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师物理课本第二册“测定两个小灯泡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功率”的实验,其目的是学习测定灯泡的功率,并验证并、串联电路中功率跟电阻的关系。原实验电路如图1,测量记录计算结果如表1。因为两个小灯泡是并联的,U_1=U_2,即P_1R_1=P_2R_2=U~2,用此电路无法对比L_1与L_2的电阻和功率P_1与P_2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物理通报杂志社与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合编的初三物理《学习目标与检测》一书有这样一道实验设计题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其电阻为10Ω左右,要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现有器材如下:电源1个(电压6V),导线若干,开关多个,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2.5V小灯泡1个,10Ω的定值电阻R01个,滑动变阻器1个.请你选择器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每种方法只能用一种电表,只连接一次电路,要求画出电路图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电源、电容、电感、电阻及小灯泡安装在电路演示板上,连接不同的电路,通过灯泡的明暗,可以分别直观地展示出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探究影响电感感抗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一课中,贯彻自主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及体会.  相似文献   

5.
王子顺 《物理实验》2006,26(11):30-30
把非纯电阻支路与纯电阻支路并联,通过两支路中的电流表示数及灯泡的明亮程度的不同,可以演示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大于电热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问题:探究"金属的电阻与温度关系" 实验装置:将电源,开关,细铁丝绕制成的线圈,酒精灯,小灯泡,灵敏电流计连接成电路.  相似文献   

7.
在讲自感现象的时候,都喜欢用断路瞬间灯泡突然更亮的一闪这现象来说明。这的确是一个很生动的实验。但是对这个现象的解释,还有一些错误的看法。是应当纠正的。在高三物理教本中提出了这个实验的装置:把一个铁心线圈L和一个灯泡R_0并联起来,再接到直流电源上(图1)。在灯泡稳定发光以后,突然断开电键。这时,灯泡不仅不会马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短路”,人们马上想到这是指电路连接错误,电器即将遭到损坏,是绝对不允许的,其实短路只是指电路的一种现象,只要我们在电路连接中灵活地运用“短路”,还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的。图1一、巧用短路排故障庆祝节日的小彩灯一般都是多个串联,如果其中一盏灯损坏,则其他都不能发光,我们可以利用局部短路来查找损坏的彩灯。具体做法是:用一根导线依次与每盏彩灯并联,使该彩灯短路,当其余的彩灯发光时,则与导线并联的那只彩灯损坏,换一个灯泡便可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9.
如何测量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呢?因为3.8V大于3V,因此不能直接用电压表0~3V的量程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但是如果实验中用电压表0~15V的量程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于0~15V的量程的分度值是0.5V,就无法准确测量3.8V的电压,因此,这个实验并不能准确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那么能不能设法准确测量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呢?  相似文献   

10.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七章“灯泡的电功率”一节中,设有探究实验“比较小灯泡的亮度”,且在本节例题的结尾处有这样的描述:“显然,P1〈P,所以接2.0V的电压时灯泡发光暗;P2〉P,所以接3.0V的电压时,灯泡发光强烈.”书中P1是电压为2.0V时的电功率,P2是电压为3.0V时的电功率,P是额定功率.书中所描述的结果毋庸质疑,确实和实验结果一致.但是,在一些练习册中有些题目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11.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图解法求并联导体的等效电阻,效果较好,利用它一方面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等效电阻比任何一部分电阻都小,另一方面易于求出结果,今介绍如下,供同志们参考。一、两个并联导体的等效电阻在任一直线MN上任选两点B,F,然后  相似文献   

12.
趋肤效应的演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立娟 《物理实验》1996,16(4):187-187
趋肤效应的演示赵立娟(吉林大学物理系长春130023)趋肤效应是一种重要的电磁感应现象,除了在课堂讲授外,最好进行直接的演示才能使学生信服.传统的作法是用米波发生器做高频幅射电源,在两个等长的铜棒中间焊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一个焊接在外表皮上,另一...  相似文献   

