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美国科学家发现,不少燃煤发电厂装备的废气清洁装置所产生的石膏成分用作肥料撒放农田后,可改善土壤渗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还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发电厂废气清洁装置中装有碾成粉状的石灰石,它可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石膏。这种石膏成分在自然界中同样存...  相似文献   

2.
硼石膏近些年在水泥、沥青混合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其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和B2O3以及其他杂质,因此准确、快速测定石膏样品中的硼元素对石膏的应用、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国家标准GB/T 5484-2012《石膏分析方法》中并没有硼元素的化学分析方法,且相关文献报道也很少。目前测定硼元素主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样品前处理多采用酸溶法,而碱熔法应用不多,主要原因是碱熔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盐分影响等离子体焰的稳定性,而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吸附大量的钠离子,同时吸附了钙、镍、铁及稀土等阳离子,减少盐分干扰。基于此原理,本文采用氢氧化钠碱熔-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分离,在线加入铑内标的方式,建立了ICP-MS法测定石膏中硼的方法,同时由于石膏国家标准物质不包含硼元素的含量,采用高纯硫酸钙分别与岩石标准物质、水系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和土壤国家标准物质混合配置成人工标准物质,并讨论了熔矿体系、阳离子加入量与吸附时间、清洗液、同位素的选择等实验条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76μg/g,精密度(RSD,n=7)为0.9%~1.7%,相对误差为1.56%~3.96%,加标回收率在97.5%~102%,该方法快速、准确,记忆效应小,适合石膏中硼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对磷石膏与纯石膏脱水反应的动力学对比进行了研究。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分别测试了磷石膏和纯石膏的脱水过程,采用热重数据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磷石膏和纯石膏脱水都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半水石膏,第二步生成无水石膏;两步脱水反应都符合Avrami-Erofeev方程,反应速率受晶核形成和生长速率控制;磷石膏两步脱水活化能分别为97.67,92.6 3kJ·mol-1,纯石膏对应的活化能是94.56,79.05kJ·mol-1。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S)测定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石膏中9种主次量元素(以元素氧化物形式表示)的方法,并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熔融制样条件。将样品与四硼酸锂-偏硼酸锂混合熔剂(质量比12∶22)按1∶8的质量比混合,加入40 g·L~(-1)溴化锂溶液0.6 mL,在自动燃气熔样机上于1 050℃熔融4.5 min,冷却脱模后即得玻璃样片,在优化的XRFS条件下测定。采用硫酸钙、氧化钙、石膏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和煤灰成分分析标准物质配制的标准样品系列制作校准曲线,并用理论α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结果显示:9种主次量元素氧化物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 0,检出限为0.006 4%~0.059 9%。方法用于2个烟气脱硫石膏样品的分析,2次平行测定值的差值均小于国家标准GB/T 5484-2012规定的重复性限,且测定值和GB/T 5484-2012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石膏在我国储量丰富,应用广泛,快速准确分析其成分含量对石膏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酸溶法无法测定SiO2,碱熔法无法测定K2O、Na2O的问题,本文建立一种偏硼酸锂-四硼酸锂熔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石膏中CaO、SO3、Al2O3、Fe2O3、MgO、TiO2、K2O、Na2O、SiO2含量。实验优化了熔剂用量、熔融温度,结果表明采用试样与偏硼酸锂-四硼酸锂混合熔剂质量比例1:5,在铂金坩埚中1000 ℃熔融10 min,在超声条件下,于50 mL 10 %盐酸中浸取熔融物,能够有效分解试样而浸取待测组分。向标准溶液系列中加入偏硼酸锂-四硼酸锂-盐酸基体溶液以消除基体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各待测组分的校准曲线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990,方法检出限在3~292 μg/g范围内;采用实验方法分别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3109a、GBW03110和实际样品进行测定,标准物质的5次平行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14 %~8.86 %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在0.03~8.75 %之间,测试结果与标准值无显著性差异;实际样品中各成分测定值的RSD(n=5)为0.24~8.80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检出限低,可以同时测定石膏中的多组分含量,能够为石膏资源综合利用调查评价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  相似文献   

