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聚丙撑碳酸酯的流动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丙撑碳酸酯的流动性能王胜杰,黄玉惠,丛广民(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50)关键词聚丙撑碳酸酯,流动性能,表观粘度,粘均分子量聚丙撑碳酸酯(PPC)是由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而成的新型含端羟基脂肪族聚碳酸酯[1],作为对它的基本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2.
《化学通报》2003,66(2)
[W 0 0 9]锂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性能 AdvancesinIonicConductivityofLithiumPolymerElectrolytes张虎成1,2  轩小朋1,2  王键吉1  汪汉卿2 (1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乡  4 5 3 0 0 2 ;2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兰州  73 0 0 0 0 )综述了四种类型的锂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的特征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着重阐明了聚合物的结构、离子传输机理和离子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聚合物电解质导电性能的因素。Eachsystemofallfoursystemsf…  相似文献   

3.
[W 0 3 3 ]生物酶的固定化及其应用ProgressintheStudiesofEnzymeImmobilizationandApplicationsofImmobilizedEnzyme刁颖辉 付时雨  余惠生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纤维素化学开放实验室 广州  5 1 0 65 0 )固定化酶有利于实现生物酶与反应物的分离及酶的反复利用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笔者从固定化酶的方法类别、用于固定化的功能基团、固定化后传质作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并介绍了固定化酶近些年在生物传感器、有机反应、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En…  相似文献   

4.
FTIR研究聚碳酸亚丙酯型聚氨酯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大多是由酯交换或环状碳酸酯开环聚合而得的聚碳酸酯合成的,直接用CO2共聚物合成聚氨酯弹性体的报道很少。本文采用阴离子配位络合的方法,通过调节聚合,以CO2与环氧丙烷为单体合成了分子量、官能度可调节的端羟基聚碳酸亚丙酯(PPC),...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碳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二氧化碳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APC)的合成工艺、催化剂体系、物理化学性能以及改性,并阐述了共聚物性质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脂肪族聚碳酸酯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族聚碳酸酯共聚物是一类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新型材料,自1969年井上祥平等首次通过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反应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以来,人们在将二氧化碳固定为全降解聚合物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用于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共聚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各类催化剂及反应机理,讨论了脂肪族聚碳酸酯结构/性能关系,并简要介绍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工程创新团队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原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工程创新团队于1994年组建以来,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及中国石油等大型企业的委托课题,在羰基合成制备碳酸二甲酯和丙烯酸等大宗化学品、酯交换制备碳酸二苯酯、酯交换制备通用聚碳酸酯及具有可生物降解等性能的新型聚碳酸酯材料、二氧化碳经碳酸乙烯酯耦合制备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等新材料,特种纸助剂的制备与应用、三聚氰胺泡沫的制备与应用、含氯有机废气的净化回收等领域拥有授权和申请专利60余件、中试和产业化技术(产品)10余项、国家级新产品一个,发表论文100多篇,形成了明显的技术创新特  相似文献   

8.
利用脂肪族二元酸酯与乙醇胺反应容易获得的对称二酰胺二醇,经缩聚合成聚酯酰胺预聚体,并针对端羧基和端羟基同时扩链来提高分子量,获得可生物降解的聚酯酰胺.首先将N,N′-二(2-羟乙基)草酰胺(HEOA)或N,N′-二(2-羟乙基)己二酰胺(HEHA)与己二酸和丁二醇缩聚,制备同时带有端羧基及端羟基的脂肪族聚酯酰胺预聚体,通过1,4-双(2-噁唑啉)苯及己二酰双己内酰胺混合扩链剂扩链,获得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并通过红外、1H-NMR、DSC及TGA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预聚体在制备过程发生了一定的酯-酰胺交换反应;扩链后聚合物的熔点、熔融焓和热稳定性有所下降;但热稳定性仍接近或略高于聚己二酸丁二酯.  相似文献   

9.
IntroductionAxiallydissymmetric 1,1′ binaphthyland 1,1′ bi phenylligandsbearingtwoidenticalgroupsinthe 2 ,2′ positionhaveprovedtoberemarkablyusefulinenantiose lectivecatalysis ,withopticalyieldscloseto 10 0 %enan tiomericexcess (ee)obtainedinseveralpreparativelyim p…  相似文献   

10.
周瑜  刘芝兰  陈红祥 《化学通报》2011,(12):1112-1117
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可功能化性等特点,近十几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结合本实验室对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碳酸酯的研究工作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高分子链的几何形状对脂肪族聚碳酸酯进行了分类介绍,综述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同时展望了脂肪族聚碳酸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离聚物在液晶聚合物与聚碳酸酯共混体系中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离聚物在液晶聚合物与聚碳酸酯共混体系中的增容作用刘杰何嘉松(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关键词增容作用,离聚物,热致液晶聚合物原位复合材料(In situcomposite)是一种新兴的复合材料,是由热致液晶聚合...  相似文献   

