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用费曼路径积分理论来说明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并阐明用该理论定量分析微观粒子的干涉态与衍射态非常方便和直观。  相似文献   

2.
陈宁 《物理与工程》2009,19(5):16-19
大量实验事实及量子力学理论已证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会表现出一系列量子化特征.因此,过去人们通常认为量子效应是微观粒子所独有的.在本文中,我们通过超导体的一些奇特现象,论述了超导电性的量子特征;阐明在一定条件下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也具有量子化效应,宏观可测量也可以是量子化的,这种宏观量子效应仍可用量子力学理论来研究.  相似文献   

3.
钱时惕 《物理通报》2012,(2):109-111,120
论述了突破原子基石论、建立经典量子理论之后,人类认识深入到微观世界的曲折过程及思想观念的艰难转变,包括微观粒子二象性的发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发现、有关量子力学问题的世纪争论、量子关联性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人们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结构时,常常会碰到一系列量子化现象,如氢原子的能量、角动量量子化,而对于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宏观物体,这种量子化现象则不表现出来.因此过去我们常常强调量子化现象是微观粒子所独有的.然而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发现,不仅微观领域有这种量子力学性质,在某些条件下,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也具有这种量子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5.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是关于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理论.量子力学诞生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七十余年来,它不仅促进了物理学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不确定原理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原理之一。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1901—1976)在研究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过程中提出了这一原理,其大意是:微观粒子在运动过程中不能像宏观物体那样有确定的运动轨迹,也就是说,微观粒子在运动过程中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时空位置和能量动量。若以△t、△x分别表示时空位置的不确定度,△E、△P分别表示能量动量的不确定度,则它们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多缝衍射的计算机模拟与演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一个多缝衍射模型模拟光和微观粒子的干涉衍射现象。该模型可演示光的双干涉、n缝衍射及色散现象;也可演示微观粒子的单、双缝衍射,物质波的概率特性及粒子从量行为到经典行为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量子力学》自学辅导之十三──全同粒子宋宇辰,曾心愉,裴文杰复旦大学理论物理骨干教师进修班,复旦大学物理系,上海200433)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微观粒子,我们把静质量、电荷、自旋等固有属性完全相同的微观粒子称为全同粒子。本讲从全同粒子这个基...  相似文献   

9.
讨论具有确定能量的一维微观粒子对双方势垒的遂穿问题,计算其透射系数,发现双方势垒的透射系数并不等同于两个单方势垒紧挨在一起时的透射系数,但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相等;同时也导出了微观粒子遂穿双方势垒时发生共振遂穿的条件,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自制云雾室把微观粒子的运动转化为宏观现象,从而供实验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引进微观粒子超引力坍缩与超黑洞理论 ,研究黑洞基本粒子分布规律及时空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刘文章  龙桂鲁 《物理与工程》2004,14(3):17-18,54
用量子力学传播子讨论了经典粒子和量子微观粒子沿着不同轨道对传播子的贡献.通过这样的计算可以清楚地看到为什么经典粒子只是沿着满足最小作用原理的轨道,即经典轨道运动,而对于量子微观粒子沿着许多条路径都有可能.这篇短文将一些教科书中的讨论用具体的数学表达出来,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计算表明,对于质量较大的经典粒子,沿着非经典轨道对传播子的贡献和它周围的临近轨道有强烈的抵消.只有在经典轨道附近对传播子的贡献才不为零.对于量子微观粒子没有这种差别,它可以沿着多种可能的轨道运动.  相似文献   

13.
吉布斯佯谬     
吉布斯佯谬在许多教材中都归咎于没有考虑到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全同性,但是考虑了微观粒子的全同性的量子理想气体混合时,还会出现更多的佯谬,如内能的佯谬等其他佯谬。显然,引起佯谬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考虑粒子的全同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澄清吉布斯佯谬产生的缘由,并说明实际吉布斯佯谬是由粒子数密度突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6.0,设计了一个波包模型的仿真实验。该演示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聂远燊  王慕冰 《物理与工程》2007,17(4):33-35,45
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电子衍射图片,用VC++语言编写程序进行实验的数据采集与处理,从而验证德布罗意关于微观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6.
李兆霖 《物理》1991,20(9):563-568
本文将介绍在基本对称性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至今尚无答案的一项研究工作──微观粒子永久性电偶极矩的探查.其中重点介绍原子电偶极矩的探查.这一工作的意义在于它是对探索CP不守恒或T反演对称性破坏的来源的理论的检验;还在于微观粒子电偶极矩的非零值意味着电磁相互作用中时间反演对称性的破坏.本文将介绍这一工作的研究背景及其重要意义,基本概念,实验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郝鹏飞  姚朝晖  何枫 《物理学报》2007,56(8):4728-4732
利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粗糙度对矩形截面微管道内液体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采用微观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量了粗糙微管道内的流场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层流状态下,3%—7%的相对粗糙度可以导致微管道内流动阻力的明显增加,在粗糙单元附近形成的压差阻力是导致流动阻力增加的主要原因.粗糙单元还会引起微管道内的流动失稳,导致粗糙微管道内层流向湍流的转捩提前. 关键词: 微管道 粗糙度 微观粒子图像测速 转捩  相似文献   

18.
王谨  詹明生 《物理学报》2018,67(16):160402-160402
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也是爱因斯坦对弱等效原理的推广.目前,大量实验证明弱等效原理在一定的实验精度内是成立的.将引力与标准模型统一起来的新理论都要求弱等效原理破缺,因此更高精度的弱等效原理检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介绍了原子干涉仪的原理,回顾了利用原子干涉仪开展微观粒子弱等效原理检验实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双组分原子干涉仪检验弱等效原理实验涉及的振动噪声抑制、拉曼光移频与相位噪声抑制、四波双衍射拉曼跃迁原子干涉、信号探测与数据处理等关键问题及研究进展,分析了高精度微观粒子弱等效原理检验研究的发展趋势,介绍了长基线原子干涉仪、空间原子干涉仪、超冷原子源以及纠缠原子源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展望了微观粒子弱等效原理检验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导致了许多日常经验不能理解的一些现象,初学者会有很多困难和困惑.可是电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无法被直接看到,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其量子效应难以理解.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量子理论与经典理论的矛盾,可将量子效应放大到宏观物体,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到奇特的量子现象对日常经验的冲击,从而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本文列举了几个例子,通过改变普朗克常量将宏观物体的量子效应放大,得到有趣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从环境中获取各种信息。在现代科技主导的信息社会中,各种传感器和探测器成为人类感官的延伸,其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知、适应和发展。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的研究中有这样一类特殊的探测器,承担着测量微观粒子能量等性质的艰巨任务,它们就是量能器(calorimeter)。量能器测量微观粒子的能量主要依赖于粒子与量能器的相互作用。从相似的原理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