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红卫 《中学数学》2012,(19):39-40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倡导体验式和探究式教学,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本位性,重视学生在概念学习中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概念,深化对概念内涵、外延的理解,提升学生概念的内化程度.那么按照新课程的理念,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应当如何施展呢?笔者认为概念教学应踏好节奏,下面结合教学实例浅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田丽娜 《中学数学》2023,(23):92-93
集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工具.对于刚从初中升到高一的学生而言,面对集合这一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不透.APOS理论是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分为操作、过程、对象、图式这四个阶段.在APOS理论的指导下,以“集合”为例,进行四个阶段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耿畅 《中学数学》2021,(4):74-75
数学概念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元素.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提炼、分析,最终抽象出数学概念.而今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存在着重解题、轻概念的误区.其实,概念就如同一幢大楼的地基,只有根基牢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作为学生,只有夯实概念基础,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才能在数学的道路上走远.鉴于此,笔者根据执教过程中概念教学的一些经验谈点认识,以期共勉.  相似文献   

4.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教学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在概念教学中也时常会出现了“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难以深入.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化“讲授”为“探究”,多引导学生参与概念的生成,让学生“学懂学会”,从而可以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升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教学应加强学生"探究"方向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究”是新课程教材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教材中“探究”的情境一般是指给出特定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研究.一部分学生对探究学习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探究”就是解答教材上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能力,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1探究数学概念的起源,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概念是组成数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数学大厦的基石,概念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教学的成败.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存在着积极的探究活动:探究如何由感性事例上升到对概念的理性认识;探究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克…  相似文献   

6.
初一代数,是整个初等代数的基础。初一代数比起小学数学来,内容更加丰富,抽象;思维方法也有较大差异。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却具有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持久学习自制能力弱的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我县许多学校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正如黄梅彦语:开头好,是个宝。下面、就我县一些学校在初一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肤浅的作法。一重视感性知识,讲清数学概念讲数学概念,只是要学生背熟有关条条,其结果学生学起来枯躁,用起来对不上号,任何真知都是从实践中开始的。要想让学生有清晰的数学概念,必须从学生生活知识、生产知识出发,从感性到理性,讲清概念。这样学生记得深,理解得透,用得活。例如,代数课学生首先接触的就是正负数的概念。我们从“反义”词出  相似文献   

7.
黄海 《数学之友》2017,(20):38-39
七年级的几何概念和几何证明问题渐渐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部分,学习的基础来源于对几何概念的深入理解.课堂教学是学习数学概念最主要的途径,几何概念教学情境设计能带领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适当的引导能帮助学生构建几何概念学习的一般方法.几何概念能借助三类数学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完善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到每一个几何概念(如“角”),它能够体现几何概念的一般性教学思路,也有着个体的特殊性,当一般与特殊结合融入到教学情境设计过程中去,更能有利于建立学生丰富的思维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8.
一、追求多种背景变式揭示概念内涵 通常引入的概念情景往往是概念的一些特例,通过特例形成概念,可以使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获得对概念的初步认识,然后可以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根据概念结构的"原型说",这样的多种背景会在概念形成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归纳、概括、抽象的过程,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永远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本文中笔者以“离散型随机变量”教学为载体,说明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如何将知识问题化,使学生在设问与释问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及反映,它是数学学科的精髓、灵魂.数学概念是进行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是建立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因此,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其"生态课堂"的建构一定要以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为出发点,去创设能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情境.本文从学生认知基础的角度出发,就概念教学中的课堂建构作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1.
葛殷殷 《中学数学》2012,(22):43-44
数学概念是对"数和形"本质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用数学的语言来概括、反映、揭示它们所共有的属性,是一种上升到理性、概括、抽象思维形式的最简捷的表达.而概念的教学,则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某一数学知识的前提),是一个把感官的数学抽  相似文献   

12.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起点,是数学思维的基础.正确理解概念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也是掌握数学基本技能、提高解题能力的必要条件,可见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很多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显得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放慢教学节奏,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与建构,促进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最近,笔者通过网络平台观摩了两位教师执教的“锐角三角函数”(北师  相似文献   

13.
李磊 《中学数学》2023,(11):26-27
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能力的基础,概念本身也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APOS理论展开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进行概念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强化数学课堂上“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协同关系.基于APOS理论展开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实践,应遵循“师生和谐”“连贯完整”“主动探究”的原则,结合本文中提出的“渐进-收敛”“中心-扩散”“并列-结合”三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概念.  相似文献   

14.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知识点,它是数学学习的理论基础,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参加数学活动、掌握数学活动规律的前提,也是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因素.数学概念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根基之所在,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必须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高度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因人而异,不同的概念,应该用不同的方法传授.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谈对数学概念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数学概念是导出全部数学定理、法则的逻辑基础,是建立相关数学知识系统的中心,同时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因此,概念教学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那么怎样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概念教学呢?一、数学概念教学问题剖析1.内涵不清、外延不明每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其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6.
教学,需要有法;有法,才能有理;有理,方可有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将会直接决定课堂的走向和深入程度.对于数学概念课,要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需秉承有“理”这一原则,让学生明白“理”在何处,体会在数学学习中如何寻“理”,如何让数学思维在“理”中生长.  相似文献   

17.
谢建伟 《中学数学》2002,(12):18-19
(本专栏特邀过伯祥老师主持 ,相关稿件请寄至 :(316 0 0 0 )浙江省定海昌东新村 2 1- 5 8- 10 2 )主持人按 作为人类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性知识对于认识活动来说 ,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正确的感性知识对于保证理性知识的顺利进行 ,为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充分估计到学生在接受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精神实质上的可能困难 ,于是用足量的学生容易理解的感性实例来引路——这样一种处理方法 ,对于数学教学上的难点几乎都是适用的 ,因为“难”往往就难在认知的某方面“脱节”之故 .谢老师搜集到的例子 ,一个个有…  相似文献   

18.
陈超 《中学数学》2023,(22):88-89
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课堂是从精心预设到动态生成的过程.文章以“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教学为例,通过三个教学片段的剖析来谈谈一线数学教师该如何做好课堂预设,让课堂在动态发展中促进学生思维、知识与能力智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肖冬 《数学之友》2023,(5):13-14
为了避免概念新授课时出现“一个定义、三项注意、大量练习”的教学现象,在概念引入时要精心选编问题情境,随后“去情境化”得出概念的本质特征,再引导学生概括出数学新对象的定义,整个过程都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切实提升概念教学质量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20.
复数是几何与代数主线课程内容之一,在“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尝试以数系发展的历史顺序为基础,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建立复数概念的必要性,感受到数系的扩充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实数系扩充到复数系的过程和方法中,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形成数学概念的抽象化和精致化融合的理性思维过程,领略求真、求实、追求统一的数学精神,培育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