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试题探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P119页练习中第2题是:图1如图1,四边形AB-CD由三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组成,它是一个等腰梯形吗?为什么?由题设条件不难判断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反思求解过程,可发现此梯形由题设条件有AB=CD=AD,BC=2AD.即梯形的上底与两腰相等,下底等于上底的两倍,且下底角等于60°.  相似文献   

2.
历届高考立体几何试题总可以找到它的原型,因为编题者常以某一道题或几道题为原型,通过变条件、变结论、变图形和分割、重组等手法编拟新题.因此,同学们解完一道题以后,切不可以满足问题已经获解,而应该以此为契机,在分析这道题的本质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联想的作用,努力寻找该题所代表的一类题目,从而达到举一反三、掌握规律、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以下举例说明.例:在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ABC中,DE∥BC,且AD∶AB=1∶3,将△ADE折起,使△ADE所在的平面与平面ABC垂直,这时A点变到A′位置(如图1),求点A′到BC的距离.图1解:设AG是△AB…  相似文献   

3.
1986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第三题:“设P、 Q为线段BC上两定点,且Bp=CQ,A为BC外一动点,当点A运动到使∠BAP =∠CAQ时,△ABC是什么图形?试证明你的结论。”此题结论是当∠BAP=∠CAQ时△ABC为等腰三角形。下面我们采用辅助圆证法,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第11届中国北方数学奥林匹克高一年级第2题:已知AB为△ABC外接圆⊙O的直径,过点B、C作⊙O的切线交于点P,过点A垂直于PA的直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D,延长DP到点E,使得PE=PB.若∠ADP=40°,求∠E的度数.笔者在此将主要以初中生所熟悉的锐角三角函数求解此题.解按题意作图.连接OP,设OP交BC于点M.连接AM.由题设可得:OP⊥BC,且BM=CM;及  相似文献   

5.
5 设u ,v ,w为正实数 ,满足条件uvw +vwu +wuv≥ 1,试求u +v +w的最小值 .  (陈永高 供题 )6 给定锐角三角形ABC ,点O为其外心 ,直线AO交边BC于点D .动点E ,F分别位于边AB ,AC上 ,使得A ,E ,D ,F四点共圆 .求证 :线段EF在边BC上的投影的长度为定值 .(熊斌供题 )7 已知 p ,q为互质的正整数 ,n为非负整数 .问 :有多少不同的整数可以表示为ip +jq的形式 ,其中i,j为非负整数 ,且i+j≤n .(李伟固 供题 )8 将一个 3× 3的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各去掉一个单位正方形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十字形” .在一个 10× 11的棋盘上 ,最多可以放置…  相似文献   

6.
题目(重庆市初中数学竞赛)如图,△ABC中,∠ACB=90°,∠CAD=30°,AC=BC=AD.求证:BD=CD.分析由题设中的已知条件,△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易求得∠BAD=15°,∠ACD=75°,∠DCB=15°.要证明BD=CD,即要证明∠DBC=15°,或证明点D在BC的中垂线上.  相似文献   

7.
立体几何课本尸.145第3题:如图,AB和平面a所成的角是0,,AC在平面a内,Ac和AB的射影AB‘成角02,设艺刀月‘一0,求证:eoso一eoso:=eoso. 根据上述结论.若设0~300,02~450,则,/” 了︸ 。eosoCOS口l一了-了万 COS口2了了一丁一护百丫万2>1D\e2这不是说余弦值大于1吗?本期“数学诡辩”揭底题设条件不对,e必须大于0,、久.(证略)余弦值竟大于1@林金钟$福建省永太一中~~  相似文献   

8.
命题设凸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交点为M,过点M作AD的平行线分别交AB、CD于点E、F,交BC的延长线于点O.P是以O为圆山,OM为半径的圆上一点.求证:∠OPF=∠OEP(图1).这是199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第二试的第二题.事实上,命题的结论并非局限在凸四边形中,倘若将题设中的“凸四边形ABCD”改为“凹四边形ABCD”,其它条件不变,仍可得到结论.命题*设凹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交点为M,过M作AD的平行线分别交AB、CD于点E、F,交BC于O,P是以O为圆心,以OM为半径的圆上一点.则∠OPF=∠OEP.证如图…  相似文献   

9.
立休几何复习时,化,弓}导学生开拓思路、 一、通过变换题型,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原题:三棱锥尸一抓住典型题目的各种变培养能力,我的做法是月刀C中,只J_l_平面月刀C,乙月CB二90“,求证:平面尸AC土平面尸BC (图l)。 (C)余弦值是1.(D)正弦值是0. 这样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寓于其中,当更使学生的认识深化一步。 二、通过变换条件,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 原题:圆O在平面aJ匆,P.」L平面a,.j刀是圆O的直径,C是月B上任一点。试间..1在平面尸Bc内的射影落在(图1). 此题学生易证:BC上月C、刀C.LP.4一二)刀C上平面P-吐C一)平而PBC土平…  相似文献   

