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因此设问解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如果教师善于提出一些新颖别致、富有启发、引人入胜的问题,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就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心求通而不得时开其意,口欲言而不能时达其辞”,从而领略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意境[1].1.中心问题———课堂设问的关键“边讲边问”是目前多数教师正在使用的课堂教学方式.据有人统计,一堂课上的问题,少则十几个,多则上百个,许多是…  相似文献   

2.
问题情境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由于学生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智力或实践活动的方法在客观上不足以解决新的问题时,所引起的困窘状态.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地探讨新知识.笔者结合实践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况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这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众所周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那么教师要怎样设计提问,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立体优化”.  相似文献   

4.
新颖、有趣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创造诱人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精于设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而掌握新课内容.精于设问,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中基本概念的实质,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精于设问,在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题多解是解题教学活动中最能刺激学生思维兴趣的教学活动选用典型的例题,通过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造精神,强化思维训练.问题: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另两边长为a、b,求证:并问等号什么时候成立1直觉思考这是一道几何不等关系的证明问题很自然地使人们去考虑如何运用几何方法实现证明目标因此,以直角三角形为基础,构造出线段a+b及,并建立大小比较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方法1如图1,构造直角梯形ACDE,当a=b时,四边形ACDE为矩形,则CD=AE;即;当。a≠b时,四边形ACDE…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一种期望,兴趣是一种力量,一种动力,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引起学生在学习中的高度注意,使感官更清晰,记忆更牢固,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刻苦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克服困难,产生愉快情绪。  相似文献   

7.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高效率获取知识.那么,如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8.
杨宇 《数学之友》2023,(3):24-25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在思维的持续碰撞中逐步逼近数学本质,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本文以具体实践为例,提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维碰撞,进而实现高效教学:在导入环节中设问,引发自主探索;在知识衔接处提问,建构知识网络;在学习困顿时发问,引领深度辨析;在课堂总结处提问,打通结构联系.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基于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提出有效的问题,问出精彩的教学路径.课前优化提问,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实现高效课堂;课堂引入提问,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发学生进行问题的价值判断;概念教学提问,通过设疑释疑,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例题教学提问,由浅入深,逐步揭示问题本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数学教学怎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的重视,取得了不少好经验。本文从“设问”方面,谈点粗浅体会。智能的获得与知识的获得有很大的不同。知识可以由传授得到,而智能是无法单凭传授获得的。只有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训练,才可能使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这种训练的重要手段,就是让学生用口头或书面等形式,解答各种精心选择或设计的问题。在过去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学中,虽处处也离不开“设问”,但当时的出点偏重在运用知识中巩固知识,掌握知识。今天我们谈“设问”,就要把眼光放宽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这“双重任务”上。  相似文献   

11.
王小琴 《中学数学》2012,(20):56-57
有效地提问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热情,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培养情感,创造性地达成教学目标.不过,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思考往往停在点上,缺乏宽度、深层次地探究问题的能力,使思维停留在粗浅的层面上.对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充分地预设问题,提高设问的有效性,特别是教师要根据学生对  相似文献   

12.
姜明 《中学数学》2023,(8):39-40+48
本文中结合一次函数的复习课,利用布鲁姆分类提问框架,合理设问,达到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抛物线的最大内接n边形李宗奇(甘肃省徽县一中742300)已知A,B是抛物线问题1已知A,B是抛物线(p>0)上两定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t1<t2)试在BA上求n-2个点C1;C2,…,Cn-2使n边形ABC1C2…Cn-2的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4.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赞誉.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可见,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所以说”善教者,必善问.”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有“度”方为各‘问”.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握设问的“度”,以较好地发挥其效能.现从下列诸方面略陈一些粗陋的管见,意作引玉之举.1广度数学课堂教学的对…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数学教育重要课题之一.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随时渗透创新精神,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并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现根据本人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体会,谈谈以下几点浅见:一.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我采用直观教学法时,通过教具直观演示调动学生兴趣,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  相似文献   

16.
王珊 《中学数学》2023,(18):43-44
<正>1 问题提出挑战性学习内容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挑战性学习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锻炼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引导他们逐渐形成探寻真理的科学精神.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合理、科学地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呢?倘若课程内容难度较低,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不利于促进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但是,如果课程内容难度过大,  相似文献   

17.
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与反思发现:由于教师普遍缺乏富有启发的课堂提问,使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力,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探究问题的主动性.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说数学目标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是每个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 ,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掌握知识 ,发展思维 ,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 ,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就数学目标教学中提问的基本方式和技巧 ,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以问引路 展示目标兴趣是激发思维的动力 ,是发现的先导 .在某些缺乏趣味的数学教学内容中 ,如果老师善于提出一些新颖别致 ,富有启发 ,引人入胜的问题 ,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 ,趁此机会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就能很快地明…  相似文献   

20.
多数本科生常常为如何提高学习兴趣、怎样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而苦恼.而在教学过程中又该怎样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多次讲授本科生《数值逼近》课程的亲身体会,就如何紧扣知识的关键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做些探讨.希望本文在使学生能够产生"局部"思维到"整体"思维的变化,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好奇乃至兴趣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