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N-乙酰(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在三聚氯氰及三乙胺存在下与四氢噻唑-2-硫酮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α]^2^0~D +11.18°。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其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学数据:a=0.9959(4)nm,b=1.1469(4)nm,c=1.1108(3)nm,β=92.72(3)°,V=1.2673(8)nm^3,Z=4。分子中两个C=O基,两个C=S基团处于C(1)-N(1)-C(4)及C(6)-N(2)-C(7)键两侧呈反式。用PM3分子轨道方法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电荷和键序分布,得到该化合物前线轨道性质。  相似文献   

2.
三氯锗丙酰氯与(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甲酯反应, 得到标题化合物1, [α]~D^2^0-89.40°。经水解得到取代丙酰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甲酯基锗倍半氧化物2, X射线衍射法测出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属于正交晶系, 晶胞参数: a=0.6192(1)nm,b=1.1147(4)nm,c=2.1796(8)nm, V=1.5045nm^3, Z=4, 空间群P2~12~12~1。分子中酰胺羰基C=O与C=S基团处于C(4)NC(3)键两侧呈反式。用MNDO分子轨道方法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电荷和键序分布,前沿轨道性质,讨论了电子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3.
用从头计算法计算了电荷密度图和各从是分子轨道的键强参数.结果表明,三个标题化合物的稳定构型都存在双桥式四中心键.追其原因是:这种构型有利于Li的2p轨道的吸电子效应,这种效应可使C-Li键增强.此外,也发现这三个化合物中C-C键的强度大于C=C键,而后者又比C=C键为强,本文亦讨论了这种"反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三氯锗丙酰氯与(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甲酯反应, 得到标题化合物1, [α]~D^2^0-89.40°。经水解得到取代丙酰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甲酯基锗倍半氧化物2, X射线衍射法测出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属于正交晶系, 晶胞参数: a=0.6192(1)nm,b=1.1147(4)nm,c=2.1796(8)nm, V=1.5045nm^3, Z=4, 空间群P2~12~12~1。分子中酰胺羰基C=O与C=S基团处于C(4)NC(3)键两侧呈反式。用MNDO分子轨道方法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电荷和键序分布,前沿轨道性质,讨论了电子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5.
2,2,5,5-四甲基-1-氮2,5-二硅环戊烷及双-(二乙氨基二甲基硅基)乙烷分别与乙二胺进行胺解反应均生成标题化合物,结构单晶经X射线分析确证.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b,晶胞参数a=11.043(3),b=12.811(2),c=16.090(4)A;V=2276A[3];Z=4;D0=1.01g.cm[-3],μ=2.53cm[-1].结构分析表明,分子具有对称中心,环系中的五个原子处于近乎同一平面内,氮原子系平面构型,因而使氮原子的未公用电子对所占P轨道与相连硅的3d轨道之间的作用更为有利;环中的Si-N-Si键角为114.5度.较相应开链类似物[(CH3)3Si]2NH中的Si-N-Si键角(131.3度)显著为小,这可能就是乙二胺中氮上的四个氢在胺解条件下能同时被四个硅基取代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吡啶存在下, 由9-芴甲氧羰酰氯与四氢噻唑-2-硫酮反应得到3-(9-芴甲氧羰基)四氢噻唑-2-硫酮, 产率为78.0%。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 属正交晶系, Pca21空间群, 晶体学参数:a=0.9654(2), b=2.8032(1), c=0.6069(2)nm, Z=4。分子中的C=O与C=S基团处在C(3)-N-C(4)键的同侧, 为顺式结构。用PM3分子轨道方法研究该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电荷和键序分布、前线轨道性质。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以3-间硝基苯基/对硝基苯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芳酸在磷酰氯的作用下,合成了16个标题化合物,并研究了合成反应的条件。观察了部分标题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对一系列高能杂环硝胺—反式-1,4,5,8-四硝基-1,4,5,8-四氮杂萘烷异构体的热解机理和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地计算研究。在B3LYP/6-31G**和PM3水平上,分别计算了标题物的化学键离解能(BDE)和热解反应活化能(Ea),并根据BDE和Ea数值考察了硝胺取代基对化合物稳定性和热解机理的影响;同时,还详细考察了BDE与Ea、化学键重叠布居数、前线轨道能级以及能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由BDE、Ea和静态电子结构参数推断的标题物热稳定性和热解机理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N-NO2键均裂是标题物的热解引发步骤,间位取代异构体较对位取代异构体稳定,而邻位取代的异构体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9.
[2,3’-联-1H-吲哚]-3(2H)-酮衍生物(1a~1c)在甲醇中的单重态氧反应给出溶剂捕捉产物4,后者在分离过程中脱去甲醇分子生成5。考察了标题化合物分子中二氢吲哚酮结构单元以及吲哚结构单元在单重态氧反应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3-苯基-1-丁炔-3-醇的常规电子轰击质谱(EIMS)。利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研究了质谱碎裂过程中产生的[C8H7]^+的气相离子结构。同时, 氘代同位素交换、亚稳(MI)和CID实验进一步证实了m/z 103离子的形成并不是分子离子的质谱碎裂中顺次失去甲基自由基和中性CO分子的直接氢迁移的协同反应, 而是在失去CO分子前后发生了二次质子迁移反应的逐步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双分子质子键合复合物中间体的碎裂机理。  相似文献   

