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中叙述了比值导数光谱法的原理,借助比值导数光谱和选择适合的零点波长,可以消除干扰组分对吸光度的贡献,可对三组分体系进行同时分析,利用此方法对复方阿斯匹林片中的阿斯匹林,非那西丁和咖啡因进行了同时测定,均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线性回归系数高于0.999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2%,测定样品时的回收率介于93.3%-106.3%之间。  相似文献   

2.
联立方程组新解法测定小儿退烧片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联立方程组新解法,不经提取分离,直接测定小儿退烧片中阿斯匹林和扑热息痛的含量。阿斯匹林和扑热息痛的平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99.95%,1.74%和100.1%,0.93%(n=10),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3.
以可变误差多面体法处理多波长分光光度数据同量测定联磺甲氧苄啶片中三组分的含量,模拟样品中磺胺甲Wu唑、磺胺嘧啶、甲氧苄啶的的回收率分别为98.89%-101.36%、98.18%-100.98.86%-101.75%相对标准偏差为0.81%、0.23%、0.94%。对3个批号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的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4.
微波消解ICP-AES法同时测定花岗石中铜、镉、铬和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张萍 《光谱实验室》2002,19(3):338-340
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和ICP-AES法,同时测定花岗石样品的铅、镉、铬、砷4有害元素,检出限分别为0.0008、0.0007、0.0018、0.0012μg.mL^-1,回收率为93.4%-102.5%,RSD为1.3%-3.6%,该法准确、快速、简便,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迭代目标因子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同时测定克感敏 片中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三组分含量,其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0.4%,0.83%,99.2%,0.77%,99.4%,0.69%。  相似文献   

6.
ICP-AES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的锌、铁、锰、铜、镍、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用硝酸+硫酸+高氯酸消解样品,用ICP-AES法同时测定茶叶中锌,铁,锰,铜,镍,镁的新方法,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测锌,铁,锰,铜,镍,镁的检出限分别为4.2,7.8,0.4,7.3,7.6,4.8ng.mL^-1,回收率为94.7%-104.2%,RSD为0.3%-4.7%,该法准确,快速,简便,适用于茶叶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ICP-AES法直接测定阳极泥中的金和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方奕文  吴蓉  沈珂 《光谱实验室》2001,18(4):479-481
使用ICP-AES法同时测定了多个阳极泥样品中的金和银。加标回收率为95.4%-103.2%,10次测定的RSD为0.8%-4.8%。方法简便,速度快,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体废弃物磷石膏中微量铜和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光谱实验室》1997,14(6):44-46
利用浓硝酸和浓盐酸消解磷石膏固体样品,选择了这两种酸的最佳用最,建立一种磷石膏样品处理方法。研究了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吸取含盐量高的样品溶液,测定其中CU和pb的可行性。一份样品进行7次测定,结果表明,CU和Pb的RSD分别为2.6%和2.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88%一105.04%和91.20%-103.60%。  相似文献   

9.
ICP-AES测定饮用水源中的Cu、Mn、Pb、Cd、Zn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ICP-AES法同时测定饮用水源中的Cu、Mn、Pb、Cd、Zn等重金属元素,具有基体效应小、测量范围宽等优点。检出限为0.2-4.0μg/L,回收率为91.5%-103.9%,相对标准偏差为0.29%-1.5%,测定密码样与实际样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应用基体改进剂和L′vov平台技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全血中铅。实验发现,使用含磷酸二氢铵0.6%、硝酸铵0.4%的混合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可使血样样品的灰化温度提高到900℃,实际使用灰化温度750℃;用0.3% Trition X-100稀释血样,可代替消化,经氚灯校正背景,直接测定血样中的铅含量,对六份血样分析结果,相对标准偏差3%-7%,回收率93%-106%,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特征质量为6.0pg/1%。  相似文献   

