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出发给出了粘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牛顿流体的柱状上涌流的细致的力学结构和热结构,并对二组流变参数算出了各种深度上的上涌速度、温度和粘度的径向剖面以及上涌流动的半径。  相似文献   

2.
岩石节理粗糙系数(JRC)的分形估计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根据传统的Koch曲线,我们建立了节理剖面的理论分形模型来模拟节理剖面的粗糙性。由这个模型,节理的分形维数D可以直接由两个统计参数L*和h*(这里L*和h*分别为节理粗糙度的平均基长和平均高度)来估计,即 D=log4/log[2(1+costg~(-1)(2h*/L*))]。 这个分形维数很强地相关于岩石节理粗糙系数(JRC)值: JRC=85.2671(D-1)~(0.5679)。 这样本文所提出的分形分析为岩石力学中JRC值的定量估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镧系元素的失屏参数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念贻和温元凯根据原子光谱数据改进了Slater原子轨函的计算。他们从中定义了一个无量纲数失屏参数R_ξ,给出了43种元素的失屏参数和某些应用。但是对镧系元素仅给出La(Ⅲ)的失屏参数值。本文介绍一个计算镧系元素失屏参数的方法,并用这些参数讨论镧系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按陈-温改进Slater原子轨函的方法,失屏  相似文献   

4.
四川武隆地区二叠—三叠系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武隆地区的p/T界线为一化石丰富、沉积连续的海相碳酸盐剖面。通过对岩石磁学的研究,鉴别出三叠系灰岩样品以磁铁矿为主,其中约70%为多畴磁铁矿。ChRM由单畴磁铁矿所携带。二叠系灰岩样品主要为单畴与超顺磁颗粒的磁铁矿,样品不同程度地遭受重磁化。然而,根据其退磁中NRM矢量变化的轨迹与极性有关,使确定绝大部分样品的极性成为可能。本文通过与国外剖面的对比,认为Illawarra反转起始于吴家坪阶上部,而Kiaman极性段中则存在着若干正向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非线性脉搏波在动脉内传播的理论模型,推导了一个新的血管壁-外周组织系统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组,在其中仅含血管壁和流体的应力以及血管的非线性几何。这组运动方程与代表血液流动的不可压缩粘性运动方程和连续方程以及流体和血管壁本构方程相结合,可用数值方法来求解非线性脉搏波在动脉内的传播。其数值解可包含压力脉搏波、血流速度波和血流量波以及血管壁的位移波、速度波和应力波等等。这些脉搏波都是生理学和临床医学上很有意义的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使用4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激光粒度仪(Mastersizer2000、Bettersize2000、Horiba LA950和LS13320)对粒度差异较小的下蜀土(土塘剖面)进行了测试,从而对比分析不同激光粒度仪对于下蜀土的粒度组成测试差异及其这种差异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粉砂颗粒组分的分析,4种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结果的差异最小,而对砂和粘土颗粒组分分析的差异最大.就粒度频数曲线、概率累积曲线、粒度组分、C-M图、粒度参数散点图及粒度参数剖面垂向变化等统计参数与统计方式而言,4种仪器的测试结果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概率累积曲线、粒度参数散点图差异较大.粒度参数的剖面变化差异也较大,影响了对剖面的阶段性划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造成使用不同仪器,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处理连续反应时,只要先找出速度控制步骤,就可以使问题简化。因而在连续反应动力学的教学中,速度控制步骤的概念是相当重要的。但是,现行国内外的一些物化教材和化学动力学的书对这个问题的叙述不够明确。考虑到关于复杂连续反应中速度控制步骤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本文将主要对简单连续反应中速度控制步骤的概念与判别进行一些讨论,提出比较恰当的定义与判别方法,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胶团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而客体分子在胶团溶液中的溶解分布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通过研究客体分子在胶团溶液中的平衡分布,还可得到关于客体分子与胶团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本文用稳态荧光方法研究了香豆素衍生物(C47,C311和C120)在溴代十二烷基三甲铵(C_(12)TAB)和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C_(16)TAB)胶团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特性,研究和测定了这些染料在胶团溶液中的分布常数。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化学及络合物化学的领域中已广泛采用摩尔比法连续递变法平衡移动法,斜率比法,直线法和三元相图法来测定络合物的组份络合比,但这些方法均不能指出单核或聚核络合物的存在。近年来,国内外已发表了许多文章,运用分光光度法的数据来区别单核与聚核络合物的存在,这些方法中最主要的一种类型是基于稀释对络合物离解度的影响而建立的数学模型。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虽然也属于这一种类型,然而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本文采用比值法(即直接通过数学计算)或直线法(即通过作图判断)求出络  相似文献   

10.
