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2个新的含乙酰氧肟酸配体的席夫碱钒配合物,[VL1(HAHA)](1)和[VOL2(AHA)](2),其中L1N,N’-二(5-甲基水杨基)乙烷-1,2-二胺的二价阴离子,L2为2-{[2-(2-羟乙基氨基)乙亚胺基]甲基}-6-甲基苯酚的一价阴离子,HAHA和AHA分别为乙酰氧肟酸的一价和二价阴离子,通过物理-化学方法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在每个化合物中,V原子都采取八面体配位构型。本文还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以及其对幽门螺旋杆菌脲酶的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00μmol·L-1时,配合物12对脲酶的抑制率分别为37.2%和81.5%,其中配合物2的IC50值为21.5μmol·L-1。分子对接研究表明配合物2与脲酶活性中心存在有效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2.
钒化合物治疗糖尿病机理研究表明其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酶活抑制有一定关系。本文分别研究了生物小分子配体与氧钒离子在20:1配比条件下形成的生物小分子钒配合物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抑制作用和选择性。结果表明氨基酸与氧钒离子配合形成2:1的配合物, 而抗坏血酸及多羧酸与氧钒离子配合形成1:1的配合物。它们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作用显示, 大部分生物小分子氧钒配合物对PTP1B表现强烈的抑制作用, IC50值在0.12~0.63 μmol·L-1之间。化合物[VO(Phe)2]表现最强的抑制作用, IC50值为0.07 μmol·L-1。而[VO(Arg)2]、[VO(Oxalate)]、[VO(Nitrilotriacetate)]和[VO(Citrate)]则呈现较弱的抑制, IC50值分别为1.05、1.41、9.90和21.5 μmol·L-1。对PTP1B, TCPTP, HePTP以及SHP-1的抑制作用表明配体的结构不仅影响氧钒配合物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抑制效率同时也影响其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3种含姜黄素衍生物(L1~L3)和1,3,5-三氮杂-7-磷金刚烷(PTA)配体的芳基钌配合物[(η6-p-cymene)Ru(L)(PTA)]PF61~3,L=L1~L3),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并用MTT法研究了它们在λ>400 nm的光照辅助下对HepG2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这3个配合物均为半三明治型结构;光辅助下,配合物抗癌活性明显提高,其中配合物3对HepG2细胞的IC50值从(60.3±1.1)μmol·L-1降低至(45.0±6.1)μmol·L-1。说明光照可以有效提高此类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5种多苯并咪唑锌配合物,即[Zn(TDB)2]Cl2(1)、[Zn(NTB)Cl]Cl (2)、[Zn(EDTB)]Cl2(3)、[Zn2(EGTB)Cl2]Cl2(4)和[Zn2(DTPB)Cl3]Cl (5),其中TDB=1,2-二(2-苯并咪唑)-1,2-二羟基乙烷、NTB=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EDTB=N,N,N'',N''-四(2-苯并咪唑亚甲基)-1,2-乙二胺、EGTB=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1,4-二乙胺基乙二醚以及DTPB=N,N,N'',N",N"-五(2-苯并咪唑甲基)-二乙三胺,对5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TCPTP、PTP-MEG2、SHP-1和SHP-2)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这些配合物强烈抑制PTP1B的活性,其IC50值在0.15~0.28μmol·L-1范围内,但对PTP-MEG2和SHP-1抑制较弱,几乎不抑制SHP-2,而配合物135对与PTP1B高度同源的TCPTP的抑制明显强于24,因而24对PTP1B表现较强的选择性,对PTP1B抑制活性是TCPTP的7~12倍、PTP-MEG2的10~15倍、SHP-1的20~40倍,大约是SHP-2的1000倍,表明配合物的结构影响其对PTP1B的选择性。酶促动力学实验显示24对高度同源的PTP1B和TCPTP抑制类型不同,对PTP1B的抑制为竞争型,而对TCPTP的抑制为非竞争型,推测其选择性可能与其抑制方式有关。荧光滴定表明24与PTP1B和TCPTP发生了1:1结合作用。结合常数分别为1.12×106、5.47×105、1.19×106和4.95×105 L·mol-1,表明它们与PTP1B的结合能力强于TCPTP,与它们对这两种酶的抑制能力一致。  相似文献   