6.
石膏在水中的溶解度高,导致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为了改善石膏基材料的耐水性,拟用铝酸盐水泥对其进行改性实验,分析铝酸盐水泥掺量对石膏基材料标准稠度用水量、强度、吸水率及软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酸盐水泥掺量为25%时,石膏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达到最高,分别为6.25 MPa和2.30 MPa,比不掺水泥者分别提高了69%和43.7%.铝酸盐水泥掺量为30%时,石膏基材料的软化系数最大可达0.60,比不掺水泥者提高了50%.铝酸盐水泥与石膏结合,形成具有水硬性的钙矾石(AFt),因此大幅度改善了石膏基材料的强度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7.
以磷石膏和磷石膏不同分解产物(含CaSO_4和CaS)为原料,采用微波消解,考察了消解压力、HCl浓度、消解时间对样品中硫酸钙溶出率的影响,获得了适宜的消解条件。消解压力为0.4MPa,HCl浓度为2mol/L,消解时间为60s时,磷石膏中CaSO_4的溶出率为98.3%。在此条件下,对磷石膏及磷石膏不同分解产物中SO_3含量进行测定,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微波消解磷石膏样品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101%。最后,通过微波消解同流动注射比浊法的联用,对磷石膏固体样品中的SO_3含量进行测定,微波消解-流动注射比浊法可实现磷石膏不同分解产物样品中的SO_3含量的快速测定,同标准重量法测定结果相比,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测定粘胶型石膏绷带含量的方法。采用络合滴定法对半水石膏含量进行测定,考察了供试液制备方法,指示剂等因素。结果表明,络合滴定法能快速有效检测出半水石膏含量,滴定终点清晰,误差小,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平均回收率为99.8%。所建立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粘胶型石膏绷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EDTA滴定Pb^2+过程中溶液的电位变化,建立了以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铅电极为指示电极,EDTA为滴定剂电位滴定法测定石膏,水泥中三氧化硫,方法准确度高,结果稳定,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0.
石膏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和建筑材料,是生产石膏胶凝材料和石膏建筑制品的主要原料,也是硅酸盐水泥的缓凝剂。工业石膏一般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如碳酸钙、碳酸镁、氯化镁、氯化钠等,因此在用石膏进行生产时都需控制其纯度。通常检测石膏的纯度是测定其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应用较多的方法有硫酸钡重量法[1-2]、容量法[3]和离子交换法[4]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国家标准GB/T5484-2000[1]中规定的硫酸钡重量法是一种比较经  相似文献   

11.
从中药鉴定、分类、组方解析、疗效相似药物筛选、质量控制5个方面综述了中国的中药微量元素质控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药炮制是中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中药区别于天然药物的显著特点。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以后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随着这些化学变化而改变的物质基础是中药炮制前后性味、功能改变的重要原因。阐明中药炮制过程中发生的这些化学变化是中药炮制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对中药炮制过程的化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阐明了多味中药炮制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化学成分变化,主要的化学反应包括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置换反应、异构化反应和分解反应等。本文对近年来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反应机理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机理研究的方向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中医虚证与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有关,中药研究也按这一思路进行了中药与微量元素的研究,但试图以中药补充病理状态下机体微量元素的不足是不可取的,不如通过食物补充。因此,中药治疗虚证之微量元素失调,应采用具富集某种微量元素作用的中药,同时必须在治疗中突出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中药四气、五味以及中药功效与微量元素的量化关系。中国中药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微量元素含量水平是决定中药性味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判定中药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药炮制是中药学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最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之一.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是阐明中药炮制机理,这也是制约中药现代化的关键节点.目前大部分中药的炮制机理尚不明确,有待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咖啡豆需要烘培后才可以制成饮料,这个高温烘培过程类似于中药的炮制过程.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咖啡豆高温烘培过程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各种新方法和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中药炮制机理研究提供了多种新思路和新方法,也为中药炮制机理的研究和阐明提供了重要示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开展的中药微量元素研究证明,中药有效药成分由有机药成分和无机药成分组成,两者共生共存。从含水络合离子、天然有机金属配合物、中药有机药成分-微量元素配合物,以及中药有机药成分-微量元素复合物四个方面,论述了微量元素在中药有效药成分中的核心地位和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医院药剂科计算机管理系统技术在中药饮片斗谱编排的应用。通过该系统提供的中药饮片使用频率排序的数据,对中药饮片斗谱进行编排。结果表明,通过计算机技术编排中药饮片斗谱,大大减轻了调配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技术编排中药饮片斗谱更科学、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8.
治疗脑血管疾病中成药中镁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0种脑血管药物中镁的含量。结果表明,复方银杏胶丸中镁含量较低,脉通中镁含量较高。该结果为探讨镁元素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中药微量元素研究活动。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微量元素是一切中药的基本成分;微量元素是中药有效药成分的核心组分;微量元素是中药性效量化的物质基础;微量元素是沟通中药传统理论与现代化学物理理论的桥梁。从中药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及中药微量元素与中药药效关系初探两个方面论述微量元素是一切中药的基本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药微量元素研究表明,中药微量元素化学性质及含量水平是决定中药阴阳性的重要因素.综述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对应关系以及中药阴阳性与微量元素量化关系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