11.
构造了导数光谱与多组分浓度间的非线性模型 ,以偏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 ,建立了同时测定两组分的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导数分光光度法 ,方法用于复方新诺明中磺胺甲唑SMZ(Sulfamethoxazole)和甲氧苄啶TMP(Trimethoprim)含量的测定 ,10份模拟样中SMZ ,TMP的回收率分别为 99 8%和 10 0 1% ,RSD分别为 1 3%和 1 6 %。结果明显好于线性偏最小二乘导数分光光度法。用该法测定复方新诺明片中的二组分含量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一致 ,该法为复方制剂的分光光度分析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紫外光谱法监测阿司匹林合成体系中的阿司匹林和水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同时快速定量分析阿司匹林合成体系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方法。通过均匀设计构造样本并采集其紫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同时测定混合体系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校正模型,阿司匹林和水杨酸模型的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08μg/mL和0.435μg/mL。该模型用于预测氨基磺酸催化合成过程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含量,二组分回收率在93.48%—108.3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45%和4.80%。结果表明,紫外光谱法结合PLS模型实现氨基磺酸催化合成阿司匹林过程的实时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以可变误差多面体法处理多波长分光光度数据同时测定联磺甲氧苄啶片中三组分的含量 ,模拟样品中磺胺甲口恶唑、磺胺嘧啶、甲氧苄啶的回收率分别为 98.89%— 10 1.36 %、98.18%— 10 0 .89% ,98.86 %—10 1.7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0 .81%、0 .2 3%、0 .94 %。对 3个批号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的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4.
以可变误差多面体法处理多波长分光光度数据同时测定了复方替硝唑含漱液中二组分的含量 ,模拟样品中醋酸氯己定、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75 %、10 0 .17% ,标准偏差分别为 0 .73%、0 .4 2 %(n=10 ) ,对 3个批号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吻合。  相似文献   

15.
应用 CPA矩阵分光光度法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磺胺甲唑片中两组分含量。选取 2 2 0、2 2 8、2 5 4、2 6 0、2 6 1nm5个波长作为 CPA矩阵程序的最佳波长点 ,磺胺甲唑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99.7%和 0 .85 % ;甲氧苄氨嘧啶为 99.9%和 1.1%。  相似文献   

16.
张梨  谭群友  柳珊  罗文  张景勍 《光谱实验室》2011,28(6):2753-2758
建立了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口腔崩解片剂中溴吡斯的明血浆浓度的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法处理,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以溴新斯的明作为内标定量.实验结果显示溴吡斯的明和内标物洗脱时间分别为5.63min和9.76min,与血浆中内源性杂质良好分离.溴吡斯的明线性范围为0.02-2.00mg· L-1 (n=7,r=0...  相似文献   

17.
李宇  刘洪海 《光谱实验室》2010,27(1):283-286
分析了非诺贝特片含量测定过程中样品的称样量、含量的重复性测量、样品的稀释体积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吸光度等因素对含量测定不确定度的影响。量化了各分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而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适用于分光光度法测定非诺贝特片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双波长比值光谱法测定了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三组分的含量。依据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三组分的比值光谱特征, 选择213,227,245和265 nm作为测定三个组分的波长。结果显示乙酰水杨酸在5~20 μg·mL-1, 非那西丁在2~10 μg·mL-1, 咖啡因在2~2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3%,100.23%和99.96%。样品测定结果与部颁标准方法一致(P>0.05)。本法具有测定波长少、计算简单、光谱“分离”能力强以及能在低档分光光度计上实现, 易于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在不同酸度下Sb5+对Se,Bi的干扰情况,发现在高酸度下,Sb对Se,Bi的干扰明显减弱,并结合锑在不同价态发生氢化反应的差异性,建立了不需通过任何化学分离而直接测定锑及其相关产品中的微量硒和铋的方法,并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对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检测下限(含量)硒和铋分别为0.00004×10-2mg@L-1和0.0001×10-1mg@L-1,对实际样品分析精度分别为RSD(Se)=2.4%(含量为0.00169×10-2mg@L-1时),5.4%(含量为0.00056×10-mg@L-1时)和RSD(Bi)=5.0%(含量为0.00024×10-2mg@L-1时),1.3%(含量为0.00229×10-2mg@L-1时),完全满足实际样品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