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甘蔗条螟性信息素:三组份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甘蔗条螟雌虫性信息素腺体浸泡法, GC和GC-MS, 鉴定出甘蔗条螟性信息素结构为(Z)-11-十六碳烯醇乙酸酯(Z)-13-十八碳烯醇乙酸酯和(Z)-13-十八碳烯醇按4:4:2混合, 对甘蔗条螟雄蛾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2.
The natural sex pheromone of the yellow rice borer, Scirpophaga incertulas is known to consist of 3 components: 16: Ald (Ⅰ), (Z)-9-16: Ald (Ⅱ) and (Z)-11-16: Ald (Ⅲ) by using single sex pheromone gland technique,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CC, GC-MS, EAG, micro-chemical reaction as well as field trapping tests. Analysis of single sex pheromone gland showed that the precise ratio of the 3 components is 18.8 (Ⅰ): 27.1 (Ⅱ): 54.1 (Ⅲ) (%). The septura lure made according to the above precise blending showed strong attractancy in the field trapping tests. Maximun catch of a trap was 45 males/ day in the first generation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The average catch per day was 15.8 males.  相似文献   

3.
粘虫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分布极广。它的危害对象包括麦类、水稻、玉米等十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1979年Takahashi等首先确定粘虫雄蛾(Mythimna Separata male)的性信息素,这是由8:1比例混合的(Z)-11-十六碳烯-1-醇乙酸酯3和(Z)-11-十六碳烯-1-醇4组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昆虫性信息素腺体漂洗结合色-质谱分析方法,从桑毛虫性信息素腺体中鉴定出四个戊酸十八碳烯酯.它们是异戊酸顺-7-十八碳烯酯(1a)(92%),异戊酸6-十八碳烯酯(1.4%),异戊酸9-十八碳烯酯(5%)和正戊酸6-十八碳烯酯(16%).大田诱蛾生测和触角电位试验证明1a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可用于桑毛虫的测报和防治试验.1a是新的性信息素结构,在毒蛾科中性信息素是异戊酸酯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欧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主要成份的合成方法进行了选择性的研究,欧洲玉米螟性信息素主要由顺-11-十四烯-1-醇乙酸酯(Ⅰ)和反式-11-十四烯-1-醇乙酸酯(Ⅱ)组成,不同地区的欧洲玉米螟性信息素所含的顺、反异构体比例有所不同,在欧洲及加拿大,这种害虫性信息素顺、反异构体比例是97:3。  相似文献   

6.
透翅蛾类是世界性林木果园害虫,在我国也广泛分布。迄今发现的透翅蛾性信息素或性引诱剂几乎全是具有不同几何构型的3,13-十八碳双烯-1-醇或其乙酸酯。虽然有报道(E,Z)-3,13-十八碳双烯-1-醇1a对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雄虫有性引诱作用,但该虫的性信息素结构鉴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雌虫性信息素性腺体部段浸泡法、色-质联仪分析(GC-MS和GC-MF),合成品的触角电位(EAG)和田间诱蛾生测,鉴定出白杨透翅蛾的性信息素是1a,1a的几何导构体1b-d对白杨透翅蛾的性信息素并无增效或抑止作用。已应用合成的1a进行了对白杨透翅蛾的测报和防治试验。关于1a和其几何异构体1b-d的合成,已有的报道大多从癸二醇出发,其产率通常不超过25%。我们采用简便的路线,通过炔键移位法,从丙炔醇和溴庚烷出发,合成了1a-d,总得率均约为37%(反应式见p.189)。现以1a的合成为例。将丁炔醇2的双锂化物与溴庚烷在液氨中反应得3(80%)。3经NaH和1,2-丙二胺(或1,2-乙二胺)处理得到炔键在末端的化合物4(83%)。4中的羟基用二氢吡喃保护后转化为炔锂,然后同溴丁烷缩合得到5(83.6%)。5经去保护基后,经P-2 Ni催化氢化得到烯醇6b(92.1%),其对甲苯磺酸酯与LiBr-丙酮反应得溴化物6c(94.4%)。6c与丁炔-1-醇的四氢吡喃醚缩合后得到的产物7不必纯化,与四氢锂铝-diglyme反应得1a(6c→1a,76.5%)。C_(18)H_(34)O(计算值:C,81.13;H,12.86。实测值:C,81.00;H,13.33)。IR:3300,3010,960,730 cm~(-1)。~1HNMR:0.83(3H,t,J=7),1.24(16H,br),1.47—2.3(8H,m),3.6(2H,t,J=7),5.24—5.6(4 H,m)。m/Z,266(M~+,1.6),248(M-H_2O,0.5),54(100%)。1a的几何异构体纯度为E,Z 95.1%,E,E 2.9%,Z,Z 1.1%,Z,E 0.9%。1c-d的合成方法与1a的相似。  相似文献   

