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学数字计算机主要是由逻辑门和存储元件组成。大多数逻辑门是由光学双稳态元件实现的,而光存储元件(即触发器)是将这些逻辑元件与复杂电路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的。最近,应用偏振双稳态激光器的光触发器已经展出。这篇通讯叙述一个以光电反  相似文献   

2.
刘航  丁大军 《物理实验》1989,9(3):126-127
可调谐激光器取代通用的波长选择元件(如单色仪或干涉仪),作为连续可调谐的单色光源与光学混频技术相结合,能够提供从真空紫外到远红外的宽阔光谱范围内的强光源,为研究原子、分子、固体和等离子体的结构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因此,可调谐激光器目前广泛地应用在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对称偏移因子、角扰动失谐率二个参量用来指导谐振腔的设计,使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谐振腔对机械扰动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在对各个光学元件对称轴偏移量进行定量描述的基础上,提出对称偏移因子.当对称偏移因子很小时,激光器在光学元件的平移扰动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对光学元件角度偏转扰动定量描述的基础,提出了角扰动失谐率,当角扰动失谐率较小时,激光器在光学元件角度变化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所有的设计方法均应用于凹凹腔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些现象进行了实验测量.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原理及接口多项式,并将其应用于某激光器光学系统进行光机热集成分析。该分析方法首先对光学系统进行热分析、结构有限元分析计算,获取激光辐照下光学元件表面的结构变形;其次,对有限元计算的光学元件变形结果数据进行Zernike面形拟合处理;最后将变形后的光学表面导入到通用光学设计分析软件,分析激光器光学系统变形后产生的各类光学像差。结果表明:利用集成分析方法能够分析光学元件产生热变形对激光系统成像质量造成的影响,为光学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集成光学是六十年代末期,在集成电子学和激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与光学、电子学和固体物理有关的交叉学科.集成光学主要是研究有关集成光路的理论、制造和应用.集成光路就是采用类似半导体集成电路那样的技术把一些光学元件(如激光器、光波导、耦合器、  相似文献   

6.
一、异质结的电学和光学现象的某些特点 二、分立电子器件中的异质结 异质结激光器 异质结发光二极管 光电接收器与辐射转换器 功率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和半导体开关元件 三、集成光学中的异质结 分布反馈异质结激光器  相似文献   

7.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远场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于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束的不对称性,使得它在许多应用过程中必须采用特殊的光学系统进行光束整形。在设计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及进行光学耦合时需要了解激光器的远场特性。通过用量子阱激光器的解理面上的边界条件解亥姆霍兹方程,获得关于远场强度分布、光束散角,并用计算机给出各种理论曲线及数据。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测试装置测量,获得激光器的远场分布曲线给出了测试数据。计算机给出的理论远场分布曲线与实验测试获得的远场分布曲线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高精度光学表面数控化学抛光技术研究是针对强激光光学元件的应用需求,研究光学表面的化学抛光加工机理;基于Marangoni界面效应,采用数控化学抛光技术来实现光学表面面形及微结构形貌的高精度控制;为完成高精度激光光学元件(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激光光学镜面和新型的静态连续波前校正板等)的制造进行新原理和新手段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邵中兴  许凤鸣 《光学学报》1991,11(3):12-216
本文描述了计算机控制环形染料激光器实现无间断自动扫描10THz的光学调谐元件设计、运转机制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赵元安  邵建达  刘晓凤  李大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34(1):011004-1-011004-12
光学元件是各类激光系统不可或缺的光学功能实现部件,其性能决定了激光系统的输出能力和光束质量。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问题从激光发明起就一直伴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随着激光新技术的发展和激光新应用的牵引,激光的波段、脉冲宽度以及重复频率等参数不断拓宽,使得激光损伤问题更加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激光损伤问题的核心是光学元件或光学材料对激光的吸收机制问题。从激光与光学材料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出发,以惯性约束聚变(ICF)激光驱动器应用的典型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为研究对象,回顾了针对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问题开展的科研工作,总结了在此期间形成的关键技术和里程碑进展,同时也对依然困扰该领域的几类光学元件存在的问题瓶颈以及进一步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大型固体激光器结构稳定性设计中,使用等概率分配方法的分配值作为光学元件稳定性设计指标常常会增加结构设计的难度,造成结构建造的巨大浪费。为此,提出了基于结构有限元分析的稳定性指标重分配方法,即将同一光路中光学元件振动响应引起靶点光束的定位误差作为各自的权重系数,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对稳定性指标进行重新分配。稳定性指标重分配后,所得到的同一光路中各光学元件的安全系数相等。利用此方法对某大型固体激光装置主机装置靶区一条光路中光学元件的稳定性指标进行了重分配,得到每条光路上光学元件稳定性的安全系数均为1.229,满足结构稳定性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吴环宝  王肇圻  傅汝廉  孙强 《光子学报》2007,36(8):1435-1438
根据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波长的范围和谐衍射透镜的特点,讨论了含有谐衍射光学元件的混合f-theta镜的设计.将谐衍射面型引入到半导体激光器及Nd:YAG激光器打标镜的设计中,使用普通的光学材料,使系统在0.8-1.5 μm波段内很好地校正了各种单色像差和色差,在各个分立波长上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接近或达到衍射极限.系统结构紧凑、片数少、兼容性好、具有良好的像差特性,适用于半导体激光器及Nd:YAG激光器打标系统.  相似文献   

