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MeOH、EtOH、PrOH、i-PrOH、Me_2CO、THF、DMF、MeCN对一系列显色反应作用,探讨Me-R-有机溶剂显色体系的特点,发现有机溶剂能否对显色反应产生增敏作用及其作用大小和有机溶剂的类型及用量,显色剂的结构,金属离子及形成配合物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铝(Ⅲ)—桑色素—含氧有机溶剂荧光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淑芙  张书圣 《分析化学》1993,21(8):963-966
本文系统研究了醇、酮等7种含氧有机溶剂对铝-桑色素络合物荧光反应的溶剂化效应。研究发现,上述有机溶剂对荧光体系均有增敏作用,以乙醇的效果最佳,使络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加6倍多。据此,本文建立了测定微量铝的高灵敏度荧光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0~1.0μg/10ml,检测限为1.6×10~(-9)g/ml。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化学试剂中的微量杂质铝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并对有机溶剂化效应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TAMB和BTAMB为探针试剂, 考查了有表面活性剂胶束存在时有机试剂的亲水-疏水程度对金属-有机试剂配合物增敏效应的影响, 研究了两体系的光度性质, 显色剂及镍-显色剂配合物在各不同胶束中的分配情况, 并用析相、核磁共振、萃取及动力学试验等手段比较了两个试剂及配合物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表明, 试剂的“两亲"结构对配合物能否被增敏至关重要, 而试剂憎水性或亲水性过强, 均不利于配合物被增敏, 仅当具有“两亲"结构时, 配合物同时感受胶束“刚性不对称微环境"中两端不同作用力,配合物才会有较大增敏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4.
戚文彬  王耕 《化学学报》1989,47(9):873-877
本文以TAMB和BTAMB为探针试剂, 考查了有表面活性剂胶束存在时有机试剂的亲水-疏水程度对金属-有机试剂配合物增敏效应的影响, 研究了两体系的光度性质, 显色剂及镍-显色剂配合物在各不同胶束中的分配情况, 并用析相、核磁共振、萃取及动力学试验等手段比较了两个试剂及配合物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表明, 试剂的“两亲"结构对配合物能否被增敏至关重要, 而试剂憎水性或亲水性过强, 均不利于配合物被增敏, 仅当具有“两亲"结构时, 配合物同时感受胶束“刚性不对称微环境"中两端不同作用力,配合物才会有较大增敏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的深入发展,发现在胶束增溶体系中,引入适量的有机溶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体系有更强的增溶、增敏、增加稳定性等作用,即“溶剂化效应”及“混合胶束作用”。文  相似文献   

6.
前文曾报道有机溶剂化效应对增敏体系微环境的影响。本文从物理-有机化学及胶体化学角度,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在有机溶剂存在下,铬天青S(CAS)在胶束和溶液间的分配系数(K_D),并考察分配系数与显色反应灵敏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阴离子型β-环糊精衍生物对 Zr( ) -桑色素、Al( ) -铁试剂、Al( ) - H2 QS(8-羟基喹啉 - 5-磺酸 )等不同荧光体系的荧光增敏效应 ,结果表明不同电性客体及所处微环境对荧光反应有较大影响。探讨了荧光增敏特点和相关机理。  相似文献   

