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光宏 《化学教育》2022,43(13):86-94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以“常见高分子材料的用途与合成”为学习主题,开展关于有机合成复习课的教学实践。指出在有机合成的复习课,开展深度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高阶思维、让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需要把握挑战性学习主题、深度学习目标、深度学习活动和持续性评价4大要素。提出课前应引导学生开展挑战性学习主题的项目调研;课上应创设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课后应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理顺有机合成的一般方法等,为教师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有机化学》2012,(3):640
Angew.Chem.Int.Ed.2012,51,780~783手性α-季碳羟基酸及α-季碳羟基酮是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中非常有用的分子,它们的骨架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分子和生物活性分子中,由于分子中的手性季碳结构,如何高效构建它们一直是有机合成中一个很具挑战性的课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明华等以课题组新近发展的结构极其简单的直链线形小分子硫烯化合物(仅两步简单反应"一锅"合成,Org.Biomol.Chem.2012,10,1764~1768,封面文章)为新型手性配体,成功实现了各种芳  相似文献   

3.
孙磊  孙国辉  徐洁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20,41(13):28-36
从化学键断裂方式对有机反应进行分类,将化学反应分为非极性反应和极性反应,引导学生通过电子云密度分布不均和电负性的不同构建由化学键异裂引起的极性反应的模型,总结极性反应中取代反应和以醛酮为代表的极性π键的加成反应模型。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基于模型重新认识教材中的已有反应;基于极性反应的模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碳碳键的形成反应,完成由已知到未知的迁移;最后,基于极性反应的模型和碳碳键的形成进行在有机合成方面的综合应用,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整体认识,从而从本质上进一步认识有机反应,培养学生对有机反应认识的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4.
以建构有机合成中的顺推法和逆合成分析法思维模型为载体,通过设置驱动任务,将信息技术和“教学评”一体化深度融合,促进学生结构观、发展观和转化观的形成,理解有机化学的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的宏微结合、变化观念、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亮点介绍·     
《有机化学》2011,31(7)
新型离去基团:1,3-二羰基Angew.Chem.Int.Ed.2011,50,2975~2978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反应(除重排反应)通常不涉及到C—C键的骨架变化.探索C—C键选择性切断及其反应规律,发展C—C键活化的新模式,成为有机合成化学中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孔峰峰  宋钦华 《化学进展》2007,19(6):911-919
Paternò-Büchi(P-B)反应,即羰基-烯的[2+2]光环化加成反应,利用其特殊的区域及立体选择性可以合成一些结构精巧的取代氧杂环丁烷。随着P-B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P-B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P-B反应发现之初,人们一直用“最稳定的双自由基规则”解释其区域选择性,这一规则对有些体系却不适用,近年来有人开始运用“自旋化学”理论来解释区域选择性。本论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评述了近年来P-B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反应温度、反应物的取代基对P-B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7.
以水杨酸到阿司匹林再到长效缓释阿司匹林及复合药物的合成为历史脉络,基于药物发展的真实情境,以驱动发展历史的问题为线索,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推进教学内容,既落实了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教学内容,又使学生理解了基于分子结构修饰合成新药物的思想,拓展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通过真实问题的解决,体会有机合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徐家业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的<有机合成化学及近代技术>与流行的同类书籍通常偏重于介绍有机合成反应或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不同.该书在按化合物的分子骨架构成,和官能团的变换为纲简要地介绍有机合成反应的同时,较全面的介绍了各种近代有机合成方法和技术.包括有机合成设计、有机电化学合成、相转移催化技术、固相合成方法和干法合成等.除了通常的加热促进反应之外,还介绍了光促反应、微波促进反应和声波促进反应,以及生物催化剂的应用和仿生合成法等,展示了有机合成的新面貌.针对有机合成的实用性,还特意编写了"有机合成的化工过程开发"一章,是一本别具风格的有机化学参考书.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5年至今有机合成领域的进展,第一部份有机合成方法学的一些新进展中突出介绍了金属参与的有机合成反应、自由基介导的合成反应、"一个反应瓶"内的多步反应以及不对称反应四个方面;第二部份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则以10个分子的为例介绍这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张胜建  骆成才 《化学教育》2015,36(24):78-81
有机合成反应中副反应的产生和控制是反应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有机合成反应中常见副反应产生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讨论了传质、传热、加料方式、原料配比等合成工艺条件与这些副反应产生的相关性。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有机合成反应工艺条件的选择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在没有预置导向官能团条件下而直接进行碳氢键的化学转化[1],被认为是合成化学中的"圣杯"[2],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合成化学家的极大关注。近年来该研究领域发展迅速,一些新反应相继被报道[3]。但是该研究领域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反应的选择性问题,包括区域选择性和对映体选择性等,特别是对后者的控制尤为困难,是当前有机合成化学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当前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引入导向基团来实  相似文献   

