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进展情况。对催化氧化动力学光度法、催化还原动力学光度法、催化荧光光度法、阻抑动力学光度法等几个类别,从反应介质、灵敏度、线性范围等方面介绍了对不同反应体系的研究情况,并对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2.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铜是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成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主要从食物中摄取铜,因此研究测定食品中痕量铜的方法具有实际意义。近年发展起来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对铜的测定非常灵敏。研究发现,在硝酸介质中痕量铜对过氧化氢氧化甲基紫褪色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本文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方法,方法应用于食品中痕量铜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痕量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铜阻抑高碘酸钾氧化玫瑰桃红R的褪色反应 ,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 ,找到了最佳试验条件。该法线性范围为 0~ 0 0 0 8μg/mL ,检出限为 0 3 9× 1 0 - 3μg/mL ,应用于食品中铜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痕量铜的光度法分析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近年来测定痕量铜的光度法,包括常规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导数光度法、析相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萃取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度法等。  相似文献   

5.
评述近年来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进展,包括催化褪色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催化显色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和阻抑动力学分光光度法,主要探讨各反应体系及其条件、方法的检出限、测定范围、应用等.研究新的高灵敏度指示反应、寻找新的活化剂、提高监测技术的灵敏度、对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将催化动力学分析与其它分析技术相结合将是催化...  相似文献   

6.
铜的催化褪色动力学-负吸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催化褪色动力学光度法测铜为例 ,对负吸光度法用于褪色法能提高准确度与灵敏度、扩展线性范围、减小共存离子干扰及操作简便规范等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实例表明 ,间接摩尔吸光系数为1.71×107L·moL -1·cm -1,可测浓度范围为40~3600ng·L -1及相对标准偏差为0.8%(n=9) ,均明显优于用经典吸光度法测定 ,且催化温度降低 ,反应时间缩短并省去反应抑制剂 ,较原方法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7.
催化动力学紫外吸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痕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Ⅱ)对过氧化氢氧化抗坏血酸的催化作用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催化动力学紫外吸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痕量铜的方法。在pH3.5,0.0014mol·L-1抗坏血酸溶液,0.035mol·L-1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系中,方法的回收率为98.5%-99.4%,检出限为4μg·L-1。用以测定自来水、河水、生活污水中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菊  陈瑞战  王宝星  董淑芹 《分析化学》2000,28(11):1444-1444
1 引  言中性红是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 ,变色范围pH为 6.8~ 8.0 ,酸式呈红色 ,碱式呈橙黄色。实验发现在弱碱性介质中 ,铜 催化双氧水还原中性红褪色反应。本文提出以该反应作为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指示反应 ,据此 ,建立了测定铜的新方法。本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易控制、重现性好等特点。2 实验部分2 .1 仪器和试剂 UV 91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澳大利亚GBC公司 ) ;72 3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 ;PHS 3型酸度计 (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 ) ;50 1型超级恒温水浴 (重庆试验设备厂 )。铜标准溶液 :1.0g L…  相似文献   

9.
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氨性介质中,铜对H2O2氧化次甲基蓝褪色反应有强烈催化作用。研究发现,次甲基蓝的氧化产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强荧光,据此建立一种测定痕量铜的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本法检出限达0.02ng/mL,铜的质量浓度在0~6ng/mL范围内与相对荧光强度(△F)有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邱澄铨  龙文清 《分析化学》1993,21(9):1078-1080
本文研究了在HAc-NaAc介质中α,α-联吡啶存在下痕量铜(Ⅰ)催化抗坏血酸还原三溴偶氮胂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的灵敏度为9.46×10~(12)gCu/ml,测定范围为0~0.12μgCu/25ml,已用于人发和食品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基于pH6.5 的Na2HPO4NaH2PO4 缓冲介质中铜离子对高碘酸钾氧化胭脂红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适宜反应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1.1×10- 7g/LCu(Ⅱ),表观摩尔系数ε= 7.8×105L·m ol- 1·cm - 1,线性范围为0~0.5μg/10m LCu(Ⅱ),方法已用于人发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铜(Ⅱ)催化邻甲氧基酚的氧化自聚反应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硼酸 -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 ,痕量 Cu( )催化邻甲氧基酚的氧化自聚反应的最佳条件、动力学参数及反应机理 ,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1 80 ng/2 5m L,检出限为 4.9× 1 0 -11g/m L。已应用于铅锌矿废渣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负催化吸光光度法测定头发中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催化动力学法测定微量铜的报道甚多,但都属正催化,利用负催化吸光光度法测定铜的报道却很少。本文研究了铜在水和乙醇介质中对过氧化氢氧化甲基红的褪色反应的负催化作用,拟定了测定铜的新方法。该法用于人发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本法也可用于其它样品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基于pH6.5的Na2HPO4-NaH2PO4缓冲介质中铜离子对高碘酸钾氧化胭脂红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适宜反应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1.1×10-7g/L Cu(Ⅱ),表观摩尔系数ε=7.8×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5μg/10mLCu(Ⅱ),方法已用于人发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铜在乙醇介质中阻抑过硫酸钾氧化甲基红来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采用动力学光度法可测定低至0.4ng/ml Cu~(2+)。本法用于水和试剂中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灿烂绿新体系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铜将引发各种疾病 ,因而对水中痕量铜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 [1-6] ,用于铁的测量已有不少报道 [1-4 ] ,但用灿烂绿作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铜还未见报道。本文发现在 p H=4 .5的 HAc- Na Ac缓冲介质中 ,Cu2 对过氧化氢氧化灿烂绿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研究了适宜的催化条件 ,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该反应可表示为灿烂绿 H2 O2Cu2 ,H 氧化产物反应速率方程为 :- dc灿烂绿 /dt=kca灿烂绿 cb Cu2 cm H2 O2 cn H 但由于缓冲溶…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痕量铜的催化动力学垂直光路光度测定法,铜含量在0~3.0ng/250μ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A=0.534C(cu^2+,ng),+0.018(r=0.9999),检出限为1.5×10^-11g.ml^-1(△A=0.02,t=2min)由曲线斜率法求得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7,方法用于氮三乙酸及标准水样中铜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2%~98%,相对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18.
阻抑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在盐酸介质中,痕量铜能灵敏地阻抑溴酸钾氧化硫堇褪色的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铜的阻抑动力学分光光度新方法。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优化了该阻抑反应的条件及动力学参数。本法线性范围为0.5~5.0 ng/mL,已用于水样和大米试样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发样中痕量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研究报道较多,所用的指示剂有偶氮胭红[1]、偶氮胂I[2]、基紫[3]、邻苯二酚紫[4]、番红花红O[5]等.  相似文献   

20.
新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关于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方法很多,其中应用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也有报道.本文采用具有助发色基团的2,4-二硝基苯肼在氯酸钾的催化作用下,与变色酸偶合,然后与Cu(Ⅱ)配合显色,反应机理如下:(?)试验确定了反应最佳条件,配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2.43×10~5L·mol~(-1)·cm~(-1),铜量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