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在G2 (CC ,MP2 )理论水平上研究了C2 (a3 Πu)自由基与NO分子的反应 .计算了反应体系最低二重态势能面上各驻点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 ,揭示了此反应存在两种反应机理 :由NO中的O原子进攻C2 自由基形成CCON中间体的CCON机理和NO中的N进攻C2 自由基形成CCNO中间体的CCNO机理 ,分析了对应与这两种反应机理的五个可能的反应通道 ,得出了由NO中的N原子进攻3 C2 自由基 ,生成中间体CCNO自由基 ,最终得到产物CN +CO的通道是最有利的通道 .  相似文献   

2.
采用MP2(Full)/6-311G(d,p)、QCISD(T)/6-311++G(2df,p)和B3LYP/6-311G(d,p)方法研究了CH2SH自由基与F原子的反应.F原子通过进攻自由基上的C原子或S原子形成三种不同的反应通道.计算结果表明F原子进攻自由基上的C原子生成CH2S和HF为主要的反应通道.对反应进程中若干关键点进行了电子密度拓扑分析,找到了该反应的结构过渡区(结构过渡态)和能量过渡态.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比较显著的吸热或放热反应,其结构过渡区范围很小,对于吸热或放热不太显著的反应,结构过渡区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3.
用时间分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CH3自由基与NO2的基元反应.由248 nm激光光解CH3Br或CH3I得到CH3自由基.首次观测到了振动激发的产物OH、HNO和CO2.另一产物NO也被证实.由此确定了反应通道CH3O+NO,CH2NO+OH 和HNO+H2CO.其中CH3O+NO是主要的反应通道.还用CCSD(T)/6-311++G(df,p)//MP2/6-311G(d,p)的方法对上述通道的机理在理论上做了研究.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验观察相符.  相似文献   

4.
在G2(B3LYP/MP2/CC)理论水平上研究了CH(X^2Ⅱ)自由基与氧化二氮(NNO)分子的反应。计算了反应体系的最低二重态势能面上各驻点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揭示了此反应存在的两种机理和六个通道。基中HC和NNO复合,生成中间体HC(N)NO,解离得到产物HCN+NO,这是最主要的通道之一;HC插入NO键,克服38.9kJ/mol的势垒,产生富能的中间体HC(O)NN,预测了五个反应通道,其中主要反应通道为:NN+HCO.  相似文献   

5.
在G2 (B3LYP/MP2 /CC)理论水平上研究了CH(X2 ∏ )自由基与氧化二氮 (NNO)分子的反应 .计算了反应体系的最低二重态势能面上各驻点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 ,揭示了此反应存在两种机理和六个通道 .其中HC和NNO复合 ,生成中间体HC(N)NO ,解离得到产物HCN +NO ,这是最主要的通道之一 ;HC插入NO键 ,克服 38.9kJ/mol的势垒 ,产生富能的中间体HC(O)NN ,预测了五个反应通道 ,其中主要反应通道为 :NN +HCO .  相似文献   

6.
利用时间分辨傅立叶变换红外发射光谱(TR-FTIR)研究了C2Cl3自由基和NO2分子的反应.并且通过高分辨的TR-FTIR光谱可观察到三种振动激发态产物,它们分别是Cl2CO、NO和CO.从而确定了四个主要的反应通道,分别为:C2Cl3O+NO、ClCNO+Cl2CO、CO+NO+CCl3和CCl3CO+NO.光谱拟合显示产物CO是高振动激发的,其初生态的平均振动能为60.2 kJ/mol.并推测其可能的反应机理是通过中间体C2Cl3NO2和C2Cl3ONO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主要讨论在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水蒸汽浓度下,新型的NOx储存-还原催化剂12CaO·7Al2O3/10%K(简称C12A7/K)中水的存在对NO还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1.2%水蒸汽,并低于500℃时,NO转化率和N2的选择性均降低,水蒸汽的存在对催化剂低温区的活性起到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温度高于500℃时,此抑制作用则基本消失,说明此时C12A7/K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较好.FT-IR结果证明储存NOx后的C12A7/K样品小形成了NO3/NO2的反应中间物种,用H2还原则可消除中间物种,以N2等形式放出。  相似文献   

