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在线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测定了糖尿病脑病大鼠大脑海马区的8种脑递质的含量,从脑中神经活性物质的角度研究五味子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经五味子治疗后,痴呆大鼠脑透析液中的谷氨酸(Glu)、丝氨酸(Ser)、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牛磺酸(Tau)及乙酰胆碱(Ach)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天冬氨酸(Asp)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有降低趋势(P0.05),8种神经活性物质的水平均向正常水平发生了调节.此结果说明五味子可能通过调节糖尿病大鼠大脑中神经活性物质的含量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脑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五味子水提物可以明显缩短糖尿病脑病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目标区域次数及中心区域(%)(P0.05).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铅对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并探讨两者关系,1 6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染铅组饮用0 1 %醋酸铅水,对照组予以去离子水,持续8周,测定了两组家兔股神经NCV及血浆和脑组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 -SOD)水平,分析了MDA、T -SOD与NCV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染铅组NCV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1 ) ,NCV与脑组织MDA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 5 2 1 ,P <0 0 5 ) ,但染铅组MDA、T -SOD与对照组比较未达到显著性差别(P >0 0 5 )。提示铅中毒能引起NCV减慢,这与脂质过氧化水平有关,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铅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体内铅负荷增高可对某些激素 ,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产生及其代谢产生影响。崔金山测定了沈阳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血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 )、促甲状腺素 (TSH)及尿铅、尿δ ALA水平 ,发现铅吸收组和铅中毒组工人血中FT3和FT4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铅接触组 (P <0 0 1 ) ,铅中毒组工人血中TSH含量显著升高。铅作业工人的这些指标均与尿铅及尿δ ALA水平呈显著相关关系 (P <0 0 1 )。铅致甲状腺功能下降的机制可能是铅损伤了甲状腺腺泡 ,使其分泌功能受损 ,也可能是铅抑制了摄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兼具高能效智能感知和计算的光电神经形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增强神经形态器件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普适性,构建突触塑性能够灵活可调制的神经形态器件和电路至关重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非对称电极结构的有机突触晶体管,并利用液相制备的大面积有机超薄半导体作为光感知和计算材料.该光电突触晶体管表现出典型的光刺激后突触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C)、双脉冲易化(paired-pulse facilitation, PPF)和脉冲强度依赖塑性(spike-amplitude-dependent plasticity, SADP),可以实现高能效的图像降噪预处理.为了进一步满足储池计算对于突触塑性可调性和网络非线性的要求,我们制备有机n型晶体管,设计了一个基于p型和n型晶体管的突触模拟电路.该突触电路可实现从短程塑性(short-term synaptic plasticity, STP)到长程塑性(long-term synaptic plasticity, LTP)的高度可调性,以及可配置的双脉冲易化特性,显著增强了突...  相似文献   

5.
在儿童生长发育中铅的危害与锌的作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综述了在儿童生长发育中铅的危害与锌的作用。认为铅中毒和锌缺乏将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铅对儿童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坏为主,中构神经毒性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是智力和行为的异常。锌被誉为“生命之花”,在人的机体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缺锌儿童发育迟缓、智力差、免疫力低下、食欲不振等。而且,锌能够减少组织中铅的蓄积和铅毒性作用的影响,补锌能有效降低人体铅的含量。葡萄糖酸是唯一被列入非处方药(OTC)目录的理想的有机锌补充剂。  相似文献   

6.
与成人相比 ,儿童对铅毒性作用更脆弱。年龄越小 ,对铅毒的易感性越高。由于生理原因 ,儿童对铅吸收多、排泄少。吸收的途径有 :(1 )消化道 :成人对铅的吸收率 5 %~ 1 0 % ,儿童则高达 42 %~ 5 3 % ,较成人高出8%~ 1 0 % ;儿童的胃排空较成人快 ,在胃排空状态下铅的吸收会增加 ;儿童的单位体积摄入量多 ,吃食物 (零食 )次数较多 ,因此通过食物摄入铅量增加 ;儿童的除痰能力差 ,部分呼吸道吸入的铅也会由消化道吸收 ;此外 ,一般吸收入体内的铅由大小便排出 ,而儿童的排泄率低 ,成人的排泄率为 99% ,儿童仅 66%。 (2 )呼吸道 :儿童呼吸道铅…  相似文献   

