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涛 《中国物理 C》2007,31(9):849-856
在QCD光锥求和规则(LCSR)框架内应用具有手征流关联函数计算B(Bc)→Dlν衰变过程的弱形状因子. 所获得的形状因子的表达式仅依赖于D介子的主导级分布振幅(DA). 应用了三类D介子的分布振幅计算了形状因子FB→D(0)和FBc→D(0). 在速度迁移1.142=0附近算符乘积展开(OPE)得以有效的情况下所计算的形状因子行为在误差范围内与B(Bc)→Dlν过程实验数据相一致. 在大反冲区域1.35B→D(0)是与微扰QCD(pQCD)结果相一致的. 所以本文的计算在联接格点QCD, 重夸克对称性和pQCD之间起桥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对B(Bc)→Dlν跃迁过程的理解. 计算 使用了在端点具有指数压低的分布振幅行为, 对FBc→D(0)的预言与其他方法获得的结果是可比的, 有利于具有库仑修正的三点求和规则(3PSR)方法所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高能h-A碰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QCD修正的Drell-Yan机制和矢量介子中间态贡献下,利用NMC组的1-A深度非弹在0.00352<90MeV2/c2测量的结构函数比值RA(x,Q2),通过重标度模型解释了WA-78组对(π,P)+A→μμ+X过程在2mμ≤mμμ≤1.5GeV和0.1≤xF≤0.6内的测量结果.将它们与在不同的m1l和xF区间测量的CIP组结果对比,解释了为什么靶核在前者中显示遮蔽效应面在后者中则显示出反遮蔽效应.指出通过重标度模型和其合理假定后,它们都与RA(x,Q2)直接相关,从而进一步揭示了1-A深度非弹中核效应与h-A ll产生过程中核效应之间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3.
含QCD修正的p-A碰撞Drell-Yan过程的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扰QCD αs级近似下,采用双重Q2重标度模型,计算了p-A碰撞Drell-Yan截面与p-N碰撞Drell-Yan截面之比,即核效应函数RQCD(xA,Q2).计算结果与没有QCD修正的R(xA,Q2)值比较,在0.03≤xA≤0.3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压低,与实验符合的情况有所改善.说明对核Drell-Yan过程核效应的研究,QCD修正是有一定意义的,并且在计入这种修正后,双重Q2重标度模型仍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QCD求和规则计算了π介子和K介子的两个twist-3分布振幅的归一化常数m_{0π}^p和m_{0K}^p. 与运动方程的要求不同, 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把求和规则微扰部分的αs修正考虑之后), m_{0π}^p=1.00±0.17GeV,m_{0K}^p=1.46±0.23GeV. 应该指出的是, 它们与运动方程给出的结果相比要小不少. 比如π介子的情形, QCD求和规则给出的上述结果约是运动方程要求的值的50%左右.在exclusive的一些过程中, 人们发现, 一直到Q2较大(2—40GeV2)的区域,本应受到抑止的非首要的(比如, non-leading twist的贡献)贡献还可以跟首要的贡献(比如, leading twist的贡献)相比, 甚至可以超过. 这是难以相信的. 而较小的归一化常数将有助于弱化这个矛盾. 我们的计算结果支持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J/ψ→π+π-π0来研究ρω干涉.利用描述J/ψ衰变的一般的唯象模型对PDG-2002关于J/ψ衰变到PP和PV的实验数据做了拟合(P表示赝标介子,V表示矢量介子) ,得到ρ0→π+π-π0反常大的分支比~10-3—10-2.理论的分析结果也与这一反常大的分支比相符合.同时,得到了合理的ηη′混合角和组分夸克质量比:θ=-19.68°±1.49°,mu/ms≈0.6 .  相似文献   

6.
计算了荷电PG玻色子P±和P±8对B介子稀有衰变过程B→Xs,dνν和Bs,d→1+1(l=e,μ,τ)的企鹅图和箱图贡献.计算表明:(a)荷电PG玻色子可以对B介子稀有衰变分枝比Br(B→Xs,dνν)和Br(Bs,d→1+1)给出3~5倍的增强;(b)在大部分参数空间内,色八重态PG玻色子P8±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奇异介子光生反应的QCD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娟  马维兴  彭光雄 《中国物理 C》2001,25(11):1051-1057
从低能QCD有效拉氏量出发,利用重子夸克结构的[SUSF(6)⊙O(3)]sym.⊙SUc(3)波函数,研究了在核子上的奇异介子光生反应.计算了γ+p→K++Λ反应的微分截面.结果表明:与传统唯象的强子理论相比,仅有一个自由参数(即强相互作用耦合常数)的QCD理论成功地描述了反应过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董宇兵 《中国物理 C》1998,22(3):277-282
相对论组态混合效应对重子共振态的纵向跃迁振幅S1/2(Q2)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研究表明这种组态混合效应会对纵向跃迁振幅S1/2(Q2)起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葛墨林  段一士 《物理学报》1965,21(11):1903-1912
本文从解析性和么正性出发,对具有共振行为的π-π散射分波振幅的形式作了普遍的讨论。理论中包含了一个标志与Breit-Wigner共振形式偏离的函数F(l)I)(v),当F(l)I)(v)=1时,振幅恰好具有Breit-Wigner共振形式。具体计算表明,这个函数与1有一定的偏离。利用ND-1方法、交叉对称性、ρ与f0的Bootstrap近似,将所得到的振幅与-90的共振解。计算中考虑了非弹性过程和负半轴色散积分的贡献。计算结果得到,对于J=1,I=1态,vR=6.4,Г1=0.12;对于J=2,I=0态,v(R2)=20,Г2=0.016。这相当于mρ=762MeV,mf0=1283MeV,ρ的半宽度约为45MeV。它们与目前的实验数据是很好符合的。  相似文献   