8.
时间分辨红外发射光谱法对自由基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 15年中 ,傅立叶变换红外发射光谱法广泛应用于研究气相自由基反应 .Sloan首先研究了O(1D)的反应 ,随后Leone和Hancock研究了O(3 P)的反应 .此后 ,孔繁敖和朱起鹤等研究了小自由基 ,包括CH、CH2 、CH3 、C2 H3 、C2 H5、C2 H、C3 H3 和C3 H5与O2 、NO、N2 O、NO2 等分子的反应。在红外光谱中观察到各个反应的初生产物和初步反应通道 ,和从头算的理论研究结合起来 ,这些反应的机理已基本弄清 .  相似文献   

9.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黑索金(RDX)在纯高温下的分解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RDX初始分解机理主要为N-N键的断裂形成NO2分子, 然后发生H原子转移反应形成H2O, HONO, HO和NO分子; 通过对RDX热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研究结果表明N2和H2O分子是RDX分解过程中最稳定的生成物, NO2, HNO3, NO, NO3和HONO分子为RDX热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在高温4500K, CO, CO2和OH分子出现的频率逐渐提高, 表明这几种分子在高温下更容易形成.  相似文献   

10.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黑索金(RDX)在纯高温下的分解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RDX初始分解机理主要为N-N键的断裂形成NO2分子, 然后发生H原子转移反应形成H2O, HONO, HO和NO分子; 通过对RDX热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研究结果表明N2和H2O分子是RDX分解过程中最稳定的生成物, NO2, HNO3, NO, NO3和HONO分子为RDX热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在高温4500K, CO, CO2和OH分子出现的频率逐渐提高, 表明这几种分子在高温下更容易形成.  相似文献   

11.
用G3B3//B3LYP/6-311G(d,p)方法计算了戊二烯基与氧分子反应的势能面.计算结果显示,反应的第一步为戊二烯基与氧分子结合形成两种过氧化加成物,过氧基分别连结在末端C1位置和中间C3位置.在反应的第二步,两种过氧化加成物分别发生一系列氢转移异构化反应和成环异构化反应.最后,这些氢转移异构体和环化异构体分别经过单分子分解通道,生成不饱和醛酮和羟基.共计算了20个稳定态和14个过渡态的结构和能量,通过比较各反应通道的能垒和反应热,提出以C2H3O和C3H4O为最终产物的通道可能是整个反应的主要通道.此外,计算结果还表明一些过C5H7O2自由基可能作为反应体系的长寿命中间体而存在,这与Zils等人的实验观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在CCSD(T)/6-311g(d,p)/B3LYP/6-311g(d,p)的基础上对F原子与反式的1,3-丁二烯的反应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中发现,这个反应体系有两个形成中间复合物的通道.同时,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交叉分子束的实验中探测到的H原子是通过这两个形成长寿命的中间复合物的通道产生的.而通过同一个复合物通道,生成C2H3 C2H3F的速率要比生成氢原子的低,在交叉分子束实验中要探测到C2H3 C2H3F通道也是很困难的.理论分析的结果还表明, HF也可能是反应中的一个产物,它主要是通过直接抽取反应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从头算CCSD(T)/6-311 G(2d,2p)//B3LYP/6-311G(d,p)方法,研究了自由基-分子反应F CH2CHCH3的各种不同的反应通道.该反应主要是通过复合物形成机制进行,即F分别加到碳碳双键的两端形成自由基复合物1和2.这两种亚稳态自由基会解离成三种产物:H C3H5F、CH3 C2H3F和HF C3H5.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生成CH3 C2H3F是反应的主要通道,而生成H C3H5F和HF C3H5对产物也有一定的贡献.这一结果和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研究了H、N、O、C、S等原子,N2、NH3、NO、CO等分子和CH3、CH、CH2和OH等自由基在Pt(100)表面的吸附. 从能量上来看,吸附能力从小到大的顺序是N2相似文献   