12.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当前主要通过异丙苯法合成苯酚的技术路线存在制备流程长、消耗丙烯、副产丙酮等不足。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由苯氧化直接合成苯酚则具有潜在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已成为催化与有机合成等研究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分子氧氧化苯通过一步法合成苯酚的研究工作,着重综述了用于该反应的催化剂如Pd、Cu、V等金属或其化合物,也归纳了影响此反应的主要因素,并介绍相应的反应机理。最后,对分子氧催化氧化苯合成苯酚反应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陈庆华 《有机化学》1987,7(4):245-255
本文按合成产物的结构类型,综述分子内 Diels-Alder 反应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DNA模板指导的有机合成反应具有序列特异性特点.本文综述了模板DNA指导的多种类型的有机合成反应,包括还原胺化、亲核取代、Henry、Wittig烯化、光化学连接以及多步小分子的合成等反应;介绍了DNA指导的组合库的合成反应;总结了DNA模板结构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中立体选择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FLOWMAP测查高二学生"卤代烃"认知结构,并采用学科核心素养探究学生"卤代烃"学习困难。研究表明,学优生认知结构的优势体现在较高的认知"整合度"和准确率,学困生的劣势体现在较低的信息检索效率,学优生更善于运用描述及情境推理等信息处理策略建构知识。学生达到不同素养水平的学业要求差异较大。学习困难主要有不知道卤代烃的分类及物理性质,不明白或混淆发生取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特征、条件等,不知道卤代烃的用途。  相似文献   

16.
以"PX:有机合成的巨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为例,将社会性科学议题"PX石化项目"融入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学活动中,具体论述了学生进阶学习的任务设计、有机合成流程的问题情境设置、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的立场抉择情况,结合教学后学生对争议性议题学习过程的态度与评价及参与课堂观摩活动的教师的评价,对教学效果和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串联反应是高效率的有机合成反应,可利用很少的步骤得到具有较大复杂度的化学结构。本文重点介绍了串联反应在合成环状化合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五届有机合成学术报告会由杭州大学化学系和黄岩市城关镇政府联合承办,自1993年10月22日起至10月25日在浙江省黄岩市举行。历时四天的学术交流获圆满成功。 本届会议录用论文482篇,其中有机合成新反应、新方法、新试剂、新理论219篇;天然产物的结构、合成研究94篇;对映和立体选择合成49篇;生物和酶法合成6篇;精细有机合成  相似文献   

19.
传统合成热力学不稳定的Z-式烯烃的方法往往都需要使用高能量的试剂,通过动力学来进行控制,反应条件较为苛刻,操作复杂,原子经济性低下.在分离的过程中,也极易造成Z-式烯烃向热力学更加稳定的E-式烯烃的异构化.随着有机光化学和光催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挑战性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通过有机光化学手段来解决.总结了可见光促进的烯烃的异构化反应,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李雪纯  孙芳 《大学化学》2023,(2):105-108
β-二羰基化合物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其化学性质也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重点。本文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同样具有二羰基结构的α-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相关应用。本文所述内容涉及炔烃的水合反应、炔烃的氧化反应、光催化反应等,既与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又有所延伸。此外,本文所介绍的α-二羰基化合物的应用能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