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二(2-乙基己基)磷酸和磷酸三丁酯络合萃取邻氨基苯酚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二(2-乙基己基)磷酸主要与邻氨基苯酚的—NH2发生反应,与邻氨基苯酚的阳离子和中性分子络合。萃取过程存在离子交换和离子缔合两种机制,生成相同结构的萃合物;而磷酸三丁酯主要与邻氨基苯酚的—OH发生反应,与邻氨基苯酚的中性分子发生氢键缔合,生成相同结构的萃合物;两种情况下生成萃合物的结构都与pH无关。  相似文献   

2.
三烷基氧化膦及其萃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辛仁轩 《光谱实验室》2000,17(4):373-377
三烷基氧化膦是一种新型的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萃取剂,本文研究了其红外光谱特征及其与稀土元素和硝酸所形成的萃合物的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3.
伯胺萃取Cr(Ⅵ)的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激光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分析技术对伯胺在近中性条件下从水溶液中萃取Cr(Ⅵ)的过程进行了研究。ICP-AES对萃取前后水相Cr(Ⅵ)浓度测试结果显示,在近中性条件下,伯胺仍然能够萃取Cr(Ⅵ)。激光拉曼光谱显示,未经酸化的伯胺从近中性水溶液中萃取Cr(Ⅵ)后在890 cm-1处出现新峰。红外光谱显示在近中性条件下直接使用伯胺萃取Cr(Ⅵ)与经酸化处理后按离子交换历程萃取的萃取机理不同,Cr(Ⅵ)进入有机相后在885 cm-1处产生与拉曼光谱对应的新峰。1H核磁共振波谱显示,—NH2上的质子峰向低场移动,伯胺在萃取过程中通过氢键与Cr(Ⅵ)结合。综合以上不同分析手段得到的结果可以推断,伯胺在近中性的水溶液中是以溶剂化萃取历程通过氢键结合方式萃取Cr(Ⅵ)。  相似文献   

4.
采用红外反射光谱与和频光谱,研究了三辛基氧膦(TOPO)分子与水溶液中各种无机离子的界面相互作用。从分子水平解释了水溶液中各种共存离子对有机膦萃取剂萃取目标金属离子行为的影响,有助于萃取过程机理的理解和工艺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痕量铬形态分析的三正辛胺(TOA)-苯萃取分离体系-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三正辛胺(TOA)和苯在H2SO4介质中把水相中的Cr(Ⅵ)萃入到有机相而Cr(Ⅲ)留在水相中,使两种形态的Cr分离到两相中后对有机相的Cr(Ⅵ)和水相的Cr(Ⅲ)进行AAS测定,可求得Cr(Ⅵ)和Cr(Ⅲ)的含量,该方法对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5.0%~102% 和94.8%~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9%和2.6% ,体系对Cr(Ⅵ)有富集作用,对Cr(Ⅵ)和Cr(Ⅲ)的检出限分别为6.6 μg·L-1和0.20 mg·L-1,TOA对Cr(Ⅵ)的最佳萃取量为4.6 mg·mL-1,该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用三正辛胺萃淋树脂(TOA)在线富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金的新方法。并对富集时间、进样流速、洗脱时间、洗脱流速 、介质酸度、洗脱液的浓度及酸度、共存离子等对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富集倍率为24倍,检测限为1.3 μg ·L-1。用本法测定电镀废液中的痕量金,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运用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了蛋白与黄酮分子的相互作用,并结合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手段分析了蛋白与黄酮分子相互作用方式对黄酮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疏水相互作用是三种蛋白与黄酮分子之间主要的作用力,在牛血清白蛋白与黄酮的结合中有氢键的参与,同时发现在牛血清白蛋白体系中黄酮的稳定性明显增强。通过相关性分析证明蛋白对黄酮稳定性的提高与两者之间的分子间氢键有关,氢键结合作用越强蛋白对黄酮保护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甲胺和水复合离子团簇[(CH_3NH_2)(H_2O)_n]~+的几何结构、能量和红外光谱,揭示了结构生长模型、氢键作用机制和质子转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CH_3NH_2)(H_2O)_n]~+团簇中,甲胺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转移到氨基上,形成分子内质子转移的CH_2NH_3~+离子核心结构模型,水分子作为氢键受体,与质子化氨基NH_3~+形成氢键.CH_3NH_2~+离子核心结构模型没有CH_2NH_3~+离子核心结构模型稳定.在团簇的红外光谱中,CH振动、自由NH振动、氢键结合的NH振动和OH振动模式在CH_3NH_2~+和CH_2NH_3~+两种离子核心结构模型的理论计算红外光谱中明显不同,因此可用于鉴别甲胺水合离子团簇的结构模型,有助于理解甲胺和水复合团簇的氢键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
Mei Y  Xia C  Chen XL  Sun H  Nie Z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11):3083-3086
研究了氢氧化钠介质皂化条件下,用草酸溶液从负载铈的P507有机相中直接反萃取沉淀铈的试验结果。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热重-差热分析仪(TG-DSC)等手段,对反萃所得铈沉淀物及最终焙烧产物的物相、形貌和热失重等进行了分析、测试与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沉淀有机相为球形有机铈的配合物,焙烧产物为球形的立方晶系的CeO2晶体,说明前驱物与产物形貌有遗传继承性。IR证实了萃合物的结构与最终CeO2晶体结构完全不同,热重表明吸附水失重为3.5%,所得最终产物的化学组成为CeO2.1/3H2O。  相似文献   

