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改变液晶的含量、固化温度以及紫外光强度研究了聚合钧分散液晶(PDLC)盒的相分离。混合紫外光固化的聚合物基质和具有正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相液晶,并将混合物注入列以ITO玻璃为衬底的液晶盒中。然后,照射紫外光产生分离制成PDLC膜。在紫外光照射液晶盒期间,测量了盒的电光特性与时间的依赖关系。利用激光衍射粒子尺寸分析仪,无破坏地测量了微滴尺寸及其分布与紫外光强的依赖关系。开始照射紫外光之后的某一特定期向,透过光强急剧下降,同时阻抗增大,电容开始增大然后下降。测量了紫外光强与PDLC盒电光特性的依赖关系并对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液晶通讯》1995,3(3):218-231
利用PDLC膜制作出了一种电光器件。这是一种滤光片,加上合适的电压后,器件能将一个高斯光 束转化成一个光强均匀分布的光束,本文论述了该器件的电光特性及其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PDLC的电光特性及其显示特性改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综述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显示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外界条件(如温度、 紫外光强等)对液晶和预聚物混合的相分离结构,以及相分离结构对PDLC电光特性的影响。从能导致P DLC的慢响应、光透过率迟滞现象的机理出发,通过实验的方法使这一特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常规的ECBLCD的显示品质,采用不摩 擦技术制备了无序的平行ECB液晶盒,并研究了盒中液晶的微观织构,分析了它的电光特性和视角特性。无序的平行 ECB液晶盒是多畴的并且 具有不能被人的肉眼所识别的的微观向错的结构,并具有分色性好、视角的整个平面内方位对称等特性。为了克服实际驱动时产生的宏观向错,制备了聚合物稳定 的无序的平行ECB器件,其聚合物形成的网络限定了向错的界限,有效地防止了宏观向错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TN型液晶器件扩大视角的方法,即对玻璃基要反上的取向层沿一特定的曲线摩擦,以这样的基板构造液晶屏。我们称这种方法为CR-TNLCD(Curvatur e Rubbing TN-LCD)。本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CR-TNLCD的显示特性和视角特性,结果表明,CR-TNLCD的电光特性与普通的TNLCD 相似,而视角和灰度显示能力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液晶作为一种最有前途的平板显示材料,其分子在液晶盒内的排列特性对显示器件的设计及制作无疑是极为重要的,衰减全反射法(简称ATR方法)最早应用于对金属薄膜特性的研究,后来逐渐成为研究各类介质光学性质的有力工具。最近几年,这种方法在研究液晶在液晶盒内的排列性质方面展现了强大的活力。本文介绍了衰减全反射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并将它应用于探测向列相液晶CP-9001LA的排列性质。  相似文献   

7.
液晶作为一种最有前途的平板显示材料,其分子在液晶盒内的排列特性对显示器件的设计及制作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分子排列特性的光波导方法--全反射光波导方法。将这种新方法与半泄漏波导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机模式,发现新方法对液晶指向矢 的扭曲角、倾斜角及一些局域的变层更为敏感,非常适用于分析指向矢排列比较复杂的液晶盒样品。本文介绍了全反射光波导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及其在研究液晶的排列特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南上所报道的冠醚液晶的熔点都相当高.为研究液晶冠醚的光电性质,提控离子传输性质以及它们在显示和仿生膜中的应用.我们设计并合成出了八种(3—10)低温冠醚液晶,通过无素分析,IR、HNMR和MS确证了它们的结构,由DSC和织构图(Texture)测定了它们的液晶性质。  相似文献   

