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反思即再认识,是人们以自己的认识活动过程及结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是人们的一种自我反省行为;对学生来说它表现了一种积极的探索活动和富有个性化的创新精神;从心理品质上来说,它具有挑战性,是一种自我超越、自我完善;从思维品质来说,它可以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力、深刻的洞察力和完美的整合力,因此说反思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新.  相似文献   

2.
增强反思意识 优化思维品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反思即再认识 ,是人们的一种自我反省行为 ;是人们能较好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动机 ;对学生来说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探索活动和富有个性化的创新精神 ;从心理品质上来说 ,它具有挑战性 ,是一种自我超越、自我完善 ;对思维品质的要求是 :必须具有批判性和独创性 ;同时还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力、深刻的洞察力和完美的整合力 .所以说“反思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新” .因此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 ,应不失时机地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以便深化学生对概念、原理、法则和公式的理解 ,揭示问题的本质属性 ,并进一步优化思维过程 ,探索和发现规律以达到沟通…  相似文献   

3.
反思通常指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经验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感觉,二是反思(反省).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反观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回顾、检验与认识,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省认知活动.理论上,任何与教学实践相关的问题都可能成为反思的对象和内容.但一般而言,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比较、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教学机智与灵感、课堂互动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是反思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反思 ,是指主动地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 ,是对已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从另一角度 ,以另一方式进行再认识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 ,或提出疑问作为新的思考起点 .数学自身的研究和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 ,反思推进了数学的进步 .反思能促使学生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并寻求不同思路 ,善于在学习中质疑问难 ,解决问题时不满足于常规的思考方法 .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并逐渐使这种反思成为自觉的学习习惯 ,就能达到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5.
研究、探索客观存在的、尚未被认识或掌握的事物、性质或规律的学习活动,是发现与创新的学习活动的特征.它具有激励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效果.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发现”思维训练往往存在一定困难,一是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二是“发现”过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自身形成的规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林婷 《数学通报》2003,(7):9-10
反思是指自觉地对数学认知活动进行考察、分析、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 ,是学生调控学习的基础 ,是认知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主要形式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教学实践表明 :教学必须给学生留下反思的时空 .引导学生反思能促使他们从新的角度 ,多层次、多侧面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与思考 ,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揭示问题本质 ,探索一般规律 ,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 .通过反思可以提高数学意识 ,优化思维品质 ;通过反思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  相似文献   

7.
曹军  孙芸 《中学数学》2002,(11):27-29
反思是指主动以严肃的态度持续不断地、反复深入地对已有的结论、认识和观念 ,以及它们的形成过程进行周密、持续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 ,以求得新的、深入的认识 ,或提出疑问作为新的思考起点 .解题反思是对解题活动的反思 ,它是对解题活动的深层次的思考 ;是进一步深化、整理和提高的过程 ;是进一步开发解题智力的过程 ;是一种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解题反思贯穿解题学习的全过程 ,也是对解题的元认知过程 .解题过程包括题意的理解、思路的形成以及解题表述三个阶段 .对解题过程反思就是要对题意的理解过程、思路的形成过程以及解题的书面表…  相似文献   

8.
反思是对思维结果进行检验和再认识的过程,是认知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实现自我调节的主要形式.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能促使他们从新的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 ,“反思”是数学思维的特征 .反思是数学创造强有力的动力 ,是创新思维发生的必要条件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 ,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 .引导学生探究反思 ,发展学生的反省思维过程 ;反思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数学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地 ,解题后的反思 ,对知识点、知识链、知识网络的系统整理 ,对问题条件所提供信息的收集、挖掘、整理 ,对千变万化的解题思路的探索和对问题结论产生的来龙去脉的揭示 ,对具有强大统摄性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 ,通过学生主体的体验、调…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能‘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及时、多角度地反思,能促使他们从新的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问题进行全面考察、分析与思考……对思维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解题后的反思不仅仅是对解题过程一般性的回顾,而是深究解题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是对解题活动的总结、提炼、再探索、再发现、再创造.解题后怎样反思呢?  相似文献   

11.
教学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一个课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而言 ,探索活动经常是在课堂学习时进行的 .实际上 ,我们应该把学习数学的过程看成是探索发现的过程 .和数学家真实的发现活动不同 ,学生的探索是在教师和教材的指导下进行的 ,所以常被称为再发现 .当然 ,由于时代的进步 ,观念的更新和教师的指导以及这类探索活动具有的教学背景都大大地降低了再发现的难度 .但是 ,从本质上看 ,这两类发现活动并不具有根本的区别 .它们都是创造性的活动 ,都要求发现者具有创新的意识 ,有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其活动本身都要遵循探究活动的规律 .因此 ,这类再发现活动 ,可以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现活…  相似文献   

12.
反思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是对过去的学习活动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审视,并由此产生观念自律和策略的调整.学生思维活动具有明显的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由于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缺乏,加之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导致不少学生认为数学难学!学生在学习中只有通过不断的自主反思,并在自主反思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学反思能力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数学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能力,它对数学认知活动起指导、支配、决定、监控的作用.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教授精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思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口号 .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让学生不仅明确学习什么 ,而且明白应该怎样去学习 .那么 ,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认真学习数学呢 ?引导学生正确反思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 ,反思是发现的源泉 ,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 ,是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可靠途径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 ,“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 ,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所谓反思 ,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 ,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  相似文献   

15.
浅谈解题教学中反思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和检验的过程.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并不是解题思维活动的结束,而是深入认识的开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反思在其间起到的是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每一道数学题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16.
解题反思是一种对解题活动的再认识,属于解题活动的元认知.它是对解题活动的深层次再思考.它不仅仅是对数学解题学习的一般性回顾或重复,而且更是探究数学解题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具有  相似文献   

17.
1.问题思维定势,也就是人们按习惯了的比较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形式,是一种宏观思维监控意识削弱而进入模式化信息加工程序的情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时,常常用固定的数学问题解决模式、思路来分析、解决问题.而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热点,特别在新课程改革和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公布之后,很多教师都在进行新的探索、反思.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是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舞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以学生为出发点,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思考、探索、交流、对比等活动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从问题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新型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它具有使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主动探索 ,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特征 .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本文是以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说 :《人需要很多土地吗 ?》一文中的问题展开的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说中有下面一段故事 :有一个人要卖地 ,他规定太阳…  相似文献   

20.
殷作铆 《中学数学》2012,(15):78-79
著名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因此,只有通过反思,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