13.
在断电自感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参见图1),开始时开关S闭合,小灯泡D以一定的亮度发光.当切断开关时,看到小灯泡先是猛然一亮,然后逐渐熄灭.然而要想使小灯泡在断电瞬间出现闪亮现象是有条件的,一般认为,要求流过小灯泡的感应电流大于原来的稳恒电流.但这是不够的,我们通过用计算机接口对该实验进行采集处理,如图1所示,发现该实验还有些问题值得研究,希望与同仁们讨论.  相似文献   

14.
陈宜生 《物理通报》2006,(12):51-53
节日里,用一些灯泡安放在建筑物边缘上,入夜时将它点亮,就可以显示出建筑物的轮廓.要想显示建筑物的细节,应该在建筑物上装更多更小的灯.车站,街道上的广告牌,电子仪表上的一些显示器,一些大屏幕彩色电视机,也是用灯泡来显示文字和图像的,不过这些灯泡应该做得很小,这样图像看起来细腻.一幅图像是由无穷多的点组成,如果每一点的明暗和色彩都用一个灯泡来显示,那就需要无穷多的小灯泡.这没有必要,因为人眼瞳孔对光的衍射限制了眼睛的分辨率,也就是说,它会将小到一定距离的一些点看成一点.在图像处理中通常将图像分割成有限多个微区,这样一个微区称为像点或像素(pixe).在等离子体显示屏中,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三个小灯在发光强弱(或灰度)上作适当配合就可显示出图像在那个像点处的色彩.我们怎样来实现呢?  相似文献   

15.
分数阶并联RL_αC_β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刁利杰  张小飞  陈帝伊 《物理学报》2014,63(3):38401-038401
RLC并联电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单元电路,本文尝试着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分数阶RLαC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对比整数阶RLC并联电路,电感的分数阶阶次α和电容的分数阶阶次β作为两个新的关键参数,使得分数阶RLαCβ并联电路在设计上有了更多自由度、更大的柔性和新意.同时,它们的引入也增加了许多新的现象和规律.本文首先分析了分数阶RLαCβ并联电路的两个基本特性:导纳和相位.进而分析了分数阶条件下分数阶RLαCβ并联电路所特有的纯虚阻抗的问题.并且,分析了LC电路中特有的现象之一——谐振,和五个参数对谐振的影响.进一步地,阻抗和相位关于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也得到了详细地研究.数值分析和理论分析两者互相印证,彼此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仪器的构造示于图1。1是电动机,其軸的轉速可用变阻器2調节,电动机驅动使圓盘板(用有机玻璃作成)3运动起来,圆盘的直径大約为10厘米,在圓板上固定着两个电灯泡4和5(可用手电筒小灯泡)电压通过軸、圆环和刷于6供給灯泡,連接在圆环和电刷6上。又离圆板30—50厘米的地方,放置一个多面的旋轉鏡7,如果接通一个灯  相似文献   

17.
1多用途演示实验电路板的特点及适合探究的实验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从演示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原先采用的是干电池作电源,小电珠作观察灯,实验可见度小,效果受到影响,在确保安全操作的情况,我们采用交流电源220V,家庭照明灯泡作观察灯,加上制作了多用途演示实验电路板,可见度大大提高,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实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施宝昌  沈爱弟 《应用声学》2017,25(10):189-193
近些年发表了大量关于消除串联电池组能量不均衡方法的文献。然而,关于电池性能的变化对并联电池组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为探索具有不同特性的电池进行并联联接时的影响,基于锂电池的戴维宁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了并联电池组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内阻差和容量差两种参数情况分析了并联电池组内电流分配的基本机制。为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了4个不同老化程度的锂电池以构建不同的电池组。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模型的未知参数进行辨识,并利用MATLAB进行建模仿真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有不同老化程度电池的并联电池组,并联电池组内的电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不一致性问题并进一步加速电池老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物理"直流电路"教学中,常遇到用电器(如小灯泡)两端所加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为I的情形.当电压改变时,电流也会做相应的变化.这其中就有电压与电流的比值U/I和电压的变化量△U和电流的变化量△I的比值△U/△I.这两个比值有何不同,通过以下几例做具体分析.【例1】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20.
1)调灯泡、物屏以及透镜共轴,使灯泡、小孔和透镜在轴线上,且透镜的球面对准物屏(当然也可先使平面对准物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