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本文探讨肌骨超声(MSKUS)在诊断脑梗死后并发肩周软组织损伤及指导临床治疗中的价值。选取165例脑梗死后偏瘫并发肩周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临床随机研究,超声指导组83例、常规组82例。经MSKUS检测分析,其中肱二头肌腱病变74例(44.85%)、肩袖病变117例(70.91%)、SA-SD病变48例(29.09%)、肩锁关节病变28例(16.97%);超声指导组在康复治疗2周、康复治疗8周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P<0.05);超声指导组在康复治疗2周、康复治疗8周时的肩关节前屈活动度、肩关节外展功能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常规组的(P<0.05);超声指导组在康复治疗8周时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大于常规组的(P<0.05)。MSKUS在诊断脑梗死后并发肩周软组织损伤及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分析了肩袖病变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ong head of the biceps brachii tendon,LHBT)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文中对32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术前肩关节超声检查结果与肩关节镜手术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按照不同肩袖病变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组间LHBT病变类型的差异进行了比对分析,并对LHBT病变类型及病变总发生率与肩袖撕裂部位、范围大小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术前肩关节超声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手术结果的诊断一致性中等偏高。LHBT病变类型在不同肩袖撕裂类型中总的差异不显著,而LHBT半脱位在不同肩袖撕裂部位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LHBT病变类型与肩袖撕裂范围大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随着肩袖撕裂范围的增大,LHBT病变发生率升高,二者呈正相关。由本文结果可知,LHBT病变与肩袖病变存在一定相关性,肩袖损伤的早期诊断与修复可防止LHBT病变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3.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60例,分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患者均行MRI检查,比较3组的MRI参数,包括髓核(NP)区、纤维环(AF)区T2值。检测比较发现,3组LDH患者NP区、AF区T2值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与腰椎功能评分(JOA)呈正相关,与腰部疼痛评分(VAS)呈负相关(P<0.05)。NP区、AF区T2值联合鉴别轻中度、中重度椎间盘退变程度的AUC大于各指标单一鉴别,具有较高评估效能。因此,MRI参数评估LDH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方面具有良好价值,可为临床明确患者病情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分析MRI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凹间距(tibial tuberosity-trocholear distance,TT-TG)、髌骨高度(patellar height,PH)、股骨滑车沟角(sulcus angle,SA)、滑车沟深度(sulcus depth,SD),与一次性髌骨外侧脱位(transient lateral patellar dislocation,TLPD)患者诊断及分型的关系。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TLPD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膝关节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1.5 T MRI测量受试者TT-TG、PH、SA、SD水平,分析各指标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显示,观察组TT-TG、PH、S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T-TG、PH、SA及SD指标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TLPD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P<0.05),且联合应用时AUC面积明显大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Dejour分型恶化,患者TT-TG、PH及SA水平均明显升高,SD水平随之明显降低(P<0.05);TT-TG、PH、SA及SD是影响TLPD患者临床分型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5 T MRI对TLPD患者的TT-TG、PH、SA、SD进行测量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价值,且TT-TG、PH、SA、SD是影响患者临床分型的独立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3D黑血技术判断颈动脉斑块位置及预测脑卒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检查,分析两组黑血技术参数差异,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参数预测脑卒中的价值。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2处;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95.12%;观察组颈动脉血管总面积(TVA)、管壁面积(WA)及管壁标准化指数(NW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缺血侧TVA明显高于非缺血侧(P<0.05);TVA、WA及NWI预测脑卒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825和0.842(P<0.05)。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判断颈动脉斑块位置有较好的价值,颈动脉定量指标在脑卒中预测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分析脑胶质瘤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与病变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相关性,以及DTI参数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诊断的价值。根据病理分级将102例脑胶质瘤患者分为低级别组(47例)和高级别组(55例),均行MRI和DTI检查,定量测定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相对ADC(rADC)、相对FA(rFA)值及相对轴向扩散系数(rAD)值;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MMP-9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高级别组患者的rADC、ADC、rAD、FA、rFA均低于低级别组(P<0.05);高级别组患者的VEGF和MMP-9阳性表达均高于低级别组(P<0.05)。rADC、ADC、rAD、FA、rFA与VEGF和MMP-9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rADC、ADC、rAD、FA、rFA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AUC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DTI定量参数与脑胶质瘤VEGF和MMP-9表达具有相关性,且有助于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BC)患者82例设为研究组,同期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2例设为对照组,探讨了超声参数联合血清骨桥蛋白(OPN)、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BC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病灶处的RI值、PI值和血清OPN、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I值、RI值、血清OPN、IL-1β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远处转移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预后良好者PI、RI、OPN、IL-1β低于预后不良者(P<0.05);超声参数联合血清OPN、IL-1β诊断BC的AUC值为0.900,预测预后的AUC值为0.875。本研究证实BC患者存在超声参数及血清OPN、IL-1β水平异常情况,且异常程度与疾病病理特征关系密切,通过超声参数及相关血清因子水平可对乳腺病变情况进行鉴别,并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Fibroscan评分系统在慢性乙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的慢性乙肝患者300例,其中235例有肝纤维化(观察组)和65例无肝纤维化(对照组),统计分析了这两组患者和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门静脉主干内径(mPVD)、脾静脉内径(SVD)、门静脉血流量(mPBF)、门静脉主干平均血流速度(mPVm)、门静脉淤血指数(CI)、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sVm)、脾静脉血流量(sVBF)]和肝脏硬度值(LSM)。结果显示,各参数联合诊断CHB肝纤维化的AUC最高,为0.876(P<0.05);SVD、mPVD、CI、LSM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mPVm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P<0.05);LSM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AUC最大(P<0.05)。