9.
液晶冠醚在1982年出现以来,由于其同时具有冠醚和液晶所具有的性质,已越来越受琶人们的重视。作为液晶类的冠醚化合物,已在仿生物膜,手性识别,显示取向,分子离子器件等方面显示出很强的应用前景。液晶冠醚的应用,要求具有恰当的液晶温度范围,但在液晶冠醚的合成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技术和导模技术测定了银膜、SiO膜的介电常数和厚度,从而确定了液晶的介电常数和液晶盒厚度。首次将集成光学的漏模技术(m线方法)应用到测量液晶参数上,测定了液晶的的折射率和液晶盒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电光系数的粉末测试方法,探索发现了新型电光晶体KLi(HC3N3O3)·2H2O。根据粉末样品的红外反射光谱和拉曼光谱,计算获得晶格振动对电光系数的贡献值,再加上粉末倍频效应推算的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最终计算出KLi(HC3N3O3)·2H2O的电光系数为2.37 pm/V,与商用电光晶体β-BBO相当。采用水溶液法进行晶体生长,测试不同原料生长晶体时的过热和过冷曲线,优化生长工艺,获得35 mm×25 mm×10 mm透明晶体。采用X射线定向技术辅以压电系数测量,确定了晶体形貌与各向异性生长速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BaTiO3凭借其较高的电光系数、优良的压电性质和非线性光学性质,成为制备高性能电光调制器的关键材料。其制备方法、实验条件和衬底的选择等决定了薄膜的质量、生长取向和电光系数等,进而影响电光调制器的传播损耗、半波电压、消光比等性能。本文从电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出发,围绕BaTiO3薄膜的制备方法、实验条件和薄膜衬底等,探讨了成膜的取向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个BaTiO3薄膜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论述了波导的结构及参数,并展望了未来优化BaTiO3薄膜制备和波导制作工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KTP晶体的电光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本文简述了KTP晶体的电光性能并与KD*P、LN晶体进行了比较。概括了KTP晶体电光器件研究的主要进展。对水热法生长的KTP晶体和熔剂法生长的KTP晶体在电光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熔剂法生长的低电导率KTP晶体在电光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铌酸锂(LN)电光调Q开关性能一致性差、退压式调Q时无法完全关断光路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闪光灯泵浦Nd:YAG激光系统中,对多块LN电光调Q开关的退压式电光调Q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并从电光调Q理论出发,分析了光路无法关断的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X射线定向仪、锥光干涉法对各晶体的轴向偏差、光学均匀性进行了表征,首次发现了LN晶体的电光不均匀性,即感应主轴偏离理论上的45°方向、通光截面各处感应双折射不一致.通过对比实验,证实了电光不均匀性是造成光路无法关断、不同开关性能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测量晶体电光系数的简易方法,即在近光轴电光调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散射程度合适的毛玻璃,同时获得了透射光点和锥光干涉图样.根据透射光点在锥光干涉图样中的位置确定激光通过晶体后产生的相位差,并结合理论可计算出相应的电光系数.该方法对光强以及环境稳定性要求较低,所用设备简单、调节方便.用此方法测量计算了铌酸锂晶体的电光系数,与其他方法测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且分析估算了其误差来源及大小.结果表明该方法和其他方法相比,测量结果相差不超过5;.对测量误差进行简单分析,主要来自对相位差的判断,此误差不超过4.2;.  相似文献   

16.
设计,合成了1-(4′-乙基-联苯基)2-(4-烷氧基-2,3,5,6-四氟基基)乙炔的液晶化合物。用偏光显微镜以1及DSC确定了它们的液晶相态,它们均为向列相液晶,并与相类似全碳氢类液晶化合物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液晶分子结构及几何构象对液晶性质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4’—正烷氧基—2,3,5,6四氟联苯基—4—羧酸和4’—正烷氧基—2’,3’5’,6’—四氟联苯—4—羧酸的合成及其对位取代的苯酚酯等几类新型合物,通过正交偏光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它们的相变行为,初步的结果表明,在分子中引人全氟苯不利手液晶相的形成,而且全氟苯环在分子中所处的位置对液置液晶行为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联苯基中引入全氟苯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两大类液晶核中心含有柔顺亚甲氧基的四氧苯环乙炔类手性液晶化合物合成及相变性质,讨论了不同末端基团、桥键对液晶相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制备了3,4,5-三氟比末端基液晶。这种液晶具有电阻率高,△ε值大,△η值低,弹性常数小以及相对低的粘滞系数等特性。种新的液晶材料在有源矩阵显示中可实现高对比度和低驱动电压。  相似文献   

20.
翟建才 《液晶通讯》1993,1(4):38-42
本文报导了对生物液晶材料(BLC)特片方法的改进。结合假彩色技术和偏光显微镜技术显示了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发生过程中,一种粘性介质通过液晶相变所起到的生物控制和调节作用;结合激光及γ射线对BLC的电磁效应及电子显微镜技术表现了细胞膜结构相变的双向特征。文章还讨论了将BLC用作液晶显示器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