5.
设计合成了4种含不同芳香取代基团的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配体(2-乙酰基吡啶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1-H)、2-甲酰基吡啶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2-H)、2-甲酰基噻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3-H)、2-甲酰基水杨醛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L4-H))的镓配合物,对它们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并讨论了配体分子中不同芳香取代基对配合物抑菌活性的影响。在模拟生理条件下,L与Ga3+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配合物[Ga(L12]NO31)、[Ga(L22]NO32)、[Ga(L32]NO33)、[Ga(L42]NO34),各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比Ga(NO33·9H2O强的抑制活性,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高于大肠杆菌,其中,12的活性比相应配体高,其余2个配合物与其配体之间无明显活性差异。L1和L2分子中吡啶基的较强吸电子效应可能是12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主要原因。4种配合物抑制黑曲霉生长的活性同样高于Ga(NO33·9H2O,其中3最强,并显著高于L3,其余配合物与相应配体间无活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个苯甲酰腙化合物N'-(2-羟基-5-甲氧基苯甲基)-4-二甲氨基苯甲酰肼(H2L)。利用H2L、乙酰氧肟酸(HAHA)和VO(acac)2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配合物[VOL(AHA)]。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H2L和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苯甲酰腙配体作为二价阴离子,利用其酚羟基氧原子、亚胺基氮原子、以及烯醇氧原子与V原子进行配位。乙酰氧肟酸配体利用其羰基氧原子和去质子化的羟基氧原子进行配位。配合物中的V原子为八面体配位构型。测试了H2L、HAHA和钒配合物的脲酶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00μmol·L-1时,钒配合物对幽门螺旋杆菌脲酶的抑制率为63%,其IC50值为45μmol·L-1。还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分子与脲酶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个苯甲酰腙化合物N'-(2-羟基-5-甲氧基苯甲基)-4-二甲氨基苯甲酰肼(H2L).利用H2L、乙酰氧肟酸(HAHA)和VO(acac)2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配合物[VOL(AHA)].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H2L和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苯甲酰腙配体作为二价阴离子,利用其酚羟基氧原子、亚胺基氮原子、以及烯醇氧原子与V原子进行配位.乙酰氧肟酸配体利用其羰基氧原子和去质子化的羟基氧原子进行配位.配合物中的V原子为八面体配位构型。测试了H2L、HAHA和钒配合物的脲酶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00 μmol·L-1时,钒配合物对幽门螺旋杆菌脲酶的抑制率为63%,其IC50值为45μmol·L-1.还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分子与脲酶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和表征了标题配合物[Ni(DTPB)H2Cl]Cl(BF4)2·4H2O(DTPB为1,1,4,7,7-五(2'-苯并咪唑甲基)-二乙基三胺),并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它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拟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为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它能较好地抑制邻苯三酚的氧化,IC50值为29.8mg·L-1,且反应温度和pH值影响其SOD活  相似文献   

9.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Ni(L12]·2DMF (1),[Cu(L12]·THF·0.25MeOH·2.25H2O(2), [Ni(L22]·2MeOH(3)和[Cu(L22]·2EtOH (4)的结构(HL1:5-甲酰基-3,4-二甲基-吡咯-2-甲酸乙酯缩硫代氨基脲,HL2:5-甲酰基-2,4-二甲基-吡咯-3-甲酸乙酯缩4-异丙基氨基硫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除溶剂分子不同外,配合物1~4的结构相似。每个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分别与来自2个阴离子L-配体的N2S2电子供体配位,采取扭曲的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其配体。  相似文献   