10.
型如“1/a 1/b=1/c”的证明,通常是先变形为“ac bc=1”.再依据题设条件,应用相似形对应边的关系,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截线定理,利用三角、解析几何的知识找出有关线段的比来表示ac和bc,然后再证这比的和为1初,中这几是何证课明本此习类题问题的基本途径.“已知:AC⊥AB,BD⊥AB,AD和BC相交于点E,EF⊥AB,垂足为F,又AC=p,BD=q,EF=r,如图证明:1p 1q=1r.这是一道很有用途的习题.现将该题作一简单推广.例1:直线AB之同侧有平行线AC,BD,连AD,BC相交于点E,又EF∥AC交AB于F,求证:A1C B1D=E1F.由证平明:行∵截A线C定∥…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生数学》2018年5月下初三年级课外练习题第3题:如图1,设P,Q是线段BC上的两个点,且BP=CQ,A为BC外的一个动点,当点A运动到使∠BAP=∠CAQ时,判定△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给出的解法用到初中生并未学  相似文献   

12.
题59如图1,BC的模是AB模的k倍,BC的方向由AB的方向逆时针旋转θ角得到,则我们称AB经过一次(θ,k)延伸得到BC.设OA1=(1,0).  相似文献   

13.
题目 已知△ABC的周长为6,|BC|, |CA|,|AB|成等比数列. 求(1)△ABC面积的最大值. (2)BA·BC的取值范围. 这道题的第一问并不难,只要恰当地运用 公式,便可迎刃而解.为方便解题,不妨设 |BC|=a, |CA|=b, |AB|=c.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有方程组  相似文献   

14.
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能力 .在数学解题中 ,对题设条件的仔细观察 ,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一组实例来说明观察在解竞赛题中的作用 .例 1 对于自然数m ,规定如下 3种操作 :①将m除以 2 ;②将m乘以 3后再加1;③将m乘以 3后再减 1.求证 :对任何自然数n ,均可经过有限次上述操作后变为 1.分析 考察题设中的条件和结论 .结论是将n变为 1,这是一种下降的变化 .在 3种操作中 ,操作①是将自然数下降 ,而操作② ,③是将自然数上升 ,因此要保证总体成下降的趋势 ,可在每排一次上升操作后连续安排2次下降的操作 .简解 …  相似文献   

15.
张国治 《数学通讯》2012,(Z3):113-114
例1(第23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培训题高一41题)△ABC中,已知AB=4,BC=5,AC=6,若点O是△ABC的外心,则→AO.→AC的值是.分析标准解答给出的解法是应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和向量数量积的定义,繁琐冗长.事实上,若注意到题设条件AC=6及向量回路A→M→O,便有如下简解.简解取AC的中点M,则必有MO⊥AC,  相似文献   

16.
题目(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P264第22题)已知:如图,△ABC中,DE∥BC,BE与CD交于点O,AO与DE、BC分别交于点N、M,求证:AN/AM=ON/OM. 证完这个题后,我看看还能得到什么结论?我通过观察,猜想得出①DN=NE;②BM=MC.通过思考,我的猜想得到了证明!  相似文献   

17.
难题妙解     
同学们知道,与学习代数一样,几何解题也需一套灵巧的思路和方法.例1 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DE、DF分别垂直AC、BC于E、F,求证:AE/BF=AC3/BC3乍看此题,需证等式含三次方.难度较大.如将AC3/BC3分成三部分计  相似文献   

18.
钟建新  刘功伟 《数学通报》2013,52(3):53-54,57
1一道平面几何题的演变在梯形ABCD中,AB∥CD,E为BC上一点,且AB=BE,CE=CD.求证:以AD为直径的圆过点E.此题证明简单,兹不赘述.通过此题我们发现,由条件AB=BE,CE=CD可联想到抛物线的定义,这就提示我们可以将结论转化为抛物线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董入兴 《中学数学》2006,(10):32-34
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推出一些情景新颖、思维开阔、内涵丰富等特点的开放性试题,这些开放性试题的显著特征是:以知识为载体,问题为中心,它们并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将数学知识、方法和原理融汇于一体;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学习的潜能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体现出数学的思维价值.这类题大致归纳为:条件开放,结论固定;条件固定,结论开放;条件结论都开放等题型.采取何种策略才能攻而破之?从何处切入,才能简化运算、优化过程?以何为平台,才能提高发散性思维的品质与品位?本文就开放性题的解题策略以及思维方式作一归纳、探索.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探索题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中.这类题的特征是:题设不充分(条件探索题)或结论不确定(结论探索题),其解法没有什么模式可套,要求应试者全面掌握所学知识、技能,正确分析,缜密探究,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