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两年国内气相色谱的应用进展(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两年国内各个领域的学者在气相色谱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作了综述,本综述分3部分叙述,本篇为第Ⅱ部分,包括:5.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气相色谱分析。6.西药的气相色谱分析。7.气相色谱在食品中有害物质分析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药食同源植物是指既可食用又能作为药材防病治病的植物,此类植物不良反应小、药用作用强且价格低廉,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对于该类药物含有的活性成分进行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明确与发挥其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20世纪以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药食同源植物的活性成分的发现与研究,在药食同源植物的质量分析与成分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其主流分析技术之一.本文从近年来气质联用技术发展以及其在药食同源植物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对该技术在药食同源类植物的活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分别从中药成分分析、活性筛选和代谢组学三方面对质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在中药成分分析方面,重点介绍了寡糖异构体的分析方法,以及质谱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成分分析及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在活性筛选方面,分别介绍了超滤-质谱、细胞膜色谱-质谱、微透析-质谱、亲和色谱-质谱、强度衰减质谱、修饰琼脂糖珠-质谱和直接分析质谱等技术及其应用;在代谢组学研究方面,对中药治疗肝损伤、肾虚、心肌梗死和糖尿病等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上述内容充分反映了质谱技术在中药创新性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色谱法在糖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2  
王静  王晴  向文胜 《分析化学》2001,29(2):222-227
综述了适用气相色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多糖的降解方法,单糖和寡糖衍生物的制备,色谱条件的选择以及色谱法在糖类分析中的应用。参考文献58篇。  相似文献   

5.
气体分析中的气相色谱技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气相色谱技术在气体分析中的应用,对气相色谱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GC-NCI-M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人体组织、食品等样品中污染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综述了近年来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污染物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在线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LC-GC-MS)检测再生纸和原纸中的矿物油成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再生纸和原纸的差异性并进行鉴别。利用正己烷-乙醇(1∶1)溶液提取纸样中矿物油成分,通过在线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提取物,并对色谱图进行解卷积和保留时间对齐处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筛选再生纸和原纸的差异性物质,并对两种纸样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基于纸张中矿物油成分,使用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清楚地区分再生纸和原纸。再生纸与原纸中的差异性物质有:芳香烃矿物油(MOAH)馏分中的二异丙基萘同分异构体、四甲基联苯同分异构体、二甲基联苯同分异构体、异丙基联苯同分异构体,饱和烃矿物油(MOSH)馏分中碳原子数为25~33的正构烷烃。  相似文献   

8.
国内气相色谱近年的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傅若农 《分析试验室》2003,22(2):94-107
本文对近三年国内学者在气相色谱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作了综述 ,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和国际上气相色谱方面的研究类似 ,在全二维气相色谱、快速气相色谱 ,微型气相色谱仪、新型气相色谱固定相和色谱柱的溶胶 凝胶涂渍技术领域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有关气相色谱的应用研究中 ,介绍了大量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环境分析、石油和石化分析和化工产品及高聚物分析等领域中应用的题目和摘要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检测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了回收油与正常食用油的辨别.以氧气为反应气,在50℃~400℃范围内,进行了经过确认的9个不同来源的回收油样品和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和橄榄油等4类正常食用油的热重分析,采集300℃下氧化挥发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定性确认了9种挥发性成分,分别为正庚烷、辛烯、正辛烷、正己醛、壬烷、正庚醛、癸烷、辛醛和壬醛.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热重分析数据、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数据和两组数据共同分析,结果表明,仅采用单独一种分析技术均不能实现回收油的有效鉴别,但是结合两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能够实现全部9种回收油与正常食用油的区分,体现出联用技术可获取多信息的优势.本方法无需样品预处理、操作简单、样品量少、速度快,在回收油筛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陈然然  吴德华  王辛  龙成生 《色谱》2019,37(1):54-62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是目前分析人体气味的主要技术手段,其不但可以分析人体气味的组成成分,还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气味之间的差异。该文首先介绍了人体气味的提取和样品前处理的手段,随后对GC-MS在人体气味的采集及储存、成分分析及差异性研究、用于个体识别和健康表征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对GC-MS在人体气味分析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二维气相色谱技术及其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维气相色谱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分析能力,而与飞行时间质谱的联用更使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介绍了二维气相色谱的原理、优越性及不足,以及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的技术进展。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各行业特别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展望了二维气相色谱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及其在烟草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烟草成分裂解产物研究、烟用香精香料裂解产物研究及烟用辅料和添加剂裂解产物研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分析手段,但以制备为目的的气相色谱的应用还较少.目前尚没有商品化的制备气相色谱仪,需要对传统的分析型气相色谱仪加以改进,以达到高效分离制备目标化合物的目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制备气相色谱仪改进工作的研究进展,包括汽化室、色谱柱、分流装置、收集系统等的改进.另外,总结了制备气相色谱在各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5种荷花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测定了5个品种荷花中的挥发性成分.考察了不同萃取头和萃取温度对荷花挥发性成分萃取的影响,选用65μm PDMS/DVB SPME萃取头和25℃室温萃取荷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得到较好的萃取效果.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5个品种共鉴...  相似文献   

