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子交换LiTaO3光波导特性及晶格常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气相质子交换方法,在Z-切LiTaO3晶体表面制备平面光滑波导层。样品制备采用245℃苯甲酸气体,在LiTaO3晶体在-C和+C表面交换8-20小时。质子交换层在LiTaO3表面形成,并用棱镜耦合测量波导样品。然后在HF:HNO3酸中用化学方法腐蚀波导层,并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光波导层与补底界面的形貌。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LiTaO3质子交换光波层的晶格常数变化。用双晶X射线测量质子交换(PE)和退火质子交换(APE)波导层晶格常数的变化。样品的X射线衍射曲线表明,PE和APE波导晶格常数的变化不同。实验中,还测量了有无极畴反转LiTaO3晶格常数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焦磷酸质子交换LiTaO3光波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玉善  多田邦雄 《光学学报》1991,11(11):016-1020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低于300℃的焦磷酸中制备质子交换LiTaO_3光波导的方法。通过测量有效扩散系数D给出D_0=3.91×10~6μm~2/h和激活能E_a=0.74eV;并测量了波导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只有非寻常折射率产生增量△n_6,其中TM单模波导的传输损耗低达0.1dB/cm(633mm)。发现,热退火处理后的波导表面非寻常折射率增大了。  相似文献   

3.
质子交换和热退火LiTaO3光波导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质子交换LiTaO3光波导层的晶格常数变化、质子浓度分布和折射率分布以及红外吸收谱等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并与热退火后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热退火处理的光波导其非寻常折射率的增高不依赖于质子浓度。  相似文献   

4.
X切H:LiNbO3光波导的工艺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韬  金锋  刘福民  徐宇新 《光子学报》2005,34(7):996-1000
对于X切H:LiNbO3光波导,在532 nm和1310 nm波长下,用棱镜耦合器进行了工艺仿真研究.对于在150℃,180℃和200℃用苯甲酸质子交换的光波导,分别求得交换厚度与交换时间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给出质子交换的扩散系数与交换温度的关系曲线.对于在180℃质子交换并在350℃退火的光波导,给出以交换时间(交换厚度)为参变量的表面折射率增量、有效厚度与退火时间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可供低损耗α相单模波导的设计和制备做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于X切H∶LiNbO3光波导,在532nm和1310nm波长下,用棱镜耦合器进行了工艺仿真研究.对于在150℃,180℃和200℃用苯甲酸质子交换的光波导,分别求得交换厚度与交换时间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给出质子交换的扩散系数与交换温度的关系曲线.对于在180℃质子交换并在350℃退火的光波导,给出以交换时间(交换厚度)为参变量的表面折射率增量、有效厚度与退火时间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可供低损耗α相单模波导的设计和制备做参考.  相似文献   

6.
Z切LiNbO3晶体中退火质子交换光波导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霞  夏宇兴  杨艺  汪平河  范建国 《光学学报》2000,20(11):499-1503
系统地研究Z切LiNbO3晶体中质子交换波导和退火质子交换波导的特性,得到了质子交换过程中的扩散常数和激活能。发现了质子交换波导的折射率呈线性阶跃型的折射率分布。通过连续退火,波导的折射率分布由线性阶跃型向高斯型过渡。退火可分为两个阶段,波导深度的增加在第一阶段随退火时间成指数关系,第二阶段与退火时间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候卫星  华王祥 《光学学报》1991,11(2):52-155
本文用质子交换反应在5mol%MgO:LiNbO_3晶体中引起了e光折射率的增加,晶体中MgO的存在并不影响LiNbO_3质子交换光波导阶跃型折射率分布的特点。用常规的质子交换法制备的MgO:LiNb·O_3波导存在着损耗大和有效折射率不稳定的缺点,经过退火处理后,这些缺点可明显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LiNbO3质子交换波导及其退火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福斌  金锋 《光子学报》1995,24(4):336-339
采用质子交换技术,以苯甲酸为交换源,实验研究X-切LiNbO3质子交换平面波导及其退火效应。利用棱镜耦合器测出波导模折射率。采用费米函数,由模折射率确定出波导折射率分布随退火时间的变化关系,给出了分布参数和曲线.  相似文献   

9.
卓壮 Chow  YT 《光学学报》1995,15(8):059-1064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Rb:KTP晶体光波导,在不同波长的耦合光下测量了TE和TM偏振波导模式的有效折射率,拟合了波导层折射率的余误差函数分布,证明了波导折射率增量的各向异性,给出了其色散关系;最后计算并讨论了Rb:KTP波导的扩散特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有效折射率/有限元法(EI-FEM),考虑到LiNbO3晶体和Ti扩散的各向异性,折射率增量与寻常光、非寻常光及波长色散的关系,设计了1.55μm光波长下工作的z切y传播Ti:LiNbO3单模条波导的制备参数,计算和分析了其单模特性、模式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扩展了EI-FEM,将其用于求解耦合波导系统,确定了方向耦合器的耦合长度及其波长色散特性.  相似文献   

11.
曹霞  王治国  何赛灵  夏宇兴  詹黎 《物理学报》2004,53(11):3786-3793
利用退火的质子交换法在MgO:LiNbO.3和LiNbO.3两种材料上制作了光波导,得到了质子交换的扩散特性以及光波导折射率分布的退火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和OH-红外吸收谱方法研究了 MgO:LiNbO.3和LiNbO.3质子交换光波导的结构特征及其与退火参数的关系,对MgO :LiNbO.3和LiNbO.3光波导光学和结构特征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 退火质子交换光波导 晶格结构 x射线衍射 红外吸收  相似文献   

