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动态方法测量了半透膜对溶剂的透过速率及高聚物溶液的渗透压,膜在较大静压差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弹性形变和液体在毛细管管壁上的粘附影响测量的复现性,导致了H-dH/dt关系偏离直线,使上升线与下降线不对称。  相似文献   

2.
液体表面张力和粘度的测定是大学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内容之一。作者提出一种综合测定仪。可同时方便地采用五种方法测定试液的表面张力(采取单、双毛细管上升法、滴重法和气泡最大压力法)及试剂的粘度(采用奥氏毛细管粘度法)。也可方便地采取稀释法或变浓法连续测定多组分溶液在不同浓度下的上述两参数,进而求算分子截面积或求出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有一机多用、方便教学演示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微流控芯片中微液滴的操控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凯  胡坪  梁琼麟  罗国安 《分析化学》2008,36(4):556-562
微流控芯片中微液滴的操控方法主要有多相流法、电润湿法、热毛细管法、介电电泳法和气动法;应用范围包括乳化、混合、包埋、萃取、微反应器以及生物鉴定等。论文展望了微液滴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表面张力是流体重要的物理性质,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通常包括毛细管上升法、最大气泡压力法、吊环法/吊片法、滴重法/滴体积法、旋滴法和悬滴法。本文综述了测定界面处表(界)面张力和表面压力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最大拉力法(Whilhemy吊片法)改进的表面张力测试技术,并且概述了这一技术近年在生物研究、药物研发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5.
接触角及其在表面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润湿是一种流体取代界面上另一种流体的界面现象,通常是指液体从固体表面取代气体的过程。如在干净玻璃板上加水,排走表面上的空气形成薄的水膜,即为铺展润湿,简称铺展,此过程的特点是原固气界面消失,气液界面扩大,并形成新的固液界面。将固体完全浸渍于液体中,固气界面消失,气液界面不变,形成新的固液界面,此过程为现润湿(浸湿)。液体与固体接触,气液和固气界面减小,形成固液界面的过程为沾湿。润湿过程涉及固体和液  相似文献   

6.
江润生  张立鹏 《化学通报》2016,79(9):793-792
表面张力是流体重要的物理性质,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通常包括毛细管上升法、最大气泡压力法、吊环法/吊片法、滴重法/滴体积法、旋滴法和悬滴法。本文综述了测定界面处表(界)面张力和表面压力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最大拉力法(Whilhemy吊片法)改进的表面张力测试技术(Du Noüy-Padday),并且概述了这一技术近些年在生物研究、药物研发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方面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7.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滴重法是使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温度易于控制、实验精确度较高的方法。钠易氧化,微量的沾污使其润湿特性产生很大变化,通常的滴重法难以获得钠的  相似文献   

8.
以Washburn方程为理论依据,采用毛细管上升法,设计了简易实验装置,测定了氢氧化钙粉末在水、二甲基亚砜和甘油中的润湿接触角.在此实验结果基础上,利用Y-G-G-F-V方程建立了计算固相表面张力和液-固界面张力的表达式,并分别计算出氢氧化钙粉末的表面张力、氢氧化钙与水、二甲基亚砜和甘油的液-固界面张力,为固体粉末的表...  相似文献   

9.
高效毛细管电泳的离柱安培法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深  庞代文  李培标  程介克 《色谱》1996,14(4):256-258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毛细管电泳离柱安培法检测装置,无需截断毛细管,直接使用氢氟酸蚀刻毛细管管壁制作导电接口,可有效地耦合毛细管电泳分离和安培法检测,隔离高压电场对安培法检测的干扰,实现多组分的高效分离和检测。所设计的系统性能优良,导电接口制作简便,耐用性好,无附加体积。  相似文献   

10.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快速的新型微柱分离方法。它是在毛细管管壁涂布或键合固定相,以电渗流驱动流动相的一种色谱分离模式。该文对开管毛细管电色谱的发展、柱制备、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引用文献47篇  相似文献   