15.
离子色谱是用于分离分析不同基质样品中离子性物质的一种新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自1975年发展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能源、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具有操作简单、分析快速、灵敏度和选择性高,且能同时分离测定多种组分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离子色谱技术自身迭代发展,可测定分析的样品种类已包括离子、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碱)等,同时离子色谱法也越来越成为针对中草药复杂组分中单个有效成分分析与鉴定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离子色谱技术的不同类型、原理及研究进展,整理了近几十年离子色谱在中草药糖苷类、氨基酸、蛋白质、无机盐以及有机酸、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等复杂成分中的应用情况;检索文献发现,离子交换色谱、电导检测法为离子色谱中最常用的技术类型和检测方式,且目前离子色谱在生物碱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展现出较传统分析方法更好的优势,但在无机阴离子的形态分析和黄酮类、苯丙素类、甾体类等主要活性物质中的直接应用研究报道较少。最后,综述了离子色谱(联用)新技术及其在中草药中的最新进展,并对该色谱方法未来在复杂组分分离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为离子色谱技术分析中草药复杂化学成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顶空-气相色谱法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回顾了顶空采样气相色谱分析法在复杂基质中挥发性成分中的应用.总结并详述了顶空分析的三种重要模式-介绍了顶空分析的相关原理和整个顶空分析系统的参数优化过程.综述了顶空.气相色谱分析在生物样本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药品中有机残留溶剂的检测、聚合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环境中有害的有机挥发性物质分析、挥发油分析和烟草分析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流体色谱在石化产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超临界流体色谱(SFC)近年来的应用情况,特别是在石化领域中的应用。与当前常用的气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对比,认为SFC是二者的有力补充。SFC在柴油和柴油以上重质馏分油的族组成分析中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色谱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辨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效应成分辨识是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关键,本文从化学特性、生物靶标和整体作用三个层面综述了2000年以来色谱技术在中药效应成分辨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白千层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分析技术, 对植物白千层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从这种植物挥发油中分离出80 个以上的组分, 确认了其中的35 种成分, 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0 % 以上。  相似文献   

20.
胡亚微  杨洋  彭锦峰 《色谱》2020,38(7):768-774
2-乙酰基-1-吡咯啉(2-AP)是目前已经探明的香米特征性香味成分,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香米的品质与价格,但由于该成分在天然香米中的含量通常低至微克每千克,在采用现代分析检测方法测定时,还可能受到样品基质干扰、色谱分离共流出等问题的影响,因此,如何从稻米样品中高效提取该化合物并结合适当的检测方法进行精确测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该文综述了对稻米中2-AP进行测定时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及仪器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蒸馏法、萃取法及顶空富集法等;仪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嗅觉测试法,以及最新被开发出来的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综述将为食品贸易领域香米中2-AP的测定、农业领域香米的遗传育种及水肥管理、食品加工领域米香类稳定风味成分的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