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瑞雨  袁振东 《化学教育》2022,43(13):120-124
20世纪20年代,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提出O4分子存在的猜想。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利用红外光谱和可见光谱发现了由2个O2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的O4二聚体。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通过理论计算提出存在亚稳态共价O4分子。共价O4分子作为氧元素同素异形体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高能量密度材料。2007年,科学家通过评估共价O4分子的稳定性,确定了共价O4分子可被实验检测到。O4的发现史是从猜想到证实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科学思想演变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结合结构化学课程中分子对称性知识点的教学,自主设计和开发了分子点群虚拟仿真实验(PGVL)平台,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理解分子对称性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该仿真实验采用Web技术构建,支持分子模型的显示和互动,使学生可以完成分子的各种对称操作、指出分子结构中的对称元素、推导分子点群及认识分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PGVL在分子对称性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完善了结构化学分子模型实践教学体系,而且提升了学生对结构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丰富了结构化学实践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Ga2O4纳米材料,并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WS2/CuGa2O4复合材料。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物相组成、表面形貌以及元素价态的分析。研究了WS2的复合量对CuGa2O4材料检测乙醇气体敏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WS2与CuGa2O4质量比为1%时,该复合材料制备的传感器在室温下对100μL·L-1乙醇气体表现出345.3的灵敏度,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84和69 s,且最低检测限为0.1μL·L-1。  相似文献   

4.
以Li2CO3和SiO2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了CO2捕集剂Li4SiO4,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合成的材料在CO2捕集前后的晶相变化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Li4SiO4材料吸附CO2的性能,并在小型热态实验台架上进行了CO2热态捕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Li4SiO4对CO2的捕集性能受Li4SiO4合成温度、CO2的吸附温度以及气体中CO2含量的影响,在700 ℃下制得的Li4SiO4具有最佳的CO2吸附特性,最大吸附增量可达34%。Li4SiO4的吸附能力随着CO2含量和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CO2浓度分别为75%、67%、60%时,700 ℃ Li4SiO4对CO2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6.68 mmol/g、3.37 mmol/g、2.02 mmol/g (理论量8.33 mmol/g)。  相似文献   

5.
开发了一种以苯乙酮和2-氨基苯甲酰胺为原料,在I2/PhNO2介导下合成了喹唑啉-4(3H)-酮的新方法.该反应涉及苯乙酮与2-氨基苯甲酰胺间的两个C—N键的形成,接着苯乙酮的C(CO)—C键氧化裂解.此外,还进行了由I2/PhNO2和CuBr/K2CO3介导的一锅串联合成喹唑啉-4(3H)-酮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对固定化酶的载体进行功能化修饰,通过改善载体和酶的界面连接可使酶分子在载体表面形成高度有序的二维排列,从而提高酶的催化活性和操作稳定性.用柠檬酸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CA-Fe3O4)易于磁性分离且表面富含羧基,可作为一种优良载体通过吸附法固定化氯过氧化物酶(CPO)构筑CPO@CA-Fe3O4酶反应器、共固定化CPO和葡萄糖氧化酶(GOx)构筑GOx&CPO@CA-Fe3O4级联酶反应器.将酶反应器应用于催化氧化结晶紫染料的脱色时,两种酶反应器均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对底物的亲和性与专一性、热稳定性,在实际水样中也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与CPO@CA-Fe3O4相比, GOx&CPO@CA-Fe3O4酶反应器因级联反应中H2O2的原位产生而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CO2)不仅仅是一种温室气体,更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碳一资源,其来源丰富、无毒、无污染、不易燃烧,可用于生产有机化学品、材料、糖类等.由于CO2分子中的碳处于最高氧化态,且其分子具有热力学和动力学惰性,因此人们不断探索新型反应途径,以及新型的催化体系来有效资源化利用CO2.近年来,利用各种不饱和烃类,在过渡金属催化剂协助下催化CO2与烯烃生成不饱和羧酸及其衍生物引起了极大关注.其中,催化CO2/C2H4耦合反应制备丙烯酸及其衍生物因其原子经济性而备受瞩目.以镍系催化体系为主的过渡金属催化CO2/C2H4偶联反应是CO2化学转化与高值利用非常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CO2/C2H4偶联反应的最新进展,对相应的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评述.从多个角度对各位学者的研究进行分析比...  相似文献   

