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顾佳磊  王祖浩 《化学教育》2019,40(13):59-64
基于绿色化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科学教育中“绿色应用”素养的理论框架,结合高中生化学学习特征开发测评工具,实施测量,分析处理测试数据,探查了高中生“绿色应用”素养的行为水平。研究发现,高中生“绿色应用”素养水平与其学科能力水平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存在性别差异。测评结果为绿色化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启发,以促进学生“绿色应用”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考查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Mecklenburg-Vorpommern)2019年出版的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文件,通过对核心素养及其测评体系的分析,对照学生的课后作业和研究性课题作业,分析作业设计与核心素养测评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化学学科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借鉴香港高中化学学科校本评核方法设计“教、学、评”活动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和实验能力发展。介绍了香港高中化学学科校本评核框架及准则,以人教版《化学1》(2003年课标本)“铁盐和亚铁盐”为例,结合2017年课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通过实验活动串联教学任务,以期实现教、学、评目标。通过评价反馈,促使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表现,为教师的化学教学实践提供改进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化学学科能力的内涵、化学学科能力的构成要素、化学学科能力水平的发展以及化学学科能力的评价等问题。基于化学学科本质及特殊要求界定了化学学科能力内涵及其核心要素, 并以“学习进程”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化学学科能力发展及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5.
科学建模能力测评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建模能力进行试题开发和评价是目前化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共同关注的研究议题。以整体效度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结构中心设计原则和证据中心设计原则作为设计方法论,构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建模能力试题开发框架,并以“电离与离子反应”主题中具体评价目标为例,对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效度进行全面、系统地呈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魏明贵  徐泓 《化学教育》2015,36(7):39-44
2014年宣城市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下称“中考”)为全省统一命题.一方面从化学试题的结构,根据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从标准要求、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选取典型试题,分别从化学学科素养能力、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图像辨析和数形结合的能力等层面,分析考生答题情况.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对命题者和化学教学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朱君  周礼  周青  沙涛 《化学教育》2022,43(7):77-83
基于化学学科能力建构的基本框架,研究初中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分化水平和性别差异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初中化学学科能力”专项测试题,对132名男生、108名女生进行纸笔测试,并用SAS.9.4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量化处理,发现初中生的化学学科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现象,男生和女生在化学学科能力上存在性别差异,尤其在模型思维能力、定量化能力上男生比女生均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王秀阁 《化学教育》2020,41(15):24-28
依据化学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理论上分析了实验探究、证据推理、问题解决、创新思维等4个因素与关键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建构了以证据推理为核心的化学关键认知能力的框架和形成路径,提出了以实验探究、深度学习、考试反馈和问题解决为契机的关键认知能力培养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学习焦虑是普遍存在于学生群体当中的一种负面心理情绪。以化学学科为切入点,选取108名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化学学习焦虑、化学应用焦虑、化学教师焦虑和化学考试焦虑4个维度深入分析高一学生化学学科焦虑问题。结果表明,高一学生化学学科焦虑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化学学习焦虑最高,化学考试焦虑最低;6名高焦虑个体中有5名均为男生,化学考试焦虑最严重,应该引起教师关注。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体系及其发展水平框架,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在分析教学情境的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解读了新课标中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和命题原则中对真实情境创设与应用的要求,讨论了真实情境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通过对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王磊提出的化学学科能力框架为理论依据,对“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进行分析,从核心知识经验、认识角度思路、认识对象及问题、能力活动要素等4个维度构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的学科能力模型。运用实验法进行教学实践,证实了本研究设计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提升。最后提出学科能力导向的“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1)单元整体系统化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发展学生学科能力;(2)侧重应用实践型任务的解决,外显知识的输出性功能和价值;(3)重视核心知识和认识角度的建立过程;(4)追问、外显学生的认识角度和认识思路。  相似文献   

12.
汪峰 《化学教育》2009,30(8):34-36
2009年安徽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后的第一年高考.试题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化学科考试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为依据,结合全省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实际,以测试化学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主导,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有机化合物主题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系统构成模型,提出促进学生化学学科能力发展的有机化合物主题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框架,以“揭秘阿司匹林”复习教学为例,从大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情境素材选择、学科能力活动设计等阐述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过程。通过案例设计和教学实践,对比分析教学效果,进而探讨促进学生有机化合物主题化学学科能力发展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宋歌  王祖浩 《化学教育》2018,39(1):56-62
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基于高中生概念认知水平的定量化能力水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建构的定量化能力框架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编制的测量工具经Rasch模型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高中生定量化能力呈“U”型分布;数学、化学学科学业水平与学生定量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中、低能力水平学生在选择题、建构反应题上表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3+大综合”考试己在许多省市实行 ,它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 ,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创新能力将做出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杨水华  王丹  王秋 《化学教育》2019,40(11):18-23
以近4次TIMSS科学测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测评框架及发展趋势,从试题结构、知识与能力、信息呈现和情境设计等方面分析TIMSS测评已公开的化学相关试题特点,对我国中学化学教学和教学评价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2006年起,新加坡对化学A水平课程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化学A水平课程由3个不同的层次结构组成,反映了该国培养学术精英的能力要求。基于新加坡2008新课程GCE化学A水平考试大纲,对课程内容、考试目标、内容组成、试卷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新的GCE考试大纲化学A水平考试的一些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王耀宗  富瑶  刘松伟 《化学教育》2022,43(11):31-36
结合典型试题分析,从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科能力的有效发展、学科思想的深入渗透等3个方面,探讨了2021年北京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卷的命题理念。说明了试题在营造良好教考互动生态、破除机械刷题、衔接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3 大综合“考试己在许多省市实行,它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创新能力将做出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胡晶  李佳  吴鑫德 《化学教育》2020,41(4):44-51
化学教师化学建模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强弱。基于Rasch模型从模型表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模型应用能力3个维度开发四水平测查的《职前化学教师化学建模能力问卷调查》,对83名职前化学教师的化学建模能力进行测评,研究发现:被调查的职前化学教师化学建模能力总体较差,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化学建模能力的具体要求,分别仅有88%、42%、54%的职前化学教师的模型表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模型应用能力达标。因此,建议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对职前化学教师化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