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海软珊瑚Sarcophyton molle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国南海软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molle)中分离到七个化合物, 经紫外光谱(UV), 红外光谱(IR), 质谱(MS)和核磁共振光谱(1H NMR, 13C NMR)分析, 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它们是: 异新西松烯(1), (E, E, E)-7, 8-环氧-1-异丙基-4, 8, 12-三甲基-十四环-1,3, 11-三烯(2), 正十八烷酸(3), 鲨肝醇(4), 神经酰胺(5), 胸腺嘧啶(6),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7)。其中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本文是第一次报道软珊瑚Sarcophyton molle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
肉芝软珊瑚 Sarcophyton富含二萜 ,从这类软珊瑚生物体中已经分离出许多含十四元环结构的西Scheme 1  Sturcture of Sarcophydiol 1松烷二萜内酯 ,例如 Sarcophinone[1] ,iso-Sarcophinone[2 ] ,Sarcophine[3,4 ] ,Sartrochine[5] 和 iso-Sarcophine[6 ,7] .这些西松烷二萜内酯均有较强的细胞毒性 .在对采自南中国海的一种肉芝软珊瑚 Sar-cophyton sp.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过程中 ,我们分离得到一个在生源上与 iso- Sarcophine有密切关系的新西松烷二萜内酯 Sarcophydiol 1 (结构见Scheme 1 ) .本文报道其分离方法及结构测定结果 .1 …  相似文献   

3.
软珊瑚Sarcophyton种属多含有细胞毒性的西松烷型(cembrane)的大环二萜[1~5],我们对采自中国南海西沙群岛的软珊瑚Sarcophyton crassocaule化学成分进行了生物活性跟踪研究,从对癌细胞P-388具有明显抑制活性的CHCl3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一个已知结构和两个新西松烷型(cembrane)的大环二萜.我们首次报道了其中一个结构新颖的过氧西松烷型(cembrane)的大环二萜Sarcocrassolide A(3)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HMQC,1H-1H COSY,NOESY,FABMS和X-ray晶体衍射,确证其结构和相对构型.  相似文献   

4.
柔软肉芝软珊瑚中的新二萜内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肉芝软珊瑚Sarcophytum是珊瑚纲,八放珊瑚亚纲,软珊瑚目中的一个属,软珊瑚肉质柔软而不被海洋中的动物所吞食,这被认为是与其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能驱赶其它生物的化学防御物质有关,从而引起了化学家和药物学家的重视^[1,2],例如从乳白肉芝软珊瑚Sarcophytum glaucum和第氏肉芝办珊瑚Sarcophyton decasyi中均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相当强的二萜内脂Sarcophine^[3-5],Bernstein^[3]认为这类物质可能是软珊瑚的化学防御物质之一,最近我们在研究柔软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molle Tix.Dur.的次生代谢产物过程中,分离到两个在生源上与Sarcophine有密切关系的二萜内酯 Sarcophinone(1)^[6,7]和iso-Sarcophinone(2),其中2是新化合物。体外的生理活性试验显示,化合物1和2对艾氏腹水瘤细胞和水鼠S180肿瘤细胞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本文报道了Sarcophinone(1)和iso-Sarcophinone(2)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5.
圆裂短足软珊瑚Cladiella krempfi中的甾醇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软珊瑚中富含各种萜类、甾类和糖苷[1~ 3] .Christopher[4 ] 和 Bheemasankara[5] 等先后对圆裂短足软珊瑚 Cladiella krempfi中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 ,先后分离得到 5个西松烷二萜 .本文报道从广西涠洲半岛采集的圆裂短足软珊瑚 Cladiella krempfi中首次分离得到 2个甾醇苷 1和 2 ,其中 1是新化合物 .化合物 2曾从南中国海的豆荚软珊瑚 Lobophyton sp.中分离得到 ,它对人体鼻咽癌 (Cne 2 )和肝癌 (Pep-G2 )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6 ] .化合物 1和 2的结构如下 :1 结果与讨论化合物 1经 Liebermann-Burchard试验呈甾醇正颜色反应 ,M…  相似文献   