7.
骨骼是铅毒性的重要靶器官系统。已经发现,铅中毒对骨骼可产生许多有害的影响。蓄积在骨骼中的铅可 以成为胎儿铅暴露的另外来源,即内源性铅暴露。人类先天性铅中毒具有明显的骨骼毒性,其证据包括婴儿颅 内出现稠密穹窿和出生时骨骼及乳齿发育迟缓。有学者发现,7岁以下儿童的血铅水平与身高和胸围呈现反比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低剂量铅接触对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采用神经行为测试方法进行观察,再测定大鼠血铅及脑铅值。通过对照组与控制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低剂量铅接触能引起脑负及血铅值的变化,并在神经行为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铅中毒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铅中毒动物肾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早期或急性期铅毒性肾损害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球增大,毛细血管充血,间质炎细胞浸润等,程度较轻。慢性锅毒性损害可见近曲小管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球和间质纤维化,间质灶性炎细胞浸润,上皮细胞核内包涵体;并发现间质和小管内出现黄褐色和紫兰色园形沉积物,其中有棱形黄色结晶体,可有是铅的蛋白复合物。  相似文献   

10.
自 1 943年以来 ,大多数研究铅毒行为的学者均集中于铅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方面 ,但后来发现 ,铅与反应时间受损、注意力分散、易冲动和坐立不安亦有关系。这些发现表明 ,注意力控制是铅毒性反应的灵敏指标。其他人还发现 ,铅与拉特 (Rutter)教师儿童多动行为量表中的“活动过度”和“攻击性反社会行为”有关 ,有注意力缺陷和患多动症的男性儿童往往伴有攻击行为 ,日后违法的危险性增高。有人认为 ,铅中毒是男性犯纪律的最重要预告 ,也是违法和成年后犯罪的最重要预告。为了估价铅负荷与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可能联系 ,Needleman用…  相似文献   

11.
评价人参水提物对糖尿病脑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神经活性物质的影响。建立糖尿病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以逃避潜伏期(ELT)、穿越目标区域次数及中心区域(%)为指标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利用在线微透析-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Venusil C18柱梯度洗脱,MRM方式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8种神经活性物质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人参治疗后认知能力明显改善(p<0.05);在线检测方法线性良好(R2>0.99),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分析要求;相比模型组,人参组大鼠脑内牛磺酸、乙酰胆碱水平显著升高(p<0.01),谷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γ-氨基丁酸、多巴胺和五羟色胺水平均显著降低,8种神经活性物质水平均向正常水平调节。  相似文献   

12.
以苯二氮卓类化合物Ro7-1986/1和氟虫腈(Fipronil)分别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反应合成了2种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配体荧光复合物,即FITC-Ro7-1986/1(简称FITC-Ro7)和FITC-Fipronil;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2种荧光配体为探针,采用荧光标记法研究了Ro7-1986/1和Fipronil与鳙鱼(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脑内GABA受体的相互作用,得到了亲和常数Kd和最大结合量[RT].同时考察了GABA对Ro7-1986/1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o7-1986/1和Fipronil与受体的亲和常数Kd分别为(67±5)nmol/L和(346±6)nmol/L;最大结合量[RT]分别为(13.8±1.8)pmol/mg protein和(40.6±3.5)pmol/mg protein;GABA促进了Ro7-1986/1与受体的结合,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鱼类与哺乳动物脑中GABA受体结构相似;相对于哺乳动物,苯吡唑类杀虫剂Fipronil对鱼类GABA的亲和力较高.  相似文献   

13.
蛋氨酸与铅     
蛋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在细胞内可转化为参与各种毒物解毒过程的谷胱甘肽。 1 985年 ,Leeming发现小鸡铅中毒时对蛋氨酸的需要量增加。次年 ,Battle ( 1 986)证明 ,硫 -腺苷 -蛋氨酸有预防人和动物铅中毒的效能。摄入适量含硫氨基酸可以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的生物利用率 ,从而使铅更易从体内排出 ,使铅所致血液失调逆转 ,特别是对ALAD活性抑制的缓解更为明显 (ParedesSR ,1 986)。研究表明 ,无论单独给予蛋氨酸或与锌同时给予 ,均可阻止铅致肝GSH水平降低和血ALAD活性下降 ,并可降低尿ALA排泄以及铅在组织中的蓄积。Flora…  相似文献   