13.
张良 《应用光学》2003,24(2):4-6
在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耦合光学系统中,柱面透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系统轻量化、小型化的要求需要用重量轻、尺寸小的光学器件来替代。本文介绍一种用于替代柱面透镜的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激光遥感偏振成像系统光学元件调整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张绪国  江月松  路小梅 《光学学报》2008,28(6):1191-1196
改进了利用双旋转波片方法进行偏振成像的实验装置,提出了通过一次测量获得目标偏振度和强度编码图像的方法.运用光强法对激光遥感偏振成像装置的光学元件进行调整,通过斯托克斯和穆勒矩阵在偏振光学元件中的应用,给出了相应光学元件的调整原理、方法及过程.分析了激光器中心波长变动、偏振片的角度误差和波片的相位延迟及角度误差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偏振片角度和波片角度误差造成的出射光斯托克斯误差较小,不超过0.001,可以忽略;由波片相位延迟不精确造成的误差在0.02左右,所以应采用延迟精度较高的波片;激光器中心波长变化的影响最大,不能忽略,必须加滤光片使接收光的中心波长控制在808nm;镀有铝膜望远镜对接收到的散射光偏振度影响较小,适于激光遥感偏振成像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廖廷 《光学学报》1991,11(4):47-352
本文用等效望远镜系统的方法研究了锥形梯度折射率纤维透镜用作激光准直系统的原理和特性,指出这种新颖的激光准直元件可望在微型光学和波导光学中获得新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仪器用脉冲YAG激光器的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作为泵浦源,激光染料作为工作物质,获得染料激光。同时采用腔内插入频率色散元件的方法,用ZF-7重火石玻璃制成的三棱镜元件可获得窄激光线宽。波长的调谐是改变全反射镜的角度来实现的。 本仪器包括四部分:YAG激光电源;激光振荡放大系统;倍频、和频、分光系统和染料激光器。 这种单色仪应用潜力很大,对激光光谱学、非线性光学、激光化学、激光物理、激光生物学、测量大气污染、分离同位素以及工业、军事、科研、教学等方面都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腔倒空激光器工作原理、特性;所用光学元件的选择及实验结果;讨论了Q开关电压波形对激光性能的影响和不同工作物质对偏振分光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彭瑜  李烨  曹建平  方占军  臧二军 《光学学报》2012,32(4):414001-160
提出了采用单块折叠法布里-珀罗(F-P)腔作为外腔反馈元件实现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采用单块腔的光学反馈来锁定外腔激光器,使用自相位延迟法测量该窄线宽激光器的线宽。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器线宽小于35kHz。实验还观测到由于单块腔耦合面上各耦合点的几何量和物理量误差不一样,随着折叠面兼输入输出耦合面上的耦合点的变化,外腔激光器的线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全息光学元件是一种有别于经典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型)的衍射光学元件[1,2].由于它是薄膜型光学元件,因此有重量轻、性能可靠、制造方便、成本低等特点.它特别适用于“准单色光系统”和激光系统.如果全息光学元件与经典光学元件相结合,还能扩展和改善光学系统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刘德森 《物理》1994,23(6):321-328
叙述了微小光学的新进展,对微小光学基本原理给出了简单概括,并对发展动态进行了评论,在微小光学理方面,讨论了“阵列光学”理论,研究了光学阵列的物与共轭象间的关系;在微小光学器件方面,讨论了变折射率透镜,平面微透镜列阵,衍射光学元件和三维集成光学系统;在应用方面,讨论了和并行光通信,光计算有关的一些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