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50例,依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48例、良性10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T、MRI检查,分析CT、MRI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发现,MRI总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毛糙、信号/密度不均检出率明显高于CT,MRI钙化灶检出率明显低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CT为79.17%、74.51%、76.00%,MRI为83.33%、80.39%、81.33%,CT联合MRI为95.83%、96.08%、96.00%,CT联合MRI明显高于CT、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T、MRI可作为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方法,CT对钙化灶有较高的分辨能力,MRI对软组织及小病灶有较高的分辨能力,CT联合MRI可有效提高其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选取肺癌患者86例为肺癌组,同期肺良性结节患者86例为对照组,患者均行双源CT双能量、血清miR-126、miR-204水平检测,发现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动脉期NIC、miR-204、miR-126水平在肺癌组中呈异常表达,并与肺癌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相关性,三者联合对肺癌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同时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可知,肺癌组静脉期NIC、动脉期NIC高水平患者生存率低于低水平患者,而miR-126、miR-204高水平患者生存率高于低水平患者(P<0.05)。早期采用双源CT双能量、血清miR-126、miR-204联合诊断,可为临床诊治、预后评估提供循证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CT联合能谱成像(GSI)模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价值。选取经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学证实的肺孤立性结节患者110例(110个肺结节),对患者的CT平扫、GSI平扫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病理学结果分为良性组(炎性结节、非典型腺瘤样增生)41例、恶性组(肺癌小结节)6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小结节形态学特征综合评分、动静脉期的能谱曲线斜率、40 keV CT值、标准化碘浓度(NIC)的差异。结果显示,恶性组患者的毛刺征和棘突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征、病灶内钙化、病灶强化值及孤立性肺结节形态学特征总分均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患者的动脉期、静脉期的能谱曲线斜率、40 keV CT值、NIC均低于良性组(P<0.05)。肺部孤立性恶性结节的形态学特征与肺部良性结节差异显著,恶性结节的能谱曲线斜率、40 keV CT值、NIC值与良性结节差异明显。因此,综合分析结节的形态学特征及GSI参数对其良恶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与花都人爱医院于2013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90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异位妊娠。根据数字随机表达法将9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部B超进行检查和诊断,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阴道B超进行检查诊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随机对照和对比分析。结果在诊断符合率上,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5.11%,对照组为86.22%,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异位妊娠分型诊断上,观察组的破裂型异位妊娠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流产型和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超图像检查结果上,观察组的假孕囊、胚芽以及附件包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盆腔积液、原始心管搏动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上,相对于腹部B超,阴道B超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更高。同时,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临床诊断上具有应用简单、安全性高、无痛等优势,可获得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对比剂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将在我院接受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的164例病例,随机分成传统注射组和双流注射组。比较两组间对比剂用量、颈总动脉起始部、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虹吸部、M1段感兴趣区的CT值,并对两组间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综合显示情况及远端细小动脉分支的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质量评分。结果发现,两组间感兴趣区的CT值、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综合显示情况主观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剂用量、远端细小动脉分支显示情况主观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以上结果可知,对比剂双流技术注射方案在双源CT头颈联合CTA检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选择2013年10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53例经临床确诊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发作间期分别行常规CT、MRI、SPECT检查,观察3种方法对致痫病灶检出和定位准确率,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和MRI在难治性癫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SPECT检测患侧rCBF低于健侧[(46.05±7.62)vs(54.51±9.39),P<0.05],MRI检测患侧NAA(cho+Cr)低于健侧[(0.47±0.05)vs(0.69±0.11),P<0.05]。SPECT对致痫灶检出率、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1.13%、73.58%,均高于MRI和常规CT(P<0.05)。联合SPECT、CT、MRI对致痫灶检出率、定位准确率达94.34%、92.45%,高于单独诊断(P<0.05),联合rCBF+NAA(cho+Cr)预测致痫病灶位置的AUC达0.923,灵敏度和特异度达82.26%、98.91%,高于rCBF、NAA(cho+Cr)(P<0.05)。结论:PET-CT、MRI对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均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PET-CT在致痫灶检率、定位定侧方面更有优势,联合诊断更有助于提高定位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分析X线平片和CT扫描对外伤性脊椎骨折部位的检出情况、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的显示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CT扫描检查,以手术结果为参考,观察X线平片和CT扫描对外伤性脊椎骨折部位(前柱、中柱、后柱)的检出情况、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小关节滑脱、骨碎片、椎体移位、椎管狭窄)的显示情况,以及对术后椎弓根未完全到达椎体的检出情况。结果显示,CT扫描对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对前柱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与X线平片比较无差异(P>0.05)。CT扫描对小关节滑脱、骨碎片、椎体移位、椎管狭窄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对术后椎弓根未完全到达椎体检出率为88.89%,高于X线平片的77.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对外伤性脊椎骨折部位检出率及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的显示均优于X线平片,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作为外伤性脊椎骨折的首选诊疗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5例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实施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然后以手术结果为参照,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及具体的影像表现。