7.
以1,9-壬二醇为起始原料,经溴代、Wittig及Diels-Alder等反应合成了斜纹夜蛾性信息素主要组分——(Z,E)-9,11-十四碳二烯-1-醇乙酸酯(6),纯度99.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成的6,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对斜纹夜蛾雄虫具有明显诱捕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Pb(Ⅱ)、T1(Ⅰ)、In(Ⅲ)和Cd(Ⅱ)单个离子的△i_P-C斜率建立测量转换矩阵后,对四种离子的两组份、三组份和四组份混合离子的示差脉冲极谱波作卡尔曼(Kalman)滤波。所拟合的各离子峰高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再现性和回收率分别为2%和94~104%。讨论了影响滤波的因素。本法精确、快速,适宜联机处理极谱数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TLC、GC、微量臭氧化和GC-MS等分析方法,从茄黄斑螟雌蛾性腺体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出性信息素反-11-十六碳烯醇乙酸酯(1a)。触角电位和田间试验证明,天然提取物和合成样品均有强烈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TLC、.GC、微量臭氧化和GC-MS等分析方法, 从茄黄斑螟雌蛾性腺体提取物中, 分离和鉴定出性信息素反-11-十六碳烯醇乙酸酯(1a)。触角电位和田间试验证明, 天然提取物和合成样品均有强烈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昆虫性信息素对八字地老虎防治效果,以阻断八字地老虎雌雄虫成虫间交配行为作为切入点,根据氟原子取代性信息素上的氢原子能够影响天然性信息素的化学、生物学和物理性质的机制。以性信息素前体醇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6个新的八字地老虎含氟性信息素类似物(2a~2c, 3a~3c),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田间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配方SPA2,即2b/Z7-14 ∶Ac(1/10 000),剂量为1 000 μg的诱捕效果优于八字地老虎天然性信息素组分以及其他性信息素类似物。  相似文献   

12.
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简便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复初  林军  汪有初 《有机化学》1995,15(5):546-549
从Z-15-二十四碳烯酸(1)出发, 经关键中间体13-十四碳烯-1-醇醋酸酯(4)。以CoCl2-Ph3P-NaBH4为催化体系异构化合成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Z/E-12-十四碳烯-1-醇醋酸酯(5)。经GC测定, 其Z、E比例接近1:1。  相似文献   

13.
林国强  周维善 《有机化学》1983,3(5):375-380
昆虫性信息素是一种在同种雌雄虫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由于它已在害虫的测报和防治上展现了新的前景,因此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昆虫性信息素不仅是一种微量生理活性物质,而且对立体化学(几何异构和对映异构)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对它的鉴定和合成均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以棉红铃虫为例,对其性信息素的鉴定和合成方法进行讨论。一、结构鉴定棉红铃虫是世界性棉花的大害,对它的性信息素的鉴定曾比较混乱。先是在1966年由Jacobson等用85万头雌蛾,按经典方法提取和分离到1.6mg物质,鉴定为10-正丙基-反-5,9-十三双烯-1-醇乙酸酯(1)。不久,Eiter等合成了1,但生测发现1并无活性。接着Green等从大量类似物中筛选出在田间能引诱雄虫的活性物质,顺-7-十六碳烯-1-醇乙酸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一种毁灭性的森林害虫,在我国分布较广[1].利用昆虫信息素进行农林病虫害防治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突出的优点.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的主要成份是(5Z,7E)-5,7-十二碳二烯-1-醇(Ⅲ)及其乙酸酯、丙酸酯[2,3].  相似文献   