8.
以泡沫镍作为基底,采用水热法原位生长出具有片状结构的NiMoO4活性材料,然后通过水热硫化制备出NiMoO4/NiMoS4复合材料,研究了水热时间和硫脲添加量对样品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电化学结果表明,NiMoO4/NiMoS4电极在电流密度为1A·g-1时,比电容为1560.7F·g-1,在电流密度为40A·g-1时循环2000次后,比电容仍为初始比电容的76.7%。将NiMoO4/NiMoS4电极材料与活性炭(AC)分别作为正、负极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在400W·kg-1的功率密度下可提供29.0Wh·kg-1的能量密度。  相似文献   

9.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2-吡啶甲醛肟(HL)为主配体,Zn(OAc)2·2H2O和NiCl2·6H2O为金属盐,合成了一个Ni2Zn2簇配合物[Ni2Zn2(L)4Cl2(CH3O)2](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磁性及光催化降解染料的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其分子中包含2个Ni离子,2个Zn离子,4个L-配体,2个Cl-离子和2个CH3O-离子。磁性研究表明Ni…Ni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光催化降解染料的研...  相似文献   

10.
以尿素和KMnO4为原料,采用一步热聚合法制备了K、 Mn共掺杂g-C3N4复合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CO2还原. XRD、 FT-IR、 TEM-EDS、 XPS表征结果表明, K和Mn元素成功地共掺杂到g-C3N4骨架构成n-π*共轭形式,部分Mn元素以MnO2的形式存在.通过色谱对产物进行检测,所有样品的主要产物为CO和CH4,其中K、Mn共掺杂g-C3N4样品较纯的g-C3N4样品表现出更高的CO和CH4产率,最高分别是纯g-C3N4的1.82倍和2.18倍.表征发现, K、 Mn共掺杂g-C3N4复合催化剂的CO2还原性能的提升得益于扩展的可见光利用率和光致载流子的加速分离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以Nb2O5为载体,浸渍法研制固体酸(S2O82-/Nb2O5/La+)催化剂,经SEM、XRD和EDS表征,考察了固体酸的焙烧温度、陈化时间及S2O82-浓度等因素对该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H4)2S2O8浓度为1 mol/L、浸渍时间18 h、w(La3+)=3%(基于Nb2O5的质量)、焙烧温度为500 ℃时,制备出最高催化效果的催化剂。接着考察了其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催化活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n(正丁醇)/n(冰醋酸)=2.0/1.0、催化剂用量w(S2O82-/Nb2O5/La3+)=2.9%(基于反应物质量)、反应温度为125 ℃,反应时间为3.0 h,酯化率为95.70%。催化剂循环利用3次后仍有90.1%的酯化率。   相似文献   

12.
1,2-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二硅烷与正丁基锂作用生成(四甲基二硅撑)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负离子盐),后者随即与六碳基钼反应形成1,1'-(四甲基二硅撑)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铝负离子盐)-(Me2SiSiMe2)[Me4CpMo(CO)3-Li+]2(I),I与冰醋酸作用,随即分别与CCl4,NBS及I2反应,生成相应的铝卤化合物(Me2SiSiMe2)[Me4CpMo(CO)3X]2[X=Cl(1),Br(2),I(3)].I与CH3I反应,在钼原子上发生烃基化,得到产物(Me2SiSiMe2)[Me4CpMo(CO)3Me]2(4);I与单质I2直接反应,生成脱硅桥产物Me4Cp(CO)>3I(5).经元素分析、IR及1HNMR表征了化合物1-5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碳排放,在世界各地兴建了越来越多的生物质电厂。钾元素是生物质电厂烟气中的一种典型元素并且可以引起脱硝催化剂的失活。具有优异抗SO2性能的CuSO4/TiO2催化剂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非钒基脱硝催化剂。但是,钾对CuSO4/TiO2催化剂的影响仍不清楚。本文研究了钾对CuSO4/TiO2催化剂的影响并且与商业V2O5-WO3/TiO2 (VWTi)催化剂作了比较,采用多种表征方法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钾可以引起CuSO4/TiO2和VWTi催化剂的失活,但是CuSO4/TiO2催化剂对钾的抵抗能力明显高于商业VWTi催化剂。钾会与CuSO4/TiO2催化剂中的CuSO4发生反应生成CuO和...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子模拟法分别研究了MgZn-MOF-74和MgCu-MOF-74对CO2/CH4混合物吸附分离。首先使用Dmol3模块计算原子电荷和Forcite模块优化掺入不同比例金属离子的骨架结构;接着使用Sorption模块分别模拟吸附单组分CO2和CO2/CH4混合体系的吸附等温线,然后计算混合体系的选择性系数;最后使用Forcite分析金属离子与气体分子的径向分布函数。通过模拟得到的吸附单组分CO2的吸附等温线可以发现,压力小于200 kPa时Mg5Zn5-MOF-74的吸附能力最强,173 kPa时吸附量为6.3 mmol/g。压力大于1500 kPa时,Mg9Zn1-MOF-74的吸附量比其他MOFs高,最高达23.9 mmol/g,吸附量从大到小排序为:Mg9Zn1-MOF-74>Mg7Zn3-MOF-74>Mg5Zn5-MOF-74>Mg-MOF-74>Zn-MOF-74。对于Cu掺入的Mg-MOF-74,吸附量比原始的Mg...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剂热法-旋涂法构建了Sb2O3/BiVO4/WO3半导体异质结,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表征了其物化性质。在1.23 V(vs RHE)电位下,BiVO4/WO3的光电流密度相对于BiVO4提高了2倍。进一步复合Sb2O3之后,虽然Sb2O3/BiVO4/WO3薄膜的光电流密度有所下降,但其光电催化产H2O2的法拉第效率和产生速率得到明显提升。在1.89V(vs RHE)电位下,3c-Sb2O3/BiVO4/WO3薄膜产H2O2的法拉第效率提高到约19%;1c-Sb2O  相似文献   

