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在氮分子激光泵浦下,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分子2-(2'-羟基苯基)间氮杂氧茚(HBO)环乙烷溶液放大的自发辐射(ASE)实验和理论研究。在环己烷溶液中,HBO的增益系数α(510um)约为1.2cm-1。在建立了HBO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的放大的自发辐射动态模型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HBO的增益光谱和放大的自发辐射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很好相符,证实了HBO的酮式异构体的基态寿命更接近于260ns而非亚纳秒级。  相似文献   

2.
尚小明  汤国庆  张桂兰  陈文驹 《光学学报》1996,16(10):1371-1378
报道了以N2激光为泵浦光源,获得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分子HBO的激光输出现象。其激光转换效率约为17%,调谐范围为495~540nm,最强的输出波长在510nm。以HBO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为基础,建立了HBO产生激光的动态模型,数值模拟了在宽带和窄带情况下激光输出的光谱特性和时间特性,理论计算值与实验观测值很好相符,同时证实了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分子的激光脉冲宽度依赖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分子的酮式异构体的基态S′0的寿命  相似文献   

3.
尚小明  汤国庆 《光学学报》1996,16(10):371-1378
报道了以N2激光为泵浦光源,获得激发分子内质子转移分子HBO的激光输出现象。其激光转换效率约为17%,调谐范围为495-540nm,最强的输出波长在510nm。以HBO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为基础,建立了HBO产生激光的动态模型,数值模拟在宽睡窄带情况下激光输出的光谱特性和时间特性,理论计算值与实验观测值得好相符,同时证实了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分子的激光脉冲宽度依赖于激发态分子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在调Q的Nd∶YAG激光器泵浦下用Z扫描技术对具有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特性的分子2(2′羟基苯基)间氮杂氧茚(HBO)的光学非线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对1.06μm的光,HBO无非线性吸收,其三阶非线性极化率不随入射光强而变;而在0.53μm的激光作用下,HBO表现出显著的双光子吸收,其双光子吸收系数随泵浦光强增强而减小,而其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实部则随泵浦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在建立双光子泵浦产生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动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5.
尚小明  杨斌洲 《光学学报》1997,17(5):26-532
报道了在调Q的Nd:YAG激光器泵浦下用Z-扫描技术对具有分子内质子转移特性的分子2-(2‘-羟基苯基)间氮杂氮茚的光学非线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对1.06μm的光HBO无非线性吸收,其三阶非互性极化率不随入射光强而变,而在0.53μm的激光作用下,HBO表现出显著的双光子吸收,其双光子吸收系数随泵浦光强增强而减小,而其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实部则随泵浦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在建立双光子泵浦产生激发态分子内质  相似文献   

6.
采用1H-1HCOSY,HMQC、HMBC等2DNMR技术对化合物(Et4N)2[Pd2(mp)2(μ-mpH)2]进行1H、13CNMR谱数据分析与归属.表明它在DMSO溶液中仍保持原有固体状态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HCl从H2O到DMSO(20wt%)-EtOH-H2O中的迁移热力性质,分析讨论了离子的溶剂化作用、溶质-溶剂相互及溶液的微观结构,并应用修正的Born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本文的工作为DMSO在临床试验及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四-(对-羰基苯基)卟啉(TCPP)在H2O/CF3COOH、H2O/CCI3COH和H2O/CH3COOH溶液中的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实验表明,TCPP在H2O/CH3COOH和H2O/CCI3COOH溶液中以分子态的N-质子化卟啉H8TCPP^2+存在,而在H2O/CF3COOH中则形成H8TCPP^2+的J-聚集体。J-聚集体显示,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  相似文献   

9.
Ag2O胶体上SERS增强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分别加入Na2S2O3和NaOH对Ag2O胶体上吸附分子SERS的影响以SERS随时间的变化发现;Ag2O作为SERS的活性载体,化学增强起决定作用,吸附分子与Ag2O胶体表面的小银离子簇(如Ag^4+)形成或强或弱的难溶于水的银离子簇络合物,构成SERS活性中心,它们之间的电荷转移是增强的重要因素,应用激发态电荷转移模型初步估算了D266分子增强因子的量级,得到了与实验值基本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亚稳态分子CO(α^3П)猝灭过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流动余辉技术测定了亚稳态分子CO(α^3П)被CS2,SO2,SO,NOC12,IC1,SO2C12,SC12,H2O,CHC13,CH2C12,He和Ne猝灭的速率常数,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CO(α)和CS2,SO2,SO,NO等分子的猝灭反应的可能出口通道,指出CO(α)被其他分子猝灭时,主要出口通道是化学反应,E-E和E-V能量转移,有时是几种不同的出口通道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1.
对下列含MoFe3S4单元的μ2-OR或μ2-SR桥联双类立方烷簇合物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Et4N)3「Mo2Fe6S8Cl6(OMe)3」(1),(Et4N)3「Mo2Fe6S8(SPh)6(OMe)3」(2),(Bu4N)3「Mo2Fe6S8(SPh)6(OMe)3」(3)(Et4N)3「Mo2Fe6S8(SBu^t)6(OMe03」(4)m,(Et4N)3「Mo2Fe6S8(SPh)9」  相似文献   

