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弘  范九伦 《光子学报》2014,43(6):610001
对灰度概率分布呈现偏斜和重尾的一类图像的阈值选取问题进行了研究.鉴于应用均值方法进行分类估计出现偏差的问题,本文应用中值方法进行修改,使图像阈值的选取更加合理.基于平方距离的对称共生矩阵阈值方法,在对称共生矩阵上定义了区域中值,提出了基于中值进行分类统计的平方距离对称共生矩阵阈值法,并给出了多阈值分割计算式.与Otsu′s法、基于平方距离法的分割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对于分类概率呈现偏斜和重尾的情况分割效果突出,而且由于考虑了图像的空间信息,与基于中值的Otsu′s法相比,所提取的目标信息更加完整,边缘更加清晰;对于小目标类的图像,该方法也具有良好的阈值选取效果.为进一步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基于标准分割图像进行了误分类误差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误差值能够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2.
郑颖  张军朋 《物理通报》2018,37(4):66-70
基于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数据的特点, 运用误差的性质、 不确定度的评定、 逐差法、 最小二乘法和回归分析等理论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误差理论及具体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3.
非球面非零位检测中的回程误差分析与校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光学测试中常用非零位法来对非球面进行初步检测.由于非零位法偏离了零位条件,导致检测得到的被测非球面面形与其真实面形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称之为回程误差).分析了非球面非零位检测系统中的回程误差问题,得出了回程误差与被测非球面门径、相对口径以及非球面本身面形误差均紧密相关的结论.针对回程误差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有效校正回程误差的方法.计算机仿真及检测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非球面非零位检测中的回程误差问题.针对非球面非零位检测中回程误差问题所做的分析以及提出的相应校正方法,有利于非球面非零位法检测精度的提高和系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抑制地面标定与在轨工况差异引入的低频误差,提出了一种低频误差在轨补偿方法,基于地面标定求得主点、焦距初始值与畸变系数,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星对,以星对角距误差最小为准则,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实时更新星敏感器的焦距值.与现有的多参数同时更新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与更高的鲁棒性.多次观星试验和在轨飞行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星对角距误差均值减小90%以上,低频误差减小40%以上.  相似文献   

5.
DWDM极窄带干涉滤光片的误差与自动补偿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懿喆 《应用光学》2004,25(1):46-51
针对现代光通信中的核心元件之一--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系统中极窄带光学薄膜干涉滤光片的指标要求,提出采用基于四分之一波长的规整膜系是实现密集型波分复用功能的最佳选择.对给定的设计方案的各个膜层的误差灵敏度分布、特定膜层的误差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多个膜层进行了随机分布的误差模拟.通过对直接极值法监控中不同误差的补偿机理的研究,指出采用直接极值法监控是目前为止镀制这种滤光片的有效方法.最后讨论了可能存在的两种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6.
苑玮琦  曲晓峰  柯丽  黄静 《光学学报》2008,28(10):1903-1909
主成分分析(PCA)法在掌纹识别方面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掌纹图像库的扩大,PCA转换矩阵训练时间迅速增长;注册新掌纹时,需要重新训练PCA转换矩阵.添加注册掌纹的代价随着掌纹库的增大迅速增加.如何能够在保持PCA识别效果的情况下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成为PCA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一种以PCA重建误差为分类依据的PCA重建误差学纹识别方法.该方法与PCA法基于相同的原理,在采用最近邻分类器时可以取得与PCA法相等的性能;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掌纹图像库的识别时间,可以以极少的代价扩展掌纹库.  相似文献   

7.
基于打点纸带求解加速度的实际误差来源,讨论逐差法与两段法在数据测量和处理中的异同,进而辨析逐差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王文波  汪祥莉 《物理学报》2013,62(20):209701-209701
为了改善脉冲星辐射脉冲信号的消噪效果, 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模态单元预判的经验模态分解(EMD) 消噪声方法. 该方法首先利用EMD将含噪辐射脉冲信号分解为一组内蕴模态函数(IMF), 根据IMF系数的统计特性采用局部均方误差准则进行噪声模态单元预判, 并将噪声模态单元置零; 然后对噪声模态单元预判处理后的IMF以模态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最优比例萎缩消噪, 从而达到抑制噪声、保留信号的目的. 实验结果表明: 与Sure Shrink小波阈值法、Bayes Shrink小波阈值法和EMD模态单元比例萎缩法相比, 基于噪声模态单元预判的EMD消噪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去除脉冲辐射信号中的噪声, 同时更好地保留信号突变处的细节信息特征, 在信噪比、 均方误差、峰值相对误差、峰位误差和相位误差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关键词: 脉冲星信号消噪 经验模态分解 噪声模态单元预判 局部均方误差  相似文献   

9.
马驰 《物理通报》2011,(1):55-57
用代数法和图像法两种方法分析了由光电门测得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弹簧振子的瞬时速度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赵晓飞  韦明智  何俊华  陈良益 《光子学报》2005,34(12):1845-1849
提出了一种采用传统的逐点描迹法和NURBS曲线插值方法相结合的技术,对多种可见光测量设备进行高准确度的实时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方法.该方法克服了逐点描迹法计算量大、无法达到实时计算要求等缺点,尤其适用于全自动胶片判读仪或光电经纬仪中实时数据的大气折射误差修正.  相似文献   