14.
2009年ABX3钙钛矿晶型的甲胺铅卤CH3NH3PbX3(X=I、Br、Cl)钙钛矿材料首次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但初始报道效率低、稳定性差。2012年后,可溶液法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其吸光系数高、激子结合能低等优点,迅速表现出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突出优势,并在光电器件等交叉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因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Science杂志评为2013年度国际十大科技进展,是化学和材料领域特别是光伏领域新兴的变革性技术之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的发展一直面临大面积、高效率、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挑战,对应的是钙钛矿晶体可控生长、缺陷钝化、器件优化材料稳定性和铅毒性等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儿童铅损伤干预性制剂研究的进展,包括:儿童铅损伤与职业性铅中毒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处理措施中的不同,铅损伤干预性制剂中的化学性驱铅药(重金属螯合剂)、中草药、功能食品和保健制剂,以及生物性制剂的优缺点,并概述了有排铅功能的食品、中草药中的功能成分及其作用特点,以及使用儿童铅损伤干预性制剂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许多必需微量元素 (如铁、铅、锌、硒、钴等 )对铅毒具有保护作用或拮抗作用 ,锗和锂也有拮抗铅的作用 (CerklewskiFL ,1 977,1 984;BartonJC ,1 978,1 979;FloraSJS ,1 982 ,1 983 ,1 989;TandonSK ,1 992 ;SinghB ,1 994;韩春姬 ,1 998)。Singh还发现 ,长期给铅的大鼠或长期接触铅的工人 ,血中溴、砷、铷含量升高。铅和微量元素相互作用的最典型例子是Zakrgynska -Fontaine关于头发微量元素的研究 ,作用用 3种统计学方法 (递阶升高分类法、最小间隔树法和重心法 )得到的结果表明铅和镍、钴、镉之间有较好的关联 ;铅与镍、钴、镉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3H]-spiperone为配基,证实ι-THP与脑内DA受体有亲和力(K_i=0.2μM),而d-THP无亲和力(K_i>0.1mM)。小剂量ι-THP(2.5—10mg/kg)能增加尾核内TH酶活力,加速ι-dopa生物合成,又能拮抗去水吗啡抑制ι-dopa的生物合成,表明它们在突触前DA受体水平相拮抗;大剂量d-THP(100mg/kg)略能增强TH酶活力,增加ι-dopa的含量,但ι-THP比它强20—50倍,并且此作用不可能由于d-THP阻滞DA受体所引起。应用DPV法和荧光测定法,证实小剂量ι-THP能使尾核内DOPAC和HVA增加数倍。上述资料均表明ι-THP是DA受体拮抗剂。d-THP(25mg/kg)明显减少DA含量,增为100mg/kg时,D减少80%。大剂量的d-THP能使脑内5-HT和NA约减少20%,仅为DA影响的1/4。所以,d-THP较专一地降低DA含量。大剂量的ι-THP对脑内5-HT和NA的含量无明显影响,虽稍减DA含量,可能由于阻滞突触前DA受体,反馈性增强释放DA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类脑计算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可以实现高算力、低功耗的全新计算范式,有望突破传统“冯·诺伊曼”架构瓶颈.近年来,受人脑独特工作模式的启发,利用新型器件构建具备存算一体功能的类脑器件获得了广泛关注.从底层出发研制具有生物突触行为的神经突触器件对于研制超低功耗“类脑芯片”和实现神经形态感知系统意义十分重大.其中,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s)作为人工突触研究中的一个新分支,因其具有更高的跨导、低驱动电压、良好的机械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得到了广泛研究.在结构上, OECTs沟道与电解质直接接触,通过离子掺杂/脱掺杂的方式调节沟道电导,工作原理类似于生物系统的离子驱动过程和动力学.因此,利用OECTs开发多感知和生物兼容的类脑仿生系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本文综述了有机电化学类脑仿生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并且探讨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降铅冲剂对低水平铅暴露仔鼠血铅及脑铅的影响,为评价降铅冲剂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Wister大鼠仔鼠60只,体质量80~100 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EDTA对照组、降铅冲剂低剂量组、降铅冲剂中剂量组、降铅冲剂高剂量组;造模后开始给药,EDTA对照组给CaNa2EDTA注射液10(mg/kg)/d腹腔注射,降铅冲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降铅冲剂5(g/kg)/d、10(g/kg)/d、20(g/kg)/d的剂量灌胃,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给药共30 d。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仔鼠血铅、脑铅。结果:(1)染铅后,各染铅组的血铅水平与空白组比较都显著升高(P<0.001),经过30 d的治疗后,各治疗组的治疗后血铅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2)染铅后,各染铅组的脑铅水平与空白组比较都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各组脑铅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降铅冲剂低、中剂量组的脑铅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结论:降铅冲剂能显著降低低水平铅暴露仔鼠的血铅和脑铅含量,其综合疗效优于CaNa2EDTA。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使用微透析技术揭示麻醉的神经化学基础的可行性。以水合氯醛为麻醉剂,脑电记录监视脑活动状态,从处于不同麻醉深度的大鼠嗅球中获得微透析样品,经邻苯二甲醛衍生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对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进行了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微透析样品中Glu含量随着麻醉程度的加深逐渐减少,但GABA的含量基本不受麻醉程度的影响,揭示了水合氯醛麻醉过程中对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并提示微透析是一种可以用于研究麻醉机理和监控麻醉深度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