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不断进行,各门学科都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物理教学过程极为复杂,并且物理这门学科的知识点较多,不容易掌握,所以多数学生都对物理学习怀有恐惧心理,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降低,在这种情形下,物理教学新课的导入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如果在刚上课时就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为了使学生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认真学好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物理素质,研究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这样便可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当下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通过"U型教学模式"来探索引导深度学习,以高中物理"气体的等温变化"一节为例,经历层层递进的探究,利用大量实验引导,使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旨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物理是高中教育的重点学科,也是教育工作的难点之一.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限制了学生物理知识的积累.新课标颁布之后,教育部门对高中学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提升高中生物理课程学习效率是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物理模型在高中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的“内能”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而激发的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物理学科学生学习的“内能”来源于物理科学的知识体验和成功感受.基于新课改条件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关注学情“以人为本”,立足于物理科学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感受科学的真知,从而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能”,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的“内能”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而激发的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物理学科学生学习的“内能”来源于物理科学的知识体验和成功感受.基于新课改条件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关注学情“以人为本”,立足于物理科学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感受科学的真知,从而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能”,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实施新课改后, “探究式教学”成为老师们常用的一种上课模式.因为,中物理新课程倡导“以探究为特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建构他们的物理学知识”,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用科学探究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它很好的体现了“培养学生物理科学素养”这一全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1 问题的提出 物理价值观是指对物理知识与方法、现象与实验、过程与结论等有无价值、价值大小作出判断,进而决定自己相应学习活动或行为的标准和原则.新课改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三维目标体系,强调物理教学中要重视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探讨中学物理价值观的意义与内涵、教学的原则与策略,对提高一线教师的认识和操作水平,优化教学从而落实"价值观"培养,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组织实施等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创新初中物理教学,积极探索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对提升教学水平,打牢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的学与教的质量进行分析,以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物理教学应突出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等职业学校七门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的出台,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新的中职物理教学大纲指出:物理课程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为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物理教学必须突出"三性",即基础性、工具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习情境的创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少物理教师受“题海战术”的影响,教学中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出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后的习题讲解分析上,而对它们得出的过程关注不够,无法深切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感悟不到物理的真谛.学生由于满脑子的小球、斜面、木块、子弹、轻杆等抽象的模型,一旦碰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往往手足无措,对物理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社会的联系没有真切的感受,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情境化的物理知识学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根据学习情境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些物理学习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思路,期望对物理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高中物理教学本着素质教育的目的,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直接获得知识.而探究式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为此,在新的物理教学形势下,积极探究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物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新的知识,由于新颖性,学生总有一些好奇,不过时间一长,加上物理概念较为抽象,如果教学又是采用的灌输式,那么学生对物理的感觉就会有喜爱变得平淡,甚至于感觉物理学习索然无味.如何让物理教学兴趣黯然呢?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总要添加点什么,笔者在思考和实践中发现,拣选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还有多做实验,这两个方法非常有效,能够很好的固化学生的学习情绪,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思维.本文就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和如何充分挖掘实验资源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经常发现各种版本的教科书有些内容表述不太准确,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很多理解误区,甚至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在物理知识储备和物理教学过程中都都产生了不良影响,这对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的新课标背景下的新课改推进极为不利。因此,本文就目前现行的一些初、高中教材中易出现的几种问题加以探讨,希望物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走出一定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物理作为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部,其不单是物理教学课堂中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更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关键途径,对物理现象的解释和分析,即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然而当前阶段很多学生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不愿更多的去观察,去思考,从而导致了对物理知识的不太了解,在应试教育的考试中自然也就无法取得较高的成绩,在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如何充分的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提高总体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以下几点便是所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新的物理知识和概念、新的物理规律和物理研究的方法,很多学生为了学好物理也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在课前进行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物理作业等,也摸索了适合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但还有一些学生总会出现对知识一知半解甚至难以理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实验课是物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理实验教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与兴趣;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在学习物理中所提出的许多理论联系实际的设想与创造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动手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习题课是初中物理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就初中物理课程中习题课中如何改善并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几点意见. 习题课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新授课相比,习题课的课程内容是对学生掌握的的知识的重复,学生在进行习题课程的时候相比新授课缺乏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习得的物理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渐渐遗忘,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能力、培养的思维方法以及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却会留在学生的脑海中,长久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可见在物理教学中,除了知识本身,物理观念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以“机械能”单元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单元教学中关注对学生物理观念的培养,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逐步构建能量观,为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世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曾志旺 《物理通报》2016,35(8):44-46
物理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运用“ 延迟判断”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 问题的分析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物理知识, 可有效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了知识深刻理解, 提高思维品质和问题解 决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的进步,每个时期的教学目标都不一样,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对教学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初中物理教学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也积极改革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希望通过新的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本文结合本人多年初中物理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教学心得,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