15.
我所采用1.6-已二醇和山梨酸为原料,经过四步反应合成得到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反-8-反10-十二碳双烯-1-醇。总产率达44%左右,纯度可达99%,合成路线简短,较易于大批量合成。大田试验表明成品对雄虫具有很强的诱蛾活性。通过82、83两年在乌鲁木齐等地区果园内用水盆诱捕试验表明该品在预测预报上效果良好,能如实反映出果园内害虫的消长规律,为适时防洽和减少施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4个1,3,2-苯并二氧磷杂戊环的三价磷化合物Ⅰ1-4,7个2-硫逐1,3,2-苯并二氧磷杂戊环的五价磷化合物Ⅱ1-7,研究了其波谱特性,认为当p(Ⅲ)存在时可影响乙烯基类反应的的E、Z体比例。观察到Ⅱ1-3化合物可能产生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17.
16α,17α-环氧16β-甲基化合物(Ⅰ)在用酸破断氧环时所得之产物是16-次甲基及△~(15(16))-16-甲基的混合物(Ⅱ),至若5α,6α-环氧6β-甲基化合物(Ⅲ)在用三氟化硼或甲酸破断氧环时则发生分子重排生成A环加碳的化合物(VIa)。在用酸破断化合物(Ⅰ)的氧环时,因酸的种类不同而所得混合物(Ⅱ)的比例亦不同,如用对甲苯磺酸则主要是16-次甲基化合物,而用浓盐酸则主要是△~(15(16))-16-甲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新法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梨小食心虫 (Grapholia molesta)是一种世界性果树害虫 ,主要危害梨、桃和苹果等果树 . 1 96 5年Geroge等 [1] 从该雌蛾腹部分离得到其性信息素 . 1 96 9年 Roelofs等 [2 ] 鉴定其结构为 8(Z/E) -十二碳烯 - 1 -醇乙酸酯 (6 ) .国内外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大面积田间试验 ,并用于  相似文献   

19.
最近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几个实验室报导了性诱剂的几何异构体对于欧洲玉米螟(爱阿华变种),红带卷叶蛾[Science,181,661(1973)]及梨小食心虫[Nature-New Biology,244,149(1973)]的感应影响。爱阿华研究小组研究了欧洲玉米螟(爱阿华变种)及红带卷叶蛾的信息素(性诱剂)。 Klun在过去的工作中指出,两种雌性昆虫似乎都有相同的性诱剂,顺-11-十四碳烯乙酸酯,现在他又发现,用硅胶及气-液色层从反-异构体中净化的纯的顺-异构体,玉米螟雄蛾仅很少被引诱,红带卷叶雄蛾完全不被引诱。  相似文献   

20.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是远东地区重要蛀果害虫之一,在我国北方水果产区危害亦十分严重,有的果园虫果率高达50%。此虫危害苹果、梨、枣等。由于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不易掌握,用黑光灯及糖醋水诱捕均无效。目前用查幼虫、查果实上虫卵的测报方法,既费工费时、又不太准确。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测报方法,应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测报,方法简单、也便于推广使用。1977年日本Tamaki等人从桃小食心虫雌蛾中分离并鉴定其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为顺-7-二十碳烯酮-11和顺-7-十九碳烯酮-11。本间健平等在田间试验中发现,当这两种成分以20:1混和使用时,诱蛾活性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