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定向选择的方法,研究了在20K下测定的14N-63Cu-HAP的DMSO/EtOH(5:1)冷冻溶液的ENDOR谱,精确测得配体~(14)N核的各向异性超超精细耦合张量值,各种不同~1H核的超超精细耦合张量值和~(14)N核的四极矩耦合张量值。~(14)N核超超精细耦合张量值与前文~([10])的数值比较表明,前文的波谱解析,方法是合理的,数据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定向选择的方法,研究了20K下测定的^15N-^63Cu-HAP的5:1DMSO-EtOH溶液ENDOR谱,精确测得配体^25N核的各向异性超超精细耦合张量值和各种不等价^1H核的超超精细耦合张量值.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前文的波谱解析,方法是正确的,数据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RFe_(11)Ti(R=Y,Gd,Dy)和RFe_(10)Si_2(R=Gd,Dy)合金的~(57)Fe室温穆斯堡尔诺。研究表明,结构稳定化元素硅原子能使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有所提高,也可增加合金的居里温度。GdFe_(11)Ti合金具有较其它合金大的超精细场。富铁稀土合金的~(57)Fe穆斯堡尔谱超精细场应考虑稀土原子的5d6s电子对铁原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 Cu[(C_6H_(11)O)_2PS_2]_2配合物单晶在 X 波段室温下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电子顺磁共振谱显示出由~(63)Cu 和~(65)Cu 的磁性核引起的超精细结构以及由配体 ~(31)P 的磁性核引起的配体超精细结构.用非同轴的 g 张量和 A 张量系统的最小二乘拟合技术,严格地计算了自旋 Hamiltonian 参数.g 张量的主值表明,Cu~(2+)处在由四个配体 S 形成的平行四方形的中心,具有四角对称性,但是由于配体中两个 P 的影响,在 CuS_4平面上 A 张量的主值出现较大的各向异性.g 张量和 A 张量有一个主轴是共轴的,它们与 CuS_4平面垂直.实验上观察到电子自旋与配体中~(31)P 的相互作用是各向同性的,并获得相应的配体超精细耦合常数 A~p 值.  相似文献   

5.
以 (AgBr) m 团簇作晶种 ,在柠檬酸钠存在条件下 ,(AgBr) m 团簇表面结合的Ag+被光化学还原而获得土红色的液相 (AgBr) 核·(Ag) 壳 纳米粒子 .研究了 (AgBr) 核·(Ag) 壳 纳米粒子的光谱特性 ,在 51 2nm处有最强共振散射峰 ,在41 0nm处产生一个吸收峰 .结果表明 ,(AgBr) 核·(Ag) 壳 纳米粒子的形成是导致51 2nm共振光散射的根本原因 .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测定了2.4-二酮-5-咪唑烷基尿的~(15)N和~(13)C NMR谱并确认了谱线归属。根据化学位移及其在脱质子化过程中的变化,讨论了化合物的互变异构平衡及立体构型的转化问题。结果表明,在溶液中此化合物以酮式结构(A)为主要构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标题类化合物中十个化合物的~1H和~(31)P NMR的研究结果.其中分别运用了2DJ分解谱以及异核COSY谱等多种技术,解析了它们的~1H和~(31)P图谱,从而证实了合成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文章中,讨论了因手性中心或其它因素而表现出的不等性;讨论了影响δ_p和J_(PH)数值的各种因素:还报道了比较少见的~(31)P-~(31)P之间的远程偶合.其中,顺式产物的~4J_(pp)数值(约9 Hz)大于反式产物的~4J_(pp)(约7 Hz).  相似文献   

8.
