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振宇  张慧生 《力学季刊》2003,24(3):351-357
把特征向量的各阶导数表示成所有模态的线性组合,并利用左模态与右模态间的双正交性,首先导出了任意非亏损矩阵的重特征值的一阶导数所满足的特征值问题,然后根据此特征值问题无、看重根的情况,再导出了异导重特征值和等导重特征值对应的可微特征向量、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各阶导数的一般计算公式。算例显示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侯之超  郑兆昌 《力学学报》1997,29(2):167-174
对于线性系统,根据其质量、刚度或阻尼等矩阵的性质了解特征值,是十分有意义的问题.对于有阻尼陀螺系统,本文首先通过模态正交性推导了有关矩阵的若干关系式.然后分析了复特征值的两类表达式的适用性,着重讨论了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研究特征值性质的现行处理方法存在的困难.提出一种确定特征值的补充方法,指出可能存在虚数特征值的系统的性质.算例表明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3.
广义特征值问题中重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导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把重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导数的计算方法,推广到非亏损矩阵的广义特征值问题,并给出了特征值导数也有重根时特征向量导数的计算式。本方法的优点是只需已知所考虑的重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因而计算量小,对于大型复杂结构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广义特征值问题中重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导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把重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导数的计算方法,推广到非亏损矩阵的广义特征值问题,并给出了特征值导数也有重根时特征向量导数的计算式。本方法的优点是只需已知所考虑的重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因而计算量小,对于大型复杂结构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5.
计算具有区间参数结构特征值范围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区间效学的包含单调性和区间函效所表述的实际物理意义,把广义区间特征值问题转化为两个以非确定参效为优化变量,以关心的特征值为目标函效的全局优化问题,并采用遗传算法对优化问题求解,计算得到结构特征值的区间范围。通过效值算例对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和区间摄动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应用Kronecker代数和矩阵微分理论系统发展了一般实矩阵特征值问题的矩阵灵敏度分析方法,结构系统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导数很方便地排列成二维矩阵,所得的结果很容易形成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颅内压集中参数模型的基础上,改进自适应的龙格-库塔法对一类生物流体力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合理控制计算量,得到了微分方程近似解的局部截断误差的估计。使用矩阵特征值分析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在实际生理范围内变化模型参数,得到特征值随参数变化的关系,指出模型中存在实部为正的特征值。文章还讨论了控制矩阵特征值的变化对数值方法稳定步长的影响,并得到步长的取值范围。通过理论分析。得到控制方程的解随时间的发展和模型中生理参数的选取相关。分析了特征值变化的稳定性和参数的关系,并对模型进行改进,讨论其稳定性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力学中有一类量的求解可归结为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求解,而求解 矩阵的特征值将要求解高次方程的根,这在数学上将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 应用初等变 换方法,将对称矩阵的特征矩阵对角化. 利用这种方法,同时可求出该矩阵所有的特征值和 正交的特征向量,避免了求解高次方程根的困难与把各特征向量正交化的麻烦.  相似文献   

