加热时间为15min时,荧光熄灭显著。3.3 工作曲线 铬(Ⅵ)的浓度在1.25×1  相似文献   

18.
铬—硫胺素荧光光度法测定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荧光法测定铬已有报道,但以氧化还原荧光反应为基础的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木文研究了铬(Ⅳ)-硫胺素(VB_1)体系,发现在3.5—4.0mol/L的硫酸介质中,铬(Ⅵ)-硫胺素反应生成荧光物质硫胺荧:硫胺素 Cr_2O_7~(2-)?硫胺荧 2Cr~(3 )。硫胺荧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λ_(ex)=405mm,λ_(em)=465nm。可以用来作为Cr(Ⅵ)的荧光定量分析。一般荧光法测定铬的方法虽灵敏度较高,但需有机试剂萃取,手续麻烦。本方法则可直接在水相中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多酸基超分子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IR、XRD、TG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的结构式为(C_6H_9N_2)_3[PMo_(12)O_(40)]·2H_2O(PMo-12),属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晶胞参数a=14.5600(2)?,b=19.4862(3)?,c=17.7475?,α=β=γ=90°,V=5035.30(12)?~3,Z=4,R_1=0.0387,wR_2=0.0997。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用PMo-12催化碘离子氧化,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中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催化活性且具有稳定的可重复性,25℃条件下,当m(PMo-12)=0.01g,c(I~-)=2.5×10~(-3) mol·L~(-1),c(H_2O_2)=1.25×10~(-3 )mol·L~(-1),c(H~+)=2.5×10~(-3) mol·L~(-1)时其反应速率达到1.8043×10~(-6)mol·L~(-1)·S~(-1),比未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提高了106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锗与5-溴水杨基荧光酮形成配合物的显色反应,在2mol·L~(-1)H_2SO_4介质中测得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2×10~5.锗量在0~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体系反应酸度高,选择性好.方法稳定、决速.已用于水相直接测定人参、当归、灵芝、枸杞子和竹沥汁等中药材中微量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