10.
久效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特性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有机磷农药久效磷有高度选择性的聚合物,通过1H NMR和紫外光谱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合机理和识别特性。结果表明,该聚合物通过协同氢键作用形成1∶2型氢键配合物专一地结合久效磷。聚合物红外光谱研究表明,聚合物表面存在可与印迹分子相互作用的官能团。  相似文献   

11.
叔胺N235萃取柠檬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正辛醇-叔胺N235石油醚溶液萃取柠檬酸有协同效应,协萃系数R=2.7萃取为一放热反应,H=-14.6kJ.mol^-1一次萃取率可达92.2%,用稀盐酸反萃率为99.3%。测定了协萃有机相的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2.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或是光的联合散射效应来研究由于各种不同的过程而引起的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缔合状态,在现在证明是很成功的方法;因为由于缔合状态的不同所引起的相关键振动频率的改变十分明确的反映在光谱上。因此根据光谱的这种变化,我们就有可能来推断分子的缔合情况。在这类的研究问题中具有特别义意的是氢键,因为氢键广泛的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它对许多物理化学过程都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分子离子团簇中的氢键重排和溶剂效应引起的质子转移。用红外光谱研究离子阱光谱仪中的团簇离子的振动预解离光谱,并结合从头计算法(B3LYP/6-31G水平)分析了它们的详细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各自的吸光性质以及它们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的吸光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得四溴荧光素与丁基罗丹明B在pH7时的缔合比为1∶2,其Ksp=2.16×10-18.缔合物的萃取率为84.2%.为进一步研究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的萃取光度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硫酸铵水溶液的超额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拉曼光谱与超额拉曼光谱研究室温下不同质量分数的(NH_4)_2SO_4水溶液中氢键网络结构的变化,以及离子缔合情况;研究2800~4000cm~(-1)处的O—H伸缩振动区间以及940~1020cm~(-1)处的SO_4~(2-)全对称伸缩振动区间的拉曼光谱,对拉曼数据进行分峰处理,并对超额拉曼光谱的正、负峰积分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质量分数12.00%是溶液中氢键结构以及离子缔合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的转折点;当质量分数大于12.00%后,溶液中DDA型和DAA型氢键结构增多,DDAA型、DA型氢键结构与自由OH型氢键结构减少,并且溶液中离子对的存在情况也发生了变化,NH_4~+与SO_4~(2-)形成了接触离子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Pb(Ⅱ)的萃取行为.实验表明:铅-碘化钾-PAN形成的离子缔合物容易被萃取到丙醇相中,在pH 4.4且无PAN时,双水相体系对[PbI4]2-络阴离子的萃取率为0;加入PAN后,该体系几乎能完全萃取体系中的离子缔合物.该稳定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7×105L·mol-1·cm-1,相关系数r为0.9989,铅(Ⅱ)的质量浓度在0-1.4μtg/10mL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对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各自的吸光性质以及它们的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的吸光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得四溴荧光素与丁基罗丹明B在pH7时的缔合比为1:2。其Ksp=2.16×10^-18。缔合物的萃取率为83.2%。为进一步研究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的萃取光度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TRPO-D3520萃淋树脂从碱性氰化液中固相萃取Au(CN)-2的性能,并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固相萃取Au(Ⅰ)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在固相萃取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待萃水相中加入的CTMAB与Au(CN)-2的摩尔比达到1∶1时,TRPO-D3520萃淋树脂即对金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萃淋树脂负载金后,FTIR分析表明Au(CN)-2中的C≡N伸缩振动吸收峰位于2 144 cm-1,TRPO中的PO伸缩振动峰由1 153 cm-1向低频移至1 150 cm-1;N(1s),Au(4f7/2)和Au(4f5/2)XPS谱揭示了树脂中金的价态和配位环境未发生变化,仍以Au(CN)-2形态存在于萃淋树脂中;O(1s) XPS谱图表明,经固相萃取后,树脂中化学结合水的含量明显增加,化学结合水的峰面积由30.74%增加至42.34%;固相萃取后,P(2p)XPS谱图峰位由132.15 eV增加至132.45 eV,说明PO基团与水分子存在一定的氢键作用,生成P=O…H—O—H。综上可推测,TRPO-D3520树脂固相萃取Au(CN)-2的过程为:离子对扩散至树脂孔内,被孔内的TRPO借助水分子为桥的氢键作用溶剂化而固相萃取。  相似文献   

19.
曾云  覃事栋  陈腾  姚康康  王影 《光谱实验室》2012,29(5):2963-2966
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手段,研究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镉-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的离子缔合物的最佳条件.在0.5mol·L-1 H2SO4介质中,镉-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缔合物.Cd2+在0-3μg/10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28×106L·mol-1·cm-1.在最佳萃取条件下,离子缔合物的最大萃取率可达98%,Cd2+能与干扰离子Zn2+、Fe3+、Co2+、Cu2+、Ni2+分离完全.该法不仅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而且环保、简便快速、分相清晰,无需进行反萃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技术对肉苁蓉的不同浓度醇提物药液和相应的药渣由表及里地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用乙醇提取肉苁蓉活性成分的加工过程使苯乙醇苷类等活性物质在红外光谱上得以明显体现,并发现70%乙醇提取物中苯乙醇苷类等物质均高于其他浓度提取物.该技术从整体上揭示了乙醇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