9.
不确定性参数系统振动控制闭环特征值的上、下界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凸模型理论讨论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的振动控制问题。把不确定系统的振动控制转化为确定性问题来处理,然后讨论不确定参数对闭环特征值的影响,提出了闭环系统特征值上、下界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模态综合法并借助二阶非完整约束系统的Routh型方程,建立了考虑全部(包括代数和微分)对接条件下转子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使求临界转速问题由非线性特征值问题转变为线性特征值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微分对接条件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有限元后验误差估计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建华  杨磊  沈为平 《力学进展》2000,30(2):175-190
有限元后验误差估计主要有两大类,即,残余型和后处理型.本文详细介绍了后验误差估计的二大类方法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ZZ误差估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误差估计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对有限元后验误差估计方法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组合结构罚有限元分析与罚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讨论了不同刚度组合结构有限元罚单元罚因子的选取,提出了罚因子选取的一般原则,在实例中,提出了罚单元的估计式及罚因子的取值范围,这对一般情况的数值计算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粘质海底稳定性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小芸 《力学学报》1996,4(1):32-38
本文对南海珠江口盆地大陆架区和东海浙江沿岸象山港的粘质海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判定了该地区不稳定性的原因, 并给出了稳定性估计的直观图。文中还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种弹-粘塑性本构模型材料常数的估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推导了Bodner-Partom统一弹-粘性本构模型的材料常数估计公式,修正了国外有关文献的不当之处,发展了参数的优化估计方法与程序,并用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含非均匀轴向流的输液管道共振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Galerkin的加权残数法分析含非均匀轴向流的输液管道,利用N阶Galerkin截断建立试函数,推导出消除残数方程,得到输液管道的前N阶固有频率。建立输液管道共振可靠度的功能函数,然后采用加权非线性响应面法拟合其功能函数,最后在显式功能函数上采用Monte-Carlo法计算功能函数的灵敏度值。算例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合理的,且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精度,为输液管道共振可靠性灵敏度分析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位官  方钟圣 《力学季刊》1996,17(4):326-333
对随机信号的分析是研究、处理各种随机振动问题的必要步骤。各种随机信号的包络的计算统计特性和包络谱的计算已屡见于各方面的研究及应用领域。本文先综述有关研究结果,并就一些文献中关于包络谱实际计算结果里的一个问题提出质疑,指出很可能是因不恰当地运用了某种谱估计方法处理的计算所致。  相似文献   

17.
统计能量分析中的响应统计估计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廖庆斌  李舜酩 《力学进展》2007,37(3):337-345
统计能量分析(SEA)是分析复杂动态系统结构-声耦合振动响应的有效方法,而结构响应的统计估计是评价SEA分析准确性的基本依据,是SEA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简要介绍了SEA基本理论及其响应统计估计理论的基础上,对SEA中的响应统计估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指出了在SEA响应统计估计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面,并着重讨论了响应统计估计中基于Poisson频率空间和高斯正交总体(GOE)频率空间的结构响应方差分析方法及其在SEA响应统计估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边坡稳定性的神经网络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神经网络理论,本文提出了圆弧破坏和楔体破坏的边坡安全系数估计的新方法。为解决安全系数估计的知识的学习问题,提出了一种推广学习算法。用它对收集到的边坡实例进行学习,然后进行推广,预测出新边坡的安全系数。与极限平衡法和极大似然法的估计结果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推广预测精度高、自学习功能强、考虑不确定性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岩石类材料裂纹分叉非规则性几何的分形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考察了岩石裂纹(从晶粒尺寸的微裂纹到几千米的断层构造)的分叉在几何上存在的非规则性,在文献[10,11]的基础上,应用分形(fractal)几何建立了裂纹分叉的分形模型,分析了裂纹分叉的分形效应,从几何的角度研究了裂纹分叉使断裂韧性提高的物理力学现象,导出了一个比smith公式更合理的断裂韧性计算式。  相似文献   

20.
车辆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是实现车辆底盘智能化所需要的关键参数. 车辆质心侧偏角对于提高车辆安全性和操控性至关重要, 轮胎-路面附着系数决定轮胎力的峰值, 进而确定汽车的动力学稳定性边界. 本文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轮毂电机内置转速/转角传感器的车辆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动态联合估计方法. 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进行车辆动力学分析, 结合Dugoff轮胎计算模型得到车辆质心侧偏角估计器; 利用机器学习中高维数据降维PCA多元分析方法, 提取主元特征参数, 建立路面附着系数估计器. 采用可自适应调节网络结构的双径向基神经网络和扩展卡尔曼滤波DRBF-EKF方法, 通过K-means算法改进RBF神经网络结构, 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噪声滤波提高估计精度, 实现车辆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的动态联合估计. 通过仿真和实车实验表明, 所设计的DRBF-EKF动态联合估计器实时性和估计精度均优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可以适应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附着特性与车速的变化, 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与DRBF方法相比, 显著提高了估计精度; 并且分析了可以同时满足估计精度和实时性要求的最佳隐含层神经元个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