10.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7,21(2):123-129
讨论了强子衰变过程J/ψ→ωπ+π包含的三个不同中间过程J/ψ→ωf2(1270),f2→π+π和J/ψ→b1±(1235)π+,b1±→ωπ±的耦合问题.这种耦合效应的考虑对于精确测定共振态f2和b1±的参数以及这些反应道的螺旋度振幅比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运用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研究了2-溴戊烷分子在~234 nm处的光解离动力学. 通过分析光解产物Br(2P3/2)(简称Br)和Br(2P1/2) (简称Br*)的速度影像,分别得到其速度分布和角度分布. Br和Br*的速度分布可以用两个高斯分布拟合,分别对应于2-溴戊烷在~234 nm处两个独立的光解离反应通道. 高能的高斯分量对应于C-Br伸缩振动模式的直接解离,低能的高斯分量对应于弯曲振动和C-Br伸缩振动耦合所导致的解离. 确定出光解离产物Br的相对量子产率为0.892,结合Br和Br*碎片的各项异性参数和溴原子的相对量子产率,讨论了3Q03Q11Q1激发态分别对产物Br和Br*的贡献. 通过对比溴代戊烷4种同分异构体光解离过程的差异,讨论了分子烷基分支化对光解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夸克模型结合Ds,Ds*, 讨论窄共振态Dsj*(2317),Dsj(2460). 除η-π0混合角由D*s衰变宽度给出, 所有的参数均取自Godfrey和Isgur的夸克模型. 得到的电磁衰变宽度与实验数据和其他作者的结果相一致. 但是, 与现有的实验结果比较, Dsj*(2317), Dsj(2460)的π介子衰变宽度要小一个数量级. 我们怀疑简单的手征夸克-π轴矢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不适合于Dsj*(2317), Dsj(2460)的强衰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北京谱仪(BES)所收集到的2.5×106J/ψ重建刻度后的事例,研究了强子衰变道J/ψ→ωf2(1270),f2(1270)→π+π所揭示出的共振态f2(1270)的性质,测量了它的质量、宽度和分支比,利用最大似然法对角分布进行了拟合,给出自旋宇称为2++,首次得到螺旋度振幅比为x=0.99±0.29; y=-0.24±0.17; z1=0.90±0.57;z2=0.56±0.22.  相似文献   

14.
用离子速度成像结合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技术研究了2-溴丁烷分子在264.77和264.86 nm(约265 nm)的光解离动力学.从获得的离子速度图像确定了光解产物Br和Br*碎片的速度分布和角度分布.其速度分布可以由一个窄的高斯分布拟合得到,它对应于沿着C-Br伸缩模式的直接解离.2-溴丁烷在约265nm的光解离中1Q13Q0的非绝热跃迁在Br离子碎片的产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确定Br(2P3/2)的相对量子产额为0.621.通过约265和约234 nm处2-溴丁烷光解的比较发现,各向异性参数和相对量子产率随着波长增加而下降,3Q01Q1态势能面交叉几率随着波长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联合原子核研究所24立升丙烷气泡室照片,对动量为6.8GeV/cπ-介子与核子非弹性作用产生π0介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扫描了约2700对立体照片。在宽度为29.3厘米的有效范围内得到了1275个π--N非弹性作用事例。在936个π--p事例和339个π--n事例中,观察到正电子、负电子对数目分别为240和89。考虑了气泡室对γ光子的探测效率,我们得到每个事例产生的平均π0介子数n0)=1.00±0.06。γ光子的平均横动量为p⊥γ=173MeV/c。此外,着重研究了γ光子的能量分布。在γ光子全部是由π0介子衰变产生以及π0介子和π±介子具有相同能谱的假设下,利用在相同入射粒子能量的π--N作用中所产生的次级π±介子能量分布变换成γ光子的能量分布;将本实验所得的γ光子能量分布和变换得到的分布进行比较,这两个分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16.
用BESⅠ的7.8×106J/ψ数据更为精确地测定了J/ψ→π03(π+π)和J/ψ→ω2+π)的分支比(Br(J/ψ→π03(π+π))=(2.52±0.06±0.43)%,Br(J/ψ→π03(π+π))=(1.31±0.09±0.21)%.同时对4π不变质量谱和ωππ不变质量谱进行研究分析,试图观察是否存在有兴趣的信号.  相似文献   

17.
陈常加 《物理学报》1965,21(12):1996-2003
假设矢量介子φ(Ι=0,ι=1,mφ=7.30mπ)是K散射交换ρ,ω以及φ介子本身而形成的共振。应用双色散关系中的N/D方法,并设ρ,ω以及交换的φ介子的质量为已知,近似求出KK的分波散射振幅。当要求该振幅能重新给出正确的共振位置(φ的质量)和宽度时,即可得出偶合常数fφKK2、fωKK2与fρKK2所必需满足的关系,从而给出它们可能取的数值。  相似文献   

18.
对a2(1320)→π+π+π过程的衰变振幅进行张量分析,展示了如何得到三体衰变振幅.  相似文献   

19.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0→πl+νl衰变过程, 首先计算D→π跃迁形状因子, 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 消除了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给计算结果所带来的影响, 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最近的实验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过程e++e→J/ψ→V+X,X→P1+P2+P3(V和Pi分别代表矢量介子和赝标介子)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为确定上述过程中间态X的自旋和宇称提供了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