12.
《化学通报》2001,64(9)
引用方法 :作者 (多位作者间以逗号隔开 ) .题目 .化学通报 ,年 ,卷 :W××× (×××为网络版目次中序号的后三位 ) .[W 0 1 0 76]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性能和应用Synthesis,PropertiesandApplicationofHyperbranchedPolymers邱 藤 唐黎明 张晓龙 刘德山 (清华大学化工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北京  1 0 0 0 84 )超支化聚合物以其特殊的分子构造和物理化学性质而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总结 ,并对其性能和应用作了评述。Hyper…  相似文献   

13.
[w0 8 3 ]1 ,5 萘二异氰酸酯合成现状TheDevelopmentoftheSynthesisof 1 ,5 NaphthaleneDiisocyanate李 芳 丛津生 薛 伟 赵 博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化工研究所 天津  3 0 0 1 3 0 )讨论了非光气法合成 1 ,5 萘二异氰酸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介绍了由 1 ,5 萘二异氰酸酯合成的弹性体的优异性能及良好应用前景。Thispaperdescribedtheexcellentpropertiesofelastomerssynthesizedfrom …  相似文献   

14.
脂肪族聚碳酸酯是一类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在生物医药方面引起广泛关注。两亲性脂肪族聚碳酸酯聚合物中,聚碳酸酯部分凭借其疏水性能处于胶束内核部位,且该部分通过物理包覆、化学键合等方式使聚合物与药物相结合,提升了响应环境下药物运输与释放的方式与能力。因此,本工作对近年来响应性脂肪族聚碳酸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了具有外环境刺激响应(pH、光、温度和氧化还原)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合成、响应原理、在药物传递和释放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间苯三醛和茄香醛为原料,经Hoesch-Houben反应,羟基保护、缩合、Algar-Flynn-Oyamade反应、甲基化、等6步反应合成了3,4′-二甲氧基莰菲醇。  相似文献   

16.
会议通知     
“第八届中日煤化学与碳一化学学术研讨会”将于 2 0 0 3年 6月 2日 - 5日在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举行。该系列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与日本学术振兴会主办 ,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日本学术振兴会煤炭利用分会共同承办的系列双边会议。会议日程安排如下 :分会设置 :(1)Coalscience ;(2 )Technologiesrelatedtocoalutilization (preparation ,pyrolysis ,carbonization ,liquefaction ,gasification ,comb…  相似文献   

17.
[W 0 1 7]CO在过渡金属表面上的吸附活化研究进展ProgressintheAdsorptionandActivationofCOonTransitionMetalSurfaces江 凌 王贵昌 #  吴 杨 郭俊怀 赵学庄 黄 伟 #  庞先勇 #  曾凡桂 # (南开大学化学系 天津 3 0 0 0 71 ;# 太原理工大学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太原  0 3 0 0 2 4 )简单双原子分子CO与过渡金属间的相互作用 ,可能导致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并且引发重要的表面催化反应。在考虑每一族过渡金属的具体特征、吸附分子的结构、成…  相似文献   

18.
含钌异核四面体骨架过渡金属羰基簇合物的合成及表征丁二润李庆山吴树林殷元骐*(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730000)关键词过渡金属异核簇合物KeywordsTransitionmetalHetero-nuclearC...  相似文献   

19.
薄层色谱法在2-氨基葡萄糖-四乙酸酯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LipidA结构类似物的合成 ,是医药界新兴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而 β d 葡萄糖 1 溴 2 氨基 2 ,3 ,4,6 四乙酸酯是合成LipidA系列类似物的关键[1,2 ] 。已知 β d 2 氨基葡萄糖中含有四个羟基 (图 1 ) ,就单个基团取代而言 ,这四个羟基的相对活性顺序为C1>C6 >C4>C3。但在实际反应过程中 ,其活性顺序还与反应条件密切相关。图 1 β d 2 氨基葡萄糖分子结构图Fig .1 Thestructureofβ d 2 aminoglucopyranose     因此区域选择性合成 β d 葡萄糖 1 溴 2 氨基 …  相似文献   

20.
贵州玉米螟性信息素的简易合成及田间生物活性测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俊明  孟岳 《合成化学》1996,4(2):180-183
报道了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性信息的素顺-12-十四碳烯醇醋酸酯(A)及其反应异构体(B)的立体选择性合成,以及它的田间生活活性测定试验,合成的关键步骤是通过控制羧基烯化反应体系的反应温度,用相应的ω-羟基季磷盐(D)和醛一步生成所需比例的(A)(B)两个顺反式异构体混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