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合成了三类C(2)酰胺基取代的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2-酰胺基(N-芳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2-酰胺基(N-烷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和2-酰胺基(N,N-二烷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其结构用元素分析,IR,MS及1H NMR确证.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抑真菌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新生隐球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抑真菌活性.还研究了2-酰胺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的合成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
李文红  刘喜莹  张博  李媛 《有机化学》2013,(7):1503-1508
设计、合成了三类2位取代-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2-烷氧羰基甲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2-烷氧羰基乙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和2-正丙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所有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过元素分析,IR,MS,HRMS及1H NMR确证.研究了2-烷氧羰基烷基/正丁基-4-芳基-1,5-苯并硫氮杂的合成反应条件,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抑真菌活性.通过对该类化合物抑真菌活性的评价,进一步明确乙酯基在1,5-苯并硫氮杂1的生物活性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6个1,5-苯并硫氮杂-α-氨基-β-内酰胺化合物,用MS、~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并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此类化合物的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酰氯与1,5-苯并硫氮杂革反应,合成了12个1,5-苯并硫氮杂革-α-取代-β-内酰胺衍生物,产物的结构用IR,MS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立体结构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证.生物活性研究表明,此类化合物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好,但其活性低于1,5-苯并硫氮杂草.  相似文献   

5.
设计、合成了15种2-芳杂环-4-(取代)芳环-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过元素分析、IR、MS及1H NMR确证,并且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抑真菌活性。该研究为杂类化合物的抑菌构效关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6.
1,5-苯并硫氮杂(艹卓)、溴乙酰氯在三乙胺的存在下,用微波辐射合成了5个新的1,5-苯并硫氮杂(艹卓)-α-溴代-β-内酰胺衍生物,并且还合成了已用常规方法合成出的9个1,5-苯并硫氮杂(艹卓)-β-内酰胺衍生物,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文中研究了微波促进这类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26个4-氟苯基取代的1,5-苯并硫氮杂类化合物2a~2z,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采用抑菌圈法测试了其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2,3-二氟苯基)/(2,5-二氟苯基)/(3,4-二氟苯基)-2,3-二氢-1,5-苯并[b]硫氮杂(2a~2f)对新生隐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杂2a~2z对白色念珠菌均无活性.进一步考察了高活性杂2a~2f对新生隐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MIC80)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发现其MIC和MFC远低于对照药氟康唑.在此基础上,对杂2a~2f进行了初步构效关系研究,并合成了4个系列21个杂衍生物3a~3f,4a~4f,5a~5f和6a~6c.通过考察其对新生隐球菌的抑菌效果,证明了杂2a~2f分子中的硫原子、碳氮双键结构单元以及2位的甲氧/乙氧羰基是该类化合物抑真菌的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8.
丁烯二酰亚氨基乙酰氯与1,5-苯并硫氮杂反应, 合成了8个1,5-苯并硫氮杂-α-丁烯二酰亚氨基-β-内酰胺衍生物, 用IR, MS, 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结构, 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证了产物的立体结构. 生物活性研究表明, 此类化合物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1 ,5 苯并硫氮杂、溴乙酰氯在三乙胺的存在下 ,用微波辐射合成了 5个新的 1,5 苯并硫氮杂 α 溴代 β 内酰胺衍生物 ,并且还合成了已用常规方法合成出的 9个 1,5 苯并硫氮杂 β 内酰胺衍生物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文中研究了微波促进这类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2-甲基硫代苯胺为原料,通过酰化反应、碘环化反应合成了3-碘-5-甲基-1,5-苯并硫氮杂-4(5H)-酮,总收率86.3%,其结构经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1.
以高活性的2-甲氧/乙氧羰基-4-(4-氟苯基)-1,5-苯并硫氮杂A和B为模型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1个含氟杂衍生物3a~3k,考察了它们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2-甲氧/乙氧羰基-4-(2-氟苯基)/(3-氟苯基)/(2,4-二氟苯基)-1,5-苯并硫氮杂3a,3b,3d~3f对新生隐球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3c的活性中等,而7位氯代杂3g~3k基本无活性;上述杂对白色念珠菌均无活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试了高活性杂3a,3b,3d~3f对新生隐球菌的抑菌浓度梯度、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发现其MIC和MFC均远低于对照药氟康唑.为了考察杂3a~3f的药效基团,又设计合成了4类杂衍生物4a~4f,5a~5f,6a~6f和7a~7c,通过对其抑菌活性的评价,发现分子中2-甲氧/乙氧羰基和亚胺官能团对杂3a~3f的抑真菌(新生隐球菌)活性起关键作用,硫原子被氧原子或氮原子代替后原杂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丁烯二酰亚氨基乙酰氯与1,5-苯并硫氮杂莘反应,合成了8个1,5-苯并硫氮杂(艹卓)-α-丁烯二酰亚氨基-β-内酰胺衍生物,用IR,MS,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证了,产物的立体结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此类化合物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会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甘氨酸N-端保护试剂邻苯二甲酰亚胺乙酰氯、1,5-苯并硫氮杂在三乙胺的存在下,用微波辐射合成了5个1,5-苯并硫氮杂 -α-氨基-β-内酰胺衍生物,反应在6min内完成,产率较为满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产物的立体结构.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下的反应为立体专一性反应,β-内酰胺环上的两个取代基位于环的同侧为顺式.  相似文献   