可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FibroScan定向瞬时弹性成像系统检测SVD、mPVD、CI、mPVm、LSM参数可诊断CHB肝纤维化,且各参数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肝纤维化及严重程度的无创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探讨高场强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且已临床确诊的31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1例作为对照组,高场强MRI检测坐骨神经信号强度及肌肉信号强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梨状肌厚度和坐骨神经厚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侧梨状肌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侧序列T2WI的神经信号强度/肌肉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梨状肌厚度、神经信号强度/肌肉信号强度诊断梨状肌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6、0.869,二者联合诊断梨状肌综合征的AUC为0.945。高场强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检出率更高,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梨状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选取4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42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N和T分期患者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结节形态、边界、回声、钙化超声征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TC、A/TL、TI-RADS分级评分、PSV、RI、Adler血流分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参数联合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AUC为0.902,诊断N1分期的AUC为0.879,诊断Ⅲ+Ⅳ分期的AUC为0.915,均大于任一单一参数(P<0.05)。可见采用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观测甲状腺结节征象与A/TC、A/TL、TI-RADS分级、PSV、RI、Adler分级,可诊断结节性质,并能评估恶性结节患者术前肿瘤分期,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子宫肉瘤(US)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良性子宫肌瘤患者103例作为对照组,探究多参数MRI对US与良性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效果及与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观察组达峰时间(TTP)、扩散系数(ADC)低于对照组;随临床分期增加,TTP、ADC呈下降趋势,TopoⅡα、AgNOR、PDGFα、Matriptase mRNA相对表达量呈升高趋势,TTP、ADC与TopoⅡα、AgNOR、PDGFα、Matriptase m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且TTP、ADC联合鉴别诊断US和良性子宫肌瘤的AUC值最大,提示US与良性子宫肌瘤MRI参数存在显著差异,且TTP、ADC值与增殖分子、侵袭分子活性直接相关,可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均行双源CT及MRI检查。通过比较双源CT及MRI对痛风性关节炎的阳性诊断率、诊断灵敏度,以及不同影像学表现的差异(包括痛风结节、关节骨质破坏、关节软骨侵蚀、关节积液、周围间隙水肿、滑膜破坏和尿酸盐结晶等),探讨双源CT和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双源CT检出患病关节的阳性率及诊断敏感度均高于MRI,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双源CT对于痛风结节以及骨质破坏的检出率高于MRI,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检测尿酸盐结晶方面,双源CT具有特异性;MRI对于关节积液、关节周围间隙水肿、软骨侵蚀、滑膜侵蚀的检出率高于双源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双源CT具有尿酸盐结晶诊断特异性,其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于MRI。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超声造影参数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进行了分析。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治疗并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参数:开始增强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基础强度(BI),以及增强强度(EI)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136例、病情稳定(SD)36例、恶化(PD)16例,化疗无效者148例,有效率74.00%。化疗无效者和有效者BI、EI化疗前后比较,无效者化疗前后AT、TTP、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者化疗后:AT、TTP明显低于化疗前,PI明显高于化疗前;无效者化疗后:AT、TTP明显高于有效者,PI明显低于有效者,有效者AT、TTP下降值及PI升高值明显高于无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有效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AT下降值以>1.0 s为临界值时,为87.84%、80.77%、86.00%,TTP下降值以>1.5 s为临界值时,为89.19%、84.62%、88.00%,PI升高值以>2.0 dB为临界值时,为85.14%、76.92%、83.00%,三者联合时为97.30%、96.15%、97.00%,三者联合时明显高于三者单独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证实了超声造影参数中AT、TTP、PI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有关,并可作为评估患者化疗有效性的指标,且三者联合时评估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5例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实施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然后以手术结果为参照,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及具体的影像表现。经手术证实,55例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中隐性骨皮质下骨折34例、骨皮质骨折14例、骨软骨骨折7例,核磁共振成像符合率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相比较,核磁共振成像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如下:隐性骨皮质下骨折存在大范围的地图样、网格状或线状信号区,边界模糊但骨关节面完整;骨皮质骨折呈低信号带中断,与骨髓高信号存在强烈对比;骨软骨骨折呈多层次或者是连续性中断。说明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具有多样性特点,仔细分析不难鉴别,可作为优选诊断手段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CT血管成像(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在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的价值。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分为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分析预后良好和不良患者ASPECTS、CTP参数差异。预后不良患者CTA图像ASPECTS评分<3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预后不良患者病灶处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ASPECTS评分联合CBV、CBF及MTT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P<0.05),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0%和84.10%。CTA联合CTP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绝经后女性腰椎退行性病变程度与骨质疏松的关系。选取经骨密度检查确诊的骨质疏松绝经后女性患者50例为骨质疏松组、非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妇女均接受MRI检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的L1/L2、L2/L3、L3/L4、L4/L5、L1~S1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腰椎L1/L2、L2/L3、L3/L4、L4/L5、L1~S1之间的BMD与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绝经时间、年龄、腰椎BMD值与患者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绝经后女性采用MRI检查评估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程度Pfirrmann分级评分与骨质疏松程度有关,同时与患者的年龄、绝经时间长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