8.
对Cu(Ⅰ)-2,2’-联喹啉与四溴四磺、上氯四碘荧光素所形成的三元缔合配合物的萃取光度性质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因离子对的等色性、缔合物的增敏效应以及向氯仿萃取液中加入乙醇或丙的增敏作用,大大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萃取体系又因保留了Cu(Ⅰ)专属试剂的螯合反应,从而具备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阳离子、阴离子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铟-水杨基萤光酮络合反应的胶束增敏作用的适宜pH范围和吸收光谱特性,并对其增敏机理进行探讨。试验表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增敏作用最强,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8×10~5,pH范围宽。并考察了四十多种离子对反应的影响。拟定测定微量铟的方法,可不用有机溶剂萃取,对环境保护有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有机溶剂加入后,表面活性剂增敏型体系微环境的变化。用核磁共振方法确定了有机溶剂分子与CTMAB胶束分子的作用部位。通过CTMAB溶液电导率测定及c.m.c值的测定,发现有机溶剂加入确实形成了一种新胶束。还研究了有机溶剂对显色反应速度的影响。并考察了体系微环境变化与相应显色液吸光度值的关系。我们的实验初步表明,有机溶剂的存在,改变了原有的CTMAB胶束,是增敏作用的重要因素,因而改变了发生显色反应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有机ICP最佳分析条件与水溶液ICP明显不同的原因,本文在不同的等离子体操作条件下测量了Hβ486.133nm Stark变宽,分别计算了有机溶剂和水溶液引入1CP轴向的n_e和Te值,并进行了比较。有机溶剂引入ICP时,在固定的功率,观测高度及载气流量下其轴向ne和Te均比用水溶液引入时低一些。有机ICP的优异分析性能只有在比水溶液ICP有较高的入射功率和较低的载气流量条件下才能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对Cu(I)-2,2′-联喹林与四嗅四碘、四氯四碘荧光素所形成的三元缔合配合物的萃取光度性质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因离子对的等色性、缔合物的增敏效应以及向氯仿萃取液中加入乙醇或丙酮的增敏作用,大大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ε>1×10~5).萃取体系又因保留了Cu(Ⅰ)专属试剂的整合反应,从而具备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Einstein-Boltzmann-Saha方程和Raoult-Clausius-Clapeyron方程,定量地考察了乙醇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中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及各干扰因素对乙醇干扰效应(用干扰因子表示)的相对贡献。实验结果表明,Boltzman因子项和活度系数项的变化是乙醇增敏效应的主要来源。由实验结果分别提出了提升量、校正提升量变化后的干扰因子和活度系数项与乙醇浓度的关系方程。  相似文献   

14.
反相胶束介质对2,3-二氨基吩嗪的荧光增敏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反相胶束介质丁二酸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正辛烷(n-octane)对漆酶催化氧化邻苯二胺的产物2,3-二氨基吩嗪(DAP)光谱性质的影响.试验表明,AOT/n-octane对DAP吸光性质稍有增敏作用,而对其荧光具有强烈的增敏作用,使DAP荧光量子产率提高近30倍,并进一步研究了微环境对荧光性质的影响和反相胶束介质AOT/n-octane对DAP荧光的增敏机理.  相似文献   

15.
溶剂和显色分子或荧光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谱有影响。本文探讨了一般溶剂效应和特殊溶剂效应对发光和吸光现象的影响。还介绍了β-CD-表面活性剂对荧光的协同增敏作用,以及用荧光探剂法研究特种混合胶束微环境性质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研究了0.1%Ca和0.1%Mg基体在端视ICP中对激发电位不同的谱线的干扰效应;对端视与侧视ICP中的基体干扰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主要工作参数对基体干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Mg基体存在时,大部分待测元素的谱线受到抑制,并且激发电位较高的谱线受抑制程度较大;侧视ICP中基体干扰比端视ICP中略好;适当增大功率和选择合适的载气流量可减少Ca或Mg基体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系统研究了醇等含氧有机溶剂对铬天青S(CAS)和多元络合物[Ga(Ⅲ)-CAS-CTAB]显色反应的溶剂化效应。有机溶剂化效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多元络合物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和有效地改善性质相近元素的反应选择性。测定了络合物的组成、溶剂化数、溶剂化常数、表观稳定常数。探讨了有机溶剂化效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动物胶对铽离子荧光的影响及增敏作用的最佳条件,测定了络合物组成比并对动物胶的荧光增敏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发现了其他稀土金属离子对铽荧光熄灭效应的大小与稀土金属离子基态光谱项密切相关的规律。本体系可应用于不产生荧光熄灭效应的钪、钇、镧、钆、镥等稀土氧化物中铽的荧光测定,方法简便、快速、不需要用特殊试剂。  相似文献   

19.
混合增溶剂对离子缔合物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慈云祥等在研究铂、钯、金-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显色体系时发现,使用明胶或阿拉伯胶与TritonX-100的混合液,有良好的增溶作用和极好的增敏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不少离子缔合物显色体系中,聚乙烯醇-TritonX-100或阿拉伯胶-β-环糊精等混合液,也有很好的增溶(或分散)、增敏和增稳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乙醇对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近几年来已有文献报告了用ICP发射光谱直接测定有机溶液样品如油类、酒类等中的多种元素。还有人用螯合萃取的方法对某些痕量元素预先进行富集,然后将有机相直接喷入ICP中进行分析。由于有机溶剂与水相比,在物理性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会对ICP产生影响。Greenfield曾报导了将甲醇及其他有机酸引入ICP时,发射强度与溶液粘度,表面张力、密度等物理特性的相关关系。他还报导在以自激式高频发生器作为ICP电源时,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