11.
投影条纹相移法中图像饱和误差抑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投影条纹相移法三维形貌测量中的图像饱和误差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基于条纹相移技术的图像饱和误差抑制算法的适用范围,推导了基于六步相移的饱和误差抑制算法公式.理论分析表明,相移条纹图的帧数越多,饱和误差抑制算法的适用范围越广.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基于六步相移的饱和误差抑制算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图像饱和引起的相位误差.  相似文献   

12.
胡而已  李艳 《光子学报》2014,39(6):1137-1142
针对投影条纹相移法三维形貌测量中的图像饱和误差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基于条纹相移技术的图像饱和误差抑制算法的适用范围,推导了基于六步相移的饱和误差抑制算法公式.理论分析表明,相移条纹图的帧数越多,饱和误差抑制算法的适用范围越广.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基于六步相移的饱和误差抑制算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图像饱和引起的相位误差.  相似文献   

13.
归纳了"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几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分别采用"图像法"和"计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还针对每种实验方法详细列举了近年的高考真题,读者可自行查阅.  相似文献   

14.
基于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和Sylvester准则,推导出外激励参数失配的受迫振动系统达到有误差界的同步的几种代数判据. 根据代数不等式,求得同步误差界的估计值. 通过控制同步误差界估计值,可以把实际的同步误差界值控制到小于预先给定的同步精确度. Duffing-Van der Pol受迫振动系统作为数值算例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受迫振动系统 参数失配 同步误差界 代数判据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三种求解多模光纤非线性传输方程的误差估计准则—max,sum,ave准则,将多模误差向量转换为误差标量,基于对称分步傅里叶的局部误差法实现多模传输自适应步长统一变化.通过仿真高斯脉冲在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中的传输,验证了定变步长方法在不同准则下局部误差与全局误差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准则的变步长算法都具有收敛性,且利用sum准则计算局部误差控制步长变化,在相同计算量的情况下能得到更高的数值精度,相同全局误差的情况下计算量相对更少,对进一步提高多模非线性传输方程的计算效率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薄透镜的焦距测量及测量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开鸿 《物理实验》1991,11(2):70-71,75
测量薄透镜焦距的方法很多,本文通过其中常用的两种,即物距像距法和二次成像法(又称贝塞尔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际测量及误差计算,来评价该实验结果的好坏。一、物距像距法测量凸透镜焦距 1.由凸透镜公式(图1)式中u为物距(AB),v  相似文献   

17.
一种空间划分与谱间预测相结合的超光谱图像压缩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光谱图像因其纹理丰富复杂、波段多、光谱分辨率高等特点,在军事、海洋、农业等多方面都应用广泛,但也因其数据量大在数据传输时受到很多限制,研究一种高效超光谱图像压缩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光谱图像的压缩方法主要分为基于变换、基于预测和基于矢量量化三大方面,其中基于预测的方法具有易于实现、压缩比高等优势应用广泛.文章首先对...  相似文献   

18.
过采样∑-△A/D技术在差分吸收光谱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DOAS)已经成为测量大气中微量气体成分含量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利用测量的大气光谱的差分吸收光学密度与标准的吸收截面进行拟合,确定待测气体的浓度.其测量精度不仅取决于光谱测量精度、仪器本身的噪声以及测量波段内其他气体的干扰等因素,还与痕量气体前期采集和处理有关.文章简介了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原理和仪器结构,提出过采样∑-△A/D技术,过采样技术与∑-△调制器的噪声整形技术结合,可对量化噪声进行双重抑制,从而提高待测波段内的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提高了DOAS系统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程志远  马彩文  罗秀娟  张羽  朱香平  夏爱利 《物理学报》2015,64(12):124203-124203
相干场成像基于激光发射孔径间距相等、频谱相等的基本假设, 迭代计算频谱重建高分辨图像, 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激光发射孔径间距误差是影响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针对发射孔径间距误差造成的成像质量下降问题, 提出一种抑制孔径间距误差影响的成像质量提升方法. 首先分析了孔径间距误差对激光回波频谱和成像质量的影响机理; 推导得到了频谱误差迭代模型; 理论上构建了孔径间距误差对信号频谱和成像质量的零影响条件方程; 提出一种线性规划方法求解成像质量零影响条件方程, 得到孔径间距误差最优化分布矩阵; 实际应用中基于该最优化误差矩阵合理分配各孔径间距误差, 就可抑制孔径误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提升成像质量评价指标斯特列尔比近1倍; 所提方法可便捷有效地抑制孔径误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该研究为实际相干场系统成像质量的提升和发射阵列孔径间距精度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张兰强  顾乃庭  饶长辉 《物理学报》2013,62(16):169501-169501
大气湍流三维波前探测是实现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关键和前提. 对湍流三维波前探测中最常用的模式法层析技术进行理论研究与分析, 提出该算法存在原理性限制, 并基于此对模式法层析技术产生误差的原因展开分析, 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模式层析重构误差给出数值仿真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模式层析重构中使用了Zernike分解基的一部分作为新的分解基进行波面拟合, 从而引入模式混淆和模式耦合两个方面的误差; 部分Zernike分解基不相关是避免模式混淆误差的必要条件, 模式耦合误差则无法避免. 最后结合仿真结果提出大视场探测、小区域重构的方法, 很好地抑制了模式耦合误差. 关键词: 三维波前探测 大气层析 模式法 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