11.
陈庆华  GENG ZHE 《有机化学》1993,13(3):299-300
手性γ-孟氧基丁烯酸交酯在构成各种杂环化合牧天然产物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报道了一些新的γ-孟氧基丁烯交酯的新的手性源的制备和研究了它们的不对称反应.  相似文献   

12.
El-Shekeil  A.G  Babaqi  A.S  Hassan  M.A  Shiba  S.A 《化学学报》1988,46(7):724-726
报导了1-芳基-3-(5-氯代-1,3-二苯基-1H-4-吡唑基)-2,3-环氧-1-丙酮的重排反应, 生成β-(4,5-二氢-1,3-二苯基-5-酮-1H-4-吡唑基)-α-羟基-α-P-甲苯基丙酸, 讨论了反应机理, 并用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 碳十三核磁共振和微量分析证实了结构.  相似文献   

13.
陈文彬  张耀谋  金桂玉 《化学学报》2002,60(7):1303-1310
利用2-(1H-1,2,4-三唑-1-基)-2-丙烯-1-酮(2)与取代硫酚或含巯基的 杂环化合物进行1,4-亲核加成,得到目标化合物3,其结构经元素分析、核磁和红 外光谱所证实,并对其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试,发现大部分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抑菌 活性。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表明不同的R~1取代对其生物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当R~1 = (CH_3)_3C时,对小麦锈病的抑制活性要高于R~1 = Ar的活性,而Ar上不同的 取代基对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蔡孟深  程铁明  贾琦 《化学学报》1987,45(2):185-190
本文报道3-甲硫基-5-羟基-1,2,4-三嗪-6-羧酸乙酯(4)及N^2-[5'-(3'-甲硫基-6'-乙氧羰基)-1',2',4'-三嗪基]-3-甲硫基-5-氧代-1,2,4-三嗪-6-羧酸乙酯(8)分子内,甲硫基的氧化及其就地与取代芳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3-甲砜基和N^2-[5'-(3'-甲硫基-6'-乙氧羰基)-1',2',4'-三嗪基]作为离去基,其离去能力相近.  相似文献   

15.
双[2-(2'-苯氧基)苯并恶唑]二吡啶合锰(II)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标题化合物晶体(C36H26MnN4O4)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1/a, a=0.9833(3), b=1.8646(3),c=0.9449(1)nm, Z=2, 最终因子Rw=0.057。利用热重分析对配合物晶体两步热分解过程进行了非等温热力学研究, 探讨了反应的可能机理, 得到其相应的动力学参数。第一步非等温动力学方程为: dα/dt=A.exp(-E/RT).2(1-α)^1^/^2, 第二步: dα/dt=A.exp(-E/RT).3/2(1-α)[-ln(1-α)]^1^/^3。  相似文献   

16.
许家喜  兰若曦  金声 《化学学报》1999,57(12):1359-1363
通过2-甲基-4-(4-甲氧基苯基)-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卓与二氯卡宾的[2+1]环加成反应制备了标题化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分子式C~1~8H~1~7Cl~2NOS,分子量366.30,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晶胞参数:a=1.2246(3)nm,b=1.5219(4)nm,c=1.9272(9)nm,V=3.592(2)nm^3,Z=8,D~c=1.355g.cm^-^3。位于中心的1,5-硫氮杂卓环为扭曲的类船式构象,船头与苯环并合,船底与吖丙啶环并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以乙醇为溶剂, 呋喃与丙酮在浓盐酸催化下缩合生成2,2,7,7,12,12,17,17-八甲基-21,22,23,24-四氧 特烯, 采用固定反应时间, 比较产率的方法, 研究Sn^2^+, Sb^3^+, Al^3^+, Zn^2^+等金属离子对合成 特烯的模板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双乙烯基甲醇经过 Sharpless 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合成到高光学纯的午毒蛾Porthetria dispar 性信息素(7R,8S), 对映体过量大于99%, 总产率达43.9%。  相似文献   

19.
20.
陈立佛  王均环 《化学学报》1983,41(4):375-379
The reaction of perfluoro- (3, 4-dimethyl-3-ethylhexene-(2)) (1) with allyl alcohol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gave different products. Compound 1 reacted with sodium allyl alcoholate yielding 2-(1'-allyloxy-tetrafluoroethyl)-perfluoro(3-methyl-3-ethylpentene- (1))(2). In the presence of triethylamine, 1 reacted with allyl alcohol to give 2-allyloxy-perfluoro (3, 4-dimethy1-4-ethylhexene- (2))(3), and in the presence of acetone and K2CO3 to give compound 4. These reactions all gave allyl-3-trifluoromethyl-3- pentafluoroethyl-2,2-dihydro-pentafluorovalerate (5a) as byproduct. Compound 1 reacted with allyl alcohol in the presence of triethylamine at 20-22`C to give 2, at 30-35`C to give a mixture of 2 and 3 and at 35-40`C to give a mixture of 3 and 5a respectively. Compound 2 was transformed to compound 4 in acetone and in the psesence of K2CO3, \o\ compound 5a or 5b in the corresponding alcohol and to compound 6 on reacting with dimethylamine. Compound 2 as well as 3 was converted to perfluoro-(3-ethyl-2,3,4,5- tetramethyl-2,3-dihydrofuran) (7) by KF in sulphola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