6.
Methyl cembra-1,3,7,11-tetraene-16-carboxynate(1)是日本学者Kakisawa等[1]于1990年从软珊瑚Sinulariamayi中分离得到的新酯类西松烷型大环二萜化合物,其15位碳的绝对构型尚未最后确定.  相似文献   

7.
新三羟基-西松烯二萜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若林  曾陇梅  苏镜娱  李红 《化学学报》2000,58(10):1186-1187
本文从采自海南三亚的条状短指软珊瑚(sinulariacapillosa)中分离得四个西松烯二萜内酯(1~4)。化合物(1)是新的三羟基西松烯内酯,通过波谱方法测定了它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中国南海西瑁岛矮小短指软珊瑚的丙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并采用多种波谱技术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罗伯塔特(1)、(17R)-loba-8,10,13(15)-triene-17,18-diol(2)、α-生育醌(3)、(1E,3Z,7E,11R,12R)-11-羟基-12-甲氧基-1-异丙基-4,8,12-三甲基-环十四碳-1,3,7-三烯(4)、(+)-(1E,3E,7E,11R,12S)-11,12-epoxy-11,12-dihydrocembrene-C(5)、(1E,3E,7R,8S,11E)-7,8-环氧-1-异丙基-4,8,12-三甲基-环十四碳-1,3,11-三烯(6)、24-亚甲基-胆固醇(7)、孕烯醇酮(8)、3β,6α,11-三羟基-24-亚甲基-9,11-断-5α-胆甾-7-烯-9-酮(9), Sinugrandisterol A (10).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异戊烯基榄烷型二萜化合物.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PTP1B)的酶...  相似文献   

9.
Isosarcophytol-A(1)是1982年首次从澳大利亚软珊瑚(Nephthea brassica)中分离鉴定的西松烷型(Cembrane)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为6,10,14-三甲基-3-异丙基-3E,5E,9E,13E-环十四碳四烯-1-醇,是Sarcophytol—A(2)的异构体,但有关1的生物活性试验和全合成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在前文报道了以低价钛诱导的分子内二羰基偶联为环化方法,完成了天然大环二萜类化合物Cembrene—C的全合成和Sarcophytol—A(2)苄醚衍生物(3)的合成.本文报道以天然法呢醇4为起始原料,经区域选择性氧化、羟醛缩合等六步反应,合成了1的前体化合物11.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海洋天然产物合成研究是海洋天然有机化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中国海洋天然产物合成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海洋环肽、西松烷(烯)和西松烷型二萜内酯、喹啉酮衍生物和三丙酮胺以及柳珊瑚酸类似物等。  相似文献   

11.
氨基糖广泛存在于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和春日霉素等抗生素中 .由于含氨基糖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强 ,血中浓度升高速度快 ,已成为重要的临床药剂 .在这类抗生素的结构及生物合成研究中 ,氨基糖的结构分析及相关化学合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我们曾将手性荧光试剂 ( S) - ( + ) - TBMB甲酸 [( S) - ( + ) - 2 -叔丁基 - 2 -甲基 -苯并 - 1 ,3-二氧杂环戊烷 - 4-甲酸 ]结合到糖的 C1位 ,报道了 1 0 - 12 mol级的单糖痕量结构分析方法 [1,2 ] .最近又利用 ( S) -TBMB甲酸与氨基糖的专一选择性反应 ,进一步展开了氨基糖 D,L立体异构体痕量分…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接枝-磺化聚氧乙烯的合成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梳状的磺化聚氧乙烯接枝共聚醚和4,4’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反应,合成了磺酸根离子和聚氧乙烯复合修饰的聚氨酯(PEU g PEO SO3Na).通过血小板粘附试验对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试验表明将具有“类肝素”生物活性的磺酸根离子通过PEO为“间隔臂”固定在聚醚氨酯上,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抗血小板的粘附、活化,还可以有效地阻断内外源凝血途径,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乙氧苯柳胺-2-葡萄糖苷酸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治疗痤疮新药乙氧苯柳胺[N-(4-乙氧苯基)-2-羟基苯甲酰胺]的葡萄糖苷酸结合物的制备方法,选择2只健康家兔,每日口服400mg乙氧苯柳胺,收集0-12h尿样,尿样经冷冻干燥,甲醇提取后,以半制备 型液相色谱对粗提物中乙氧苯柳胺-2-葡萄糖苷酸进行了分离制备,并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与1H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14.
新型光活性串型液晶共聚物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苯二甲酰氯,2 ,5 二[4 ((S) 2 甲基丁氧基) 苯甲酰氧基] 对苯二酚和己二醇为单体,采用溶液共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光活性串型液晶共聚物.共聚物通过GPC、DSC、TG、WAXD、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等方法表征.发现所有的共聚物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沙地织构或破碎焦锥织构.通过变温X 射线衍射证明它们为手性近晶C(S*C) 相.所有共聚物的熔点( Tm) 和液晶态清亮点( Ti) 随共聚物中己二醇用量的改变呈规律性变化.共聚物有很高的旋光性,在合成反应中旋光性保持.  相似文献   