12.
S2分子X^3—Σ^—g和B^3Σ^—u态的势能函数和振动光谱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应用实验光谱数据,导出了S2的基态分子X3Σ-g和激发态B3Σ-u的MurelSorbie势能函数,并用QCISD(T)/6-311G方法对基态进行了计算,结果在吸引支出现了回避相交而产生了一个浅平极大,其他部位与实验结果符合甚好。计算了B3Σ-u和X3Σ-g态的全部振动能级,以及激发态(B3Σ-u)振动能级≤9和基态(X3Σ-g)振动能级≤30之间的Deslandres表。给出了B3Σ-u-X3Σ-g跃迁Condon抛物线,各振动态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很好符合。  相似文献   

13.
NO2分子的塞曼调制激光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6840cm^-1-16860cm^-1内测量了NO2分子的塞曼调制光谱(ZMS),得到了相对简化的NO2分子光谱的转动结构,解释了塞曼调制光谱的形成原因和它的主要特征。表明ZMS光谱技术有助于对NO2复杂的转动结构进行标识。  相似文献   

14.
在分子束条件下测量了He(2^3S)+N2O(X)→N2O^+(A^2Σ^+)+He(^1So)+e^-反应的Penning电离光学光谱,求得了N2O^+(A^2Σ^+)态的初生态相对振动布居。以He(2^3S)+N2(X)→N^+2(B^2Σ^+u)+He(^1So)+e^-为参考反应,测量了He(2^3S)+BN2O^+(A^2Σ^+)+He(^1So)+e^-反应的速率常数KN2O^+(A)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5-(2-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o-TPPCO2H)和苯丙氨酸乙酯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滴定曲线以及^1H-NMR数据,证实了o-TPPCO2H中的吡咯氮上的氢和氨基酸酯的羰基氧之间形成的氢键。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精(Wilforgine)的2D 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2D NMR(^1H-^1HCOSY,^1H-^13C COSY,TOCSY,NOESY和COLOC)技术研究了从雷公藤中分离到的雷公藤精,对^1H和^13C谱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7.
用共振拉曼光谱和UV-Vis吸收光谱考察了离子强度对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二酸(H4^2+TSPP)聚集体形成的影响,实验表明加入少量的NaClO4有助于聚集体的形成,而NaClO4的浓度过高则倾向于形成单体。NaClO4的加入不改变聚集体中分子的才排列方式,但高浓度的NaClO4可能在聚集体中引入某种缺陷,使激发态发生局域化。我们还得到了具有宏观尺寸的纤维状H4^2+TSPP沉淀,并研究了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束-气条件下研究了亚稳态原子He(2^3S)与CH2Cl2间的传能反应,测得了由该反应产生的CH(A^2△-X^2П),CH(B^2∑^-X^2П)CH(C^2∑^+-X^2П)和H原子(Balmer系)的化学发光光谱。通过对CH(A,B)的光谱进行计算机模拟,推测出初手的CH(A^2△,v^1=0-2)态振动分布为No:N1:N2=100:40±5:19±2,CH(A^2△,v^1=0-0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曙光一号装置(SG-1FEL)继1991年首轮实验后安排的第二轮实验,由于注入器设计和新的天鹅绒阴极材料的使用,使电子束亮度有较大提高,在数值模拟基础上,省去了长9m的束流调制区,而改用2m束流传输段。实验表明,自发辐射放大(ASE)的输出功率接近100kW,指数增益系数约20dB/m,在相互作用区自由电子激光功率呈良好的指数增长;磁场失谐曲线与数值模拟基本一致,摇摆器内通过的电流基本保持在600A左右,从而验证了双向聚焦的摇摆器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稀上铕(Eu3+)与吡啶-2,6-二甲酸(H2DPC)及邻啡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二元Na3[Eu(DPC)3]2H2O和三元NaEu(DPC)2·4H2O,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和氮谱(14NNMR)及红外光谱(IR)的研究.吡啶-2,6-二甲酸中的羧基以单齿配位(整个分子为三齿配位).二、三元配合物中铕的配位数分别为9和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