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合成了九个对叔丁基苄基硫赶磷酸酯的新化合物 ,经元素分析、HNMR和MS确定了产物的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新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虫杀螨活性 ,其中之一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对上市药物扎那米韦、 奥司他韦和帕拉米韦进行结构修饰, 对化合物相应的氨基进行磷酰化, 设计合成了10个新化合物. 新化合物在酶水平和细胞水平均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化合物I-8在酶水平、 化合物I-6在细胞水平具有和阳性对照药奥司他韦相当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双酰基脲新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虫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含双酰基脲新化合物的合成,经元素分析、IR、^1HNMR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4.
N-杂环油酰胺、亚油酰胺的合成及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具有天然活性的植物源成分油酸、亚油酸为先导化合物,经过酰氯化、酰胺化,引入高活性的含氮杂环,合成了7个新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测定,确认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初步进行了防治中草药半夏、太子参病害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半夏枯萎病、太子参轮纹病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对三氯新的结构进行了改造,合成了四个未见文献报道的三氯羟基二苯醚衍生物,它们的结构均经红外、核磁、高分辨质谱证实.对新化合物进行了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活性的测试,其中有一个新化合物在20ug/mL浓度下对两种菌都有活性.  相似文献   

6.
吴贝  杨大成  沈怡  邓勇  钟裕国 《有机化学》2007,27(9):1110-1115
根据RGD序列肽的构效关系,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以5-氨基-1,3-二氢-1,3-二氧-异吲哚-2-丙酸为分子骨架的新化合物. 其中间体和目标物的化学结构经1H NM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体外初步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 目标物在10-5 mol/L浓度下对bFGF诱导的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生成有显著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芳氧苯氧基丙酸酯是一类以单子叶植物叶绿体内乙酰辅酶A羧化酶为作用靶标的重要除草剂.合成了23个全新的吡啶氧基苯胺基丙酸/乙酸乙酯类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和X单晶衍射对新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确证.测定了新化合物对稗草和油菜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新化合物对稗草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2-[4-(5-NO_2-2-吡啶氧基)苯胺基]丙酸乙酯(B5)活性最高,对稗草的除草活性与对照药剂氟吡甲禾灵相当,可以作为研究新除草剂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紫苏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抗菌活性追踪, 从紫苏中分离纯化出了4种有效抗菌成分, 其中新化合物1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为开发抗菌类天然药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饱和烯酸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山梨酸和肉桂酸为先导化合物,经过酰氯化和硫脲化,引入活性的环状化合物,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测定,确认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防治辣椒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1,3-环己二酮(1)为起始原料, 一个羰基与盐酸苯肼发生缩合反应生成1,3-环己二酮单苯腙(2), 2在ZnCl2催化下通过分子内环合、重排反应得到1,2,3,9-四氢咔唑-4-酮(3), 3的甲基化物4在冰醋酸中经Mannich反应获得其3-二甲胺甲基物5, 5与哌嗪类化合物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4-取代-哌嗪-1-甲基)-1,2,3,9-四氢咔唑-4-酮衍生物6a6i. 所有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光谱证明其结构; 初步药理试验采用顺铂诱导的大鼠干呕模型研究了新化合物的止吐活性, 结果表明部分新化合物活性与昂丹司琼相当.  相似文献   

11.
以植物活性单体环维黄杨星D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7个新型的含氮杂环的环维黄杨星D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HRMS和IR鉴定.初步的抗耐缺氧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新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耐缺氧活性,其中含哌嗪基取代的衍生物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选取64个具有潜力的含磷嘧啶类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9)小分子抑制剂,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该类小分子与CDK9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分子构象、氢键形成、疏水性和氨基酸残基Cys106在此类抑制剂与CDK9的结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配体叠合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 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 MSIA)和Topomer Co MFA(T-COMFA)研究了分子结构与抑制活性的关系,发现由训练集立体场、静电场和疏水场组合的Co MSIA模型为最优模型,其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557)、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59)和外部预测相关系数(r2=0.863)具有统计学意义,该模型的三维等值线图直观显示了化合物的活性与其三维结构的关系.根据这些结果设计了10个具有新结构的含磷嘧啶类化合物,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新化合物和CDK9的结合模式与原化合物64相同,自由能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新化合物64d的CDK9抑制活性优于化合物64,并且显示含磷基团与残基Asp109的静电场能在化合物与CDK9作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型Zhuo酚酮类糖苷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方丽  王晓林  金钟天 《有机化学》2002,22(12):1004-1008
根据Zhuo酮的结构特点,对Zhuo酚酮类化合物与半乳糖的Kenigs-Knorr反应进 行了研究。探索出一种具有较高立体选择性的合成方法,从而制得四种具有β-构 型的单一端基异构体的Zhuo酚酮半乳糖苷新化合物。生成的新化合物不但保持了原 有的生理活性,而且降低了毒性、提高了药效,为人工合成Zhuo酚酮类增添新化合 物的同时,也扩展了此类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应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 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直链型缩醛与 N,N—二甲基—邻—苯二胺偶联,合成了一种环状结构和天然降血压药物分子 K—252a相似的新化合物。本文报导了这种新化合物的全台成过程并讨论了一种新的成环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β-氯代-取代烯丙醇与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菊酸和氰戊菊酯为酸的部分,经酰氯化后在有机碱存在下酰化成酯,合成了20个新化合物。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部分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6.
新杀菌剂嘧霉胺盐的合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合成了20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嘧霉胺盐,其中19个为首次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构组成经元素分析、IR及1H NMR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及杀菌作用,探讨了嘧霉胺盐的结构与杀菌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PPAR激动剂的定向设计、虚拟筛选及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君  郭彦伸  陆颖  郭宗儒 《化学学报》2004,62(16):1544-155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PA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基于受体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与组合化学策略相结合,构建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PAR)激动剂的虚拟化合物库.将已知小分子配体(GW409544)与PPAR晶体复合物进行剥离,得到受体的活性构象,并利用此活性受体分子与虚拟库中小分子进行对接和虚拟筛选,得到理论上结合较强的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合成,共合成9个新化合物.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对PPAR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其中有三个化合物显示出对PPARα,PPARγ的双重激动作用,从而指导新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  相似文献   

18.
月季花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追踪为指导分离和纯化了月季花中具有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成分. 从月季花中分离得到了10个黄酮类化合物, 采用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对它们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1, 2, 4和9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虚拟化合物生成法对抗肿瘤的苯丙素甙(PPGs)类化合物进行了配体受体对 接研究。以三种不同的骨架结构为基础分别生成了五十个虚拟苯丙素甙(PPGs)类化 合物,并将它们与端粒DNA受体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已知结构的对接结果,通过虚 拟筛选的方法得到了一批与受体相互作用能较高并且复合物能量较低的新的有潜力 的活性化合物。该方法可以弥补分子对接研究中,只能计算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无法有效设计新化合物的不足。这种方法在基于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中具有重要 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二茂铁的环戊二烯环上引入较活泼的酰基,从而使酰基二茂铁具有醛酮的一系列的典型反应生成具有-C=N-结构的新化合物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二茂铁金属有机液晶材料的液晶性能和较高的应用价值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1].目前,所合成的这类新化合物主要是芳酸腙或芳香族Schiff碱类,而Schiff碱类化合物可与金属离子形成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和防止霉菌生长的活性配合物[2],可以作为抗菌、抗癌、抗肿瘤、抗结核等药物[3],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催化,载氧和类SOD酶生物活性[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