10.
以刚性配体1,3-bib(1,3-二(1H-咪唑-1-基)苯)与[Ru(η6-p-bip)Cl2]2p-bip,联苯基团)为原料,合成了3种双核芳基钌配合物[Ru2η6-p-bip)2(1,3-bib)2XY]X2(X=Y=Cl-1),X=Y=Br-2),X=I-和Y=Cl-3),并用核磁和质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其具有一种刚性双核M2L2碗状结构,空腔中心有一个阴离子Cl-。配合物3对A549细胞有较高的抗癌活性(IC50=13.9 μmol·L-1),与顺铂细胞毒性(IC50=15.2 μmol·L-1)相当。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凝胶电泳法研究表明配合物1~3与DNA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并且诱发DNA发生解旋。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锰(MnO2)材料具有比容量大、电极电位高、储量丰富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成为水系锌电池正极最受关注的一类材料,然而其仍然存在着结构稳定性差和电化学储存机理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们通过两步合成法制备了一种花苞状结构的MnO2负载在Ti3C2Tx表面形成Ti3C2Tx/MnO2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复合样品的结构、成分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将Ti3C2Tx/MnO2复合材料作为正极,与锌负极匹配组装成水系锌电池,研究了其分别在2 mol·L-1 ZnSO4、2 mol·L-1 ZnSO4+0.1 mol·L-1 MnSO4、30 mol·L-1三氟甲基磺酸四乙基铵(TEAOTf)+1 mol·L-1三氟甲烷磺酸锌(ZnOTf)和3 mol·L-1 ZnOTf四种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i3C2Tx/MnO2在2 mol·L-1 ZnSO4中的比容量较高,但循环稳定性很差。将TEAOTf盐和ZnOTf盐共溶于水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含惰性阳离子的超高浓度盐包水电解液(30 mol·L-1 TEAOTf+1 mol·L-1 ZnOTf),不仅提高了Ti3C2Tx/MnO2材料的可逆性,而且有效抑制了电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溶解。  相似文献   

12.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Ni(L12]·2DMF(1),[Cu(L12]·THF·0.25MeOH·2.25H2O(2),[Ni(L22]·2MeOH(3)和[Cu(L22]·2EtOH(4)的结构(HL1:5-甲酰基-3,4-二甲基-吡咯-2-甲酸乙酯缩硫代氨基脲,HL2:5-甲酰基-2,4-二甲基-吡咯-3-甲酸乙酯缩4-异丙基氨基硫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除溶剂分子不同外,配合物1~4的结构相似。每个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分别与来自2个阴离子L-配体的N2S2电子供体配位,采取扭曲的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其配体。  相似文献   

13.
有机铬(III)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磺基水杨酸铬(III)混配配合物[Cr(SSA)(en)2]•2H2O (SSA=5-磺基水杨酸, en=乙二胺), 通过红外、紫外、荧光光谱以及元素分析、电导率测定和X晶体衍射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pH 7.4, 0.05 mol•L-1 Tris-HCl缓冲液中, 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结果表明配合物可与人血清白蛋白以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条件结合常数为(2.7±0.1)×104 mol•L-1, 结合位点数为3.87. 在pH 7.4, 0.05 mol•L-1 Tris-HCl缓冲液中, 观察了不同温度下EDTA和脱铁伴清蛋白为竞争剂的配体取代反应动力学行为, 其中37 ℃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142和0.0225 h-1.  相似文献   

14.
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2个酰腙铜配合物[Cu(L)2(THF](1)和[Cu(L)(CH3OH)Cl](2)[HL=3,4-二甲基-2-乙氧羰基-吡咯-5-甲醛苯甲酰腙]。结果表明在每个配合物中,HL脱质子作为阴离子配体,通过烯醇化的氧和亚氨基的氮与中心铜(Ⅱ)离子配位。中心铜(Ⅱ)离子在配合物12中的配位构型分别为扭曲的四方锥和平面正方形。配合物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1.98μg·mL-1),而化合物2则对肝癌细胞HepG2展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IC50=9.1μmol·L-1)。  相似文献   

15.
利用β位吡嗪环共轭连接的卟啉-菲咯啉配体L制备了两亲性的卟啉基-钌(Ⅱ)配合物PorRuPorZn-Ru,对其进行了核磁及质谱的表征、线性与非线性光谱分析及光动力抗癌活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所得的2个钌配合物具有高的1O2量子产率(0.93、0.82)和较高的双光子吸收截面(619、621GM),鼻咽癌HK-1细胞株的摄取量可达每106个细胞约22nmol。体外光动力抗癌活性测试显示在2J·cm-2的光学剂量及4μmol·L-1的给药浓度下,抑制效率分别达到(87.44±2.21)%、(45.03±2.85)%。  相似文献   