14.
用一种甘氨酸N-端保护试剂和1,5-苯并硫氮杂反应, 合成了5个1,5-苯并硫氮杂-α-氨基-β-内酰胺衍生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1H NMR, MS和IR确证. 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产物的立体结构, 结果表明, 该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 四元环上的两个取代基位于环的同侧, 为顺式结构, 产物分子中的七元环为稳定的类椅式构象.  相似文献   

15.
WAMHOFF  H  马敬骥 《化学学报》1987,45(2):166-171
2-甲基-1,5-苯并硫氮杂-4(5H)-酮(1a)与不同的氯化试剂-五氯化磷、三氯氧磷和氯化砜在不同的条件下氯化,可分别生成:2-甲基-4-氯-1,5-苯并硫氮杂(2a)、2-氯-4-甲基-1,5-苯并硫氮杂(3a)、2-二氯甲基苯并噻唑(5)、2-三氯甲基苯并噻唑(6)和2-甲基-1,5-苯并硫氮杂-4(5H)-酮盐酸盐(4).2-甲基-4-氯-1,5-苯并硫氮杂与醇钠反应生成相应的2-甲基-4-烷氧基-1,5-苯并硫氮杂外,还可以分离到它的2,4-异构体,2-烷氧基-4-甲基-1,5-苯并硫氮杂.产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和^1^3C核磁共振谱和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16.
苯并硫氮杂(艹卓)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七元杂环化合物,近年来,其各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1~5].我们曾用氯乙酰氯与1,5-苯并硫氮杂(艹卓)反应合成了具有两个活性结构单元的1,5-苯并硫氮杂(艹卓)-β-内酰胺衍生物,并发现其产物具有确定的构型[6].为了研究可能具有更好生理活性的α-烃基-β-内酰胺的杂(艹卓)衍生物,我们合成了4个新的苯基取代的杂(艹卓)衍生物(Ⅱa-Ⅱd),研究了它们的谱学特征和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7.
通过2-甲基-4-(4-甲氧基苯基)-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与二氯卡宾的[2 1]环加成反应制备了标题化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分子式C_(18)H_(17)Cl_2NOS,分子量366.30,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_(bca),晶胞参数:a=1.2246(3)nm,b=1.5219(4)nm,c=1.9272(9)nm,V=3.592(2)nm~3,Z=8,D_c=1.355g·cm~(-3).位于中心的1,5-硫氮杂环为扭曲的类船式构象,船头与苯环并合,船底与吖丙啶环并合.  相似文献   

18.
微波作用下1,5-苯并硫氮杂040301.gif (138 bytes)-α-溴代-β-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化学》2004,24(3):334-337
1,5-苯并硫氮杂  相似文献   

19.
以含不同取代基的杂环醛和乙酰丙酮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4-甲基-3-乙酰基-2-杂环-2H,3H-苯并[f]-1,5-硫氮杂衍生物3a~3l,产物的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且通过1H NMR测试,发现目标化合物存在着烯胺型和亚胺型结构的互变.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抑菌结果为杂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抑菌的关系提供了启示.同时,确定了目标化合物3h发生分解反应时主要副产物的结构,提出了其可能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甘氨酸N 端保护试剂邻苯二甲酰亚胺乙酰氯、1,5 苯并硫氮杂在三乙胺的存在下 ,用微波辐射合成了 5个1,5 苯并硫氮杂 α 氨基 β 内酰胺衍生物 ,反应在 6min内完成 ,产率较为满意 .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产物的立体结构 .结果表明 ,微波辐射下的反应为立体专一性反应 ,β 内酰胺环上的两个取代基位于环的同侧为顺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