16.
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被认为是限制BiVO4材料光电催化转换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通过简单的水热-煅烧方法构筑了BiVO4/ZnFe2O4同型异质结光阳极,BiVO4/ZnFe2O4复合光阳极在1.23 V(vs RHE)下的光电流密度为3.33 mA·cm-2,较纯BiVO4提升了2倍(1.20 mA·cm-2)。相关的结构及性能测试表明,BiVO4和ZnFe2O4形成了带隙错开的n-n异质结,使得光生载流子得到有效分离,更有效地参与水氧化过程,进而提高了BiVO4的光电催化水分解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废弃的鸡蛋壳作载体,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o3O4含量Co3O4/鸡蛋壳催化剂,并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考察了N2O分解性能。结果表明,当Co3O4质量分数为20%时,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N2O分解性能。在空速10000 h-1和N2O含量0.1%的条件下,400℃可实现N2O完全转化;其比活性约为Co3O4催化剂的4.3倍(反应温度为440℃);同时,该催化剂对原料气中3%O2、3.3%H2O和/或2.0×10-4 NO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分析催化剂的多种表征结果发现,CaCO3作为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与活性组分Co3O4紧密结合,两者的强相互作用导致20%Co3O4...  相似文献   

18.
采用沉淀氧化法制备了Co3O4/CeO2催化剂。分别在干、湿条件下进行了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研究。运用FT-IR表征手段,在钴铈复合氧化物上进行了CO吸附及CO/O2共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与纯的Co3O4样品相比,Co3O4/CeO2具有明显的抗湿气能力。Co3O4/CeO2催化剂在进行CO氧化时,表面形成了类碳酸盐物种。当环境温度低于453 K时,催化剂上类碳酸盐的生成与形成类碳酸盐物种后受热分解存在着动态平衡。当环境温度高于493 K,催化剂上生成的类碳酸盐物全部受热分解。氧化铈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抗湿气性能。较小粒径的Co3O4与CeO2产生的强相互作用可使CeO2向Co3O4提供氧,因而间接提供了CO氧化需要的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化学沉积和原位光还原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新型Ag/Ag2MoO4/Bi2MoO6三元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技术对材料的组成、形貌、光吸收特性和光电化学性能等进行系统分析。以四环素为目标污染物,研究Ag/Ag2MoO4/Bi2MoO6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纯Ag2MoO4和Bi2MoO6,Ag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显著拓宽了催化体系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及响应范围。当Ag2MoO4理论负载量(质量分数)为24.6%时,Ag/Ag2MoO4/Bi2MoO6复合材料在20 min内可将四环素完全降解,且5次循环使用后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a1.5Sr0.5NiO4+δ掺杂Co的阴极材料La1.5Sr0.5Ni1-xCoxO4+δ (x=0、0.2、0.4、0.6)。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热膨胀系数的测定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探究了材料的相结构、元素组成、热力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为具有类钙钛矿型结构的单一纯相,掺杂Co元素使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有所提高。将该材料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进行了电导率及电化学阻抗谱的测定。结果发现,La1.5Sr0.5Ni1-xCoxO4+δ的电导率随着Co元素掺杂量的提高而升高,当x=0.4时La1.5Sr0.5Ni0.6Co0.4O4+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