非连续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及其在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模拟技术已成为大分子构象等基础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非连续分子动力学模拟(DMD)与传统的分子动力学模拟(MD)方法有所不同,基于不连续势能和相关的模拟编程方法,运行速度大大提高。本文讨论了DMD方法的特点,总结了DMD方法的应用,重点以蛋白质折叠为例介绍了如何使用DMD方法,最后对DMD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中国黄土磁颗粒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运用岩石磁学方法,对各地黄土和古土壤样品进行低温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和低温剩磁退磁的研究,证明了黄土中的磁颗以顺磁(单畴和多畴,即>0.03μm)为特点,而古土壤以超顺磁(<0.03μm)为主要特征.黄土中的磁铁矿相对含量(占天然剩磁强度的百分比)比古土壤高,黄土频率磁化率的波谷、波峰分别与剖面黄土和古土壤的风化或土壤化程度相关,说明在黄土形成古土壤的成土过程中,是由于许多细小铁磁性矿物(磁赤铁矿和磁铁矿)生成,使其磁化率增高.这些细小铁磁性矿物的含量反映了古气候温湿程度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在循环反应器中研究反应动力学的动态方法。反应物注入连续流动的循环反应器中,使反应在产物流中进行,从流出物组成的浓度变化计算动力学参数。用本方法研究了甲醇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分解动力学参数与在同一装置上用稳态法得到的甲醇合成动力学参数是一致的。其分解速率方程式为r=kp_(H_2)~(?)p_(CO)~(?)p_mk=1.86×10~(?)exp(-30500/RT)  相似文献   

13.
一种计算基团电负性的简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团(取代基)电负性在研究复杂分子特别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中是一个重要参数。人们在这方面已作了许多工作,文献报道的基团电负性值不少于十套。但这些方法大都太繁,公式复杂且参数较多,不便运用。本文试以核磁共振谱的质子化学位移值为依据,建立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人们熟知,核磁共振谱中的质子化学位移与围绕质子的电子密度相关,而质子周围的电子密度又与邻近的取代基的基团电负性紧密相关。电负性大的基团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涉及了正负极和电解质等关键材料,材料中的锂离子扩散属于最核心的微观过程。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可以找到锂离子扩散激活能小的优秀材料,但是通过一个好的激活能参数,我们不能明确它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也无法实现优化现有材料和发现新的锂电材料的目的。本文利用材料基因组计划(MGI)的研究思路,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40多种典型体系的激活能参数,结合能带结构特征的计算结果,并通过数据分析,明确了晶格结构中影响锂离子扩散激活能的因素,确定出价带宽度和价带中d电子轨道比例数等基因参数影响激活能的规律。这些结果反映了锂离子材料能带整体特征研究的必要性,也体现了MGI研究方法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危险化学品不稳定性分级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机过氧化物不稳定性分级方法(OPIC),此方法基于泄放尺寸包绝热量热仪(VSP2)测量数据,将反应初始温度(Tonset)作为反应可能性指数(RPI),最大功密度(MPD)(包含反应热(ΔH)和最大反应速率max(dr/dt))、绝热温升(ΔTad)、最大压力上升速率max(dp/dt)和总压力变化(ΔP)等参数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为反应严重度指数(RSI),并将前人统计的采用这些参数准确分级的次数代入层次分析法(AHP)中,得到这些参数在反应严重度指数(RSI)中的权重。将RPI指数与RSI指数采用风险矩阵的方法得到最终的有机过氧化物不稳定分级,能更加全面的表征有机过氧化物的不稳定性。根据VSP2实验和计算结果分析证明:利用本文提出的有机过氧化物分级方法(OPIC)对液体有机过氧化物进行分级更符合实际情况,该方法为化学品的本质安全筛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4)~C标记丁烯-1在Sn-P-Li催化剂上的异构化和氧化脱氢的机理及动力学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扩展示踪动力学方法。 在Sn-P-Li催化剂上丁烯-1的选择氧化速度明显大于丁烯-2,而燃烧反应的速度却远小于丁烯-2。选择氧化反应对丁烯为0.8级,对氧为0.2级。动力学结果还表明在Sn-P-Li催化剂上丁烯异构化反应主要通过烯丙基脱附进行的。若选择氧化反应是通过烯丙基进行的,则第一个氢原子的裂离可能是速度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7.