15.
N-取代马来酰亚胺和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来,以卤代烷、铜(Ⅰ)卤素盐和2,2 联吡啶体系引发苯乙烯可进行活性聚合,即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指定分子量和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1],开辟了活性聚合的一个新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利用ATRP方法,对合成较窄的分子量分布的均聚物...  相似文献   

16.
新型手性近晶C相液晶共聚酯的设计与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苯二甲酰氯 ,2 ,5 二 [4 ((s) 2 甲基丁氧基 )苯甲酰氧基 ]对苯二酚和乙二醇、一缩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为单体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方法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手性近晶C相串型液晶共聚酯 .共聚酯通过GPC、DSC、TG、WAXD、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等方法表征 .发现所有的共聚酯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 ,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的焦锥织构 ,所有的手性化合物和共聚酯都有较高的旋光性 .通过变温X 射线衍射研究结合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旋光分析证明它们为手性近晶C相 .所有共聚酯的熔融温度 (Tm)和各向同性温度 (Ti)随共聚酯中不同柔性链段长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液晶态温度范围变宽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合成了一系列含有给电子生色团的丙烯酰类单体 ,它的给电子本质主要是由氮原子 ,以N ,N 二甲基氨基苯基的形式所贡献[1~ 4] ,即 :N ( 4 N′,N′ 二甲氨基苯基 )马来酰亚胺 ,N ( 4 N′ ,N′ 二甲氨基苯基 )丙烯酰胺 ,N ( 4 N′ ,N′ 二甲氨基苯基 )衣康酰胺 ,甲基丙烯酸 (对 4 N ,N 二甲氨基 )苄酯 ,这些单体的荧光发射强度总是远远低于相同浓度聚合物的荧光强度 .为了区别所熟知的荧光浓度自猝灭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结构自猝灭效应 (SSQE) [1~ 5] .具有SSQE的丙烯酰类单体可表示为A( =) D( ) 型化合物 …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导电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莹歆  刘昌炎 《高分子学报》1999,362(3):373-376
自从1975年Wright等[1]首次发现了PEO 碱金属盐络合物的离子导电性后,人们对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玻璃化温度Tg较低、盐浓度适中的“salt in polymer”固体电解质[2,3],但在没有其它小分...  相似文献   

19.
蜂王信息素的改进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在50年代,Butler等[1]发现蜂王的上颚腺能分泌一种影响工蜂活动的物质,并提出了蜂群是靠蜂王分泌的该种化学物质传递各种个体间的信息的论断,Barbier等[2]测定其结构为9-氧代-2E-癸烯酸1(蜂王物质),并首次进行了人工合成.  相似文献   

20.
一系列含T-型二维液晶基元的液晶高分子配体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4′ (α,ω 亚烷基二酰氧)二苯甲酰氯和2,4 二羟基 4′ 烷氧基偶氮苯为单体,通过溶液聚合,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T 型二维液晶基元的液晶高分子配体.单体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等方法确证.高分子配体通过GPC、DSC、TG、WAXD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测试表征,发现所有的高分子配体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向列型的丝状织构和纹影织构.它们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增大和柔性间隔段长度增加呈规律性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发现末端不含取代基的高分子配体也能产生液晶态,这对该类高分子液晶态生成的机制与液晶态的织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