12.
刘立杰  于荣金 《发光学报》1995,16(3):265-272
应用有效折射率/有限元法(EI-FEM),考虑到LiNbO3晶体和Ti扩散的各向异性,折射率增量与寻常光、非寻常光及波长色散的关系,设计了1.55μm光波长下工作的z切y传播Ti:LiNbO3单模条波导的制备参数,计算和分析了其单模特性、模式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扩展了EI-FEM,将其用于求解耦合波导系统,确定了方向耦合器的耦合长度及其波长色散特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退火的质子交换法在MgO :LiNbO3和LiNbO3两种材料上制作了光波导 ,得到了质子交换的扩散特性以及光波导折射率分布的退火规律 .通过x射线衍射和OH- 红外吸收谱方法研究了MgO :LiNbO3和LiNbO3质子交换光波导的结构特征及其与退火参数的关系 ,对MgO :LiNbO3和LiNbO3光波导光学和结构特征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Ti:LiNdO3光波导器件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信息光学以及非线性光学领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可调谐滤波器是下一代光通信网络中重要的器件,可用来构成动态的OADM,集成光波导声光可调谐滤波器(IAOTF)是实现此种功能的最具潜力的器件之一。该器件需要在X切Y传的Ti:LiNdO3晶片上采用Ti扩散技术完成。对于可调谐滤波器的设计而言,具有低损耗、单模传输、高质量的光波导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研究扩散波导的折射率分布以及它与波导参数之间的关系。现有文献多只给出Z切LiNdO3波导的折射率在不同扩散参数下的分布。而对X切Y传的LiNdO3波导折射率未作讨论。在其他扩散条件都一定条件下,可以认为不同切向下扩散波导折射率变化。只是由于不同切向下扩散常数不同造成的,所以本文提出用Z切下折射率分布修正X切下的折射率。本文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了X切Ti:LiNdO3波导折射率随扩散条件的变化规律。从计算的结果可以验证Z切下折射率分布修正X切下的折射率的方法是可行的。其中方法二还可以计算扩散波导的有效折射率。并用棱镜耦合方法测量有效折射率,通过有效折射率计算出折射率差。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对采用退火质子交换技术(APE)制备的具有正弦型弯曲和余弦型弯曲两种不同的S型弯曲的Y分支光波导,利用宽角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就过渡区长度、波导表面折射率增量、掩模版开口宽度等对波导弯曲损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S弯曲下的Y分支波导的弯曲损耗,随波导结构参数的变化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二者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数值计算结果为相应波导器件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统计优化迭代法测量质子交换波导折射率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用于拟合测量渐变波导的折射率分布的新的理论处理。该方法把统计优化手段导入循环迭代法 ,可适用于费米函数这一类曲线变化范围大、且有多个自变量的函数。实验上用焦磷酸质子交换制备了LiNbO3波导样品 ,用该方法对退火后的折射率分布作了测量拟合 ,折射率拟合值与实验值的均方差为± 8.2× 10 - 4。  相似文献   

17.
LiNbO3:Fe晶体中光写入波导时折射率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利用光辐照法制作光折变波导时LiNbO3:Fe晶体中折射率变化的规律.分别采用波长为6328nm和532nm的寻常偏振和非常偏振的细激光束和片状激光束,在LiNbO3:Fe晶体中进行了写入波导实验.研究表明,制作波导的写入光宜采用寻常偏振光.在利用由光束辐照LiNbO3:Fe晶体形成的正折射率变化区域作为波导结构时,必须严格控制辐照时间.否则,由于长时间光辐照会带来较强的噪音栅以及折射率变化区域会发生扩展,而难以形成优 质波导.利用片光在“三明治”方式辐照下,以小曝光量制作波导时,可以避免噪音栅的 关键词: 光致折射率变化 光折变波导 光辐照法 LiNbO3:Fe晶体  相似文献   

18.
白光在LiNbO3∶Fe晶体中写入的任意折射率分布光波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鹏  杨德兴  赵建林  徐宏来  苏坤 《光子学报》2005,34(10):1456-1460
在理论分析LiNbO3∶Fe晶体中光致折射率变化分布与写入光的强度分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该晶体中写入具有任意折射率分布光波导的新方法.利用由白光经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得到的强度分布不同的片光辐照晶体,分别写入了折射率呈误差函数分布和平方律分布的光波导结构.采用干涉法测量了晶体中的光致折射率变化,并用推导出的折射率变化分布解析表达式很好地拟合了测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利用白光光源结合高分辨率的空间光调制器有望在多种光折变材料中制备出具有任意折射率分布的高质量光波导.  相似文献   

19.
钛扩散铌酸锂光波导是应用很广的一种光波导器件,知道铌酸锂扩散波导的有效折射率和扩散后表面折射率对于进一步设计波导和分析波导特性很有意义。本文用在0.6328μm可见光下测量波导的有效折射率,利用色散方程推导出铌酸锂波导在其它各个波长的折射率。介绍了通过z切的折射率修正到x切向下的折射率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推广到任意切向。此外,还给出了计算波导表面折射率方法,即可以计算出波导扩散后形成的最大折射率差。文中给出了在1.55μm下x切y传铌酸锂波导有效折射率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0.
用能量为2.8MeV、剂量为1.4×1016ion/cm2的He+在室温(300K)下注入到晶体材料LiTaO3中,形成了离子注入平板光波导。用棱镜耦合法观察和测量了LiTaO3波导导模的分布,并对退火前后的LiTaO3波导的折射率分布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利用背散射/沟道技术分析了由于He+的注入而引起的波导表面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