在渣油的流化催化裂化(FCC)中,来自原料的重金属(Ni,Fe,V等)连续沉积在催化剂上,使后者的活性和选择性严重下降,积炭量增加。为使这些失效的催化剂再生,从60年代末就开始了脱除沉积金属的研究。所用方法都涉及硫化,氧化等反应,处理时间长,操作繁杂,危害环境。本文进行了以盐酸再生裂解催化剂的探索研究,以开发简便有效的脱金属方法。镍铁沉积的FCC催化剂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热动力学重建方法(包括热动曲线的重建和热谱曲线的重建)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作者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无溶液形成的固态化学反应具有“一旦发生,就必完全”的特质,但因为固体的非流动性,它常常会因严重的传质困难而有始无终。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作者提出了少溶剂固态化学反应(LSR)的概念,即通过使用少量的溶剂赋予固体流动性,使反应物固体部分溶解,再使用搅拌反应器解决其“三传”问题,使之完全反应,从而达到使一些化学工业过程绿色化的目的。本文用平衡热力学数值计算的方法图解了几种代表性LSR的Gibbs自由能随反应进度的关系,进而指出:(ⅰ) LSR的中间阶段如同没有溶液形成的固态化学反应,两端像溶液化学反应,因此,LSR虽继承了混合自由能导致的化学平衡,但其平衡点比溶液化学反应更接近100%完全。特别地,在LSR即将结束时,通过逐步移除溶剂以使反应物和产物固体持续存在而延长中段,能推动反应达到100%完全;(ⅱ)对于连串反应,LSR仍有可能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来获得中间产物;(ⅲ)对于ΔrGmΘ略小于零的反应,可以通过使用较多的溶剂跨越可能的早期平衡态,或者使用大量的产物固体“种子”使所有的产物一直与其饱和溶液平衡,最终通过逐渐蒸发溶剂推动反应进行到底;(ⅳ) LSR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或产物的溶解度关系不大,但与反应物的溶解速度、化学反应速度和产物的结晶速度紧密相关。本文还讨论了使一些竞争反应、非自发反应进行到底的方法,获得高度的反应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由于氧化环己烯(CHO)与二氧化碳的共聚反应速度比其与环氧丙烷(PO)快,这种竞聚率的差异导致一锅法所得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组成难以稳定控制。 为此本文在稀土三元催化剂下,采用氧化环己烯单体连续进料的方法合成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催化效率可达575 g/(mol Zn h)。 三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CHO含量升高而增大,当CHO的摩尔投料比从0.19增加到0.59时,玻璃化温度从44.3 ℃提高到70.1 ℃。 CHO连续进料合成的三元共聚物的组成与投料比基本相近,且连续进料法所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而普通的一锅法所得的三元共聚物通常存在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因此连续进料法是制备组成稳定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