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有限温度场论的虚时格林函数方法,本文导出了赝标耦合中η介子与核子相互作用耦合常数,η介子的有效质量和单η介子交换势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并与赝矢耦合中η介子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从温度场论虚时格林函数方法出发.推导了有限温度单ρ介子交换势,得出ρ介子随温度升高而变轻,这与利用QCD标度性质得到的结果一致.还得出ρ介子与核子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也和σ介子与核子的相似.  相似文献   

3.
陈涛  苏汝铿 《中国物理 C》1988,12(1):140-144
利用虚时温度格林函数方法,通过对所有"泡泡图"求和,我们推广核子-核子间的单π交换势到有限温度.我们发现,在低温区下,单π交换势的温度效应不显著,但在高温区下,效应明显.在临界温度Tc=177MeV时,π介子的有效质量Mπ(T)变为虚数,吸引的单π交换势将消失,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4.
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下讨论了核子–核子散射过程和矢量介子交换势.给出了赝标π介子和矢量ρ和ω介子的GCM中心力的交换势和NN散射14个分波的相移.研究表明,矢量介子交换势可以替代单胶子交换势以解释核力的短程排斥.  相似文献   

5.
基于相对论夸克模型,在夸克层次上研究了N-Δ的质量和二者的能量劈裂,通过引入了赝标量π介子云效应,得到了π和核子之间的耦合常数gπNN,以及单胶子交换势和单π介子交换势分别对N-Δ能量劈裂的贡献,计算结果较好地与实验值得到了吻合.另外我们还比较了相对论与非相对论夸克模型在处理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顶角修正和有限温度下的单σ交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温度场论中的虚时格林函数方法,本文计算了三线顶角修正对有限温度下单σ介子交换势的影响.我们发现,σ介子和核子的耦合常数随温度而变小,且在温度为210MeV时下降为零.这一结果和在夸克水平上由Nambu-Jona-Lasinia模型给出的耦合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十分类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单胶子交换的传递位Vq→qqq出发, 用生成坐标方法, 计算了核子-介子顶角的相互作用矩阵元. 由此得到的相互作用形式同由核子场与介子场相互作用给出的非相对论形式完全相同, 并且计算得出的耦合常数也基本上与实验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在非相对论近似下得到的单胶子交换传递位出发, 用生成坐标方法计算了核子-介子和ISOBAR-介子的顶角函数. 顶角的耦合常数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顶角的形状因子基本上是一个高斯型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利用最新的格点核子-核子势研究了核物质中的相对论效应。通过此格点核子-核子势场,首先我们构建一个包括π介子,σ介子以及ω介子的单玻色子交换势。势场中的介子-核子耦合常数以及截断动量通过拟合格点核力得到的核子-核子散射相移确定。随后采用非常成功的第一性原理多体计算方法Brueckner-Hartree-Fock模型,计算了核物质的基本性质。发现对称核物质的状态方程以及饱和性质在非相对论框架和相对论框架中有很明显的区别。在格点核力中,该相对论效应对核物质的结合能提供吸引的贡献。这与采用传统的核力计算得到的结果是相反的。The relativistic effect in nuclear matter is investigated with the latest lattice nucleon-nucleon (NN) potential. A one-boson-exchange potential (OBEP) including three mesons, pion, σ meson and ω meson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lattice NN potential. The meson-nucleon coupling constants and cutoff momentums are determined by fitting the phase shifts of NN scattering from lattice NN potential. The properties of nuclear matter with this OBEP from lattice potential are calculated by one very successful ab initio many-body method, Brueckner-Hartree-Fock model. The equations of state and saturation properties of symmetric nuclear matter present very obvious different behaviors in non-relativistic and relativistic frameworks. The relativistic effect plays attractive contributions with the components of S and D waves in lattice NN potential, which is opposite comparing to the relativistic effect from the conventional NN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0.
利用禁闭夸克系统的QCD低阶微扰,讨论了核子-介子耦合顶点的结构。在MIT袋模型球腔近似下,导出了从核子→核子(重子)+介子顶点结构的几率振幅。在不考虑末态重子与介子的分裂和相对运动时的计算表明,相应于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中的激发态重介子(B、δ、A1…)交换和有激发态重子(N*、Δ*)为中间态的双π交换过程是主要的。但单π、单ρ、ω等介子交换过程未出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标量、矢量介子场引入动量-密度相关的耦合常数,能够同时重现核物质饱和态性质、能量依赖的相对论光学势以及核内核子平均自由程的实验结果.并用这套耦合常数计算了核内核子-核子弹性散射截面,结果表明,在某些能量区域密度依赖很明显而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2.
郎晓丽  吴式枢 《中国物理 C》2006,30(Z2):224-226
采用带自相互作用的夸克介子耦合模型(QMC)计算了核物质的一些性质, 得到 密度依赖的标量介子与核子的耦合常数, 并把该耦合常数的变化趋势引入到VDD和SDD中, 即把核子结构的信息引入到了QHD中. 数值结果表明核子的内部结构对核物质性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有限温度下的单π、σ交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有限温度量子场论的框架中,在核子水平上,讨论π、σ介子的有效质量对温度T的依赖关系及单π、σ交换势.我们发现,在低温区(kBT≤200MeV),π和σ介子的有效质量随T的变化行为与在夸克水平上由Nambu-Jona-Lasinia模型得到的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柳继锋  沈建平  厉光烈 《中国物理 C》1990,14(12):1096-1102
本文使用多体问题的标准格林函数方法研究η介子核束缚态的形成.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耦合常数及谐振子势在物理合理的范围内,确实有可能形成η介子核16Oη的束缚态,这主要是由于ηNN*(1/2,1-/2)相互作用是吸引的.但是,束缚态宽度Γ比结合能BE大,这将给观测束缚态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5.
温度相关的核子相对论微观光学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将Walecka模型和热场动力学理论应用在核物质和有限核中,研究了核子在各种温度下的相对论微观光学势以及相应的薛定谔等效势和平均自由程.对于核物质,取核子的Hartree-Fock自能为光学势的实部,交换σ和ω介子的极化图为光学势的虚部.对于有限核的微观光学势通过定域密度近似获得.  相似文献   