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异三核配合物,{[Mn(L)_2]_2[Cu(Pba)]}(ClO_4)_2,其中Pba表示为亚丙基-1,3-双(草胺酸根);L表示1,10-菲咯啉(phen)、5-硝基-1,10-菲咯琳(NO_2-phen)、2,2’-联吡啶(bpy)、4,4′-二甲基-2,2’-联吡啶(Me_2bpy).基于{[Mn(phen)_2]_2[Cu(pba)]}(ClO_4)_2·H_2O的变温磁化率测量(4.2~300K),求出交换积分J=-41.5cm(-1),表明Mn(Ⅱ)和Cu(Ⅱ)离子间为反铁磁耦合.在 X_MT-T图上,X_MT在175K附近呈现出一极小值,这是具有非正规自旋态结构的多金属耦合体系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碱性长石~(29)Si,~(27)Al核磁共振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2个天然碱性长石进行了~(29)Si,~(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同时还做了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以及电子探针和化学分析。得到了三种~(29)Si核磁谱,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和含少量斜长石的条纹长石谱.~(27)Al核磁谱有两种,其中微斜长石与条纹长石谱图相同,另一种为含有斜长石的条纹长石谱。通过研究发现了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结果与X衍射结果的不一致,反映了碱性长石从单斜向三斜转变可能存在一个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1HNMR,~(13)CNMR谱研究了2,2’-二(对胺苯甲酯)-1,1’联萘的结构,并通过~1H-~1HCOSY,~(13)C-~1H异核相关及~(13)C-~1H异核远程相关谱进一步地确定了~1H谱和~(13)C谱中各谱峰的归属,为同类化合物的表征提供了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29)Si,~(27)Al MAS NMR和XRD技术,测量了四种不同脱铝深度的稀土超稳Y沸石的骨架硅铝比,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并研究了稀土超稳Y沸石的脱铝过程和稀土离子稳定Y沸石骨架铝的机理.发现稀土离子存在时,Y沸石骨架中Si、Al的分布与相同硅铝比的HY不同,在浅、中度脱铝时,主要脱除的是Si(2Al)和Si(3Al)中的铝,深度脱铝时,主要是脱除Si(1Al)和少量Si(2Al)中的铝,而Si(3Al)几乎不变,提出稀土离子最可能是位于方钠石笼的Si(3Al)附近,平衡三个AlO_4~-四面体上的负电荷,起到稳定Si(3Al)结构单元的作用.其次,稀土超稳Y沸石中总的非骨架铝(N_(Al))_EF,随脱铝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仅只在REUSY-38的~(27)Al MAS NMR谱中观察到Al~(a+)非骨架铝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二阶微扰理论建立了对具有超精细耦合结构的多组分复杂EPR(顺磁共振)谱的解析拟合方法,并以丝素蛋白-Cu(II)配合物的EPR谱为例进行解析分析,从而有效地解释了Cu(II)离子在蚕吐丝过程中的作用.该方法和应用程序能为类似问题的解决(如Fe(II)、Mn(II)、V(III)及其它顺磁性离子配合物EPR谱的解析)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二阶微扰理论建立了对具有超精细耦合结构的多组分复杂EPR(顺磁共振)谱的解析拟合方法, 并以丝素蛋白-Cu(II)配合物的EPR谱为例进行解析分析, 从而有效地解释了Cu(II)离子在蚕吐丝过程中的作用. 该方法和应用程序能为类似问题的解决(如Fe(II)、Mn(II)、V(III)及其它顺磁性离子配合物EPR谱的解析)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4.
仲碳伯胺N_(1923)萃取铈(Ⅳ)的~1H,~(15)N-NMR研究表明,在萃取铈(Ⅳ)时也同时萃取H_2O和H_2SO_4进入有机相,当铈(Ⅳ)浓度较高时,铈(Ⅳ)与N_(1923)生成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研究了电化学探针六氟磷酸二(2,2'-联吡啶)(2,2'-联吡啶-4,4’-二羧酸)合钌(Ⅱ)的立体结构,并通过二维~1H~1同核相关及~1H-~(13)C异核相关技术对其氢谱和碳谱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6.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一种带有活性—NH2基团的温度敏感性亲水型共聚物P(NiPAAm-co-DMAA), 并将其作为引发剂, 合成了P(NiPAAm-co-DMAA)-co-P(L-Ala), 其分子量分布(PDI)在1.3左右. 聚合物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 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 胶束大小200~300 nm, 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 共聚物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45.5 ℃. 温度低于LCST时, 聚合物溶解形成胶束; 高于LCST时, 胶束解离, 聚合物不溶. 聚合物对温度的响应是快速而可逆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稀土氯化物水溶液~1H、~(17)O及~(35)Cl等核的NMR信号,根据这些核的化学位移值确定了Pr、Nd二离子的水合数为9,水合物立体构型为三盖三梭柱体,Tb、Dy、HoEr、Tm、Yb等离子的水合数为8,水合物的立体 型为正方形反棱柱体。本文还计算了稀土4f电子与配位水中~(17)O的超精细接触常数。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五个以草酰胺为桥联的新型三核配合物[Cu(oxpn)]2Ln(SCN)_3·xH_2O,oxpn为N,N′-二(3-氨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Ln为Pr,Nd,Gd,Tb,Dy。测定了[Cu(oxpn)]_2Gd(SCN)_3·1.5H_2O的变温磁化率,求出交换积分J(Cu-Gd)为1.12cm~(-1)和J(Cu-Cu)为-1.62cm~(-1)。表明,Cu(Ⅱ)和Gd(Ⅲ)离子间有弱的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水热和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2个新颖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Cu_3(BCPBA)_2(bpmp)(H_2O)]·2DMF}n(1)和{Zn3(BCPBA)_2(bip)(H_2O)_2}n(2)[H3BCPBA=3,5-双(4-羧基-苯氧基)苯甲酸;bpmp=1,4-二(吡啶-4-亚甲基)哌嗪;bip=1,3-二(咪唑基)丙烷].通过单晶及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这2个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是由羧酸连接3个二级结构单元[Cu_2(CO_2)4]形成的具有自穿插结构的三维骨架结构,其骨架拓扑符号为(4·8~2)(8~6)(4~2·6~8·8~3·9·10);化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骨架是由1个新颖的二级结构单元组成的拓扑结构为(4~2·6)_2(4~4·6~2·8~8·10)的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Gd(Ⅲ)-Cu(Ⅱ)杂核大环配合物的合成. 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等数据证明杂核配合物的存在. 变温磁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子内Gd(Ⅲ)和Cu(Ⅱ)成铁磁性偶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