11.
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异常粘度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粘度的测定涉及到外推法确定高分子溶液特性粘数的实验基础。综述了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反常粘度行为的起源,探讨了粘度计毛细管管壁上高分子吸附层、界面效应、高分子溶液或溶剂在毛细管中流动模式的改变、高分子与毛细管管壁界面间相互作用、乌氏粘度计结构限制等对极稀高分子溶液粘度的影响,以及正确测定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粘度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层厚度对了解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厚度的测量通常采用椭圆偏振法、流体力学法和沉降法等几种方法来测量[1].流体力学法始创于50年代中期Ohrn[2]对极稀高分子溶液粘度异常行为的解释.由于高分子在粘度计的毛细管管壁上的吸附,致使...  相似文献   

13.
液体粘度测试在食品和石油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高分子稀溶液的粘度还可以估计高聚物的分子量和高分子结构的信息 [1]。玻璃毛细管粘度计 (乌氏和奥氏粘度计 )是传统测试液体粘度的手段 ,其结构简单、价廉 ,但分析时间长、结果精度不高、清洗粘度计操作较繁琐。用玻璃粘度计自动化测试 ,仍需人工操作的紧密配合。二醋酸纤维素片在生产工艺的控制中 ,必须严格控制其丙酮溶液的粘度 ,以控制木浆粕与醋酐反应的聚合度[2 ] 。以前一直采用玻璃毛细管法测试二醋酸纤维素片 6%丙酮浆液的粘度。美国 VISCOTEK公司产的…  相似文献   

14.
赵新颖  郭淑元  陈凡  屈锋  罗爱芹 《分析化学》2013,41(8):1204-1208
基于毛细管区带电泳考察了不同离子液体的阳离子母核、烷基侧链碳原子数目和阴离子组成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影响,以及离子液体[C4mim]BF4与肌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牛凝血酶和转铁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比较了[C4mim]BF4与上述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计算得到结合常数Kb分别为1.24×107 L/mol,1.23×106 L/mol,5.75×104 L/mol和5.60×104 L/mol。结果表明,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与离子液体的相互作用依次减弱,存在1~2个数量级的差异。结合毛细管区带电泳和亲和毛细管电泳模式可实现离子液体与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定性与定量表征。  相似文献   

15.
离子液体是在室温下或接近于室温下呈液态的物质.基于离子液体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毛细管电泳中应用最多.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在毛细管电泳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43篇).  相似文献   

16.
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是多巴胺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准确测定人尿中高香草酸的含量,对了解神经系统的活动机能与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有重要意义,对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也有积极作用.目前,测定高香草酸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法~([1]),毛细管电泳法~([2]),质谱法~([3])和化学发光法~([4]).本研究基于高香草酸能明显抑制鲁米诺-H_2O_2-纳米金的催化化学发光,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了金纳米粒子催化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高香草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离子液体在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温离子液体,又称离子液体,是一种在室温及接近室温的环境中完全以离子状态存在的液态物质.由于其具有不可燃、蒸汽压极低、黏度大、导电性和溶解能力好、高温稳定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催化、电化学、分析化学等领域.本文侧重介绍离子液体在样品预处理、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分离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手性离子液体用于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的一般原理,系统地介绍了基于手性离子液体的毛细管电泳对映体拆分的一元手性选择体系和二元手性选择体系,并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展望了手性离子液体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在酸法生产金属镓过程中,用NH4F掩蔽溶液中的铝,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使之与镓元素完全络合,调整条件试剂硼酸溶液和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保证终点的准确判断,过量EDTA以PAN为指示剂用硫酸铜标准溶液回滴求得液体物料中镓含量的分析方法。实验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6.5%,加标回收率为97.14%~104.0%。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可实现酸法生产金属镓液体物料中镓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邱洪灯  胡云雁  刘霞  蒋生祥 《色谱》2007,25(3):293-297
离子液体是当前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它在化学的各个领域都有研究和应用。该文就离子液体在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对离子液体的分离检测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对离子液体在色谱研究应用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