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卟啉对癌细胞的特殊亲和作用和哌嗪化合物的抗肿瘤、抗病毒作用,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哌嗪结构的新型卟啉化合物5,10,15,20-四[4-(4'-乙基哌嗪基)苯基]卟啉(TEPPPH2),其结构经UV-Vis, 元素分析,1H NMR等手段证明。采用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EPPPH2和小牛胸腺DNA 的相互作用模式和结合机理。实验发现,TEPPPH2能嵌入到DNA的碱基对中,1个小牛胸腺DNA分子对TEPPPH2分子的最大结合数n约为88,结合常数为8.4×106mol•L-1 。TEPPPH2与DNA的结合数和结合常数大于已知的四(4-N-甲基吡啶基)卟啉和Ca/sal-his、Ni/sal–aln型席夫碱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2.
几种取代胡椒醛缩合不对称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加热法, 以6-硝基胡椒醛、两种R取代苯甲醛(R=H, Cl)、吡咯为原料, 在丙酸中缩合, 合成了两种新的不对称卟啉化合物5-(2-硝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2)和5-(2-硝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10,15, 20-三对氯苯基卟啉(3). 将23还原得到了化合物5-(2-氨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4)和5-(2-氨 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10,15,20-三对氯苯基卟啉(5). 新化合物结构分别经UV-Vis, IR, 1H NMR及元素分析所证实. 荧光测试表明, 几个化合物都有比较好的荧光强度, 且氨基取代化合物的荧光强度比相应的硝基化合物的大.  相似文献   

3.
陶敏莉  刘东志  张敏华  周雪琴 《化学学报》2008,66(10):1252-1258
以5-对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2-苯基-5-(对氨基苯基)-1,3,4-噁二唑为原料合成了系列卟啉-噁二唑二元化合物, 其结构通过1H NMR, ESI-MS, IR, UV-Vis确定. 对合成化合物进行光谱性能测定, 结果表明, 在卟啉与噁二唑混合体系中, 存在着卟啉激发态分子向噁二唑基态分子的分子间电子传递过程, 导致卟啉激发态的荧光猝灭; 在卟啉-噁二唑二元体系中, 315 nm激发下发生了由激发态噁二唑基团至卟啉基团的能量传递, 导致噁二唑基团荧光猝灭, 卟啉基团荧光增强. 420 nm激发下不存在分子内卟啉基团向噁二唑基团的电子回传竞争; 电化学性能测定进一步表明从噁二唑基团向卟啉基团的电子传递是可能的. 因此卟啉-噁二唑二元化合物可能作为一种模型, 模拟光合作用中电子给体至叶绿素之间的电子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mesoN,N-二甲氨基苯基或N-苯基咔唑基单取代卟啉(5a~c)及其锌配合物(6a~c),用高分辨质谱、1H NMR、紫外-可见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等对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卟啉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荧光性质。结果表明,这些卟啉化合物及其锌配合物在400~410 nm之间具有强的吸收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在0.05~0.09;另外还分析了meso位不同取代基对光谱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三种锌卟啉-蒽醌-2-磺酸酯为主体化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主体化合物与客体咪唑、吡啶、N-甲基咪唑进行的轴向配位反应,结果表明:①对于同一主体,客体的配位能力为:N-甲基咪唑咪唑吡啶;②对于同一客体,主体的配位能力是5-(苯基-4-(蒽醌-2-磺酸酯))-10,15,20-三(4-氯苯基)卟啉锌5-(苯基-4-(蒽醌-2-磺酸酯))-10,15,20-三苯基卟啉锌5-(苯基-4-(蒽醌-2-磺酸酯))-10,15,20-三(4-甲氧基苯基)卟啉锌;③实验结果经计算表明主客体之间以摩尔比1∶1配位,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的平衡常数逐渐减小,焓变Δ_rH_m~Θ0,反应是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方法考察了5-p-(4-溴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和5-p-(4-烟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与咪唑类客体之间的配位反应性质。热力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锌卟啉与咪唑类客体之间的轴配反应是按摩尔比1∶1进行的,轴配反应的平衡常数均按K(2-MeIm)>K(N-MeIm)>K(Im)的顺序依次减弱,其中5-p-(4-烟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与2-甲基咪唑间的轴配反应有更大的平衡常数,为5.46×105L/mol。荧光光谱滴定实验显示,随客体浓度的增加,2种主体与咪唑类客体形成的轴配体系均具有荧光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7.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mesoN,N-二甲氨基苯基或N-苯基咔唑基单取代卟啉(5a~c)及其锌配合物(6a~c),用高分辨质谱、1H NMR、紫外-可见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等对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卟啉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荧光性质。结果表明,这些卟啉化合物及其锌配合物在400~410 nm之间具有强的吸收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在0.05~0.09;另外还分析了meso位不同取代基对光谱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型桥连双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将4,4′-二羧基-2,2′-联吡啶、2,6-二溴甲基吡啶、2,6-二羟甲基吡啶和1,8-二氨基萘分别与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a)、5-(4-甲酰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b)和5-[4-(4′-溴代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c)反应,合成了3类新型的双卟啉化合物2a-2e,经IR,1HNMR,MS,UV-Vis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和硒粉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二硒双卟啉,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高分辩质谱(HR-MS)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同时,考察了新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由实验数据求得该二硒双卟啉与BSA的结合常数Ksv=3.35×104 L/mol。分析荧光结果表明二硒双卟啉与BSA之间发生了较强的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10.
以3,5-二羟基苯甲酸丙酯和5-(4-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为起始原料,合成了新型的不对称卟啉配体——5-[4-(3,5-二-十六烷氧基苯甲酰亚胺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及其锌配合物(2),其结构经UV-Vis,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用荧光激发光谱研究了1和2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在激发波长为420 nm时,1和2的荧光发射峰分别在650 nm,709 nm和600 nm,644 nm。  相似文献   