16.
设计、合成了3种新型席夫碱Zn2+荧光探针:水杨醛缩三羟甲基氨基甲烷(L1)、5-氯水杨醛缩三羟甲基氨基甲烷(L2)和4-甲氧基水杨醛缩三羟甲基氨基甲烷(L3),并用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和HRMS进行了表征。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探针L1和L3,探针L2对Zn2+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检出限为11.96 nmol·L-1,远低于国标GB5749—2006规定的饮水中Zn2+的限量值1.0 mg·L-1(约15 μmol·L-1)。在0~10 μmol·L-1范围内,探针L2的荧光强度与Zn2+浓度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配合物[Zn (C11H13ClNO4)2](L2-Zn2+)的单晶结构和Job曲线证实探针L2与Zn2+以物质的量之比2∶1配位。另外,探针L2能够对实际水样中的Zn2+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7.
设计并合成了2,6-二乙酰吡啶缩水杨酰腙衍生物(2,6-((o-OH) C6H4C=ONHN=C (CH3))2C5H3N,H4L)及其锰配合物[Mn (H2L)(DMSO)2](1)和镧配位聚合物{[La (H2L)2]2[La2(H2L)2(DMF)5(H2O)]·2DMF·2H2O}n2)(DMSO=二甲基亚砜,DMF=N,N-二甲基甲酰胺)。配合物12的结构分别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并经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的P212121空间群;配位聚合物2结晶于三斜晶系的P1空间群。用CCK-8法检测了12对体外结肠癌细胞HCT116和结直肠腺癌上皮细胞DLD-1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2对HCT116和DLD-1细胞都有中等抑制作用:1的IC50分别为(23.69±1.226)μmol·L-1和(41.06±1.013)μmol·L-1;2的IC50分别为(57.61±1.034)μmol·L-1和(61.36±1.029)μmol·L-1。  相似文献   

18.
以邻联甲苯胺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制备席夫碱OTTP,并在席夫碱中掺杂不同比例的菲咯啉铜配合物,合成了菲咯啉铜配位席夫碱基导电聚合物[Cu(Phen)Cl2]X-OTTP(X为席夫碱与菲咯啉铜配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X=1、0.8、0.6、0.4、0.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对产物的形貌结构等进行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法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Cu(Phen)Cl2]X-OTTP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席夫碱聚合物被不同比例的菲咯啉铜配合物掺杂后,形貌产生变化,片状的席夫碱表面产生很多孔隙,片状结构被破坏,基本单元结构的π-π堆积相互作用受影响,为电荷储存与电子交换提供丰富电活性位点。在 6 mol·L-1 KOH 电解质的三电极系统下,[Cu(Phen)Cl2]0.4-OTTP 在电流密度为 0.5 A·g-1时具有 278mAh·g-1的高比容量。混合装置超级电容电池[Cu(Phen)Cl2]0.4-OTTP//AC(AC为活性炭)在能量密度为26.16 Wh·kg-1时的功率密度为 276.99 W·kg-1。尤其是在 10 A·g-1的高电流密度下,混合装置经过 10 000 次恒流充放电循环后其比容量仍保留原始的97.13%。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由三连接的2,3-喹啉二甲酸桥联扭曲的Cd2+八面体形成的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d(QDA)]n1)。该配合物发射出较强的蓝色荧光并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更为重要的是,该配合物在乙醇分散体系中可快速识别痕量的2,4,6-三硝基苯酚和Fe3+离子,其对2,4,6-三硝基苯酚的淬灭常数(Ksv)和检测限(LOD)分别为6.61×104 L·mol-1和0.83 μmol·L-1,对Fe3+离子的淬灭常数和检测限分别为1.74×104 L·mol-1和2.70 μmol·L-1。  相似文献   

20.
在甲醇体系中,分别将苯并咪唑席夫碱HL1和HL2与高氯酸镍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结构类似的镍配合物[Ni(L12]·2H2O(1)和[Ni(L22]·2H2O(2)(HL1=N-(benzimidazol-2-ylethyl)-5-chlorosalicylideneimine,HL2=N-(Benzimidazol-2-ylethyl)-5-bromosalicyli-denei-mine),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Ni(Ⅱ)与来自2个席夫碱配体的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结构。配合物中的氢键将配合物1和配合物2分别连接成二维和三维网络结构。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菌种,研究了2个席夫碱配体和2个配合物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