15.
韩晓琴  肖夏杰  刘玉芳 《物理学报》2013,62(19):193101-193101
采用从头算的偶合族理论和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对NH, NO, HNO 自由基的基态结构进行研究, 借助多体项展式理论导出HNO 自由基的势能函数并绘制了等值势能图. 首次报道了HNO 自由基对称伸缩振动和旋转势能图中, 在O+NH→HNO, H+NO→HNO, N+HO→HNO 反应通道上都有鞍点出现, O 原子需要越过1.153 eV 的能垒, H 原子须克服1.683 eV 的能量, N 原子须克服2.126 eV 的能量才能生成稳定的HNO 自由基. 同时也首次报道了HNO(X1A’)自由基的同分异构体HON(X3A") 在势能曲线中的位置及HNO↔HON 转变所需的能量. 关键词: HNO 从头算 势能曲线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计算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有单个水分子参与的8-氧-2'-去氧鸟嘌呤核苷(8-oxodG)的N-糖苷键水解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子有两个进攻方向,即水分子可以从去氧核糖糖环的上方和下方进攻C1'并且8-氧鸟嘌呤碱基的O8原子和N9原子都可以摘取去氧糖环的Ha-2'。因此,8-oxodG与单个水分子作用的水解反应有四条不同的反应通道,且每条反应通道都包括两步,都形成类双氢呋喃中间体。O8原子摘取去氧糖糖环Ha-2'的反应的两条反应途径的第一步的活化能相近,约为41.98 kcal/mol;而N9原子摘取去氧糖糖环Ha-2'的反应的两条反应途径的第一步的活化能也相近,约为47.31 kcal/mol。碱基上O8原子摘取去氧核糖糖环Ha-2'的反应的两条反应途径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运用单光子激光诱导荧光方法 ,研究了NO2 分子在第二吸收带的光解反应动力学 .首次报道了NO2(B2 B2 态 )光解初生态产物NO自由基的v″ =1,2的转动分布 .发现了NO自由基v″ =1的明显双模式分布 .进而提出了可能有两种竞争机理控制该反应  相似文献   

18.
应用量子力学方法对偶氮异丁腈分解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B3LYP/6-311+G*和BHandH/6-31+G**水平上对此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复合物和产物的几何结构和能量进行了优化计算,并给出了反应详细的势能面信息和机理解析.结果表明,偶氮异丁腈在基态下采取两键(三体)同步解离的模式进行自由基热分解反应, 即(CH3)2CNC-N=N-CCN(CH3)2→2(CH3)2CNC·+N2;在三态下进行两键异步解离:(CH3)2CNCN=N-CCN(CH3)2→(CH3)2CN-CN=N· · ·CCN(CH3)2→2(CH3)2(CN)C·+N2.计算的结论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研究了H、N、O、C、S等原子,N2、NH3、NO、CO等分子和CH3、CH、CH2和OH等自由基在Pt(100)表面的吸附. 从能量上来看,吸附能力从小到大的顺序是N2相似文献   

20.
肖海波  李萍  袁长迎  胡栋 《光学学报》2005,25(2):61-264
采用具有增强功能的光谱探测器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tensified charge coupled device,ICCD)和自行设计的光电转换器,应用激波管技术对环氧丙烷爆燃转爆轰过程的发射光谱进行了拍摄,探测器快门开启时间为2μs,在500-570nm之间进行了多次测量,由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信号来判断爆燃转爆轰过程的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探测到了产物C2分子的发光光谱,它们可归属为斯旺(Swan)带的d^3∏g-a^3∏u跃迁中△v=-1.0的两个振动序列。各序列的带头分别为516.52nm,512.94nm,563.55nm,558.55nm,554.07nm,550.19nm和544.77nm。通过对所拍摄光谱的分析,推断中间产物C2是环氧丙烷爆燃转爆轰过程中的主要产物之一,并给出了C2自由基形成的几种可能的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