经手术证实,55例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中隐性骨皮质下骨折34例、骨皮质骨折14例、骨软骨骨折7例,核磁共振成像符合率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相比较,核磁共振成像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如下:隐性骨皮质下骨折存在大范围的地图样、网格状或线状信号区,边界模糊但骨关节面完整;骨皮质骨折呈低信号带中断,与骨髓高信号存在强烈对比;骨软骨骨折呈多层次或者是连续性中断。说明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具有多样性特点,仔细分析不难鉴别,可作为优选诊断手段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中医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研究组),及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0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的阳性检出率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是作为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与MRI应用于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盖州市中心医院接收的隐匿性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入院就诊,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MRI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89%、90.47%、100.00%,对照组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00%;研究组、对照组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特异性均为100%,无差异;研究组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准确率、敏感度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应用于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效果优于64层螺旋CT,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18 F-脱氧葡萄糖(18 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对女性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选取95例不明原因腹腔积液女性患者的18 F-FDG PET/CT影像资料及肿瘤标志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显示:95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恶性腹腔积液74例,良性腹腔积液21例。PET/CT对良恶性腹腔积液的诊断灵敏度为98.65%,特异度为19.05%,准确度为81.05%。恶性腹腔积液的SUV max与良性腹腔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按病因进一步细分后发现,卵巢癌组的SUV max明显高于其他良性原因组(P<0.05),但与结核组和其他恶性肿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中以CA125检测效率最高,其对卵巢癌及结核所致腹腔积液的诊断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7.7%,准确度为81.4%。PET/CT和CA125联合诊断对卵巢癌及结核所致腹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与单一PET/CT或CA125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表明18 F-FDG PET/CT诊断女性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良恶性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但特异性较差,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并不能提高对卵巢癌及结核所致腹腔积液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重建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70例脊椎骨折患者,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分别实施X线检查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以手术结果为参照,对比两种诊断方式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发现,X线检查骨折的部位诊断符合率、类型诊断符合率、合并椎管狭窄诊断符合率均低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相比较,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可知,对脊椎骨折进行临床诊断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准确揭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且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水平均较高,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威胁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确诊的20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114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92例(SAP组),用双源CT血管造影技术检测患者的斑块性质,并检测了血清明胶酶B(MMP-9)、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2(Lp-PLA2)浓度,分析MMP-9、PAF及Lp-PLA2与斑块性质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CS组患者斑块面积和偏心指数均大于SAP组(P<0.05);ACS组患者血清MMP-9、PAF及Lp-PLA2的水平均高于SAP组(P<0.05);ACS组患者易损斑块的比例明显高于SAP组(P<0.05)。所有易损斑块患者血清MMP-9、PAF及Lp-PLA2的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偏心指数与血清MMP-9、PAF及Lp-PLA2浓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通过双源CT血管造影技术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结合血清MMP-9、PAF及Lp-PLA2浓度,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血清MMP-9、PAF及Lp-PLA2浓度与斑块的性质及不稳定性有关,可为预测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性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Metabolite‐responsive hydrogels that detect pathological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and react by releasing a therapeutic stimulus hold high promises in treating metabolic diseases. In this study, a hydrogel is described that discriminates betwee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centrations of urate, the causative agent of gouty arthritis. The hydrogel is synthesized by coupling a dimeric variant of the Deinococcus radiodurans‐derived urate repressor HucR to linear polyacrylamide. The protein‐grafted polymer is crosslinked to form a hydrogel by a multimeric hucO DNA sequence [hucO]n specifically binding HucR. At elevated urate concentrations, HucR dissociates from [hucO]n thereby weakening the hydrogel structure and resulting in its dissolution.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MRI相关定量参数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将56例SIS患者设为SIS组,同期56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了两组对象的一般资料、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评分)及MRI相关定量参数水平,探讨了MRI定量参数与Constant评分、SIS发病相关影响因素、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对SIS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SIS组Constant评分、最短肩肱间距低于对照组,肩峰指数、肩锁关节骨赘高度高于对照组,且SIS组治疗有效患者肩峰指数、肩锁关节骨赘高度低于无效患者,最短肩肱间距高于无效患者(P<0.05);SIS患者肩峰指数、肩锁关节骨赘高度与Constant评分呈负相关,而最短肩肱间距与其呈正相关(P<0.05);各MRI相关定量参数均为SIS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应用各MRI相关定量参数联合诊断SIS特异度为87.50%,敏感度为80.36%。由此可知MRI相关定量参数对SIS诊断价值较高,且与肩关节功能和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