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RuMo/C电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甲醇电氧化  相似文献   

2.
成对电合成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张宏坤 《电化学》1999,5(3):304-309
本 文主要 介绍作者 在成对电 合成技 术的研究 成果,结 合研究实 例,介绍 了工艺条 件如电极材 料、电流 密度及电 解温度 等的优化 选择以 为同行参 考;并 将成 对电 合成 技术 归纳 分类, 开拓成对有 机电合 成思路,促 进有机 电合成技 术的发 展.  相似文献   

3.
添加剂作用下钯电沉积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有4 g•L-1 Pd(NH3)2Cl2和104 g•L-1 NH4H2PO4的闪镀钯基础电解液中,采用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安培法研究添加剂作用下钯在玻璃碳电极上的电沉积和电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添加剂阻化钯的电沉积;钯在玻碳电极上的交换电流密度很低;钯电沉积过程经历了晶核形成过程,其电结晶机理在不含添加剂时接近于三维连续成核,含添加剂时接近于三维瞬时成核.  相似文献   

4.
用射频介电谱方法研究了0.1-80 mmol·L-1浓度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水溶液体系的介质弛豫行为. 测量发现频率接近107 Hz时, 在临界胶束浓度(CMC)附近出现显著的介电弛豫现象. 采用Cole-Cole函数拟合SDBS体系介电数据, 其拟合参数具有明显变化规律: 介电增量(△ε)随SDBS摩尔浓度(cs)的增加而增大, 表现为两种线性关系, 并在cs=36 mmol·L-1附近出现拐点; 特征弛豫时间(τ0)却在cs=45 mmol·L-1出现极小值. 利用胶束电模型分析了介电弛豫机制, 认为束缚Na+对离子数量和胶束体积变化是引起介电增量和特征弛豫时间变化的两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碱性介质中高择优取向(220)镍电极上乙醇的电氧化;高择优取向镍电极;电沉积;乙醇;电氧化;现场红外反射光谱  相似文献   

6.
邻甲基苯甲醛的“槽内式”间接电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甲基苯甲醛的“槽内式”间接电合成;邻甲基苯甲醛; 氧电还原; 氧还电对V5+/V4+; 邻二甲苯; 电解  相似文献   

7.
Ag(PPh3)nX(n=1,2,3;X=Cl,Br,I)的电化学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配合物;;三苯基膦;电合成;Ag(PPh3)nX(n=1;2;3;X=Cl;Br;I)的电化学合成  相似文献   

8.
烟酸对酸性硫酸盐体系铜电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溶液A: 0.8 mol•L-1硫酸铜,0.6 mol•L-1硫酸,5.0×10-5 mol•L-1氯离子,1.0×10-4 mol•L-1聚乙二醇的溶液,溶液B:在溶液A中加入2.0×10-2 mol•L-1烟酸,pH为0.5,运用循环伏安和计时安培法研究玻碳电极上铜的电沉积行为.结果表明,铜的电沉积过程经历了晶核形成过程,其电结晶按瞬时成核和三维生长方式进行.烟酸的加入对铜的电沉积具有阻化作用,但不改变铜的电结晶机理.沉积层的X射线衍射表明Cu为面心立方结构,在烟酸存在下沉积层出现(220)高择优取向,这可能是烟酸在Cu(220)晶面上发生强烈吸附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2种有机添加剂对锡电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华  费锡明  徐芳 《应用化学》2006,23(9):1042-0
2种有机添加剂对锡电沉积的影响;有机添加剂;电沉积;循环伏安;交流阻抗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两种不同介电常数的固体颗粒不同配比时,对电流变液固态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颗粒的介电常数及配比变化时电流变液的固态结构没有变化,只影响其能量大小;而且发现在低介电常数颗粒的电流变液中加入少许高介电常数颗粒会引起体系能量的显著下降,从而增加了电流变液的稳定性和剪切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