16.
俞涛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1998,22(5):452-459
计算了阈能附近氘核上η介子的光生反应γd→ηX.其中核子上η光生过程主要考虑N(1535)的贡献,氘-核子-核子顶角Γdpn矩阵元处理成非相对论氘核波函数.所得截面和微分截面能够很好地符合最新的实验数据,并得出了γ nN* 耦合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相对论夸克模型,在夸克层次上研究了N-△的质量和二者的能量劈裂,通过引入了赝标量π介子云效应,得到了π和核子宰的耦合常数gxNN,以及单胶子交换势和单π介子交换势分别对N-△能量劈裂的贡献,计算结果较好地与实验值得到了吻合。另外我们还比较了相对论与非对论夸克模型在处理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从单胶子交换正反夸克对产生模型出发,研究了核子间等效ρω介子交换势.计算结果表明这个模型能得到强子层次核力介子交换理论中ρ,ω介子交换势的各个部分,并且定性性质与传统的介子交换势也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由量子场论出发,考虑N*Nη衰变方式,导出η-N相互作用势,然后利用这种势计算了η-N S波弹性散射长度以及η介子在核物质中的单粒子位阱深度.得到的结果表明,散射长度α0的理论值与实验分析得出的数值定性符合,η介子在核物质中的单粒子位阱深度的理论值与现有文献在有限核上的理论预计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20.
郑希特  汪克林  王明中 《物理学报》1965,21(7):1464-1468
近年来,核子结构的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目前一般都认为核子外围为π介子云所环绕(P波为主),中心情况则不清楚,泡利(Pauli),Dancoff曾试图用强耦合介子理论来解决核子反常磁矩的问题,他们认为,核子是裸核子与外围介子云所组成的系统。把裸核子处理成一个一定分布的核源,而对介子云以场论处理。由于通常的微扰论不能应用,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变换,而把哈密顿量按耦合常数的倒数展开。随后,Pais和Serber进行了更一般的变换,其结果可利用来解决核子结构问题。Morita曾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