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合情推理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观察、操作、归纳、类比,并作出合情的推断和大胆的猜测.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生获得的数学结论应当经历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作为一种导向,高考中也体现了这一理念.为此笔者采集近年来的典型试题,试图从合情推理的“载体”和“模式”两方面作一归纳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田野 《数学通讯》2006,(3):9-11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选修1-2、选修2-2推理与证明中,要求“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本文依据《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说明与建议,对“演绎推理”这一节的内容安排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立体几何部分的推理论证能力的要求有所淡化。因此,异面直线问题成为立体几何考查的“主角”,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位置关系等.本文例谈构造四面体巧妙数成对的异面直线.  相似文献   

4.
用传统的综合推理法解立体几何问题时技巧性较强,一旦思路受阻就只能放弃.新课程增加的空间向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通用通法,其显著优点是减弱了推理论证的成份,用计算来代替论证,下面我们介绍用向量坐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中角的问题的通法.  相似文献   

5.
三视图是新课程中新增加的内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经常与立体几何中有关的计算问题交汇在一起进行考查,如面积、体积、角的计算等,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是命制试题的良好素材.2008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地的高考数学《考试说明》与往年相比,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三视图与直观图”是高考新增加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问题1为什么要将《合情推理》写进课标教材? 长期以来,大纲教材没呈现《合情推理》,高中数学教学比较注重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忽视了合情推理,课标教材中单独提出这一内容,那是由于合情推理有发现新结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随着国内外数学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认同在课堂教学中对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立体几何入门教学的“导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高中《立体几体》教材中“直线和平面”这一章是立体几何的基础部分.本章既是立体几何教学重点又是历来教学的难点.它是立体几何入门教学的内容,学生对本章内容掌握得好坏,是能否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为了帮助学生过好立体几何入门关教学时,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对此,笔者在具体教学中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教师辛讲为主的传统做法,把教学的着重点转移到了学生身上,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逐步总结形成了指导立体几何入门教学的“导学现”.…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中新增加“推理与证明”包含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给了合情推理应有的关注.《数学课程标准》在选修1—2与选修2—2中设计了推理与证明内容,要求学生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的实例,对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概括总结,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数学结论发现与数学体系建构中的作用.而类比作为一种常用的合情推理方法,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高考试题实例,从概念类比、方法类比、升维类比、结构类比四个角度,对近几年高考试卷中出现的“类比”型试题进行分类解析,探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类比推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面面平行定理的“画面与伴音”238361安徽无为蜀山中学徐春来为叙述问题方便,不妨照抄《立体几何》教材P33定理,图形1—38:“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平常的定理,平淡的图形.如何将枯燥无味的立体几何定...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关于《现行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调整范围》一、将以下教学内容改为不作考试要求的选学内容1.《代数(上册)》第四章“4.6简单的三角方程”.2.《立体几何》第二章“2.6球冠”中的“球冠的面积”.3.《立体几何》第二章“2.12球缺的体积”.4.《...  相似文献   

11.
所谓合情推理,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说过:“逻辑和直觉各有其必要的作用,唯有逻辑能给以可靠性,这是证明的工具;而直觉则是发明的工具.”在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中,除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外,也独具匠心地设置了一些问题考查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但合情推理仅是“合乎情理”的推理,它得到的结论不一定为真,但常常能帮助发现新的规律,提供证明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考中立体几何主要考查概念辨析、位置关系探究、空间几何量的计算,并考查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一般综合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能力.近几年高考试卷涉及动点和动直线的试题较多,此类试题比较抽象,难以捉摸,是考生难以突破的问题之一.本文尝试构建空间模型,以“静”制“动”来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第二学段),“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第三学段).  相似文献   

14.
读了“谈数学中反证法的应用”一文,觉得部分老师对反证法的认识存在误区,虽然平时都在用反证法,但对这种证法的逻辑等价式却一知半解.文中写道:“要证命题‘若A则B’正确(简记为A→B),途径之一是证与其等价的逆否命题(简记为B→A)正确.即从否定B出发,作出一系列正确、严密、合乎逻辑的推理,最后推出与A矛盾的结论,即原命题得证.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成立的基本步骤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否定——推理一反驳——肯定’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教材对“p→q”的说明是:“‘若p则q’为真,是指由p经过推理可得出q,也就是说,如果声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记作p→q”、进一步,教材利用“p→q”说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在这个规定中其要点在于:如果声成立,那么经过推理可得q一定成立、在教学中,有人认为“p→q”与“若p则q”为真是一回事,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6.
一、常规的考题 立体几何高考,强调考查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及垂直的判断与证明,注重表面积与体积、距离与角的计算,关注空间想象、推理论证、运算求解能力.分析2011年各地高考理科立体几何试题,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证明三种平行、三种垂直,计算三种距离、三类角,这些题在解答题中的位置相对靠前,都可以称之为常规题,甚至可以看作是注重基础的形似题.  相似文献   

17.
“分割”与“补形”宋遗先(湖北蒲圻市高中437300)《立体几何》中为了简化多面体中的有些计算或证明,我们常将已知多面体分割成几部分或以已知的多面体为基础补成一些便于计算的多面体.我们不妨分别称为分割法和补形法,现举几例,供参考.图1一、分割法:例1...  相似文献   

18.
一道课本习题的多种复习功能李严实(湖南永兴一中)高中课本《立体几何》第117页第五题:“将正方体截去一个角,求证:截面是个锐角三角形”.本人在教学中体会到.此题具有以下多种复习功能.一、角和射影的复习功能题1已知截得正方体一个角为P─ABC,P为角的...  相似文献   

19.
何亚男 《数学之友》2023,(11):73-7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对代数式的课程目标进行了补充:其一,了解代数推理;其二,能利用乘法公式进行代数推理[1],并提出应“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笔者试图以课程标准作为导向,以物理学科的牛顿第二定律作为背景,融合数学与物理学科的知识,进行原创命题,基于新课标对代数推理、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答一般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它有较强的思维发散性,它要求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主动探索,通过分析判断、演绎、推理、联想、转化、类比、猜想等多种思维方式,自我设计解决方案.近几年高考立体几何中多次出现这种“探索性”问题,现举三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