11.
烟酸-卟啉二元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烟酸-卟啉二元化合物, 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认, 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2.
崔玉民  范少华 《合成化学》2005,13(5):516-517
以氯乙醇和5-(对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为原料,合成了5-(对羟乙基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其结构经UV-Vis,1^H NMR和IR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CH2Cl2为溶剂,通过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MATPP)与异烟酸直接反应得到一种不对称酰胺基卟啉配体(H2P),并合成了其锌配合物(ZnP),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等测试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加以确认.同时,结合光谱法初步研究了卟啉的自聚合性质.研究表明,紫外-可见光谱显示了卟啉的J-聚合特征,荧光量子产率由于自聚合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任丽磊  彭晓霞  赵秀丽  祝红梅 《应用化学》2016,33(12):1415-1419
合成了一种5-氟尿嘧啶修饰的自由卟啉(5-[2-(5-氟尿嘧啶-3-基)乙氧基苯基]-10,15,20-三(4-甲氧基苯基)卟啉)及其2种金属卟啉配合物:5-[2-(5-氟尿嘧啶-3-基)乙氧基苯基]-10,15,20-三(4-甲氧基苯基)锰卟啉和5-[2-(5-氟尿嘧啶-3-基)乙氧基苯基]-10,15,20-三(4-甲氧基苯基)锌卟啉。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氢谱(1H NMR)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用噻唑蓝法(MTT法)测定了自由卟啉、锰卟啉及锌卟啉分别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的抑制活性。 其中,锰卟啉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的半抑制浓度为IC50为17.8 mg/L,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种尾式卟啉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4-羟基苯基)-10,15,20-(4-甲氧基苯基)卟啉(1)与乙酰水杨酰氯 反应得到化合物3.5-[4-(4-溴丁氧基)苯基]-10,15,20-三(4-甲氧基苯基)卟 啉(2)分别与苯基哌嗪和1-(4-甲氧基苯基)哌嗪作用,制得了化合物4和5。合 成的新化合物分别经吸收光谱,^1H NMR,MS和元素分析所证实。  相似文献   

16.
以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和叔丁氧羰基(Boc)保护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了3种新型尾式多肽卟啉。通过FT-IR,FAB-MS,1H NMR,UV-Vis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光谱性质。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尾式多肽卟啉产率高达90%以上,在位于可见光红光区的650nm附近均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符合光敏剂在光学方面的要求,有望成为新型潜在的具有靶向作用的光敏剂。  相似文献   

17.
ω-Bromopropylporphyrin ether synthesized from the raction of 1,3-dibromopropane as the bridge-linkedreagent and 5- (4-hydroxyphenyl)-10,15,20-triphenylporphyrin (H2MHTPP) as the matrix reacts with 5, 15-di(4- hydroxyphenyl)-10, 20-diphenyl porphyrin(trans-H2DHDPP) to give the title nanometer porphyrintrimer. The characteriz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elemental analyses, UV-Vis, IR, ^1H NMR andX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